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朱皇帝的信譽!

第348章 朱皇帝的信譽!

鎮江商會。

江南九大家齊聚一堂。

陸士原雖然執九大家牛耳,但卻並不怎麼喜歡管事。

一來是他性子恬淡,頗有幾分儒商風骨。

他這輩子本就無意商賈之道,只是礙於商賈之身,無緣科舉,這才無奈繼承家中的億萬家財。

二來是後繼無人,現在的家業還不知道要便宜誰呢,再折騰又有何用?

因此,雖說此次會盟是在陸家名下的鎮江會館,但他這個首領卻很少發言。

陸士原不願意說話,自然有人願意說。

蘇州的張天佑就非常積極且活躍,一邊詆譭着大明朝廷,一邊詆譭着朱允熥。

松江市舶司的主管官員上書,從今年開年至今,還沒招到一個像樣的海商。

“相對來說煤炭還好點,但給不給咱們分錢,分多少錢不都是人家說了算嗎?”

楊新爐瞟了一眼,見是關於市舶司之事,不由微微一笑。

但凡朝廷給個活路,誰又願意當反賊?

事實上,他們這些做海貿的,哪家不跟倭寇打交道?

甚至海上最強的幾夥倭寇,就是他們豢養的狗!

否則,那些浪人武士,憑啥來到大明地界就能喊打喊殺?

張天佑在陸士原說完,又激動地站起來補充道。

“皇太孫是不是實在奇怪,爲何海外番商不願來我大明市舶司?”

不過,這個多多少少也算能忍受,最讓他們不能忍受的是朱元璋對他們的羞辱。

衆人聽到陸士原這樣說,一個個臉色這纔好看點。

哪承想朱元璋當了皇帝,對他們商人的打壓一波接一波。

“我沈家的下場還不夠慘嗎?”

因此,聽到羅貫成之言,有些人就有些心動了。

“皇太孫在松江府的市舶司馬上就要開業了,咱們以後從事海上生意,是走松江府的明賬,還是繼續想以前那般……”

“那朱允熥纔多大年歲呀,就敢去海上殺倭寇,還敢去北地打韃子。”

“敢問楊先生,咱大名的絲綢、茶葉、瓷器在什麼人手裡掌握?”

“在這一點上,張兄弟說得還是有點道理的。”

張士誠雖說是個私鹽販子出身,但是割據江東之時,對待商賈和百姓不錯,在民間積攢了大量的聲望。

沈萬三當年白手起家,創建偌大的商業帝國,強大到能讓皇權都感到恐懼,手裡的底牌必然不少。

相對來說,張家的海上勢力最強。

“這麼個狠辣的主,將來若是當了皇帝,也是個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人。”

“諸位叔伯兄弟不用看我,我就是一條看家犬,跟着諸位叔伯兄弟混碗飯吃,養活沈家的幾百口子人而已。”

“是啊!”

朱允熥還從沒想過這個,他本能地以爲這些都該是大明朝廷掌握的。

顧元卿發了一通牢騷,就自顧自地喝着茶,臉上一副憤憤不平之色。

“我們張家之所以能在海貿這塊肥肉上分一塊,全是仰仗着諸位長輩叔伯的擡愛,這才讓我們張家能在海上討一口飯吃。”

但若是能通過此事,看清楚大明皇太孫的爲人,那對他們來說就意義重大了。

陸家雖沒有豢養倭寇,但也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只是藏得比較深,藏在江南的江河之中。

“那依你們說,咱們現在該咋辦?”

過了好一會兒,羅家當代家主羅貫成猶猶豫豫地開口。

“你是不是傻!”

“小侄兒雖讀書不多,但也知道漢武帝時期百姓活的有多慘,商賈活得有多難。”

朱元璋將他們排在士農工商的四民之末,規定他們不能穿絲綢,只能穿絹和棉麻等衣物。而且還規定他們必須佩戴小帽,連穿的鞋子都有規定。

在鎮江會館的九大家研究今年的海貿份額時,朱允熥那邊也遇到個難題。

“九大家是什麼玩意?”

