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問題其實好解決

上好的水澆地已經收了第一茬莊稼。第二季剛剛播下種子。新墾出的山田因爲地性瘠了許多,還要過幾天才能收穫,也就是因爲播種這幾天緊要的時節錯過了,下季就只能種蕎麥等低產早熟的作物了。

各處犄角旮旯、地邊兒、地畔兒上,還有不能成片的向陽坡,多是種了高粱。這物件兒不需要太多的水,產量也不低。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高粱是典型的粗糧,即便是收穫了許多也賣不了幾個錢,遠不如種植細糧划算。可這樣的年月,誰還不曉得糧食的寶貴了?粗糧就粗糧吧,能填飽肚子就很知足了。

如今天下大亂,除了赴死軍控制下的這點地盤還一經歷戰火之外,還有哪裡是安身之地?

李四並沒有在那些主要的城鎮做什麼逗留,而是迅速的率領赴死軍回到大山深處。

如此輝煌的大勝確實提振民心,何況這天下第一強兵就是自己的子弟兵。

歷經淮揚江南血戰,提供兵源並且竭盡全力支撐赴死軍作戰的百姓們第一次認識到到了赴死軍的強大。

竟然已經到了天下無敵的地步。以赴死軍之戰力,放眼四顧,誰敢直當其鋒?

通常意義上的赴死軍不過僅指其作戰部分,以各營戰兵爲代表的戰鬥部其實不過是赴死軍鋒銳的刃口而已,真正的主體部分還是分佈在舒城以西和大山深處的這些老百姓。

從長城隘口,一路輾轉遷徙。一路發展壯大,終於來到這大別山深處,這些民衆纔是構成赴死軍最基本的力量。

他貢獻出自己最爲強壯的子弟,貢獻出家裡的物資,貢獻出自己的勞動,全力以赴支持着赴死軍去完成一個又一個輝煌,也支撐着赴死軍走到了今天。

沒有這些人,赴死軍就是純粹的流寇,就是斷了根的荒草。赴死軍中,上至李四本人,下至每一個戰士,都知道身後這些父兄姊妹纔是真正起到決定性左右的根本之所在。

在赴死軍創造輝煌的同時,這些構成龐大根基的民衆承受了最大的損失,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犧牲。

依靠各種手段掠奪來的各種財富,經過成千上萬雙手的辛勤勞作,轉化爲各種軍資。僅僅是這次江南之戰,就消耗完了所有的積累,並且把民生狀態降低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最低點。

大軍誓師之時,赴死軍作戰部分約莫萬三,轉運物資的隨軍丁壯不到萬五,後來老神棍又抽調數千人口組成後勤保障隊伍,幾乎把基地裡五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男丁抽乾抽淨。

勝利是拿來了,而且是想也不敢想的空前大捷。在外界爲之歡呼沸騰的時候,赴死軍這個整體也也遭受了重創。

赴死軍戰兵直接損失超過五千,再加上臨時抽調進來的民夫等各種人員損失,跟隨李四南下的這些老百姓最少承受了一萬男丁的巨大損失。

在這個狹長的基地內部,李四帶過來的民衆總共才六幾萬人,就損失了一萬青壯年男丁。幾乎等同於每一家每一戶都有一個頂門立戶的男子犧牲在了長江南北兩岸,無論如何,李四必須給他們一個交代。

這些人才是真正跟隨自己的嫡系百姓,纔是一切的根本,李四也準備拿出自己所能夠拿出的一切來報答他們。

所有戰死疆場的勇士,其家屬都有烈屬的稱號。凡烈屬者,見官不跪不拜,這是最起碼的待遇。

凡烈屬者,享受國朝士人待遇。

凡烈屬者,淮西各地各司必優先錄用。

凡烈屬者,直系上下兩代人可每半年領取一次衣糧用度,其中財務事宜各地方必優先供給而無權過問流向,由都帥府直接支出。

烈士父母子弟,凡地產不足六頃者,赴死軍內部自行調劑補足不足之數。

田產數目未達六頃者,不稅。不管是什麼名目的稅負,烈屬可不繳納。若有任何官吏徵收烈屬賦稅者,烈屬者可以任何手段和方式抗之拒之……

凡烈士子弟,有從軍入伍者,優先錄之。

……

凡此種種,總計一十三條,稱《烈士優待十三款》,暫行之。

作爲家裡頂樑柱的男丁都死了,你就是拿出一百三十條優待款項。人也活不過來。

在赴死軍大勝而回的這些日子裡,整個基地內部無家不慟哭,無家不戴孝。哀聲遍野哭泣慟天……

在烈士牌位入土之日,淮西都帥李四當首親扶,送烈士入護國陵園。

就在護國陵園之內,赴死軍全掛滿孝,送別袍澤最後一程。

李四跪拜在陵墓之前,當衆發下宏願:“今壯士英靈暫棲此地,待到河山光復,必重拾英骨各歸故土……”

