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岳父教婿

賈琮打了個哈欠,眼睛都懶得睜開,甚至往黛玉的身上靠了靠,尋了個舒適的姿勢打起了盹。

黛玉原本想要推開的,可看着賈琮疲憊而又慵懶的面容,最後將其放倒,讓他枕在自己的腿上,輕輕按揉着額頭。

“不願就不願吧,我讓人去回一聲,改日有暇再請各府的姑娘來家裡做客。”

賈琮微微睜了睜眼,無所謂的說道:“林姐姐若是不喜歡這些應酬,不必理會……”

黛玉在賈琮的腦殼上輕輕一敲:“瞎說,這些都是一方大員,賈家也好,林家也罷,哪能輕易得罪人?況且爹爹與璉二哥他們在外任職,少不了跟這些人打交道。有這個機會接觸接觸也好,不提其他,能摸清幾位督撫脾性,將來也好打交道。”

賈琮拿腦瓜頂了頂黛玉溫軟的腹部,惹得黛玉俏臉一紅,摁住不老實的腦瓜:“別鬧,說正事呢……”

“聽着呢、聽着呢,林姐姐看着辦就好,我全力支持!”

聽到賈琮的迴應,黛玉眉眼彎彎。

她現在迫切的想要走出內宅,盡看天下風雲。這些督撫二代們送來的帖子,恰好給了她最好的機會。

“紫鵑,你去一一回復,就說今日不便叨擾,改日我會給諸府送去帖子,請諸位姑娘來榮國府一聚。”

……

林如海今日清晨剛剛回京,呈上請見的摺子後,官驛的驛丞曾說前面排隊的各地督撫就有十餘名,怎麼也得明天才會召見。

不想剛用完午膳不久,宮中就來了內侍,傳達皇帝口諭,召中奉大夫、正治卿、右都御史、欽差巡視江南諸州府道鹽政使林如海勤政殿面聖。

那些在官驛與林如海扯閒篇的人又一次刷新了對這位的認知,果然是簡在帝心的人物,他們可是已經在官驛等了兩三天了,人家林探花纔回京兩三個時辰,就等來了天子召見的口諭。

“鹽政大治,林愛卿功不可沒。正如愛卿所言,是到了擴大鹽場的時候了。”

林如海在一年的時間內整頓江南鹽課,打擊私鹽,剿滅鹽匪,開設鹽場,平抑鹽價。

一斤官鹽的價格已經被林如海從銀三分、四分,壓到了銀一分二釐。

林如海有信心在一年後,將鹽價再壓一半,徹底終結百姓吃不起鹽巴的歷史。

鹽價的降低不但沒有使得鹽稅減少,反而因爲私鹽的壓縮與官鹽的售賣擴大,官鹽的交易量暴漲了十幾倍,鹽稅硬是如涓涓細流東入海,只半年時間,林如海就押送四百多萬兩白銀回了京城。

劉恆心中對林如海的評價再次拔高了一個等級,真幹臣也!

忠貞、清正、廉潔、能力強,真是個完美的宰輔人選啊!

就是身子骨不怎麼好……

“來人,傳御醫過來。”

劉恆是個極其矛盾的人,對臣子的態度可以說是兩極分化。

對待貪官污吏如疾風驟雨,卻也總是讓忠貞的臣子如沐春風,暖心的能化了外面的寒冰。

御醫很快到來,一番望問診切之後,劉恆細心的詢問了御醫林如海的身體情況。

得知是心神損耗過甚,若不好好休養,恐有礙壽數,皇帝老爺立馬就“申飭”了一頓林如海。

“林愛卿,你要記得你還有妻小在京,你那兒子方纔一歲大點……”

“國朝臣子衆多,但朕得用的人手卻就那麼點。愛卿是父皇欽點的探花郎,乃國朝之柱石,朕有意讓你入閣輔政,可你看看,你纔不惑之年,精神頭還不如文老貔貅這個老傢伙。”

“這一次回京,就好好休養吧。江南鹽政的差事,朕會安排妥帖的人去辦。”

林如海一聽急了,鹽政的事他才做了一半,豈能輕易換人?