張士誠敗亡,張士誠的舊部有很多都逃到了海上,成了打家劫舍的海寇。順帶着招募了不少浪人武士,隱然成爲大明海疆的第一大勢力了。

他們的前輩沈萬三老爺子,爲了大明江山出了多少力,掏了多少錢?

朱元璋這狼心狗肺的東西,當了皇帝之後,非但沒感謝沈老爺子的慷慨,反而命人抄了他的家,並把他全家都發配雲南!

這件事徹底寒了江南商賈之心,讓他們鐵了心跟朝廷作對,跟朱元璋作對。

陸士原見衆人意見達成一致,當即起身拍板道。

羅貫成這話一出,在坐之人都尷尬的玩起蓋碗,哪怕是老好人陸士原都忍不住出來打圓場了。

大廳內的人聽到這話,一個個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張天佑打斷羅貫成的話,嘿嘿冷笑幾聲說道。

羅貫成見自己說的話被人全給否了,心裡登時有些不樂意。

“你想想看,海商們做慣了元朝的生意,能受得了咱大明的制度?” www▪ тtκan▪ ¢ Ο

見到朱允熥無端發怒,登時伸頭過去瞅了一眼。

否則,以張家海上和陸地上的實力,早就能甩開他們江南八大家單幹,又何必跟他們商量對策?

他們跟陸士原一樣,都打算買皇太孫發行的商會股份。只是在數量上跟陸士原不能相提並論,每人也就買個幾千股玩玩。

“白花花的銀子咱們自己賺不好麼,憑啥要讓朝廷分走一杯羹?”

礦山可以包,商行可以包,甚至田地稅收都能包。

“否則,光是連年征戰、歲幣之類的,就將宋朝的財政拖垮了。”

“這……”

“我們張家算是半路出家,比不上你們根深葉茂的八大家。”

正在諸位家主有些意動之時,張天佑冷笑着敲了敲桌子道。

他想要的可是一年三千萬兩!

就算一年沒有三千萬兩,那也得爭取達到一千萬兩啊。

因此,朱元璋剿滅張士誠後,江南百姓自發地保護張家人,並且對他們頗爲照拂。

楊新爐伸出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子上寫了個“九”。

幾十萬兩銀子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麼大事,畢竟隨便一船貨物的價值,就能達到二三十萬兩了。

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繁多,一年連一千萬兩銀子的稅收都完不成,那簡直丟人丟大發了!

“錢呢?”

禁止他們參加科舉,等於是斷了他們的官路,也斷了他們的念想。

元朝自從在西域學到了包稅制這項制度,就普遍運用到大明的各個領域。

“朱元璋對咱們商賈確實太過分,但老夫聽聞皇太孫好像不一樣……”

而且目的性非常強,希望大明朝廷能幫他修補商船,他才願意在大明貿易。

如果不是沈家老爺子被朱元璋抄家滅族,這江南第一富豪的稱號斷然不會落到陸家和張家頭上。

什麼時候他大明天朝這麼卑微了,還要求着海外番商來貿易?

不應該是大明一手拎着茶葉,一手拎着瓷器,一票番商上趕着求着跟大明交易嗎?

久而久之,朱元璋嫌這事太費錢,規定海外藩國別總來朝貢,改成幾年一次。

“既然陸大哥不想說話,那我就越俎代庖替陸大哥說幾句。”

“您說的是元朝的包稅制!”

“由此可見,皇太孫似乎跟朱元璋不一樣,對咱們商賈應該沒那麼排斥吧?”

你朱元璋不是看不起商賈嗎,那伱就別想收到海貿的一文錢稅收了。

張天佑這話一出,所有人神色都是一凜。本來還有些騎牆的人,更是一邊倒地支持張天佑,放棄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

即使這樣朱元璋還嫌煩,乾脆直接關了市舶司,斷了那些小國來大明打秋風的路徑。

如果單論財力的話,張家可能已經在陸家之上。只是陸家傳承自宋朝,又經歷了元朝百年,累世從事海貿,在海貿方面有着豐厚的積累,就不是張家這個後起之秀能比得上了。

“飲水思源,我張天佑在這裡立誓,不論朝廷想對付你們哪一家,我張家都赴湯蹈火,鼎力相助!”

