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

李清明第二次見到沈堅已經是一月中旬了,空氣變得溫暖起來,柳樹也見了綠,一羣羣鴨子在小河裡嘎嘎地歡叫,江都城已有了幾分春的氣息。

李清明去了一趟東海郡,房玄齡親自趕來給他面授機宜,這一來一去就耗費了時日,加上他去江寧撲了個空,那邊人告訴他,沈公剛去了江都。

或許是因爲張鉉下了大訂單的緣故,江南會在江都的幾家商行都關了門,關門自然就不做生意,大門前冷冷清清,李清明敲了半天門,被無數路人側目,小門才千呼萬喚地開了一條縫。

“你找誰?”

“我從北海郡過來,找你們沈公!”

門開了,李清明閃身而入,隨即門又轟然關上,門房事先得過沈堅的囑咐,除非是北海郡過來之人,其他一律不見。

院子裡,沈堅正負手在池塘邊邁着方步,看起來似乎悠閒,但眉眼緊蹙,顯得心事忡忡。

“沈公,李參軍來了。”

一名認識李清明的隨從走到門口稟報,沈堅彷彿在夢中,半天才反應過來,“哦——,請他到我書房,我馬上就來。”

沈堅低低嘆了口氣,一筆大買賣上門,不知他嘆什麼氣,難道是嫌賣得太便宜?

書房裡,沈堅喝了一口熱茶,將心神聚攏回來,苦笑一聲道:“最近江都風聲很緊,城內在嚴查外來者,超過三人同來要被嚴格審查,攜帶長刀弓箭也要被抓捕,弄得人心惶惶,生意也沒法做了。”

“這是爲何?”李清明笑問道。

“聽說是宇文將軍的命令,有人想來江都造反。”

“宇文化及嗎?”

“正是此人,他現在權力很大,十萬驍果軍一大半都被他控制住了,他的上司雲定興就成了擺設,他隨便一句話。全城都要跟着遭殃。”

“上不明,下必暗罷了。”

李清明淡淡回了一句,便把話題轉回正事,“見幸沈公。我家大帥已經同意這筆交易,五千副明光鎧甲,一千匹戰馬,沈公還有異議嗎?”

沈法興的軍隊剛在太湖邊打了一場勝仗,全殲三千隋軍。陳棱軍隊退到曲阿,局勢已經不那麼緊迫了,所以沈堅也有了挑剔的資格。

“先說好,五千副明光鎧甲必須是全新,同時帶頭盔,一千匹戰馬也不能是老馬、弱馬,都必須是青壯之馬,這三個條件不滿足,這筆交易就沒法談。”

李清明想了想道:“我們頭盔沒有多餘,不如換成五千雙軍靴。如何?”

“這也可以,那別的兩個條件呢?”沈堅緊追問道。

“全新明光鎧甲,一千匹青壯戰馬,這兩個條件可以答應,不過我們有一個小小的附加條件。”

“李參軍請說!”

“我們希望交易放在胡逗洲,我們接到情報,朝廷已經在關注我們了,沈公也明白,畢竟我們還是隋臣,我家大帥不想再招搖過江都!”

李清明臉上帶着笑意。他不想說真正的原因是擔心被林士弘盯着了,那樣的話,這次交易也會取消。

沈堅呵呵笑了起來,“李參軍真會開玩笑。昏君的船隻從來不過江都,江都又沒有水軍,他們拿什麼監視?我在長江走了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看見一艘軍船,不信的話李參軍隨我去看看!”

“我知道,但這是大帥的軍令。我可指揮不動大船,如果要改變條件,我又得回去稟報。”

沈堅當然知道李清明用不着回北海郡稟報,送一份鴿信回去就可以了,只是他也不是太反對在胡逗洲交易,畢竟是兵甲和戰馬,萬一出了什麼意外,他連腸子都要悔綠了。

沈堅沉吟了片刻,便捋須笑道:“那我們就一言爲定!”