“優待十三款難表我生者心之萬一,只爲暫時安頓之策。不論天下如何變幻,烈士之父母爲赴死軍萬千壯士之共父母,烈士膝下之兒女爲我李四之親出……人言君子報仇十年未晚,李四苟且世間,如何能讓英靈苦苦守候十載?此國仇家恨片刻也難等得……”

就在衆目睽睽之下,李四取刀,猛然斬下左手小指:“今李四當衆盟下血誓,每有我英靈者一,必取仇敵頭顱者十。此中華大地,即將化爲斬殺韃虜之萬里屠場……”

李四當衆斷指盟誓,有沒有做戲成分在內,還很難說,但很清楚的傳達下一個令自己人和敵人同時都毛骨悚然的信息:無論是什麼樣的敵人,必將面臨赴死軍最血腥最殘酷的報復,而這種報復的規模之大,程度之烈,將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就在當天,李都帥的七殺令再次發出,淮西各地都開始哄傳:“李帥要給戰死的弟兄們報仇了……”

“可不怎的,這回忠誠伯可是下了死心的,要十倍百倍的報復敵人。”

“當日的赴死軍兵不過萬。蜷縮于山中,鋤奸團就已殺的天下色變。今日的赴死軍號稱雄兵十萬,虎踞淮西,豈不是要殺的血流成河?”

“殺一殺才好,北邊韃子的剃髮令已經到了三月之期,我聽那邊逃過來的人說,只要不肯剃髮的都殺了。那可不是死三五個人那麼簡單,一人不剃斬全家,一家不剃髮斬全族,一族不剃髮斬全村……”

“忠誠伯……現在叫李帥了,李帥說的和韃子也差不多,咱們這邊每死一個,就要殺十倍的韃子。我看吶,這是李帥在和韃子比狠呢……”

再次重啓七殺令,一來是爲了提振民心士氣,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和韃子的剃髮令相抗衡。

滿洲的剃髮令確實毒辣,這根本就是在葬送中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和傳統,同時也奴化了各地的漢人。

韃子不顧一切的用血腥手段來保證剃髮令的推行,爲此而死的人數以百萬計。而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同胞精英,他們一死,民心很難再收拾起來。

也許再過幾年之後,身上的辮子就會成爲心裡的辮子,這纔是最大的悲劇。

衣冠髮式不僅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更是對韃子抵抗的一種精神圖騰,絕對不能被打下去。

在還沒有實力大舉進攻北方的時候,李四是鐵了心的用恐怖手段對抗韃子的血腥剃髮令。

你用血腥,我用恐怖,爭奪的就是這個民族抵抗精神的消長。

從主力營中抽調精銳部分,於爲數不多的孩兒兵混編,擴充鋤奸團,由李四本人撰寫特戰教程,進行各種緊張的訓練。

以前孩兒兵所有的自殺攻擊必須轉變成更加靈活,更加多變的作戰方式,並且配備新式武器,由以前孩兒兵單純的製造恐怖場面,改爲輸出恐怖思想。在赴死軍樹立起以恐怖對抗殺戮的大旗之後,最大限度利用各地方勢力……

自從多鐸征剿江南的大軍覆沒以後。西南方向湖北江西一帶的英親王阿濟格也受到很大影響。

從作戰方式上來看,同爲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阿濟格部,更加沉穩也更加保守,始終是有把戰場侷限在湖北的意圖。

可是阿濟格的對手是闖軍,流寇的名字也不是空口白話說出來的。

闖軍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流動性,打的過的情況下絕對打,打不過就跑,在鄂、贛之間往來。根本就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確實讓阿濟格部吃不掉也抓不住。

但是彙集各方面的信息。不難看出闖軍的活動範圍整個壓縮的更小,可供迴旋的餘地越來越小。尤其是在接連吃了兩場大敗之後,闖軍已經很難形成什麼大的局面,以前的人數優勢已經不在。

