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

崇禎皇帝早就聽說過藍田縣的大名了。

不過,是在上輩子沒穿越之前。畢竟除了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外,藍田還出過一個姓雲的傳國公。雖然不知道爲什麼,這傳國公沒傳到自己的大明來。

此時已經是將近九月的時節,近理說,已經接近秋收之時。

可是在藍田縣,完全看不到任何秋收的跡象,或者說根本就沒得收。

基本上就沒怎麼下過雨的地面上,龜裂的土地,彷彿是有人拿着刀子隨意在地方上亂劃一樣。

土地裡面,原本應該有着飽滿的莊稼和趁着早上涼快的時候趕緊忙農活的農民。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有的,只是偶爾能見到幾棵半死不活的莊稼。剩下的,只有一片片龜裂開的土地。

觸目驚心。這是崇禎對藍田縣,或者說陝西大旱最直接的感受。

然而這一切,崇禎並沒有辦法去改變。陝西大旱之時,西安知府馬維駰便已經組織過百姓打井自救。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打出來的與其說是水,還不如說是少得可憐的黃泥湯子。多番嘗試無果,馬維駰也放棄了打井的想法,乾脆向朝廷求救。

深深地嘆了口氣,崇禎皇帝果斷地翻身上馬,吩咐一聲:“進縣城看看。”說完,便打馬而去。其後隨行的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也是齊齊踢動馬腹,隨在崇禎身後向着藍田縣縣城馳去。

到了藍田縣城之後,崇禎皇帝纔對這場在史書上不過記載爲“崇禎元年三月,全秦大旱,天赤如血”的旱災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入目之處,盡是些衣衫襤褸的百姓,面黃肌瘦的樣子,讓崇禎以後自己穿越到了後世的中東難民營,甚至於非洲的貧民窟。

唯一比之那些地方要好的,大概也就是藍田縣城裡還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整潔而已。

就在崇禎站在街上發呆的時候,遠處便來了一聲:“哎,讓讓,都讓讓!”

崇禎放眼瞧去,卻是幾個差役推着一輛平板車,車子上蓋着一張破草蓆子,席子下面,露出了幾雙腳,看樣子,有男有女,有大人也有孩子。

一直以爲這種場面只有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才能見到的崇禎徹底被震驚了。伸手撤過這邊兒的一個同樣是災民樣子的中年男子問題:“老哥,這是啥情況?”

那中年男子看着約摸三十四歲的樣子,聞言打量了崇禎一眼,見是一副富家子弟打扮,倒也沒有發怒,只是撇撇嘴道:“還能啥情況,餓死了唄。”

縱然是心中早有準備,崇禎皇帝卻還是被驚到了:“餓死了?朝廷不是放了賑災糧食了嗎?某在京城之中可是聽說了,當今皇帝知道陝西大旱,可是在朝堂上發了火了的,要求不能餓死一個人。”

那男子嘆了口氣道:“皇帝?山高皇帝遠吶!賑災的糧食聽說是有的,只是每天一碗能照出人影兒來的稀飯,餓死幾個人還不正常?您說的皇帝發火這事兒,俺信,早聽說當今天子是個愛民的。但是他能插上翅膀飛到這兒來看看?”

崇禎聞言,好奇地道:“聽說朝廷買了不少糧食運到這兒來,咋還能餓死人呢?莫非有人貪了?便是十成裡有那麼三四成,也不該餓死人啊。”

那男從瞥了崇禎一眼,譏笑道:“您小哥一看就是個富家子弟,讀書讀的多的。十成裡有個三四成?便是有一兩層,也餓不死這許多人。您要是有膽子,到城外的亂葬崗上去瞧瞧,看看有多少屍體,十有八九都是餓死的。便是換了別人家的孩子來吃掉,只怕也快嘍。”

崇禎聞言,只是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情況比錦衣衛報上來的情況還嚴重。

放開這個男子,崇禎陰沉着臉吩咐道:“走,咱們別耽擱了。”

說完,便帶着隨行的方正化和朱剛等人向着另外一條街道走去。

等轉完了小半個藍田縣縣城,崇禎的臉色已經是徹底看不成了。別說是天天護衛着崇禎皇帝的王承恩和方正化了,便是朱剛這種神經大條的廝殺漢,也能瞧得出來,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到了暴發的邊緣了。

