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初一。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奉天殿重檐廡殿頂的明黃色琉璃瓦上,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奉天殿內,氣氛莊重而肅穆,這裡正在舉行着戊辰科殿試。

考生們穿着整齊的衣袍,分列在奉天殿的東、西兩側,他們面帶緊張的神情,面朝北方站立,等待着皇帝的到來。

須臾,靜鞭聲響起,朱元璋身着皮弁服從後面的華蓋殿中緩緩走來,他的到來讓整個奉天殿頓時鴉雀無聲。

所謂皮弁,原指古代用白鹿皮縫製的冠,現在則是指大明皇帝參加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殿試、策士傳臚等活動時的禮冠,皮弁本身用烏紗外飾,前後各十二縫,每縫綴五采玉十二以爲飾,玉簪從中間穿過束住頭髮。

而配套的衣服也很有講究,按五行學說,大明是以火德得天下,所以服飾普遍尚紅,與皮弁配套的服飾便是直接蔽膝的絳紗長衣,以革帶束腰,腰間還懸着白玉佩,下面是緋白大帶與白襪黑靴,整體就是紅、白、黑三色,以紅色爲主,黑白兩色爲輔。

考生們紛紛行五拜三叩之禮,表達對皇帝這位名義上的“老師”的尊敬。

隨後,在提調官、監試官、受卷官的協助下,戊辰科的殿試正式開始。

這次殿試對於大明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爲這是重新恢復科舉後的第二屆考試,也是第一次大規模全國招考,第一次沒來得及參加的這次基本都參加了,因此能走到殿試這一步的,無一不是人中之龍,譬如江西布政使司鄉試的解元,解縉,就位列其中。

實際上,在明初試行科舉效果不盡如人意之後,朱元璋曾一度對科舉制度失去信心,轉而從國子監裡選拔官員進入仕途。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意識到科舉制度的重要性,於是在洪武十七年重新頒行了《科舉程式》,明確了科舉各級考試的舉行時間、科目內容等等。

所以,它不僅僅是一次考試,更是朱元璋對未來官員的期待。

而對於考生們來說,只要通過了會試,到了殿試這個環節,一般都不會再被淘汰了.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可以鬆懈下來,殿試的排名將直接決定他們的進士身份以及未來的仕途發展,因此雖然緊張程度沒有會試那麼高,但考生們依然不敢有絲毫怠慢。

就在這時,劉三吾宣佈了戊辰科殿試的題目。

這個題目是朱元璋親自出的,關於大明海禁政策的策論。

殿試就這麼一道策論,答完就收卷,沒有第二道題了。

而這個問題顯然比洪武十八年齊泰、黃子澄他們那一屆的殿試題目“用人之道”要難得多,它涉及到大明的基本國策、經國濟民、海防安全等多個方面,而且是現實問題,不是怎麼答都可以的那種。

考生們聽到題目後,面面相覷,心中暗自忖度。

然而,他們知道,此刻不是猶豫退縮的時候,隨着殿試專用紙張的發放,他們紛紛低頭作答,毛筆的筆觸在紙上飛快地劃過,發出輕微的響聲。

他們的答題,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前途命運,因爲他們的答卷皇帝會親自閱覽,而皇帝的印象分將大概率決定他們在一甲、二甲、三甲中的排名,以及觀政期間去哪個部、寺衙門實習。

所謂“觀政”制度,是朱元璋爲了提高進士們的行政能力而創造性地提出的一項制度,通過觀政,進士們可以深入瞭解朝廷的運作機制和各部寺衙門的職能,爲將來的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進士們在觀政期間的表現,也會直接決定他們觀政結束以後,會被分配到哪裡。

解縉此時也是心裡打鼓,作爲科舉之路的最後一步,他到底是要老生常談的寫海禁政策的正確性和必要性這些,還是另闢新路,唱唱反調?