而湖北方面更有各種風傳,大意就是說大順皇帝李自成已經戰死九宮山,其餘部各自爲戰,已現出末路窮途的窘迫之勢。

而闖軍餘部方面,依舊打着李自成的旗號,而且打這種旗號的隊伍還不止一支。

闖軍之中本就有這樣的傳統,當年李自成橫掃河南大戰左良玉的時候,山東照樣有李自成的旗號出來。若說山東造反軍是李自成部曲,這麼幹是爲了迷惑明軍,也不算太牽強。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山東、河南都打出兩個李自成的旗號了,李自成的老窩陝西照樣有同樣的旗號出來,就是很多和闖軍作伴造反的農民軍,也搞不明白闖王到底是在東進還是在西退……

從大的局勢來看,闖軍確實是到了日薄西山的時候。可李自成這個人面臨絕境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造反這麼些年來,比眼下兇險的局面見的多了,也沒有就真的身死。

在還有相當迴旋餘地的時候,李自成本人怎可能被阿濟格斬殺?

至於說是李自成被當地農民一鋤頭打掉了半個腦瓜子,這樣的事情李四自己都感覺好笑。先別說這樣的事情是真還是假。光從滿清方面出示的戰報來看,這裡頭的玄虛就不小。

“斬賊首李濟(績)。”李自成啥時候用過李濟的名字?李濟就是李自成?

無論是前方主將阿濟格還是後方的滿洲朝廷,都沒有哪怕一個字兒說是殺了李自成,要說李自成真的就死在九宮山,確實讓人難以信服。

不過從那裡以後,闖軍各部確實是陷入各自爲戰的混亂局面,好像是失去了統一協調的指揮。無論李自成本人死在九宮山的傳聞是真是假,闖軍各部的混亂確實是真的。也許在九宮山真的是發生了什麼劇變,但強要說李自成死在清軍或者鄉農的手中,至少李四是不怎麼相信的。

從現在的局面來看,李自成這個做過流寇頭子也做過皇帝的傢伙是生是死並不是很重要了,關鍵是那些抵抗清軍的闖軍不能就這麼煙消雲散。

“天下見誅韃者,無論賊寇淫囚,皆爲我之兄弟,不論身在何處,俱爲志同道合之友,皆受赴死軍之保護”這本就七殺令中的一部分。七殺令再次重啓,除了宣示天下是對對抗韃子的剃髮令之外,更有收攏各抵抗力量的意思。

七殺令出,本就是爲收攏闖軍餘部張目。

前期兩個營,後期兩個營,已經南下到淮西南部,正準備渡江去接應鄂、贛之間的闖軍。

從時間上推算,估計也就是在這幾天吧,先頭的人員就應該可以和闖軍接觸上了。

闖軍謂之賊軍,是大明朝不共戴天的敵人,前邊君父之仇還沒有算清楚呢,李四這個淮西都帥後面就和闖軍眉來眼去了,這要是身在朝廷裡邊,還不得讓吐沫星子淹死?

“我總算是明白了,原來是南都太小了。”

一直以來,老神棍就對李四撤出南都回到淮西的命令不感冒。撤出南都?你李四是不是傻了?就算你不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現在還不是謀逆篡上的時候,總要在南都保留相當的實力作爲牽制吧?

你李四到好,真成了大明朝的忠臣了,而且還是那種忠的沒有話說的大忠臣。赴死軍撤離江南不說,還把本來保留在南都內部的老魏給撤了出來。

老神棍魏無牙實在想不通李四爲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終於明白了。

和天下相比,南都實在是小的提不起來。

老朱家內部紛爭不斷,東有態度曖昧的潞王,南邊就是前朝的弘光帝現在的福藩,更有黃得功還沒有表明態度。現在整個淮西名正言順的落在李四手中,可把黃得功放在哪裡?還有黃得功手裡的福王怎麼處置?巴掌大小的南都附近就有倆皇帝,這個皮可真有的扯了……

至於如何撕扯,那是他們老朱家門兒裡頭的事情,他們愛怎麼鬧怎麼鬧去吧,只要還想着打韃子就成,這是李四所能接受的底線。

就算南都真的有了什麼變故,淮河和南都之間僅隔一道江水,吃頓飯的工夫就能到達。何況現在的興武小皇帝還算是和赴死軍保持着最基本的信賴,真有了事情,第一需要還是赴死軍。

準確的來說,身子淮西要想遙控朝廷也不是不可能。

但要是身在南都的話,增援闖軍這種招降納叛的事情絕對就通不過,李闖可是和小皇帝有血海深仇的,就算說的天花亂墜,小皇帝也會在這事情上阻止。

可現在回到力量淮西,局面可就寬敞多了,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整個淮西只需要一個聲音一種思想,令出即可行之。

這其中的格局可就大的多了。

就是退一萬步回來,赴死軍要展開的視野是何其宏大,又怎只是增援闖軍這麼一件事情?

