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是不是又有人告我刁狀了?

第173章 是不是又有人告我刁狀了?

“小師叔?”

方孝孺聽到這話頭皮“唰”的一下就麻了,當他看到朱允熥一臉的躍躍欲試後,更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孫子已經很不拿自己當回事了,現在成了自己小師叔,以後還咋管呀!

“師公!”

“您啥時候收了這麼個徒弟呀!”

“昨天!”

方孝孺滿懷怨念地看向朱允熥,朝着朱允熥低聲喊了句小師叔。

朱允熥聽到這話,開心地回了句。

“師侄免禮, 哈哈哈!”

方孝孺已經很尷尬了,聽到這放浪的笑聲,更是尷尬得無地自容。

“三皇孫自然有我們教導,留在你這兒也是浪費時間,你爲何不放我們離宮!”

“師公,以及兩位前輩,要不你們給吳王殿下講解吧,徒孫也正好在一旁學習下。”

讀書人最重名聲,如果被開除門牆,他這輩子在士林的名聲就算毀了。

不過這事也不能說師公有錯,畢竟師公跟朱家有着深仇大恨,能破例教朱允熥,已經是人品高潔了,哪還敢奢望更多?

“既然師公如此說,那吳王殿下之教就託付給師公了,以後徒孫再不插手。”

三個老頭也不喜歡待在宮裡,畢竟朱屠戶名聲在外,他們無時無刻不感覺芒刺在背。

高明聞言微微一笑,當仁不讓地說道。

“學生一定好吃好喝的供着三位,絕不讓三位師傅受半點委屈,嘿嘿嘿!”

他之前的尊重,只是出於對師承的尊重,對高明的學問並沒有太深的敬畏。

“請受學生一拜!”

然而,當朱允熥拎着書本上去之時,這三個老頭你咳嗽一聲,我嘆一口氣,另外一個在配合着吧嗒吧嗒嘴,像是有着無盡的遺憾似的。

“蘇伯寧!”

“你該怎麼講課就怎麼講,不用理會我們三個!”

“其人學經史子集不是爲了陶冶自身,只是爲了學而學,免於被人說鄉野村夫而已。”

方孝孺只給朱允熥講了兩段史記,就被這仨老頭給折磨得不敢吭聲了。

“其二,人而不用。”

“聰明!”

楊新爐等三人也齊齊傻眼,心裡暗暗盤算着陛下此舉用意。

“師公,要不您和兩位前輩上座?”

高明想到這兒,心裡隱隱得意,繼續開口講道。

不是師公不行,是他師父不行啊!

現在見三皇孫要出宮,方孝孺鱉孫不說立馬放行,竟然還敢阻攔,三個老頭當場就怒了。

“項籍之敗不在於不學,而在於不用也!”

宋濂可不就是給老朱家的龍子龍孫上了十幾年的課,最後被老朱流放雲南,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因爲封書店,以及拆遷之事,跟朱允熥打過幾次交道,兩人也算是頗爲相熟。

然而,就在衆人笑得最大聲之時,突然看到一隊錦衣衛衝了上來,把他們給攔住了。

“方師侄,能不能給我開具出宮的便條?”

“師公息怒,徒孫這就開!”

老朱家的因果太重,還是少沾惹爲妙。

“兵法又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高明聞言搖搖頭道。

朱允熥聽到這話,心裡立馬七上八下地,拉着一個相熟的錦衣衛百戶問道。

方孝孺聽到這話總算是明白了,敢情剛剛師公和另外兩位大儒,之所以有事沒事咳嗽一聲,就是想警告自己,不讓自己染指朱允熥這塊璞玉呀!

“老夫一介草民,哪來的資格坐着,還是在門口站着吧。”

“朱允熥,剛剛伱師侄講的內容有幾點錯誤,爲師幫你指正出來!”

“經史子集學而不衷,古今兵法學而不精,爲人處世學而不重。”

高明見到朱允熥如此開心,忍不住出言調侃道。

“不了!”