到了中午,崇禎皇帝只是匆匆地在酒樓吃了幾口東西,待找人問過了方向,便又帶着方正化等人往城外的亂葬崗而去。

大白天的,已經吃死人肉成癮的野狗也毫不避人,只顧着撕扯剛剛扔過來的屍體上面的肉,一雙雙的狗眼,都因爲吃多了人肉而變成了血紅色,看上去更像是返祖後的野狼一般。

就算是在草原上因爲自己下過屠殺令而見多了死人的崇禎皇帝此刻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在草原上屠殺掉的,那是敵人,不是後世的同胞,所以崇禎的心裡倒還沒有甚麼壓力。

只是眼前的這根本就數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的屍首,卻是自己的同胞,子民,這種感受和看着敵人的屍體完全就是兩種感覺。

崇禎也實在想像不到,到底是什麼,才能讓這些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如此喪心病狂地貪沒,坐看百姓餓死而無動於衷。

悄悄打量了崇禎一眼,朱剛此時也是頗爲坐蠟。想要勸解,根本就不知道從何勸起。眼前這位皇帝看着像是個書生一般,但是在草原上卻能笑着下達屠殺令,而且是不分老幼,雞犬不留的屠殺。

如果不勸,這位爺的火就這麼壓下去,也不知道一旦爆發出來,會燒死多少人。

正糾結間,卻聽崇禎皇帝淡淡地開口道:“傳朕的旨意,命張之極以京營奉旨入秦嶺訓練前暫時休整一番的名義進城,接管城防。其後封閉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

還有,把這藍田縣的縣衙給朕圍了,一隻鳥兒也不許飛出去。

傳西安府知府馬維駰到藍田來見朕。明天要是看不到他的人,就讓他滾蛋回家去種地。

傳田爾耕,曹化淳,命二人多帶些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番子,六百里加急來藍田。朕要在五天之內看到他們。不管他們跑死多少匹馬,十天之內到不了,朕扒了他們的皮!

命魏忠賢加緊向陝西山西一帶調派人手,東南的可以先暫緩。

另外,從轉運所中先調一批糧食來藍田,路上派新軍的士卒去盯着。中間不管是誰打這些糧食的主意,就地格殺勿論。若事涉當地主官,記錄下來,一個名單也不許漏了。”

王承恩努力地記下崇禎皇帝的指示,待確認無誤後便匆匆而去。

待到王承恩回來覆命,表示事情都已經辦妥之後,崇禎皇帝這纔再一次地翻身上馬,再次往着藍田縣而去。

而此時的藍田縣衙後院之中,縣令沈修庭正在招待着一位貴客。

這位東南來的吳老爺的大公子可是位真正的貴客。自己雖然久不在江南地,一直被髮配在藍田這麼個破地方吃灰,但是沈修庭可也是聽過這位吳老爺的大名的。

這回吳琦吳大公子親自帶這個小破地方,可就不是說明吳家已經注意到了自己麼。只要有了吳家相助,自己脫離藍田這個小破地方便指日可待了。

心下越發高興的沈修庭笑着舉起酒杯道:“來,吳公子,本縣敬你一杯。”

吳琦卻是趕忙站了起了,作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道:“當不得當不得,老父母擡舉,學生可是萬萬當不得。”

有道是花花轎子人人擡,又有道日千里當官只爲財。

這位吳琦吳大公子既是自己的財神爺,又難得這般的沒有架子,當真是個可造之才。

心中愈發滿意的沈修庭笑着道:“坐,坐。”

待吳琦坐下後,沈修庭才接着道:“這回的糧食總算是差不多了罷?”

吳琦聞言,微微一笑道:“差不多了,學生準備明天便回浙江去向家父覆命。想必家父還會有另外一份心意要給老父母,希望老父母可不要介意。”

心領神會的沈修庭撫須笑道:“令尊太客氣了。左右不過是一些糧食罷了。這也就是時間短,令尊又催的急,否則,便是再多一倍,也不是甚麼難事兒。”

吳琦聞言,只是伸出大拇指讚道:“老父母好手段!學生佩服,佩服!”

說到這裡,卻正好撓中了沈修庭心中的癢處。自己一番偷天換日的手段使出,到了這裡的糧食中便有四五成被自己換成了爛了的,或者不能吃的糧食。還有一兩成,乾脆就是換成了沙子。

至於城中的錦衣衛,呸!左右不過是些不識擡舉的狗罷了,又能拿自己如何?

