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

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

“既有其一,想來也有其二?”

朱雄英若有所思地問道。

牙行本身不算什麼,其實說白了就是中介,利用明朝制度的規定,在京城的外城和內城之間牟利.中間還有些幫權貴放印子錢牟利的渠道,因而攀附上了權貴,算是有利益勾結。需要有所顧慮的根本就不是牙行本身,而是牙行背後那些廣泛地牽扯進來的權貴。

所以,在朱雄英看來,牙行不算是難對付的對象。

“其二則是船幫。”

“京城百業各有行幫,其中貨物多爲行,人力多爲幫。諸如行裡有豆芽行、藥行、飴糖行,甚至連棺材、冥器、木、竹、炭、石灰都有自己獨立的行;而幫則以船幫、腳幫爲主。”

行會制度在華夏古代的歷史源遠流長,哪怕是在明初這種以小農經濟爲主的社會,在城池裡還是避免不了其出現,沒辦法,人口大規模聚集必然會發展商品經濟,而商品經濟必然帶來行業分工,有了分工,自然就會規則的出現,官府不制定規則,行業內部也會發展出潛規則來。

而這時候雖然大運河還處於大半堵塞的狀態,大明也沒有遷都北京,所以南北漕運尚不發達,還沒出現“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的局面,但僅僅是京城碼頭,也足以成爲一塊人人覬覦的肥肉了,再加上幹這行的都是賣力氣的漢子,更是難免有些義氣恩仇在裡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京城的船幫。

經過道衍的介紹,朱雄英對於京城的船幫有了大概的理解,嚴格來講,船幫之間雖然互相會有暴力衝突,常有打架鬥毆爭搶碼頭地盤的事件發生,但是他們不以暴力謀生,暴力只是他們維持自身市場和利益的手段,所以很少有動刀的情況,大多數都是拳腳相加,或是拎個棍子、船槳之類的,故此五城兵馬司也沒有取締他們。

而這些船幫內部則有着嚴格的幫規,一般是以“會首-舵主-船老大”來劃分管理等級,並且還有自己的專屬節日,也就是所謂“鎮江龍王節”,而這些出來討生活的人,不乏死後沒人祭奠的,所以每年中元節也會組織悼念離世成員的祭祀活動,過年的時候還會組織吃免費的年夜飯。

“所以,若是在莫愁湖建立商埠,就難免衝擊甚至顛覆整個京城在長江和秦淮河上做工的船幫的利益。”

商埠,雖然是個新鮮詞,但在道衍心裡卻不難理解,所謂“埠”這,在《大明律》中“官牙埠頭,船埠頭”便是指主舶客商買賣貨物的地方,而商埠,自然是連同碼頭在內的一片商業區。

見朱雄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道衍點了點頭,牙行或許可以驅趕和取締,但對於船幫來說,建立新的商埠,那麼不僅要整頓,而且要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否則的話這失業的上萬青壯漢子或許在上十二衛親軍面前不堪一擊,但一旦流散開來,對京城周圍必然會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而且總得有人運貨幹活不是?

“至於其三,則最簡單了,那就是這些搬來京城的外地富戶。”

“富戶與富戶之間亦有差距,或是攀附關係,或是捨得使錢,或是聰明機敏.總之,不是所有富戶都樂意於改變現狀的,甚至所有的改變對於已經開始融入京城的他們都不是好事,而這批人,遠比迫切需要朝廷改變這一切的那些富戶更有勢力。”

“大師所言我已知曉,有這番分析,倒是比我從頭調查要強得多。”

朱雄英的反應稍微出乎道衍的預料,他並沒有要求道衍拿出一個完整的計劃,而是表示要好好研究研究莫愁湖左近的堪輿圖和黃冊,然後再實地考察一下到時候再跟道衍探討一番。

望着少年郎挺拔筆直的背影,道衍不自覺地就將他和燕王對比了起來。

在道衍心中,燕王朱棣不見得是最好的主公,但其人鐵血果決,善於用兵,雖然有時候有些睚眥必報的性格,但有着在亂世成就大業的幾乎所有前提條件,是一個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非常優秀的人選。 但這裡只有一個小小的,卻很關鍵的問題燕王朱棣大概率等不到亂世的到來。

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都必須是政權出現混亂,地方的藩王們纔能有機可乘,而按照大明這鐵桶江山的架勢,如果朱標不出問題,那朱雄英大概率也會不出問題,到時候幾十年過去了朱棣估計等到吃席都等不來機會。

對於朱雄英,怎麼說呢,第一次見面很難看出太多的東西來,但其人雖然稱不上聰明絕頂,卻也絕非是昏庸之輩,小小年紀沒有太過輕浮冒進的表現,稱得上是沉着冷靜。

不過,如果僅僅只有這些,那麼也只能算是朱標模板,以後經過各方面的鍛鍊,撐死了能夠成爲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但問題就在於,在道衍看來,朱雄英身上的變數實在太多了,甚至多到自己根本看不清的地步。

道衍回到自己的禪房,捻出幾枚古錢,拋了數次卻一無所獲。

“這次看看吧,若是其人真有能耐,必能嶄露頭角,倒也不是不能暫時委身以圖後續。”

另一邊,朱雄英來大天界寺“祈福”了半日,蹭了一次齋飯後返回了皇宮。

在皇宮的奉天殿中,接到了通報的朱元璋卻並沒有再批閱奏摺,而是與一人對話。

此人坐在御賜的椅子上,身着紅袍,袍服上繡有金龍,顯然是親王級別的存在,因爲這衣服朱雄英也有一件。

非是旁人,正是潭王朱梓,他的封地在長沙,所以抵達南京一路都是走水路,交通相當便捷,很短的時間內就到了。

“皇爺爺!”

“英兒回來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含笑意,對於這個大孫子,他總是另眼相待,甚至對於在預測的未來裡有可能跟着朱棣造反的那個道衍和尚,如今他都直接許了朱雄英去收用。

當然,也正因如此,對於朱雄英,他也給予了更高的期望,朱元璋希望朱雄英能超越朱標,成爲真正能讓大明進入盛世的君主。

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78章 下下籤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74章 應天府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22章 《西涼伎》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92章 父與子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