1069 人盡其用

凜冬之際,徐鎮各個方面都在進行劇烈調整的時候,一位垂暮老人也踏上了他的行程。

原本郗鑑是打算再坐鎮淮陰一段時間,等到來年開春他再離鎮,給沈哲子接手徐州事務留下一個緩衝期,有他這個久執徐鎮的老人在,即便有什麼意外和爭執發生,也能有一個調和的餘地。

可是沈哲子入鎮以來諸多作爲,讓郗鑑意識到他是想多了,這個年輕人有足夠的手腕能夠穩定住徐州局面,郗鑑如果再強留下來,反而是徐州各項改革的阻撓,徒惹人厭罷了。

所以儘管心內還有諸多不捨,但郗鑑還是決定儘快踏上行程,先往江東述職覆命,然後再思歸處。

當沈哲子得知郗鑑這一決定後,也是推開手邊諸多事務,親自前來相見,不乏詫異道:“郗公何必急去?如今鎮內諸多鉅細事務尚需郗公坐望斧正,猝然棄我,難道是我疏忽失禮?”

郗鑑聞言後懶懶一笑:“維周你有匡扶大才,入鎮之刻,即如狂風入室掃蕩濁氣,我這老物若還固執不去,反倒是昏聵可厭了。徐鎮不乏舊敝,唯有簡於負重,纔可闊步前行啊。我這老朽如今能做的,也唯有不惹厭而已。”

沈哲子聽出郗鑑言中略存薄怨,這倒也正常。自己入鎮短短時間內,便接連重拳出擊,可以說是直接搗爛了徐州舊有的秩序和體系,郗鑑這個原本的徐州刺史看在眼裡,自然難免有些吃味乃至失落,這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對於郗鑑能夠這麼幹脆的便放棄徐鎮一切,沈哲子也是略感意外,因此便不乏真摯道:“郗公既然已經決意,那我也不再挽留。只是請郗公再稍待幾日,待到淮北幾軍入鎮稍添武備,我將率衆持戈護送郗公南下。異日郗公若再要北行,無論歸鄉又或歸鎮攬舊,都請傳告一聲,讓我能夠全於迎送禮節。”

郗鑑聞言後便點點頭,並不反對沈哲子的提議。雖然如今的沈哲子已是當之無愧的江北第一人,但郗鑑也覺得自己夠資格被護送一程。

徐州能這麼快便受於其人掌控,除了沈哲子此前趁於意外的極妙應變之外,也是少不了郗鑑大度能容的放手與配合。尤其郗鑑幾乎沒有提出什麼要保留自己在徐鎮影響力的要求,這也是沈哲子諸多改革能夠順利鋪開的重要原因。

若是郗鑑真的有意爲難,或者說有心將自己的影響力稍作保留,也足以令沈哲子頭疼。遠的不說,單單荊州的庾懌,雖然已經執位數年之久,但至今都還沒能徹底擺脫陶侃殘留的影響力。

雖然眼下的徐州,並沒有大亂的隱患,但是深及鄉野的變革總是混亂難免,需要有一支成建制的武裝力量以坐鎮。所以早在沈哲子出發的時候,便傳令本身就出于徐州的曹納與徐茂率領五千甲士南來。

又過了十幾天,這支軍隊終於抵達了淮陰並分批入駐郡縣之中,一直到了這一刻,沈哲子才正式動手裁撤大量的郡兵,而軍府的創建也同期展開。第一批的三個軍府分別安排在了淮陰、盱眙與廣陵。

與此同時,沈哲子親自率領兩千名護衛,護送郗鑑一行向南而去。

郗鑑今次離鎮,隊伍規模並不算小,單單僕僮部曲便有千數人衆。這也算是一種豁達的表現,他甚至連在任這些年所經營的一些田產別業都沒有保留,俱都交割清楚。

在時下這種氛圍,想要將公私徹底分割清楚,實在很難。對於郗鑑如此豁達的放手,沈哲子在私利方面也給予了豐厚的補償。

比如此前經營海路而在大江入海口經營的幾座島嶼,其中有兩處便直接劃給了郗家,雖然管理權還保留在商盟的手裡,但郗家單憑這方面的分紅,家人子弟便能累世不乏用度。

另外郗鑑所交給刺史府的這些田產,沈哲子也都是以沈氏在會稽的各項產業近乎一比一的補償,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沈哲子要有針對性的對自家產業進行一個減持。

