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 亡國在即

身爲一個戎馬半生、通過自身征戰奮鬥而得享尊位的君主,石虎自然清楚,唯有徹底的消滅敵人,才能得享安樂。所謂和談求安,不過是蠢人愚計,自欺欺人罷了。

他並不清楚南國的沈維周要藉着這場和談的把戲達成什麼目的,而他自己當然也是有所圖謀的。

當羣臣還在心念商討議和種種的時候,襄國郊外的這座行營,又有一樁大事發生:生民萬衆集聚行營之外,叩拜乞告言是聖明英主不宜居臥荒墟,請天王御駕巡北,再營都邑。

是的,石虎所以要與南人和談而爭取時間,爲的就是遷都。

襄國作爲羯國的都邑,石虎本身就不怎麼滿意,一方面從內心而言,襄國這座城池處處充斥着先主石勒的痕跡,石虎因是不喜。而從實際角度來說,襄國此地既沒有穩鎮中央、提領四邊的氣象,也沒有山河表裡的險固,並不適合作爲一個強勢政權都邑所在。

舊年石虎所屬意的地方是鄴城,這座魏武故都居鎮河北,俯瞰河南,又是石虎個人功業龍興之地。可惜此處幾遭晉軍踏破,又距離前線太近,難以營造復建起來。

至於現在,短期之內他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再收回冀南,襄國這座本就已經被冷落年久的都邑再遭破壞,更加沒有了修復的意義。

遷都已經成了一個不得已的當然之選,一方面暫避強敵之銳鋒,通過暫時的退避贏得對自身力量的整合,拉長戰線之後,也能在之後的對抗之中獲得更多的地理優勢。

另一方面,將羯國目下還剩餘的力量集中於冀北,也能更加有效扼制代北、遼東等諸胡反撲,營造一個更加穩定的後方。

“舊年先主傖微之衆、屢寄人下,百戰無挫,遂成鼎業!如今國務雖有諸困,但國中尚有數十萬帶甲壯卒,兼據幽冀形勝之地,蓄勢徐圖,復執中國,仍是在望!”

石虎不獨以此自勉,也向羣臣打氣:“你等諸衆,久享國恩,自應患難與共。況且,若非蔭附於我,安能勝居人上?晉國沈某,確是南蠻英流,但他素來用事,刑令苛猛,無恤人情,挾持晉帝,偷竊仁義,又能勝我幾分?如今的我,尊位正臨,富貴自與爾共,沈某卻仍自認司馬家奴,未來進退還未可斷,你們即便曲通於他,又豈有始終可守!”

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於石虎而言已經是難得的示弱交心,可見他也心知兇悍或能得於一時的恫嚇震懾,但終究難以長久的籠絡人心。

且不說羯國君臣如何的相處互勉,籌劃遷都,使者劉方等人抵達鄴地之後,終於開始與晉國進行實際的和談接觸。

在確定奮武歸師已經沒有覆滅的危險,同時敲定沈牧所部冀南王師配合枋頭逼走鄴地羯軍的戰略方針之後,沈大將軍便返回了洛陽。

眼下一分一秒都分外珍貴,能夠提前一步將總攻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籌措得宜,便能給羯國少留一點喘息的機會,眼下的沈大將軍,自然沒有時間浪費在這種本就是虛晃一槍的和談把戲上。

因此,眼下的枋頭便又恢復了謝艾主持局面,仍然保持着一點點向麻秋施壓的趨勢。

至於仍然留在鄴北的沈雲所部奮武軍,在渡過最危險的一段時間後,既有來自鄴地民衆的依附與資助,之前累戰損失兵衆也得到了補充,反而已經不急於南歸,而是安守於上雁陂這一片區域,已經像模像樣的經營起了據點。

而鄴地的麻秋,也已經可以確定不會得到來自國中的增援。

原本的他,與枋頭對峙都還隱隱落在下風,至於現在則更加勢單,枋頭的晉軍死死盯着他讓他不敢妄動,冀南的晉軍也加快向此推進,甚至就連原本被當作籌碼圍困的奮武軍,眼下也變成了一根尖刺、再次露出了獠牙。

