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卷王賈琮

林如海將手中的那一沓策論文章揚了揚,作出了最後的評價。

“文章是好文章,但你寫的這些東西,只會淹沒在那疊黜落的紙堆中。而且你的名字會被所有人記住,除非新舊交替,否則你在科場上將永無出頭之日!”

這不是林如海危言聳聽,任榮國府位高爵顯,賈琮簡在帝心,也不能讓那些老學究們點了他上皇榜。

這就是仕林官場的規矩,皇帝都沒有辦法讓文官體系給賈琮一個功名。

賈琮被訓的有些鬱結煩悶,整個人都蔫蔫的。

林如海看着這樣的小胖子有些好笑,轉身去了內堂,不多時拿着幾卷書冊回來。

“這是我與我的那些同年,從院試開始一直到殿試的策論,你回去好好研磨。當年我與我的那些同年無不是少年意氣,可在科場上不知被澆了多少冷水,最終才明白了什麼叫官場規矩。”

賈琮有些發愣,接過書冊後翻開快速瀏覽了兩篇,果然都是四平八穩,言之有物卻又沒有絲毫的棱角,就像是外表貓裡貓氣內中卻藏着利爪的猛虎。

“姑父,好厲害!”

林如海坦然一笑:“當年誰還不是個少年?沒有朝氣的少年又怎麼能稱一句少年意氣?好好學,將你的抱負都藏起來,等有一天你有資格有能力了,再去喊一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昭武二十年之後,隨着盛世來臨,似乎文曲星都下凡了,整個國朝人才濟濟,一名名少年英才井噴般出現在京城。

賈琮翻閱着手中的書冊,這些名諱都好熟悉。

能與岳父大人稱爲同年好友的人物,果然沒一位簡單的。

黃覺,曾任禮部郎中,今爲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曾奉旨主持烏斯藏都司闡教王轉世大典,單槍匹馬宰了不忠國朝的畢力格法王,平定叛亂。

靳俞,通政司左通政,昭武四十一年奉旨巡視兩廣,於廣州城外擊沉來犯紅夷戰船三艘,俘虜紅夷數百人。逼迫紅夷簽訂合約,賠償大夏白銀八十萬兩。

趙立湘,曾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善財賦經濟,元祐五年提舉江南諸省市舶司,主持市舶司一應事務。打擊走私,追繳商稅,推行開海,使得江南諸省海貿稅銀首次超過田賦數額,年送京城稅銀高達七百萬兩。

……

諸如此類的人物書冊上還有好幾名,最低都是正四品的一方大員,這讓賈琮第一次感受到了同年友人這個詞的可怕。

“姑父,您的這些同年,如今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了。我記得趙大人秋末的時候剛剛上書擴大海貿,力主推行開海之策。是不是就是您說的,如今有了資格與能力,要喊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句話了。”

這孩子的腦瓜確實聰明,林如海微微一笑:“不止趙兄的開海策,還有之前你提過的改土歸流、科舉改制等等,都已上書陛下。不管能不能成,至少要先將戲臺子搭起來。”

造勢!

賈琮瞬間明白了爲何今年回京述職的督撫突然多了起來,光是一個改土歸流,就足夠西北、西南的督撫回京接受皇帝老爺的詢問指點了。

惶惶大勢,終究要掀起巨大的風浪。

林如海欣慰的搓着賈琮的腦瓜,鄭重說道:“我與諸位同年用了近二十年才走到了今日,還不知道能不能將我們的抱負施展出來。但我們已經不再擔心後繼無人,等你步入官場的時候,不會缺少同行之人的。”