徐鎮入手,意味着他執掌內外的目標又近了一步,所以在未來肯定要進行比較深刻的變革,沈氏所擁有的衆多產業在未來某一時期內將不再是助力,而是一種阻力。

沈哲子並不覺得他比時人高明多少,唯獨勝在眼光長遠、未雨綢繆。假使未來南北得於一統,想要瓦解掉那種極爲深刻的南北分裂趨勢,江東的大土豪們絕對是一個需要抑制的團體。這種政治上的考量和需求,並不會因爲他出身江東便能夠視而不見。

所以從現在開始,他就要將自家在江東衆多的產業佈局逐步轉化爲公器,加以制度化,而不能轉化的則就要及早割捨掉。

使人強大的,同樣會予人反制,不破不立,他若始終抱緊已有的存量,便不可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化家爲國。

總之,郗鑑這一次配合沈哲子順利掌握徐州,最起碼給家人換取到足夠的立身資本,而且是以一種頗爲陰晦體面的方式完成,最起碼不會給時人留下指責他公器私售的證據。

儘管在事實上,的確有這種意味存在。這種變通誠然在道義上立不住腳,但道德從來都不是沈哲子的追求,潔白無瑕的道德操守也並不能阻攔住五胡對神州大地的次第摧殘。

郗鑑的家人們分作兩路,一路跟隨郗鑑南行歸都,另一路則在其侄子帶領下北行前往高平故鄉,將要修繕故居以作歸鄉準備。

南行的隊伍中,除了郗鑑並其家人之外,還有一部分原本徐州的屬官。這些人要麼本身有瑕疵,不能適應都督府那種構架秩序,要麼就是單純的不滿於沈哲子的各種主張,理念不合。

對於這些人的離去,沈哲子也都由之,甚至還給他們各自開具推薦信,以幫助他們能夠在江東謀取到一個立身之處,也算是好聚好散。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一部分鄉衆自發的沿途遠送郗鑑這一位舊長官,甚至還有一部分廣陵鄉衆在得知消息後,隆冬之際冒着風雪遠出百數裡相迎。

郗鑑本身在軍事上並沒有太大的建樹,能夠坐鎮徐州年久,靠的就是崇高的人望與懷柔的撫慰,自然能夠得於人心,有這樣的待遇也並不出奇。

沈哲子一路上護送郗鑑,多見徐州鄉野男女老幼相扶迎送,這種現象在將近廣陵的時候達到了一個頂點,甚至不乏白髮蒼蒼的鄉賢老者們因爲郗鑑的離任而泣號於途。

每每看到這一幕,沈哲子感觸倒不多,只是有些哭笑不得。誠然郗鑑在徐州可謂是人望崇高,但若說因其離任而令得鄉衆們失望痛心到肝腸寸斷、痛不欲生,那也有些言過其實。畢竟作爲徐州刺史,郗鑑也不大有時間幫那些鄉衆挑水劈柴,惠及萬衆。

所以廣陵鄉衆們擺出這樣的姿態,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在給沈哲子這個繼任者上眼藥,一種變相的奚落與規勸,希望沈哲子能夠一定程度上保留郗鑑在任時的政策。

但這番媚眼真的是拋給瞎子看,對於徐州的各種改革,沈哲子可以說是從來到這個世界便開始諸多構想,此前又鋪墊數年之久,又怎麼可能因爲這些無謂鄉情而有所改變。

一路南行,抵達廣陵時,已經到了臘月。廣陵鄉衆們對於郗鑑的歡迎程度,簡直就不遜於此前沈哲子歸都時所受到的待遇,幾乎合城出迎。

不過這一路行程已經被拖延的極爲嚴重,郗鑑若再在廣陵逗留,年前都未必能再趕回建康。所以他只是在廣陵城外與鄉衆們稍作集會,而後便匆匆上路。

沈哲子送到這一步,便也止步,將郗鑑的護衛工作交給了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京府劉超派來的迎接人員。