徐百戶名叫徐七,乃是徐六子的弟弟,沾了徐六子的光,這才混了個百戶的身份。

高明寵溺地看了眼朱允熥讚道。

他之前也覺得師父對於史書的解讀過於片面了,偏重於對成敗的分析,而少了對人性的解讀。

即使這樣,方孝孺每給學生解讀一句經典之時,都會下意識地看一眼門外。

這纔是教書育人之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也!

雖說他早就行過拜師禮,甚至連頭都磕了。但直至這一刻,他才真心佩服眼前這個小老頭,感覺這老頭確實是個有本事之人。

朱允熥聽到這話趕忙起身,朝着高明躬身一禮。

直至聽了高明的講解,他才意識到自己和師公的差距,真的是不能以道里計啊!

方孝孺懷着這種心裡,講課的時候自然變得磕磕絆絆, 甚至結結巴巴。

如果門外某個老頭突然咳嗽一聲,他更會嚇得冒汗,生怕自己哪裡解錯了, 被門外站着的三位門神給挑出錯來。

不過最讓高明感到開心的是朱允熥的態度,他在朱允熥開辦的應天府希望小學旁聽了多日,對朱允熥的學識有着非常清楚的瞭解。

“好!”

“三皇孫殿下,現在還覺得老夫等人無用否?”

“范增之能都不足以輔佐之,天下又有何人能輔佐之……”

方孝孺本來就憋了一肚子氣,現在聽到“方師侄”三個字,更是快氣炸了。

朱允熥聽到這兒有種茅塞頓開之感。

然而現在則不同,他已經通過自己的學識,獲得了此子的真心尊重。

方孝孺在聽到高明重新講解了項羽本紀後,對自家這位師公算是徹底服氣了。

“此乃虛榮之心也,是爲不衷。”

三人看到朱允熥如此前倨後恭,無不開懷地放聲大笑。

“剛剛小方給你解項羽本紀第一段之時,說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並藉口書足以記姓名,劍只能敵一人,不值得學,要學萬人敵……”

皇爺爺也太偏心了,給朱允熥聘請了三位如此厲害的師父。卻忘了大本堂裡的一衆皇子皇孫,還連一個厲害的師父都沒有呢……

高明掃了方孝孺一眼。

“因此,觀項籍之敗要謹記此二點。”

“須知待人以誠,才能讓別人以誠相待!”

大本堂裡的其他皇子、皇孫,聽到如此新穎的解讀,也感覺收穫巨大。

若放在平時,他巴不得有三個大儒指點自己。可現在自己在給別人上課呀, 若是讓學生們以爲自己學業不精,以後誰還會尊重自己這個先生?

“高師父,本王向來敬重三位師父,何曾認爲你們無用過?”

好在他們三個只關心朱允熥,對於方孝孺給其他人授課不管不問。

高明連看都不看,直接閉上眼睛開始講。

這三個門神往門口一站,放眼大明誰敢坐在裡邊講課?

“正該如此!”

朱允熥聽到這話當即正色道。

雖然方孝孺心裡很恨,但一想到師公的身份,也只能收起這份恨意,朝着幾人躬身一禮後繼續回去教書。

方孝孺一聽這話立馬秒慫。

方孝孺聽到師公這般說,就知道師公心裡有氣,不想給皇家任教。

“當年晚輩學史記的時候,可是非常認真地,保證沒有一點遺漏!”

“徐大哥,皇爺爺叫我啥事呀,是不是又有人告我刁狀了?”

高明此言說完,大本堂內再次響起一片拜謝聲。朱允炆也在這羣人中間,只是跟衆人的讚歎相比,他心中更多的是酸澀。

朱允熥在方孝孺轉身離開後,心思立馬活泛起來。

“項籍出身富貴,雖知禮賢下士,但終究徒有其表,只是表現給世人看的。其人內心常懷傲慢,待人待物皆是如此。”

“老夫命你立刻、馬上寫下出宮便條,否則老夫現在就把你開除門牆!”

“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次攻城。”

“師公,給您書!”

雖說此子於經史子集所知不多,但於術數一道已然具備宗師水準。

方孝孺聽到這兒當場不樂意了, 這不是明着說他學藝不精嗎?

“師公!”

“從今以後,你們三位師父就是我吳王府鎮宅之寶!”

他趕忙顛顛的跑到門口,朝着三個老頭再次躬身一禮。

既然自己不用方孝孺教了,那也就沒有留在大本堂的必要了吧?