“哎,當初在南都的時候,我老魏也是一言如山的,想立皇帝說話的時候就立起一個來,威風的很呢……”老神棍無限懷念在南都做太上皇帝那個風光歲月,立一國之君,何等的壯舉,想想就讓人興奮的睡不着。

對於眼下的形勢,老神棍真是滿懷期待,也不掩飾自己對權勢的渴望,直接就衝着李四要官職:“我說都帥大人,這各地各司的官兒們,人名可都提上來了……”

“提上來不算是最後的任命……”李四頭也不擡的忙自己的事情。

“淮西官吏任免需經朝廷覈准是吧?拉倒吧你,少給我說一套了。朝廷最後拍板兒是不假,可這人名人選啥的是你李都帥勾出來的呀。就算朝廷再不準,你換了人選不還是在咱們這幾個瓜瓜茄茄的挑?什麼淮西都帥,那是說起來好聽,其實還不就是個淮西節度使?”

“不一樣的,這和節度使……”

“別給我說那個,”老神棍老鼠一樣往前湊着身子,把小眼珠子都瞪直了,眼光來來回回在人名單上掃了倆來回,愣是不沒有見到自己的名字,往椅子上一靠,搬着腳丫子說道:“我說都帥大人,你就是使喚大騾子大馬,還得喂把草料呢。我老魏還不如畜生是怎的?周文遠那個傢伙都做過五品的了,我老魏怎麼也得……四品……不,最少三品,少了我可不幹,還得是有實權的那種,軍權不軍權的不在乎,要不給我撈各鳳陽府的頭把手乾乾?我老魏可是鳳陽的娃娃,今得富貴自然是要歸鄉的,要不就虧了……”

“哈哈……”李四笑罵:“瞅瞅你那德行,還想做個府官兒?還頭把手?我當你有多大的本事呢?原來就這麼點兒出息呀!你可笑死我了。”

“真當我是稀罕什麼狗屁的官職?忒也小看我魏無牙了吧。”老神棍做不屑狀,揮手大笑:“真要做了小朝廷的官兒,以後大事一成,很多事情未免不太好說,嗯,是真的不大好說,起碼升遷的機會就不大了……”

“你幫我看看,這份名單上是不是多了誰?”李四把名單遞給老神棍。

這樣集體升官的好事兒,旁人總是說是不是少了哪個,李四說的恰恰相反。

結果名單,再次仔細的看了兩遍:“這個張啓峰,好像是丁字營的隊官吧,還有這個沈天論,我記的也是個隊官,哪個營的想不起了……”

“張啓峰確實是丁字營的隊官,放到地方上當官我也捨不得,可在南都之戰中掛了花……”李四好似微微的嘆息了一聲,聲音太小,魏無牙聽的不是很清楚:“還有這個沈天論,是丙字營的,都是能衝能殺的虎將,不過都傷的太過厲害。要麼就留在軍中作爲教授新兵的教官,要麼就放到地方上做官……”

“我看這份名單沒有啥問題,就這樣的。”老神棍簡簡單單的把名單一放:“儘量少把軍中骨幹下放地方,尤其是這種承上啓下的隊官,我認爲還是問一問他們本人比較好。若是他們有官癮,就放下去做官好了。若是願意留在軍中,指導一下新兵什麼的……”

“嗯,就這麼辦了。”

“還有……”老神棍自己在房中找到了茶葉筒子,自己給自己泡好茶水:“嗨,在南都這些日子,我也喜歡上喝茶了……還有,新附軍篩選的差不多了,什麼時候正式授番授旗你這個當家人估摸着吧。”

四萬不到的新附軍,以前都是正牌子的軍隊,投靠了赴死軍之後,裁撤下去一多半兒。僅擇其健者充入赴死軍。

新附軍必須儘快消化這本就是早就預備好的方略,番號也和以前傳出的風聞一樣,屬於地支十二營。

這地支十二營的總體建制要比天干十營大了許多,多出來的兩個營不說,關鍵是每營是一千二百戰兵的建制。另外還有個單獨的弓箭營,這個弓箭營的建制一直在擴充,現在已經達到兩千三百多人了,還在招收人員。

和弓箭營一個性質的火銃營也是在瘋狂擴充……

一千二百人的營級建制基本算是保留了明軍原來的編制(稍小),這也是因爲地支十二營和天干十營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天干十營的赴死軍的中堅力量,算是絕對的核心部分。但是這十營的叉子兵過分崇尚進攻,各種配置根本就無從談起,連最起碼的刀牌手都沒有,一律的端着叉子猛衝,玩兒的就是肉搏,比的就是血性。