胡逗洲便是今天江蘇南通一帶,只是隋朝時這裡還是一座孤島,沒有和大陸相連,直到後來千年泥沙不斷淤積,才最終和大陸連爲一體。

不過胡逗洲在江都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糊塗洲’,意思就是說胡逗洲上的一些交易,官府可以糊塗一點,說白了就是一個見不得光的去處,銷贓、偷稅,販賣禁品等等無法見光的交易都會私下在胡逗洲進行。

所以青州提議把這次交易放在胡逗洲進行,也是有一點符合傳統的,否則在天子眼皮下叫賣戰馬鎧甲,天子豈不是會變成瘋子。

時間也約定好了,在半個月後的正月三十日進行交易,這卻是沈堅安排,用他的話說,準備糧食布帛需要一定的時間,急不來,至於李清明嘛!反正江都有的是溫柔之鄉,就怕陷進去了還會嫌時日苦短。

不過沈堅卻想不到,李清明已經有了新的職務,他被提升爲青州軍錄事參軍,同時兼任江都候正。

所謂江都候正,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江都情報署頭子,不過按照慣例,他被外派之前都要提升一級,升爲錄事參軍,也作爲對他調離權力機構的一種安撫。

過兩年回去以後他就能升一級了,實際上是半級,比其他六曹參軍高了半個肩膀,六曹文書都要彙總到他這裡,由他整理後再向長史彙報。

雖然暫時無法實任錄事參軍,但李清明也異常歡喜,連主帥的大舅子盧慶元都沒有被提升,唯獨自己提升了。

論門第,大家都差不多;論後臺,裴家要硬得多;論貢獻,他們李家遠不如黃家;論關係,盧家則屬於外戚。

無論後臺、關係、貢獻,他李清明什麼都比不上,但他卻被提升了,只能說他的能力比其他人更強,得到了主帥張鉉的認可。

事實上也是這樣,裴行儼打仗還可以,但處理軍務卻一塌糊塗,多虧李清明這個騎曹參軍事,把騎兵軍務整理得井井有條,爲騎兵迅速融合進青州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清明還創立了一套騎兵軍務制度,就算他不當騎曹,其他人接手,也能迅速運轉起來。

不過李清明卻不知道,張鉉真正欣賞他的一點:認真,萬事皆困難,唯認真可破,張鉉一直對江都情報運作不太滿意,尤其今年是大業十三年,張鉉一點不敢大意,便將做事最認真的李清明派到了江都,主管江都情報。

青州在江都的情報署對外叫做渤海商行,專做海貨買賣,這是他們的掩飾身份。

情報署成員約三百餘人,分佈在江淮、江南各郡,但真正知道渤海商行的骨幹卻不到十人,他們都是各郡的小頭目。

內堂上,李清明正在和九名下屬進行上任前的訓話。

“我在青州軍中的職務大家心裡都應該有數,我被到江都來主事,是因爲今年非同尋常,我出發之前大帥再三告誡,今年將會是大隋所有矛盾集中爆發的一年,想必大家也有體會。

所以今年江都的情報至關重要,大帥特地批准了八千兩黃金給我們作爲獲取情報的費用,由此可見大帥對江都的重視。

下面我要說說幾個重大的改變,把江淮、江南各地的骨幹全部調到江都,使江都的情報探子不少於兩百人,過去只有三十人,實在太少了。

同時我們在江都的情報點要增加四倍,達到二十個,另外設置情報整理職務,由四人專門擔任,直接向我彙報。

其次情報線要職能清晰,分成官場、軍方、在野和民間四條線,每條線各司其責,第三,要施行情報獎勵制度.......

在李清明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江都情報點由過去的混沌狀態變得異常條理清晰,規章制度森嚴,同時調動了所有人積極性,情報事務發生了質的改變。

很快,第一條極有價值的重要情報便迅速傳向北海郡,武川府已在江都秘密籌劃政變,政變謀劃負責人是中書舍人元敏。(。)

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63章 初獲突破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4章 初入洛陽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32章 失手殺人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832章 秘密地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38章 矛盾激化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61章 新的夥計第22章 進階之禮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617章 自保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