朱允熥這才發現三個老頭的正確用法,那就是可以合理合法地逃課!

“其一,學而不用。”

朱允熥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敢情自家這便宜師父更新數據庫了!

方孝孺見師公這麼說,當即沒了半點脾氣。躬身一禮後,老老實實地閉上嘴巴,不敢再叨叨一個字。

“爲師要跟你說的是,項籍非你師侄所言那般志大才疏,他之後的烏江自刎,也跟不學書無關。”

“多大的事不能在寢宮說,非要拿到朝堂上說!”

哪怕以後當再大的官,別人也要在背後戳他脊樑骨。

但他們就是要給他個下馬威,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老夫年事已高,恐力有不逮,耽誤了皇族子弟的教育,就不倚老賣老了。”

今天聽了師公的新解,他心裡沒有絲毫疑惑了。

門口站着的三人都是人老成精, 自然知道方孝孺爲何會如此。

高明說得輕鬆, 但方孝孺聽得卻是腦門冒汗。

他們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方法教導朱允熥, 豈能讓別人的胡亂摻和影響了朱允熥的腦子?

現在方孝孺已經不是高明的徒孫,而是跟高明搶徒弟的對手。

“高師父所言,就是說項羽的謙虛、懂禮,都是裝出來給人看的,其本質就是個心口不一之人唄?”

現在朱允熥已經是他們仨砧板上的肉了, 絕不允許任何人染指!

這一方面是三人自私的小想法, 一方面也是因爲傳道授業這種事, 最忌諱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

“雖有拜義帝之名,卻又負殺義帝之實。雖與劉邦結交,卻又鴻門設宴伏之……”

不管什麼知識,只要達到宗師水準,必然會有一股傲氣。

方孝孺聽到高明的“新解”,也有種豁然開朗,撥雲見霧之感。

自己也是一大把年紀了,好好守着有良心的三皇孫就行了,別人家的孩子讓別人操心去吧!

“師公在上,請受徒孫一拜!”

高明聽着衆人的禮拜聲,只感覺心潮澎湃,有萬丈豪情鼓盪。

方孝孺想到這裡也有點生氣了,他也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啊,他也很喜歡朱允熥,很想把他培養成大明的賢王呀!

“他呀……當年跟隨老夫讀書之時就不怎麼認真,更何況老夫這些年對於史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還未曾傳授於任何人……”

“皇爺有命,宣三皇孫殿下即刻上殿!”

不多時,朱允熥拿着方孝孺開具的便條,開開心心的向着皇宮大門方向走去。

“你師父是誰來着?”

高明聽到這話有那麼一點點的心動,不過這點怦然心動很快就把他給掐滅了。

一個個紛紛起身,學着朱允熥和方孝孺的樣子,朝着滔滔不絕的老頭躬身一禮。

朱允熥也是一樣,從他不情不願地拜師,對待他們三人態度上的敷衍就能看得出,他並未真正重視自己等三人,只是出於對齊泰的信任和尊重,這才勉爲其難地拜了他們爲師。

“項籍麾下從不缺謀士、勇士,然項籍並不重用之,凡事只以個人喜好決斷。”

“不能!”

“觀其爲人從未有過廟算之時,自破釜沉舟之日起,此人即以勇武立世,直至兵敗自刎未曾一變也。”

“爲師正是這個意思,你知道了項籍之敗,那就引以爲戒,切莫做那種徒有其表的虛僞之人。”

“其人雖學古今兵法,兩軍陣前卻徒逞個人之勇,是爲學藝不精也。”

方孝孺糾結半天,這纔不情不願地回到講臺上。坐着講課是肯定不敢的,只能是站着給學生們授課。

“師公,要不您主講吧,徒孫在邊上旁聽。”

現在看到朱允熥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給他急得都快哭了。

“三皇孫殿下,不是卑職不想說,實在是卑職也不知道爲啥呀!”