“下邊諸位說說今年想要多少份額,咱們研究下具體的策略。”

而商人這個羣體,只要談到錢就沒什麼感情可講。

“諸位是想讓咱大明出一個明武帝?”

羅貫成聞言再次猶豫了下說道。

“好!”

市舶司不僅收不到一文錢的稅收,反而還得應付爪哇、馬拉加、琉球等小國的騷擾。

原因無他,因爲九大家爲首的海商集團,都通過走私的方式進行海外貿易。

“皇太孫打的乃是倭寇和韃子,這都是咱們華夏的大敵,難道還殺錯了不成?”

衆人聽到沈從興這話,心中無不升起兔死狐悲的慼慼然。

他們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呀!

“再者說,朱元璋的貪婪是有目共睹的。就怕咱們老老實實交了稅,最後還被朝廷給盯上,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接下來的談判就不像剛剛那樣團結了,因爲每一分、每一毫都是錢啊。

“既然諸位都不打算去松江市舶司,那咱們就繼續按照以往的路子貿易。”

“皇太孫自己就從事商賈之道,開書店、辦作坊,現在又開辦了證券交易所,將自己名下最賺錢的兩個商會拿出來,讓大明的商賈都能分一杯羹。”

讓他們喊喊口號,關起門來罵幾句朱元璋還行。可讓他們扯旗造反,跟朱明朝廷對着幹,他們還是非常忐忑的。

“其實,這事說來話長,簡單點說就是蒙元人太傻,被江南的海商給糊弄了,每年定額收個三兩百萬兩銀子的稅收就算完事,剩下的全是海商自己的賺頭。”

否則,也不至於開個會,還要躲到這般不起眼的鎮江會館。

其他人聞言也心有慼慼焉,感覺在大明當商賈真是太難了。

這般羞辱和打壓,誰心裡能沒點怨氣?

在顧元卿發完牢騷後,大廳內的氣氛就有點沉悶了。

“據老夫所知,大明的海上貿易早就被九大家所壟斷了。”

朱允熥也是非常重視海貿的,認爲海貿利益巨大。可是他最近翻看了大明開國以來的海貿稅收,最高的一年也不過三十三萬兩!

這點錢別說朱元璋看不上,就是朱允熥也看不上啊!

只是自從去年開始,大明組建了一支正規海軍,讓他們的日子變得不那麼好過,這才使得張家主動向他們靠攏。

張天佑這話一出,所有人臉上都有點動容。

朱允熥看到這個奏疏氣得恨不得將其給撕了。

有些人更是看向沈家家主沈從興,目光裡充滿惋惜之色。

只有一個海外番商,還是因爲遭遇暴風雨,被迫靠岸纔來投靠的。

本以爲朱元璋驅逐蒙元,恢復中華,他們這些商人就不用飽受元朝那些貪官墨吏的盤剝,終於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朱允熥聽到這裡,頓時有種茅塞頓開之感。

“這不科學……不不,這不合理呀!”

幾十萬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能省點還是省點吧。

楊新爐聞言搖頭苦笑道。

但既然楊新爐敢這樣問,那必然不是他想的那般。

否則,沈家都被抄家發配了,爲何短短十幾年再次興盛起來,併成爲江南九大家之一?

“我勸你們還是別對大明抱有幻想了,也別對皇太孫抱有幻想。”

哪怕是朱元璋這般小氣的皇帝,在面對海外藩國的“主動投效”,也不好意思拿冷屁股貼人家的熱臉。

這些小國每年都藉着由頭來大明朝貢,有時候帶點珊瑚,有時候帶點土特產,來大明轉悠一圈,總能獲得豐厚的賞賜。

沈從興見衆人看向自己,不由苦笑一聲道。

“懂了!”

