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

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

“陰陽炁海出現的規律?”

“不錯。”

道衍開口說道:“陰陽炁海,乃是由無到有,由小到大,達到頂峰便會縮小,最終湮滅無蹤。”

不待朱元璋詢問,道衍主動詳細解釋起來。

“所謂由無到有,便是指陰陽炁海溝通兩界的過程,在最初階段,是由其中某一界發起的,界與界之間的壁壘被吸附到一起,而後這部分壁壘融合爲一,中間產生了孔洞,便是陰陽炁海。”

“然而陰陽炁海在融合過程中,總是以發起的一界爲主導。”

道衍左手豎起,右手並指爲刀,接着用右手戳向左手,左手的掌心開始逐漸彎曲。

“左手是一界,右手是一界,當發起的這一界(右手),戳破了接納的這一界(左手)後,陰陽炁海就形成了。”

“然而在右手戳破左手的這個動作中,由於左手這一界的壁壘正在被緩慢突破,所以右手這一界的人,可以通過陰陽炁海來觀察左手這一界,但由於壁壘的存在,卻並不能影響左手這一界。”

“此後,陰陽炁海,也就是戳破的孔洞,會不斷地變大,直到達到最大後,兩界的規則會暫時完全均衡。”

“而在右手這一界突破左手這一界的時候,陰陽炁海的規則以右手這一界爲主導,隨後左手這一界進行壁壘修復時,力量逐漸強大,陰陽炁海的規則就開始以左手這一界爲主導,而左手這一界主導的結果,就是陰陽炁海的消失。”

“這就像是太極的陰陽雙魚一樣,陰陽炁海達到最大時,就形成了完全均衡的穩定狀態,而後因爲左手這一界壁壘會本能地進行修復,故而這種完全均衡會在某個時刻被打破。”

道衍說完後,安靜地站在了原地。

他的話,雖然暫時無法辨別真僞,但顯然讓朱元璋對於陰陽炁海的存在,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朱元璋聽後陷入了沉思,並沒有什麼表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擡頭望向道衍:“那你可知,人是否有上一世?在下面閻羅殿的生死簿上,能否看到人的前世今生?”

道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道:“陛下所問甚是深奧,然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循環,生死輪迴當然也不例外,至於生死簿上能否看到人的前世今生.”

他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小僧確實不知。”

朱元璋聽後什麼都沒說,而是揮了揮手。

道衍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行了一個佛禮:“願大明國運昌隆,千秋萬代。”

清晨的陽光如水般灑在皇宮的琉璃瓦上,映出點點光璨。

道衍出了大殿,僧袍大袖中的拳頭緊緊攥住,掌心滿是汗水。

剛纔道衍清晰地感知到朱元璋身上的殺意,若是有半句答錯,恐怕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他賭對了!

丘玄清隨後退出大殿,在宮牆下追上了他,拂塵一甩,把他攔在了路上。

“道衍,你對我可非是這般說的。”

忌憚於宮中不時就有人來人往,丘玄清動作並不敢太過,聲量也儘量壓低。

而道衍卻輕輕一笑:“丘真人,我對你就是這般說的。”

“伱!”

丘玄清被道衍氣的差點失了得道高人的風範,他額頭青筋跳了兩下,強自按捺下火氣。

“日祿歸時格,青雲定有期丘真人,這可是你給我算的。” “你要登青雲我不攔你,可你不怕跌的粉身碎骨嗎?”

道衍沒說話,只是雙手合十行禮,隨後繞開了丘玄清,徑自離去。

丘玄清看着道衍離去的身影,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道衍弄走,弄得越遠越好,不然指不定這個想踩着他登青雲的和尚會鬧出多大的事情。

——————

下午,東宮。

在東宮深處的雅緻書房內,朱標與董倫對坐。

董倫,大都人,元朝末年,董倫隱居貝州,徵召不出,授徒講學,人稱“貝州先生”,乃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儒。

目前董倫的職務是左春坊大學士,屬於是太子的東宮屬官,也是朱標的老師之一。

兩人中間的案几上擺放着一套精緻的紫砂茶具,壺中的茶水沸騰,嫋嫋升起的茶香在空氣中瀰漫。

朱標的臉上難掩激動之情,他的雙眼放光,給董倫詳細地講述着昨晚到今天發生的事情:“先生,您真是未曾親眼目睹,英兒所獻之藥竟有如此神效!母后的病情原本沉重,太醫們束手無策,可那藥一下肚,不過短短個把時辰,母后便已見好,這簡直……簡直就是神蹟啊!多虧了英兒!”

董倫捋了捋長鬚,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深知朱標的性格,能讓他如此讚不絕口,可見那朱雄英的藥效確實非同一般。

他微微一笑,點頭附和道:“太子所言極是,虞王殿下這次實在是立了大功,不過此事畢竟驚人,這些消息也掩藏不住,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早做打算。”

朱標怔了怔,明白了老師的意思。

而在書房外的走廊上,太子妃呂氏悄然站立,她的臉色陰沉如水。

朱雄英的傳聞,竟然是真的?!

呂氏本以爲朱雄英死了,她的兒子的地位,就不會再有人威脅,而誰能想到,朱雄英竟然死而復生?不,這樣說或許不準確,呂氏一時之間想不出來更好的描述總之,呂氏本就對朱雄英心生忌憚,如今聽聞朱標如此誇讚,更是如坐鍼氈。

她雖然不知道陰陽炁海有什麼規律,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是——今天能送過來藥,明天沒準就能送過來人;今天能敕封聖孫,明天就能冊封皇太孫。

朱雄英回來了,她娘倆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對於朱允炆來說,等待朱標登基後繼承皇位的希望,那可就真成了夢幻泡影了。

而呂氏一想到一旦朱雄英真的回來,那沒準朱標死她前頭,朱雄英就得讓她殉葬,更是一陣恐懼.畢竟現在大明還沒有廢除“人殉”。

呂氏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瀾,然後轉身回到內室。

內室中,朱允炆正乖巧地坐在桌前,臨摹着字帖,一筆一劃地練習着書法。

呂氏走到他身邊,輕聲細語地囑咐道:“炆兒,你要記住,你是孃的希望,日後在你爹面前,要更加勤奮努力。”

朱允炆擡起頭,眼眸中閃過一絲堅定:“娘放心,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然而,就在母子二人說話的當口,宮中的流言蜚語已經如野火燎原般蔓延開來。

宮女宦官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說那朱雄英所獻之藥其實是蠱毒,以毒攻毒才救了馬皇后的性命;還有人說馬皇后的魂魄已被地府鬼怪取代,如今的馬皇后已不再是昔日那個慈祥仁愛的皇后娘娘了。

這些流言蜚語如同一根根無形的毒刺,刺入每一個人的心中,而原本還算寧靜的宮闈,也因爲這些傳言而變得人心惶惶。

與此同時,道衍獻出的“敕封聖孫”的提議,也在朝野之間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本章完)

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92章 父與子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96章 保險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67章 徐達背疽!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36章 告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61章 朱允熥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