“陛下,臣……”

劉恆手一揮,打斷了林如海的後半句話:“沒得商量,朕不想失一左膀右臂!放心,鹽政已經走上了正軌,朕會擇一妥當人,按步就班做下去。”

至於人選嘛……

老十三最近天天在溫柔鄉里美滋滋的過他那小日子,朕都沒這麼舒坦,那就去海邊給朕曬鹽吧,哼!

“皇爺,戶部尚書文同軒求見。”

內侍剛一通稟,劉恆牙根隱隱作痛,這老貨……

只見皇帝老爺煩躁的擺着手說道:“就說朕忙着呢,不見!”

“老臣拜見陛下!”

可惜文同軒深知皇帝的脾性,擠開了擋在勤政殿外守門的內侍,直接擠進來就揣着手呵呵笑。

“老臣聽說林大夫押着今年的鹽稅銀子進了京,那啥……嘿!”

……

“文老匹夫,朕跟你不死不休!”

皇帝老爺被老倌氣的跳腳,將一封手書扔給了文同軒。

一有銀子送到京城,這老倌就跟獵犬一樣,聞着銀子的味兒找過來。

一伸手,就能將他的銀子腰斬一半。

不給?老倌熟練地將官帽一摘,躺在勤政殿的地上開始撒潑。

又一次從皇帝老爺的口袋裡掏走了還沒捂熱乎的兩百萬兩白銀。

林如海雖早有耳聞,可當他親眼看到文同軒從皇帝老爺口袋中掏走了兩百萬兩白銀後,對這位大夏財相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同時對皇帝的觀感再次上了一層樓——這是一位可以欺之以方、可敬可佩的君主。

文同軒美滋滋的揣着皇帝老爺的手書,跟一同走出勤政殿的林如海說道:“如海啊,既然陛下讓你來戶部,那老夫今日就跟你說一下做戶部堂官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臉!”

嗯?好好的,您老怎麼還罵人啊?

“老夫的意思是,做戶部堂官,就不能要臉。底下的人要銀子,你得拉下臉來哭窮。戶部有一百萬兩,在你的口中,就是隻有十萬兩。”

“跟陛下要銀子,還是不能要臉。陛下收入一百萬兩,其中的五十萬兩就要送去戶部。不給,陛下去哪你去哪,哪怕陛下去後宮休息,你也要躺在後宮的宮門口,哭窮!”

文同軒已經幹了快十年的戶部尚書了,虛銜都升了好幾次了,實職遲遲不動。

倒不是二聖不看重這位,實在是文老貔貅在戶部,能讓二聖放一百個心。

不提別的,二聖早就知道老貔貅在戶部銀庫修建了密室。哪怕這十年國朝的銀錢支出甚巨,可他仍然跟倉鼠攢糧一般,秘密存下了五百萬兩銀子。

如此的幹臣,皇帝老爺每回被氣的要死,可總是會在罵完老貨之後,賜下各種補品。

出宮的路上,林如海一路苦笑着聽完了文同軒的“指導”。

老前輩威武,在下學廢了!

自戶部大門外分別後,林如海擡頭看了一眼門檐上掛着的金漆紅底牌匾,無奈笑了笑。

“姑娘,三爺,老爺出宮了。”

賈琮與黛玉從馬車上下來,林如海遠遠就看到了這對小兒女,臉上的笑意更甚。

挨個搓了搓跟自己請安行禮的女兒與未來女婿,笑呵呵的說道:“天子賜恩,許了爲父戶部左侍郎,不用回江南去了!”

……

入夜後,榮禧堂的喧鬧暫時告一段落。

孩子們都回去休息了,老太太看着坐在下首的女婿,唏噓不已。

“當初你從翰林院外任江南,一走就是十幾年。如今可算是熬出了頭,可憐老婆子的敏兒卻沒有機會再回京城了。”

林如海微微皺了皺眉,他知道老太太對自己終究懷有埋怨之心,可說到底是他辜負了岳父母的囑託,讓妻子遭了難。

這難有妻子孃家人的摻和,同時也有自己當初的疏忽大意。

唉,這就是一筆糊塗賬,算不清的那種。

他起身跪下,鄭重的說道:“岳母大人,小婿已經向宮中請旨,爲夫人請封誥命。小婿的正室夫人,永遠只會有敏兒一人。”

老太太的手重重在桌上一拍:“你這是作甚?我又不是逼迫讓你不能再娶繼室,難道要讓墨哥兒一輩子頂着個庶子的名頭?”