買上三千股,也不過是一船貨錢。

再少就是對大明的侮辱了,大明人口放在明面上,有戶籍可查的都接近一萬萬人了。算上逃戶、隱戶,以及老少邊窮地區那些不願意上戶口的人,少說也能達到一億兩千萬以上的人口。

“九大家來頭可就大了,有的甚至能追溯到宋朝。”

楊新爐正在修改請罪奏疏呢,他已經寫了好幾版了,但總是覺得不滿意,感覺可能會惹惱老皇帝,因此一直在塗塗改改。

“皇太孫英明!”

“所謂的證券交易所,在我看來,就是想騙商賈錢財,滿足他朱家的私慾。”

再加上元朝官吏不識字的很多,戶籍管理得一塌糊塗,整個大元百年就沒把賬算明白過。

“不讓咱們參加科舉也就罷了,連咱們親手織出來絲綢都不讓咱們穿,這世上哪有這般道理?”

比如說海事方面,他們就只能等着朱允熥自己發落。

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分張家一杯羹,也不是看在張天佑的面子上,而是看在張天佑父親張士誠的面子。

“就算咱們手裡拿着股份,人家不分給咱們錢,咱們還敢去皇宮找那朱允熥要啊!”

楊新爐聞言笑得更神秘莫測了。

“爲啥南宋靠着這個能跟金國和蒙元打仗,並且堅持那麼多年。到了咱們大明頭上,一年就三十幾萬兩銀子?”

“明明咱們是朝廷,從咱們手裡買最划算,爲啥不來找咱們?”

雖說楊新爐跟另外兩位師傅,已經掌握了幫助朱允熥草擬意見的權利,但並不是所有奏摺他們都有權利看。

“不過我覺得張兄說得有理,咱們還是先觀望觀望,不急着走市舶司的明路。”

如果只是不讓參加科舉,地位低下點也就罷了,更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是家財不能保全。

“諸位,朱元璋對待咱們商賈啥態度,咱們這些年應該能看出來了吧?”

正所謂談錢就別出來做生意。

“萬一露了富……”

沈老爺子當年打下的基礎,結交的人脈,讓沈家再興盛三代都沒問題!

沈從興自嘲的笑笑後說道。

“微臣冒昧的問一句,皇太孫殿下,您覺得朝廷手裡是掌握着茶葉,還是掌握了絲綢,還是掌握着瓷器?”

“諸位兄長、叔伯長輩,你們真信老朱家能生出什麼好種?”

“羅家賢侄慎言!”

“鹽鐵乃是朝廷官辦的買賣,朝廷隨便一紙公文,就能讓咱們手裡的股份變成廢紙!”

要不是有人在陸地上接應,給他們指明瞭打擊方位,他們光是趕路就能把自己整迷路嘍。

“朱元璋跟令尊不同,一萬個看不上咱們這些走街串巷做小買賣的人。”

“張家賢侄這話讓人聽了熨帖!”

沈從興說得卑微,但卻沒人敢小瞧他。

“這……”

張天佑這話一出,在場的人更加沉默了。

“宋朝之所以能以區區江南之地對抗金國和蒙元百年,靠的就是海上貿易的豐厚利潤。”

張天佑也算是努力,憑藉父親積攢的錢財和聲望,迅速在江南商界打開局面,隱隱成爲江南第一大家。

在江南商賈的合力配合下,大明先後開辦的幾個市舶司都被迫關閉。

本來想買幾十萬兩銀子試試水的人,心裡也打起了退堂鼓。

到了後期最亂的時候,他們甚至要求百姓在自家門板上寫上幾口人,家裡有幾畝地,好方便他們徵稅。

因此,從宋朝就活躍的大明海商,經過元朝百年的粗放式管理,哪能受得了朱皇帝的制度。

別說朱皇帝肯定要收稅,就算朱皇帝不收稅,他們都不敢去。

因爲朱皇帝信譽太差,連親自頒發的丹書鐵券都不認,實在是沒人敢冒險。

2

(本章完)