如是種種,麻秋自是苦不堪言。因是當國中使者抵達之後,他便快速通知謝艾,告知可以正式進行和談。

永嘉之後,江東中興以來,與這些胡虜政權便拒絕一切形式的溝通,根本就不承認他們的合法性。而羯國素來也是打殺搶掠擅長,更加少於這種通使往來。所以雙方雖然已經達成共識,但究竟該要怎麼樣的步驟去談判,其實都比較陌生。

謝艾這裡還倒罷了,佔據着戰略的主動,特別試探出了羯國的虛實,確定羯主石虎不會窮國之衆南來,底氣更足,談或不談意義已經不大。

至於麻秋,則是真正需要和談,哪怕明知道這是假的,但只要有進展,便起碼可以穩定住軍心。如此被動之下,便只能先一步行動起來。

首先,羯國提出的要求便是人質的互換,羯國這裡已經先一步派出了人質,即就是被沈雲衝入襄國建德宮擄走的那羣石氏宗室親眷。

所以羯國便要求晉國也要派遣人質,雖然麻秋也知道這麼說只是在遮羞,但也不能完全罔顧國體,因是提出這個要求。當然他也耍了一個心計,要求晉國同樣派遣宗室子弟作爲人質。

畢竟如今南北誰都知道沈大將軍纔是晉國如今的話事人,大概巴不得以這樣的方式削弱司馬家宗室力量,所以有大概率晉國會同意。只要對方派遣人質,總能將襄國那場禍亂稍稍遮醜,是互換人質,而不是戰敗被俘。

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甚至沒有送抵洛陽行臺,在枋頭便被謝艾直接堵了回去:羯國的人質身份不低,都是羯主石虎的親兒子,可是晉國皇帝陛下子裔單薄,唯有襁褓中一子,不能爲質。

隨便派遣,不免唐突辱沒了羯國這些皇子人質,索性就不派。羯國如果不答應,那就再等幾年,等他們皇帝陛下再生幾個兒子,長大再說。

得到枋頭這種完全耍賴的迴應,麻秋氣得幾乎要吐血。他都已經大讓步,不求晉國真正掌權的沈氏族人爲質,甚至兩國之後戰端再啓,沈氏還可借羯國之手剪除晉國宗室人物,這哪裡是提條件,這是爲沈氏分憂啊!

可就連這樣的要求,晉國居然都不答應,可想而知和談的誠意如何!

然而現在談和,已是國中達成的決議,不是麻秋說叫停就能叫停的。儘管明知道繼續談下去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但也只能硬着頭皮談下去。

於是接下來,羯國便又提出要求,讓晉國歸還從襄國搶奪到的財貨與擄掠的人口,包括羯國的宗室親眷。

這一條要求,謝艾倒沒有自作主張的回絕,而是派遣使者送回洛陽,交由行臺決定。過了半個多月,行臺那裡傳來了回覆,先不提歸不歸還羯國財貨,而是送來了整整幾大箱的籍冊,據說乃是中朝永嘉前後洛陽宮禁失物,雖然攻破洛陽的是漢趙劉曜,但石氏既然曾經是漢趙臣子,那就翻看一下這些籍冊,幫助晉國搜尋失物送回,之後再談歸不歸還羯國失物。

不能談了,真是不能談了!

麻秋已經看明白,這所謂的和談,不過是晉國要藉此羞辱羯國罷了。若再繼續談下去,只會抖出更多的笑柄。

因是他索性中止談判,親自修書傳回國內,奏告主上請求出兵接應鄴地羯軍後退,不要再繼續自取其辱了。

但有的事情,開弓沒有回頭箭,特別是這樣的大事。此際已經是隆冬時節,如今的羯國已經開始遷都事宜,襄國周邊大量民衆被強制遷往信都。石虎正需要用和談這件事傳遞一個南北止戈的假象來穩定住人心,此際叫停和談、出兵接應,簡直就是開玩笑!

於是國中迴應麻秋的就是一根馬鞭,石虎派遣中常侍嚴震親自南來入軍,用這馬鞭狠狠抽了麻秋一頓:提議和談的是你,叫停和談的又是你,老子就算是生鮮羊肉禁不住你這樣涮!