正自得間,沈修庭從老家帶過來的管家卻是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喊道:“老爺,老爺,大事不好啦。”

沈修庭卻是淡定地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有甚麼事兒,慢慢說。”

管家見沈修庭還是一副淡然的模樣,也顧不得請罪,便是連額頭上因爲一路小跑而出的汗都顧不上去擦,只是急着對沈修庭道:“啓稟老爺,京營,京營的丘八們把縣衙給圍了!”

哐噹一聲,沈修庭卻是再也不見剛纔那副風輕雲淡的模樣,催問道:“京營怎麼會來藍田這麼個小地方?縣尉呢?有沒有問過是怎麼回事兒?”

那管家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回道:“剛纔老奴在來的時候已經先問過縣尉大人了。縣尉大人說,京營是藉着在進入大山訓練之前先休整一番的名義進的城。只是後來不知道爲何,又強行接管了城門,現在又圍了縣衙,如今便是縣尉大人也被趕進了縣衙,不許外出。。”

不僅是沈修庭開始着急上火,便是方纔大家子弟風範十足的吳琦也是失了分寸:“老父母,這可如何是好?莫不是走漏了風聲,惹得大軍前來了?這可如何是好?”

沈修庭經過最初的慌張,此時已經鎮定了下來,聞言只是瞥了吳大公子一眼,悠哉悠哉地道:“吳大公子說的甚麼風聲?本官怎麼不知道?”

被沈修庭語氣中的冷意嚇了一跳的吳琦說道:“糧食的事兒啊。莫不是咱們聯手擺弄糧食的事兒發了?只是這大軍怎麼無聲無息地便來了?”

沈修庭卻是呵呵一笑道:“糧神?甚麼糧食?本官只是接手糧食安排賑濟災民而已,莫不是這些糧食出甚麼問題了?”

吳琦一愣,接着也反應了過來,笑道:“不錯,學生也只是來這藍田縣看望故人,見藍田百姓遭此劫難,學生也是心中不忍,唯有代家父捐出五百石糧食,聊表寸心,還望老父母不要拒絕才是。”

沈修庭聞言,哈哈大笑道:“吳公子和令尊一片拳拳愛國之心,本官又怎麼會拒絕?如此,本官便先代這藍田百姓先行謝過吳老先生和吳大公子了?”

說完,二人對視一眼,便一同哈哈大笑起來,頗有些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意味。

笑完之後,沈修庭便對管家道:“本官懷疑縣尉趙經私下倒賣糧食,正在暗中追查,不想大軍前來,卻是正好交給來的上官處置。”

那管家也是心領神會,苦着臉道:“回老爺的話,縣尉大人已經在回到縣衙後,畏罪自殺了。”

沈修庭聞言,便痛心疾首地道:“這又是何必?爲了區區一點兒的糧食的事兒罷了,他趙經糊塗啊!”

管家聞言,一躲身道:“啓稟老爺,老奴還有些事兒要辦,您和吳公子先行宴飲,待老奴忙完之後再過來伺候?”

沈修庭擺了擺手道:“去吧去吧,這裡暫時也用不上你甚麼。”

待管家退下後,沈修庭再次端起酒杯,對吳琦道:“來,本官先敬吳公子。這一杯,乃是本官代藍田百姓謝過吳公子及令尊,吳公子可不能推辭啊。”

吳琦趕忙商超酒杯道:“這些不過是學生份內之事罷了,可當不得老父母如此擡愛。”

就在兩人推杯換盞之間,剛剛來到縣衙外,正陰沉着臉的崇禎皇帝吩咐身邊的張之極道:“砸門,拿人,不許走脫了一個!”

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皇帝又偷偷跑路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二百一十六章 東南謠言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決,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五百八十二章 蠻子的新玩法?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玩笑一般的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五十一章 朝議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五百四十九章 欽命南居益討伐不臣!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五十四章 我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歐洲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開一個口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八百六十三章 這智商……感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五百四十九章 欽命南居益討伐不臣!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強嘛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四百零六章 女人心狠第三百五十章 嚇唬嚇唬他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擁立新君?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五十一章 朝議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三十六章 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強嘛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康麻子爲啥當的建奴皇帝?第五章 拿出廠衛的威風收保護費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