……

元祐七年的正旦大朝少了許多爭鬥,聖人老爺似乎對倔老四更加放心,不但沒有接受老臣子的朝拜,甚至連皇族的宮宴都沒有參加。

劉恆依照慣例於宮中賜宴羣臣,晉林如海爲戶部左侍郎的聖旨在大年初一正式送到了榮國府中。

一時間,榮國府門庭若市,不過林如海遊刃有餘的帶着賈琮、賈寶玉迎來送往。

整個新年,賈琮與寶玉二人都沒有絲毫歇息的時間。

半月假期,不是跟在林如海的身旁陪客,就是經受着林姑父的指點,準備着二月的縣試。

正月十六朝廷開印,順天府張貼公告,今年的縣試將於二月二十二舉行。

敬大老爺拿着鞭子將族學中還算有些出息的人統統趕進了大興縣衙,五人互保總共十五個人統統報了名。

“賈珏,曾祖榮國公賈源、祖父榮國公賈代善、父賈政……呃,亞中大夫、資治少尹、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嘶~”

“賈琮,曾祖榮國公賈源、祖父榮國公賈代善、父榮國侯賈赦……嘶~”

“賈瑞,曾祖宣威將軍賈澍、祖父賈代儒……”

“賈檾,曾祖武節將軍賈代信……”

嘶!!!

大興縣縣衙禮房負責登記的書吏都驚呆了,這十五個人,竟然是寧榮兩府的大爺們。

很快,寧榮賈家十五個新鮮出爐的縣試考生就成爲了京城熱議的話題,甚至壓過了即將到來的春闈八卦。

“賈家除了敬公與政公外,也就琮三爺與寶二爺還算有些文氣,好好的軍武之家,怎麼就想不開往科舉這條路上擠呢。”

“非也非也,當年的珠大爺纔是最有文氣之人。”

“嘿,這倒是,可惜了珠大爺當年驚才豔豔,我之前一直以爲珠大爺將會是賈家第二個敬公。”

“不過琮三爺爲何去會走那科舉之路?想當官,直接求陛下賜一實職不就成了?”

“這你就不懂了吧,想想琮三爺的老師是誰?”

“嘶,我朝不會出現第二位青藤先生吧!”

就這樣,在衆人的議論中,會試的喧囂剛過,賈琮就踏進了縣試的考場中。

正如徐晉、林如海與賈敬所猜測的一樣,大興縣的縣令根本不敢對賈琮有絲毫的爲難。

再加上賈琮的答卷近乎完美,連續五場拿下第一,於是乎就點了他爲今年大興縣縣試案首。

而且寶玉力壓衆人,奪得大興縣縣試第二,其餘十三名賈家子八人上榜,讓不少落榜的人鼓譟縣試不公,直到大興縣張貼出今年的上榜答卷,這才壓下了這些非議之聲。

“幾陣瀟瀟雨,依然鵲報晴。

片雲連岫捐,旭日遠山迎

樹色含煙碧,嵐光帶翠明。

畫圖開勝景,錦繡賞餘情。

蝶曬花邊露,蛙傳柳外聲。

時賜瞻聖化,萬里慶豐盈。”

賈琮在縣試中所作的試貼詩令滿京城的舉子們震驚不已,十歲小童,竟然比他們還會拍皇帝老爺的馬屁。

這詩完全可以放在會試中助人登上皇榜,你這麼卷,別人還怎麼活?

徐晉看着坐在椅子上抱着臉盤子大的芝麻餅咔嚓咔嚓的徒兒,不禁笑道:“詩不錯,陛下說你要是會寫就多寫點,他愛聽。”

咔嚓咔嚓……嗝兒~

噸噸噸~

賈琮終於填飽了肚子,擦了擦嘴苦笑起來。

“老師快別逗學生了,就因爲這詩,這幾日我就沒閒下來過。您說那些貢士不好好讀書準備殿試,跑來跟我一個童生論什麼詩詞文章。我二叔跟姑父說我將來要走科舉的路子,不能輕易得罪人,非拉着我跟那些人吟詩作賦,都快把我榨乾了!”