要知道,最近朝堂上,可是有不少關於給海禁開口子的風聲流傳出來,而這些風聲,自然也被赴京趕考的考生們所聽聞了。

解縉陷入了糾結之中這兩種選擇,各有利弊,前者比較保守不會犯錯,但哪怕是他,如果不寫點新東西,光靠文筆辭藻也不容易進一甲或二甲,後者容易出彩但跟主流觀點不符。

糾結了半天,都快到中午瞭解縉還是一個字沒寫,不過好在殿試是持續一天的,所以也不着急寫,很多人都跟解縉一個狀態,只不過別人是在默默地打腹稿。

最終,十九歲的解縉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要老老實實遵循自己的理念,寫海禁政策的正確性和必要性.而策論雖然就是最低要求八百字的小作文體量,但是朱元璋爲了讓他們好好答題,發揮出最好的狀態不留遺憾,所以不僅給的殿試時間很長,以一日爲限,日落前交卷即可,而且中午是管飯的。 一個大托盤裡有茶食、果脯、點心、一碗湯、一碗米飯、四樣葷菜素菜,甚至考慮到可能有“不喝酒沒法超常發揮”的李白型選手,還備了酒水。

解縉本來不想喝酒,但奈何肚中酒蟲勾的人實在心癢無比,所以還是喝了酒。

幾杯酒下肚,解縉整個人都開始飄了。

——思路來了。

保守個屁,老子要拿狀元!

飯也不吃了,他把托盤搖搖晃晃的放到了旁邊,扯過答題的紙張,繼續揮毫潑墨。

解縉是不是明初書法第一人不好說,但他肯定是明初草書第一人,毛筆在他手中,可謂是筆走龍蛇,飛揚不羈。

這時候還沒有“館閣體”,殿試也確實沒規定作答文體,所以解縉的書法雖然潦草了些,但也不算違規。

須臾,一篇策論寫就卻是一氣呵成,一字未改。

解縉示意受卷官他要交卷.殿試跟鄉試、會試不一樣,從趙匡胤時期開始,殿試環節就規定了考生可以提前交卷,之所以這麼規定,是因爲在趙匡胤的眼裡,能快速而又有效地解決問題的人,能力暫且不論,果決肯定差不了,而大明的制度基本都是參考宋朝進行設計和改良的,所以這一條也在如今的洪武朝被承襲了下來。

受卷官收了解縉的卷子,準備按照規定,等所有考生都交卷後統一送交彌封官進行彌封。

但這時候朱元璋來興趣了,閒着也是閒着,既然解縉這小子與他之前就有一面之緣,印象頗爲不錯,而且還在殘頁上面出現過,那不如看看他的試卷。

皇帝要看卷子,受卷官自然不敢不給。

然而看着看着,朱元璋的眉頭就蹙緊了。

倒不是解縉的文章寫的不好,或者字體太潦草,實際上解縉這篇文章,立意非常高遠,書法雖然潦草了些,但筋骨神意俱佳,看着非常順眼。

問題在於,朱元璋之前從考生們身後走過,大概心裡算了算,保守點支持海禁政策的考生有八成,剩下兩成則是支持海禁政策應該隨着時代的改變稍微開個口子。

可敢這麼噴海禁的,解縉還真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看完以後,朱元璋臉都黑了。

雖然朱元璋有意給海禁政策放開一個小口子,進行官方的海外貿易,但並不打算對海禁政策進行整體的驟然轉向,因爲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這是非常傷筋動骨的,會讓下面官府無所適從的同時,加劇社會和人心的混亂。

而且更重要的是,海禁政策是朱元璋給大明制定的基本國策之一,全面否定海禁政策,那就是在拿鞋底子抽朱元璋的臉,所以朱元璋自己也不可能會幹這種有損於他帝王威嚴的事情。

但解縉幹了。

不過,朱元璋氣量並不小,他倒沒有因爲這張卷子發作,只是放下卷子後吩咐道:“下次殿試讓光祿寺別備酒了,另外,西安府藍田縣的縣令是不是出缺了?這考生不用觀政,可以直接去上任了。”

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74章 應天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36章 告白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74章 應天府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78章 下下籤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61章 朱允熥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30章 藍玉案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61章 朱允熥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