停是不能停,那就繼續談。所幸石虎派遣旁人南來負責和談事宜,只要麻秋專注軍事,並將此前被晉軍歸還的兒子石琨任命爲鎮南大將軍、鄴南都督,成爲麻秋的直屬上官。

新來者顯然更加了解主上心意,明白石虎並不需要真的談出什麼成果,只是要藉此傳達一個南北已經止戈的信號,晉軍並無心大舉北上,用以收拾人心局勢。所以自然獅子大開口,不再談那些失物、俘虜並人質之類的小節,直接勒令晉軍交還冀南郡縣、北犯晉軍悉數退回,讓局勢恢復年初局面。

這種要求,想也不必想會是什麼結果。而來自行臺的迴應卻是年後新春纔到達,這一次對羯國羞辱則更甚。

這一次的迴應,是大將軍府正令:勒令七月之前,羯國必須自去尊位,廢止一切僭制逆行,羯國一應文武公卿,悉數自縛待罪,幽冀等州郡官府封庫等待王師北進接收。羯國舊有儀制一概作廢,保留羯國石勒舊掃虜將軍、忠明亭侯官爵,析上黨郡武鄉縣一亭之地爲亭侯食邑,擇石勒諸子賢者襲爵守邑,結廬修墓,餘者宗屬,包括羯主石虎在內,悉數禁錮,待罪待懲!

從大將軍角度而言,這最後通牒的告令還是不乏仁慈的,最起碼還承認了石勒舊年從屬成都王司馬穎麾下討伐司馬越時,所獲授的中朝官爵。

但在羯國看來,這卻是莫大羞辱,虎窺天下之雄主,用區區亭侯打發,更可恨在於石勒的兒子早被石虎殺得乾乾淨淨,口惠而利不至,連這小小的亭侯食邑都無人繼承啊!

特別告令最後附言:令達之日,若敢逾期不奉,則王師百萬雄武過河,凡違令、悖逆、怙惡、附賊之徒,殺無赦!換言之,最遲七月,王師便要向羯國發動這一場亡國之戰!

且不說這一條最後通牒傳到河北之後,在羯國引起怎樣的震盪。但就算是沒有這一條告令,其實談和也已經進行不下去,因爲石虎此前屬意作爲傳遞國書的使者人選劉羣,新年之際在遼西反了!

0136 我心甚慰1140 佈政荊鎮0200 長城竹海0406 袍澤情誼0813 軍械重工0274 天子奇趣0417 江東無人0847 教化萬衆1487 少年情愁0934 封王可期0619 東西合一0533 南北並重0166 園中驚魂0496 名父之子1122 社稷大幸0611 江州大敗1308 臨清興國1234 五姓難大1245 幼獅垂危0094 吳中少年行0103 舟市亡命1122 社稷大幸1202 涼州在謀0332 生者狡黠1137 大審宿衛0138 沈郎高義0941 司空垂危0925 弄巧成拙1481 帝王殊禪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0262 琅琊豪族0785 諸夏新生0621 少君之憂1421 一發全身1309 豎子狂悖0337 臺城難近0491 秉筆述賢0062 蒸甕新釀1351 救援之計1493 三辭五讓0147 贈金全義1145 慕容萬年1499 無勳不襲0776 敗亡未遠1090 青溪殺劫0322 大誓三軍1014 天人之境0240 臺中驚聞0088 臺中閒談0093 格物致知1272 胡膽裂寒0972 淮南諸事0169 婦人之見0079 定品1394 壯心不已1066 止戈罷戎0511 鼎倉國用0876 打草驚蛇0484 似我者死0275 中書撬人1200 幼鹿麟信1266 小沈甘糖0093 格物致知0598 神仙遭災0422 治郡之選0158 仁祖妖冶0318 殘破臺苑1124 悲慟傷形1196 小兒可恃0563 倉立都南0781 天譴滅賊0230 流民帥0679 帝宗劫餘0673 先登破城0419 賑濟0111 不似人間【求首訂!】0138 沈郎高義0417 江東無人0008 洪桐縣裡無好人1082 大義在吳0488 逸少耿直1381 專制遼邊1259 山河疆土1371 物歸原主0970 幼子狂志0509 千鍾買首0462 門生雲集1062 清慎勤簡0538 衝營者梟首0966 鶴兒苦衷0173 湯沐邑1057 累世之功0619 東西合一1282 南來必死0295 新年0309 大江浪高0477 吾道不孤1261 野望南國0142 隱而待沽1407 君父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