聽到小徒弟的訴苦,徐晉卻是暢快的大笑起來。

賈琮原本就有“宿慧”才子之稱,隨着縣試中的試貼詩與這幾日所作詩詞的流傳,自己在衙門沒少被人恭維羨慕。

之前跟自己炫娃的那些同僚,現在看自己的眼神幽怨的如同深宮婦人。

若自己點個頭,他們會立馬搶了小徒兒回家。

“林前輩已經跟爲師說好了,此次恩科殿試結束後,他會以你的名義組織一場詩會。”

這事賈琮早就聽姑父大人說過,詩會只是一個名頭,赴會之人除了林如海同年友人的子侄外,還有老師徐晉的同年子侄。

這將是兩方人馬的第一次會盟,皇帝都已經安排好了,太子劉弘將“無意間”碰上這場詩會,到時候也算是君臣相得的開始。

只見徐晉將一沓書卷翻開,面帶欣慰。

“在詩會那天,你便將你與林丫頭寫的《順天府流民賑濟安置疏》拿出來,論上一論,看看這份安置疏是否能在各省推行。”

……

府試定在四月初二,時間還很充裕。

三月三殿試結束,榮國府就開始準備三月十三這日的詩會。

賈琮與黛玉抓緊時間完善着那份萬言不止的《順天府流民賑濟安置疏》,林如海也好,賈敬也罷,包括徐晉在內,都沒有打攪兩人。

他們三人都沒有摻和這份奏疏的內容,這份凝聚着賈琮與黛玉心血的奏疏,每一字每一句都飽含着兩人的抱負。

“大災之後必有疫病,林姐姐找的這些防疫治病的方子正好合適,就是這醫士大夫還是太少了,而且藥材無法做到量產,很難讓百姓得到及時的治療。”

黛玉也點了點頭,在防治疫病這塊標註了四個字:缺醫少藥。

賈琮倒是提出了人工培育藥材以及建立醫學院的設想,不過最終還是被現實澆了一盆涼水。

只聽黛玉說道:“不現實,先不說醫術一般都是家傳,敝帚自珍。就說人家有能力讀書識字,爲何不先試一試科舉爲官?別忘了那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大夏不是沒有官辦的醫學教育,太醫院就是。

可惜歷朝歷代的太醫院都有着很大的排外性,幾乎是家族傳承,年輕的民間醫士們升遷的空間極小極小。

“唉,這事先放放,改日我去宮中找四哥說一說,看有沒有辦法。”

黛玉點了點頭,翻過此篇,又說起了皇莊、官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事情。

時間一晃就是數日,三月十三榮國府中門大開。

今日恰逢休沐,政老爺帶着府中的哥兒排排站,在榮國府的大門口迎接着赴宴的賓客。

自從當年賈珠鄉試報捷辦了一場盛大的詩會文宴之後,寧榮兩府已經很久沒有來過這麼多的文人墨客了。

“學生拜見老師!”

“青藤來了,快請進,快請進,家慈方纔還說,若沒有青藤先生的教導,我家這瘋猴兒,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沾一沾文氣呢。”

徐晉熟練地搓了搓小徒弟的腦瓜子,與賈政作揖回禮。

“太夫人擡舉了,有敬公與政公在,寧榮賈家哪裡還缺了文氣?政公的兩位公子,哪一個不是驚才豔豔?”

賈政與徐晉都在都察院任職,又有賈琮這個紐帶,自然走的近。

聽到徐晉誇自己的崽兒,賈政罕見的與有榮焉。

不想這孽障有一日會給自己這麼長臉,看來自己這些年的大棍教育果然是有成效的。

賈政看了看正與衛若蘭等人說話的寶玉,心中暗道:既然有效果,那大棍教育還是得繼續下去,能在縣試考中第二,說不定將來在殿試也能來個第二名榜眼。

“咦,我怎麼感覺屁股有些疼?”

剛剛將衛若蘭等國子監的學子迎進了府中,寶玉偷偷揉了揉自己的臀部,打了個激靈。

榮國府的前院與東跨院幾乎坐滿了賓客,不但有林如海與徐晉的同年,還有這些人的子侄,新鮮出爐的進士。

還有國子監的學子,京城諸多書院的學子,賈琮與寶玉這一科縣試的上榜者等等等等。

一向宅居的敬大老爺也換了身儒服,坐在榮國府正廳招待賓客,後宅中也有老太太與黛玉邀請的公侯、督撫家的女眷。

這場打着詩會名頭的宴請,差不多把大半個京城的達官貴人驚動了。

當劉弘一身常服乘車抵達榮國府時,忍不住跟一旁的五皇子劉碩說道:“這也就是榮國府了,若是其他家有如此的影響力,哪個君王能睡得着?”