林如海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實際上小婿之前就想過此事,打算將墨哥兒記在敏兒名下……”

“胡鬧!”

老太太憤然起身:“你如今已是六部堂官,將來應酬的事數不勝數。若家中連個正經太太都沒有,如何與人來往?”

“這……”

林如海是個直男,根本沒有想過內宅之事。被老太太這麼一提醒纔想到這一茬,一下子頭疼起來。

若在外任還好,宦遊之人,多有不帶家室之例。

可如今回京任職,總少不了內宅交往。

老太太見女婿被自己說的啞口無言,好氣又好笑。

兒子也好,女婿也罷,就沒一個讓她省心的。

“行了,這事不急在一時,你舟車勞頓,先去好好休息,明日再細說。”

……

大年三十,榮國府歡聲笑語不斷。

林如海回京前就來了書信,故而老太太讓人將開有側門的梨香院收拾了出來。

墨哥兒已經一歲多了,不但能喊出爹爹、媽媽、哥哥、姐姐,還能歪歪扭扭的走上幾步。

林如海抱着口水娃,樂的臉上的皺紋都去了幾分。

他昨夜與錦瑟說了大半夜的話,對老太太的感激之情無以復加。

老太太對他有埋怨是真,當年妻子遭難最終默不作聲也是真。

但錦瑟能順利產子,離不開榮國府、老太太的保護與關照。

要知道他在南直隸這一年多,光是被刺殺就有十餘次。若錦瑟真跟着他去南直隸,恐怕早就香消玉殞了。

“呆呆……”

“是爹爹。”

“四呆呆……”

“爹爹!”

“呆呆!”

好吧,呆呆就呆呆吧。

錦瑟溫淑賢惠的將一頂虎頭帽戴在兒子的頭上,掏出手絹將口水娃的臉擦乾淨。

“老爺想好了,真不打算搬出去?”

林如海搖了搖頭:“至少暫時不搬,京城的局勢還不明朗,陛下如今纔算基本掌握了朝政大權,這一兩年內怕是要有大動作。你與玉兒、墨哥兒呆在榮國府,我才能放心。”

說到此處,林如海突然問了一句:“是不是有人在你耳邊說什麼了?難道不願繼續住在榮國府?還是說,有人爲難你?”

“不、不是……”

錦瑟知道林如海是誤會了,連忙解釋道:“妾身只是擔心若繼續住在榮國府,會對老爺的前程有礙,終歸是文武有別。”

“你呀,想多了。”

林如海能感受到錦瑟的真情,騰出一隻手來,將其摟住:“不必擔心這些,文武之分,在到了老爺我這個品級已經不重要了。況且這是榮國府,我這個榮國府的窮女婿住上一兩年,不過分吧。誰敢拿這種事說嘴,我就讓琮哥兒打上門去……”

“噗嗤……”

“姑父要我去打誰?”

門口兩顆腦瓜子讓錦瑟羞的整個人都通紅通紅的,林如海懷中的口水娃無齒笑了。

“姐姐,哥哥,姐姐,哥哥……”

……

黛玉抱着口水娃在軟塌上玩着吃手手的遊戲,林如海則是考教小女婿的功課。

“你的經義足以過了童子試,但你的策論問題很大。”

林如海將賈琮交上來的數份策論文章看了一遍後,嚴肅的訓了起來。

“雖說策論最重言之有物,可你太言之有物了。不說別的,賦稅的改良,也是你一介小童可以說的?”

“在你沒有掌握大權之前,你要做的是和光同塵,而不是鶴立雞羣的想要急切的表現。你要明白一個道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

“你賈琮哪怕簡在帝心,也不能成爲衆矢之的。”

“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簡在帝心的人!”

林如海看着這幾份言辭越來越激烈的策論,不禁扶額。

琮哥兒這幾份策論,若只是直呈皇帝,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可若放在科場上,八成是要被考官直接黜落。

弄不好還會被說是標新立異,刻意賣直求名。

他看着滿臉不服氣的賈琮,不得不耐心說道:“你知道你的老師徐青藤當年中會元、狀元的策論是什麼樣子嗎?四平八穩,穩中又有一絲新意。那屆的考官對你老師最高的評價就是穩重二字。”

賈琮還從未聽說過此事,不由好奇心大起。

“難道說,老師在科舉時,從未提出過新政變法的事?”