廣陵城外臨別之際,看到郊野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羣,以及列隊入駐廣陵城的淮南兵衆們,郗鑑才陡然反應過來,沈維周這個奸猾小子一路跟隨,又哪裡是爲了護送自己,分明是要藉着自己爲掩飾,將其兵衆開赴廣陵以坐鎮!

要知道,廣陵可不同於淮陰與盱眙這些後來收復的沿淮重鎮,永嘉伊始便是南渡僑人的落腳點,幾十年來,此地鄉情早已經盤根錯節、複雜到了極點。甚至郗鑑後來移鎮沿淮,都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爲難以處理,索性直接避開。

沈維周手段就算再怎麼剛猛銳進,想要徹底瓦解廣陵周邊的鄉情秩序,也是力有未逮。若是直接發兵廣陵,更有可能使矛盾激化而催生民亂,但若沒有兵勢壓迫而僅靠政令催促,則很難瓦解掉廣陵自然形成的鄉土秩序。

現在藉着給自己送行爲遮掩,直接將兩千淮南精卒開入廣陵城內,可以想見那些鄉宗們若還強阻政令實施,肯定要遭到血腥的鎮壓!

郗鑑原本對沈哲子親自恭送數百里還有些感懷,在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對這小子還殘留的些許好感頓時蕩然無存。

這個年輕人對機會的利用簡直達到了極致,想方設法的榨乾他的最後一點作用,實在太可厭!

1001 寧得賢良0905 敗走河南0138 沈郎高義1289 河東商都1106 引而不發0149 義士報恩1023 忠親誠事0278 殺無赦0715 城父牧所0828 陳怨舊仇0457 不敢待訟0488 逸少耿直1335 財帛殺陣0366 荊州亂麻0365 營大難入0441 臺中禁嚴0300 密謀琅琊王0538 衝營者梟首0424 國計善用0196 有功當賞0998 分道揚鑣0615 風水流轉0310 議爵1363 亡國在即0297 亡命0093 格物致知0443 夜中喋血1367 勢在必戰0959 毒士小計0985 名爵至極0674 困守孤城1407 君父恩重0331 士庶之別,甚於江險0805 同儕共扶1497 萬世不祧1038 胡主難爲1083 失怙餘孽1375 嘉賓辯賢1316 轟殺萬軍0737 壯烈赴戰場0603 法論在即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1452 危城難入0332 生者狡黠0207 絃歌雅意0840 法從陶公1459 財如流水0406 袍澤情誼1422 乞活難大1350 圍而不殺0346 宣陽門前0558 士居奸詐0008 洪桐縣裡無好人0696 戰前採購0262 琅琊豪族1326 鬩牆在即0328 歷陽之急1120 祖宗失德1000 投獻爲奴0581 同刑同辱0988 人間豪富1106 引而不發1193 厚禮酬賢0536 行前殷囑1306 河南厲鬼0241 公主歸府0360 用兵石頭0328 歷陽之急0648 唯功是舉0066 興家有道0598 神仙遭災0630 整軍待發0988 人間豪富0097 寒冬抱木死0946 短利迷心0357 縱橫江表0409 潛逃1218 弘武之困0755 王師北探0415 大壞風流1192 老卒血淚0113 吳人袒右0566 五侯並舉0503 大業名臣0871 禍國者死0148 苑中有詔1150 館院英才1095 難入石頭0772 奴主歸天0395 京口陪都0260 命蹇途窮0157 譙國桓溫0979 巡視封國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1165 關下亡命1146 天中學府0241 公主歸府0311 假節督護0660 建德殿外0976 雲泥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