劉碩年紀小,根本聽不懂這話背後的含義,不解的問道:“呃,四哥,父皇不是說,這詩會實際上是林、徐二公組織的嗎?榮國府不過擔了個名頭而已。”

“事是這麼一回事,但赴宴的人到底是看在林、徐二人的面上還是有意結交寧榮賈家,誰又知道呢?”

劉弘看着榮國府門前絡繹不絕的馬車,突然警惕了起來。

許久之後,他突然扶額自嘲:“我真是瘋了,竟然會想這些有的沒的。”

“四哥怎麼了?”

劉弘搖了搖頭:“四哥我呀,有些魔怔了。父皇說得對,爲君者不能有疑心病,否則將來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第224章 整座京城都吸嗨了第454章 太子爺的悲情初戀第270章 賈小三挖坑第47章 飢渴難耐第278章 殺降 大捷第79章 上架感言第308章 小侄女回來啦!第285章 掘墳挖墓震天地第409章 用輿圖開疆釣魚第204章 東宮將立擇輔臣(二合一)第219章 宮中亂,元春入局第55章 什麼生病?是中毒了!第76章 這也是驚喜過甚?第450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04章 東宮將立擇輔臣(二合一)第250章 要當月老的元春第466章 有賺頭?第71章 去孫家要賬第265章 雙喜臨門,中山狼至。第100章 南俠展昭!御貓賈琮!第208章 呆霸王得遇聖賜 林黛玉化身懟懟第39章 諸美爲夫子第294章 東宮論道顯賢明第408章 宗主國爸爸的殖民開始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385章 手搓核彈?第318章 白銀五十萬的土豆第38章 不留情面的嘲諷第139章 一切恐懼都源自火力不足第498章 “巧合” 橫死 不倫第3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39章 一切恐懼都源自火力不足第508章 誰說爵位沒了?第253章 聖人老爺的惡趣味第423章 憑啥我的人頭不值錢?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豐伯(求月票)第374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第293章 憤怒啊,燒死人哩。第462章 璉二爺的狠辣第119章 臣女林氏拜見聖人第339章 鄉試不是有手就行?第195章 我說地球是圓的就打我第510章 不成器的孫子第379章 十三爺有青天之資第266章 狼來了,開始解狗繩。第23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20章 賈敬回府,先打無用人第208章 呆霸王得遇聖賜 林黛玉化身懟懟第360章 奪走了林姐姐的第一次第184章 朕還能再打兩個時辰第106章 寶玉中蠱,驟聞僧道。第419章 因緣際會的救人第441章 我那不中用的兒孫第417章 掄着金瓜講道理第25章 打臉?打臉!第352章 抓老鼠的御貓第491章 君臣意相悖第385章 手搓核彈?第171章 老爺,我有了……第172章 拿大棍拿寶玉(二合一)第373章 紅樓百年之舊事第355章 朕的心好累啊第217章 鳳藻宮中癲狂人第272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87章 除夕日常,突發驚變(5000字)第132章 林才女的舌辯第133章 跪祠堂御貓立志第5章 我要給陛下站崗第87章 腰橫秋水雁翎刀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風雲第433章 坑“朋友”從來不會心軟第165章 金陵,要變天了。第50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54章 背主之奴,杖斃!第212章 大夏第一女將軍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234章 攪亂的渾水,摸魚的貓貓第42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414章 萬勝!萬歲!敕封賞賜!第282章 登門提親第440章 襲人求助第28章 敲鐘第239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黛玉掌家遇嚶嚶怪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問案第31章 血腥的處置第402章 東窗事發前的瘋狂第177章 水溶,還說你不會武功?第256章 罵你孔家又如何?第173章 東平王強人鎖男第464章 璉二爺的賣身記第14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211章 奇異的神藥第470章 屠夫第228章 一朝有孕風雲動第245章 臉?要這玩意什麼?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118章 朕給賈恩侯撐腰第152章 御貓出動碩鼠驚第40章 又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