第401章 他們不是麻煩,也不是負擔!第596章 十三嬸,你把人蔘放哪兒了?第65章 老頭說話不算數!”第402章 孤要朱高熾那個死肥宅幹嘛?第114章 錦衣衛的正確用法第271章 呀呀呀,氣死咱啦!第284章 咱親自給大孫上藥!第17章 太子妃到底啥意思?第563章 人家沿用了幾千年的制度,不比你個第669章 陛下說讓你多殺幾個!第243章 朱棣的小舅子第173章 是不是又有人告我刁狀了?第497章 胡天八月即飛雪!第651章 京都陷落!第416章 高師傅,您覺得鴆殺如何?第664章 梟雄隕落!第459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182章 小逆孫,你纔是來獻醜的吧?第280章 這鱉孫不孝,真是欠打得很!第146章 國子監手打組第91章 羊毛出在豬身上第490章 那逆孫竟然還有後手?第216章 看來咱們這次押對寶嘍!第66章 只要他們不嫌棄,咱牢飯管夠!第406章 馬和的妹妹!第598章 你十三叔的席面不給敗類吃!第459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241章 我父親配享太廟!第415章 他們在演戲給殿下看!第446章 色虎!第618章 恭喜楊氏,你兒子中啦!第460章 帝王者,出口成憲,言出法隨!第538章 咱孫兒連個牛皮都不捨得用?第459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36章 太子府哪來的冰?第614章 老朱的打更生活!第401章 他們不是麻煩,也不是負擔!第346章 大明第一福!第261章 咱的小龍團呢?第48章 嘴硬的朱允熞第568章 咱們回家嘍,哈哈哈!第481章 球呢?第582章 扔護城河裡淹死算逑!第490章 那逆孫竟然還有後手?第595章 戰場上從來沒有規矩!第41章 子盜父冰第107章 道路之爭第666章 平保兒的困惑!第621章 大明這片天還真不知道是啥顏色哩!第430章 那就搶一把?第192章 常氏的遺物!第592章 皇爺爺沒事,但我有事想問問您!第459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588章 大明雖強,但朕並不畏懼!第139章 伯夷叔齊之不會食蛙第304章 我要封殺皇爺爺!第174章 邵永善,你現下可還有疑問?第317章 除夕第407章 張少主,我勸你認命!第319章 你說得沒錯,但這就是戰爭!第443章 雪獅子的撫養權!第48章 嘴硬的朱允熞第477章 還是一如往昔!第458章 讓周王去黃金洲給他抓鳥!第669章 陛下說讓你多殺幾個!第113章 朱屠戶酸了!第670章 老朱的提醒!第201章 這敗家玩意,不知道包一層油紙嗎!第151章 黃先生,您早這麼配合多好……第334章 這孫子的遊戲有深意啊!第658章 自己終於可以成家了吧?第242章 皇爺爺,您知道世上最痛苦的事是什第594章 殿下還是早些做準備的好第342章 陵中對第59章 朱桂破防了……第456章 誰讓你皇爺爺那麼偏心了!第538章 咱孫兒連個牛皮都不捨得用?第216章 看來咱們這次押對寶嘍!第136章 允炆這孩子,被朱允熥欺負得有點慘第219章 臣恭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第249章 皇帝陛下是個小心眼!第62章 老三,你當真這麼想?第464章 這是恨自己這個皇帝不死啊!第329章 你個逆孫跑得了和尚,還能跑的了廟第192章 常氏的遺物!第460章 帝王者,出口成憲,言出法隨!第316章 三皇孫萬歲萬萬歲!第30章 記住嘍,我是你十三叔!第671章 陛下快回來了吧?第515章 你們休想把我扔到護城河裡淹死!第597章 叔侄再相會!第584章 埋了吧!第382章 孤不是與民爭利!第513章 六哥也聽到傳聞啦?第252章 一個姓,一條心!第225章 來自三姨的嘲諷!第50章 小逆孫,咱最後給你個機會第106章 此書乃皇孫所著?第167章 請不來的話,你就去搬石頭去吧!第324章 咱大明終於名正言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