林如海擡手搓了搓賈琮的腦瓜,語重心長的說道:“傻孩子,朝廷選官的第一要求不是有才,而是要足夠穩重。徐青藤在翰林院的時候,他都從未公開宣揚過新政變法,而是在外任時開始養望,默默養望十年期,一朝奏疏天下知。你要跟你的老師好好學學,穩中求變!”

月票推薦票

今晚就先更到這裡,明日繼續。晚安!

第229章 魔幻的案中案中案第477章 好白的倭女(求月票)第457章 跟月老搶飯碗第408章 宗主國爸爸的殖民開始第165章 金陵,要變天了。第330章 涼州城的危機第289章 寶二爺要科舉?第169章 龍首宮風雲第165章 金陵,要變天了。第270章 賈小三挖坑第443章 借刀殺人第343章 炫侄與炫弟的娘娘們第290章 和親?第403章 請教一下倫理之學熬夜失敗,等白天從醫院回來繼續更第302章 欲作君子賈存周第107章 冷香丸?邪乎到家必有鬼!第426章 貿易逆差?怎麼可能?第403章 請教一下倫理之學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書第13章 風波現第251章 拐帶老爺子出宮第431章 以黃琮禮地第2章 鐵網山打虎第326章 兩份聖旨天和地第122章 誰說賈家是你家的臣子?第436章 寶二爺硬了啊第503章 承曹操之志 加黃袍於身第429章 海盜有沒有還不是我說了算?第411章 寶玉見寶玉第362章 不當人的永豐伯第14章 親兄弟第145章 我兒賈璉有他爹之才!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第47章 飢渴難耐第183章 朕辣麼大一隻貓呢?第45章 緣分第223章 今日之事,當年之因第120章 賈敬回府,先打無用人第180章 鞭笞藩國世子 振奮天朝百姓(二合一第11章 琮三爺回府第461章 謀爵第243章 元春省親第365章 琮哥兒,二叔心裡苦啊!第10章 氣急敗壞打屁股第222章 詐出個弒父殺兄第241章 仕林佈局的開始第362章 不當人的永豐伯第180章 鞭笞藩國世子 振奮天朝百姓(二合一第293章 憤怒啊,燒死人哩。第54章 考了探花郎能去求親嗎?第188章 失控的計劃第104章 聖人說別打死就好第253章 聖人老爺的惡趣味第399章 血祭冤魂第196章 標點符號可不是小事淦,被屏蔽了……第295章 你他孃的大將軍炮呢?第357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392章 神秘的青樓(二)第345章 加錢居士賈小三第253章 聖人老爺的惡趣味第80章 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218章 芙蓉膏現帝王驚第108章 父女姐弟,宮中衝突!第221章 奉旨打劫第418章 三爺,家裡出事了!第189章 算計他人遭算計第170章 囚父弒弟第121章 琮三爺單刀戰霍家第303章 他被你爹揍過第253章 聖人老爺的惡趣味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第110章 太后跟前賣乖 曹嘟嘟跟前耍寶第437章 哎喲,寶玉的屁股蛋啊第510章 不成器的孫子第505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147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271章 搶糧 貪糧 籌糧第469章 治倭,何須仁義?第226章 你可真壞!第387章 大家都來彈一彈第434章 賈寶玉殺人啦第104章 聖人說別打死就好第277章 軍民守城戰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86章 黴星賈琮,走哪都惹事。第360章 奪走了林姐姐的第一次第215章 罄竹難書水月庵第367章 便宜你了,小胖子!第208章 呆霸王得遇聖賜 林黛玉化身懟懟第296章 賈三爺封爵了第30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08章 誰說爵位沒了?第109章 於宮中放肆?那又怎樣?第104章 聖人說別打死就好第179章 棒子果然不是好東西(二合一)第189章 算計他人遭算計第378章 不要鍘我,我真不是陳世美啊!第8章 皇位只能是當今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