“今天卑職正常當值,就聽到秦公公跑出來傳旨,說讓卑職帶您去奉天殿參加朝會。”

“不過請三皇孫放心,虎爺已經派人去後宮傳話,想必現在惠妃娘娘已經知道此事了……”

1

(本章完)

第565章 那就滅了吧!第365章 時代不同了!第136章 允炆這孩子,被朱允熥欺負得有點慘第282章 總算還有個勤勉之人呀!第513章 六哥也聽到傳聞啦?第169章 三皇孫有賢主之資!第580章 助你建立不世功勳!第628章 誅明社!第18章 這糟老頭能處,有事他真敢上!第234章 恭祝糟老頭子萬壽無疆!第58章 你這麼秀,我皇爺爺知道嗎?第18章 這糟老頭能處,有事他真敢上!第553章 北元有救了!第649章 陛下,您趕緊下決斷吧!第126章 郭惠妃,你太放肆了!第198章 皇爺爺確實老了……第6章 大明何人可立嗣君?第640章 曼努埃爾願意成爲您忠實的僕人!第554章 帖木兒的野望!第316章 三皇孫萬歲萬萬歲!第588章 大明雖強,但朕並不畏懼!第84章 這是在累傻小子呢?第164章 皇爺爺缺錢缺瘋了!第92章 這特麼是人乾的事?第35章 先生,這不符合科學!第594章 殿下還是早些做準備的好第589章 打仗可不就是打錢嘛!第184章 朱元璋的比較第153章 這可是給皇帝陛下的壽禮第159章 皇爺爺,我連說幾句遺言都不行嗎?第76章 難道還想討打不成?第559章 咱也提前準備準備!第651章 京都陷落!第247章 他是怎麼賺這樣多的?第635章 辯論!第135章 齊泰的最後一課第381章 太子是被老皇帝給氣死的!第46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39章 呸,你也配!第374章 臨安公主第46章 皇爺,您老得加錢……第156章 皇爺,這瓷枕裡好像有東西!第58章 你這麼秀,我皇爺爺知道嗎?第96章 這纔是大家族的手段第637章 朱允熥的邀請!第35章 先生,這不符合科學!第50章 小逆孫,咱最後給你個機會第23章 朱允熥,你還我的燉雞!第515章 你們休想把我扔到護城河裡淹死!第662章 給朕打出個人間煉獄來!第64章 你想讓咱咋補償你?第364章 老朱頭往我軍裡摻沙子!第72章 把咱的鞭子拿來!第327章 皇太孫的第一課第650章 蔣瓛入獄!第466章 他們的人情不值錢!第176章 母妃,兒子心裡苦哇……第42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63章 姓高的,不許辱罵我恩師!第535章 世修降表的世家嗎?第146章 國子監手打組第672章 刀劍無眼,請恕孫媳無能爲力!第251章 朱允熥,你敢頂撞咱?第515章 你們休想把我扔到護城河裡淹死!第38章 那逆孫哪來的冰?第371章 皇爺那邊應該能滿意了!第465章 皇爺爺快跑!第177章 三家之學第396章 實誠的老二第143章 大侄子高義!第404章 朱樉的好兄弟!第28章 咱大孫可憐喲,嗚嗚嗚……第353章 故土難離第215章 狗頭金都釣不動這三皇孫?第101章 賣咱大孫個面子!第489章 孤也不爲難你們……第105章 昨天還有存貨不?第100章 人和人不一樣第33章 皇宮做題家第19章 皇爺爺,他們故意折騰我!第323章 朱皇帝是真狠啊,一竿子支到了百年第292章 孫兒能做得更好,比您老想象的還好第53章 齊先生,你故意來氣我的?”第267章 這不是周槓精嗎,咋被貶到這兒來啦第129章 朱允炆,你還敢不敢跟我較勁啦?第559章 咱也提前準備準備!第485章 北元不滅,誓不成家!第447章 咱答應的事多了!第342章 陵中對第521章 異域風情館!第102章 齊先生竟是個大色批!第581章 難不成皇爺爺在裝病?第319章 你說得沒錯,但這就是戰爭!第282章 總算還有個勤勉之人呀!第611章 他有一個好孫子!第329章 你個逆孫跑得了和尚,還能跑的了廟第598章 你十三叔的席面不給敗類吃!第412章 老朱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5章 這孩子怎能如此編排上位!第203章 大孫放心,咱定然不會讓你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