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

滎陽東三十里,蒲山公大營。

李密代海寺伏擊張須陀成功,幾乎使張須陀的精銳之師全軍覆沒,一戰成名,天下皆知。

各地義軍、官府、門閥都紛紛傳頌李密之威名,更別說瓦崗軍內部了。

所有瓦崗軍都對李密刮目相看,他們幾乎都是來自田地的百姓,知識少,視野短,得知李密乃是蒲山公後人,又如此善奇謀妙計,頓時在軍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擁護。

這時候,李密的一位好友李玄英,趁機在軍中有散播的《桃李章》的讖語,開始做了耐人回味的解釋。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李玄英研究後,秘密散播,預言了三件事。

第一句,桃與逃偕音,指的是逃亡的李姓之人,會得天下。

第二句,意思是皇帝與皇后,迷轉於揚州,不得返都。

第三句“勿浪語,誰道許”,是要守“密”的意思,言意指的是李密。

李玄英最後得出結論:當今皇帝與皇后,回不來了,會死於揚州;蒲山公李密會得天下。

這個消息傳開,軍營內的將士們深信不疑,越發覺得李密就是這個神秘讖言裡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李密可能就是接替楊廣的真龍天子,大隋要亡國了,密公當興!”

“我們要擁護密公,日後都是開國功臣!”

由於李玄英的推波助瀾,幕後李密親信的散播,導致這個傳言在大營內迅速傳開,甚至派人到周圍郡縣散開,使得李密的威望和名聲一下子推到風口浪尖,舉目關注。

王伯當、徐世績、王君廓、賈雄等人,更是都以他爲主,決定繼續向前推進,進攻滎陽。

很快,有不少滎陽附近的義軍、草寇紛紛來投,就是奔着李密的名聲,甚至連徐圓朗都帶着兩萬兵馬,主動依附,要聽從李密號令。

他自己的兵馬,從所剩的四五萬人,一下子驟增,降軍加入,附近義軍,招募的新軍,混合在一起,突破了十萬衆,而且每日仍在增多,比瓦崗山上的舊軍多上一倍了。

此刻的李密,手握兵權,超過翟讓,心思自然也發生了變化,覺得羽翼豐滿,只要再拿下滎陽,攻克回洛倉,佔據洛陽後,中原腹地的江山,就唾手可得了。

李密帶着身邊幾個人,去一個營帳,探望羅士信和程知節的傷勢,這些日子,通過從上到下的遊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李密親自來拉攏,最終才使張須陀帳下的二虎將歸附。

理由並不難理解,首先大隋已經要覆滅,身爲隋將,早已迷茫,沒有了盛世時候的忠君愛國之心,羅士信和程知節等人,都是感恩於張須陀,順帶保護家園父老鄉親,但隨着戰鬥場地背井離鄉,他們心中也早有了厭戰情緒。

第二是如今被俘,只有兩個下場,一是歸順,而是被砍頭,二人年紀輕輕,識時務者爲俊傑,肯定不願意爲了昏聵的朝廷而陪葬,所以,沒過幾日就答應歸順瓦崗軍。

李密聞言大喜,親自爲二人上繃帶,拉攏二將,爲己所用。

“羅將軍、程將軍,可覺得傷勢好轉一些?”

羅士信、程知節見李密帶着一些文謀武將親自探訪,頓時掙扎起身,抱拳一禮道:“見過密公,以及諸位將軍、先生!”

李密熱情上前,微笑道:“兩位將軍有傷在身,不必多禮,趕緊坐下,我們到此,一是爲探望你二人傷勢,另外,有下一步行動,要跟二位將軍相商。”

“哦,什麼事?”羅士信心直口快,忍不住問。

有侍衛搬過椅子,李密坐下後,讓房彥藻攤開一張地圖,說道:“我瓦崗軍在亂世中,要替天行道,不止是說說而已,下一步要進攻滎陽,目前楊慶已經派了劉長恭帶兵阻擊我軍,這並非什麼大問題,只是瓦崗軍目前擴增很大,糧草消耗過快,所以,進攻滎陽前,想先拿下興洛倉!”

“興洛倉!”羅士信、程知節聞言一驚,他們身爲隋軍將領,自然知道這個糧倉的重要性。

這興洛倉在河洛鎮七裡鋪村以東的黃土嶺上,這裡地處丘陵,形勢險要,土層堅硬、乾燥,又有水路運輸之便,北臨黃河,西接洛水,自洛河逆水而上可達洛陽,逆黃河而上可達陝西潼關和當時的西京長安,順水而下可達山東至海口,同時與大運河相通,能夠與江南糧倉產地相連。

隋大業二年,在鞏縣東南河洛鎮興建洛口倉,把從江南經大運河運來的糧食囤積於此。修築倉城,周圍二十餘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糧八千石,設官兵萬餘兵馬防守糧倉。按此記載計算,洛口倉約可容納糧食兩千四百萬石,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糧倉。

雖然糧草一直沒有灌滿,這幾年徵糧減少,戰爭頻繁,但即便如此,裡面恐怕仍有一千萬石,足夠二十萬大軍數年之用了。

“二位將軍對回洛倉可曾瞭解,駐軍防守等,便於我等順利奔襲,迅速得手,不但可以滿足我軍後備糧草之需,連周圍數郡百姓,都能得到救濟,幫他們度過今年的饑荒。”李密說得誠懇。

程知節和羅士信相互對視一眼,心中已然明白,這表面看似重用他們,前來聽取意見,但未嘗不是一種投名狀,有一點試探成份,若二人不是真心歸附,恐怕就不會盡心辦事,說出倉城的軍事部署了。

羅士信說道:“這好辦,只要點給我三千人馬,我就可以偷襲血戰,拿下此城。”

李密則搖頭道:“羅將軍傷勢太重,暫時不宜動手,而是養傷爲主,日後會有諸多機會,等羅將軍大展神威。”

程知節起身道:“我的傷基本好轉,還是由我帶兵,前去襲城吧。”

李密沉思一下,微微點頭道:“這樣吧,由你帶隊,徐世績、王君廓隨行輔助,去奔襲倉城,撥給你們八千精兵,要確保萬無一失,偷襲拿下興洛倉,這樣我軍跟劉長恭作戰時候,底氣就足了,攻克滎陽,指日可待。”

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門之圍第六十九章 打壓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八百章 諸侯反應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七百零四章 佳麗齊聚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長安城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煙雨樓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七百零九章 唐軍窘境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四十四章 橫掃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對飲小酌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爭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五百六十四章 驅狼逐虎第六百六十三章 設樞密機構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才陣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六十四章 意外露才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惡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長安團聚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國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術士之言第六百零三章 走馬上任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五十一章 論豪雄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慮細微第四百五十章 闊談局勢第三百六十五 舉步維艱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九十八章 閣樓小酌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八十八章 人比黃花瘦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語淚先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回長安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憂各不同第五百九十七章 遠行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六百零五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詔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駕到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八百八十一章 謀劃突厥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四百二十章 株連甚廣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十一章 遇襲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無情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遼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