這種拼命的打法對於士兵的考驗極大,也存在不少的缺陷。尤其是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這種軍隊根本就不善於保護自己,就算在一瞬間出現巨大傷亡也不算什麼意外的事情。

和善於進攻的動物一樣,兇猛的野獸雖然有尖牙利爪,但缺少最起碼的防護措施。

或許地支十二營不具備天干十營這樣兇猛的進攻能力,但是他們有更加齊全的配置。刀牌手,折衝手,長槍兵,弓箭手等等一應俱全,能夠在必要的時候保存自己。

天干十營追求的是絕對的進攻,在戰場上力求給敵人形成一擊致命的威懾。而地支十二營則更側重於在戰鬥消磨敵人,利用齊全的配置拖住敵人……

如果說天干十營的戰法存在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地支十二營才更具備了當時軍隊的特性,屬於攻守兼備的性質。

至於何鈞力的火銃營,也得到了相當規模的擴充。

韃子對火炮情有獨鍾,但是對於火銃似乎沒有什麼興趣,赴死軍繳獲的火銃其實就是在韃子手裡轉了圈,根本就是借韃子之手從京營那邊取過來而已。

京營的火銃兵佔到總體兵力的三成以上,粗略的一算應該也有一兩萬條火銃。在韃子擊敗京營而赴死軍又敗了韃子之後,繳獲的火銃才兩千多杆,這讓李四有點失望。

那麼多的火銃哪兒去了?

甭管會用不會用,火器兵肯定是未來戰爭的主流。尤其是火銃營在何鈞力的帶領先展現出最除的風采之後,李四也對火銃營抱有極大信心。

槍暫時是有了,可開槍的人……

削尖了腦袋想往火銃營鑽的人海了去了,可上去一波就被何鈞力踹下來一波,再上去一波又被踹下來,根本就剩不下幾個。

也不知道那個何鈞力是怎麼選新兵的,怎麼就比選新娘子還挑剔?

火銃營那邊到底有了多少合格的戰兵,還需要多少,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個準信兒。

不過李四一點也不着急,這事情也急不起來。

火銃兵一般都是作爲冷兵器戰兵的輔助力量來使用,很少有這麼集中起來單獨使用的。而火銃兵和叉子兵有本質的區別,不是說你敢打敢死就行的。真要到了戰場上,火銃兵越是敢打敢衝,就越是和何鈞力所強調的紀律和秩序相違背,也就越壞事兒……

李四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都沒有催過。

從骨子裡來說,指揮整個火銃營的何鈞力他還是一個工匠,而不算是一個指揮官。他強調的還是工匠一把的嚴謹和協調,至於戰略戰術這些東西還是需要上面的傳達。

對於何鈞力來說,打仗就和箍馬桶一樣,上層指揮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馬桶,就得箍出一個什麼樣的來。他付出的只是手藝,而不會自己創造一個嶄新樣式的馬桶。

“對了,想起來了,我說怎麼好像一直惦記着什麼事情呢,”老神棍把手裡油漬麻花的破摺扇唰的打開,使勁兒的驅趕身邊嗡嗡直叫的黑腳大蚊子:“揚州百姓和沿江百姓,還有新來的新附軍,加起來一百一十萬還有富餘,這麼一大杆子人可都是活物,都要張嘴吃飯的。現在的淮西根本養不起這些人,他們吃什麼穿什麼,你可得想好了。你把這些人當活祖宗一樣的供着,一個伺候不周到可就是事兒……”

淮西人口和財力本就比不得江南,尤其是前番韃子大軍挺進淮揚,各地的老百姓能跑的早跑的差不多了。田地是留下不老少,可要有收成起碼還需要一整年的工夫,在這一年裡,這一百多萬人吃穿用度可都是一個想也想不出來的天文數字,怎麼養活他們,怎麼把他們安頓下來,隨着渡江轉移人口的工作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這就是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

以目前赴死軍儲備的那點少的可憐的糧食,就是把李四和魏無牙曬成肉乾送到老百姓的嘴裡,也不夠嚼裹三天兩晌的。

李四也一直在爲這個問題犯愁。

“你說怎麼解決?你有什麼好的法子?只要能弄來糧食都成?”

“我?”老神棍唰的把摺扇一收,賣弄個自認風流倜儻的姿勢,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臉皮到底有多厚,很無恥的說道:“我只是一條老神棍,你纔是真正的神仙,這個只有神仙才能解決的問題就留給你吧,老神棍睡覺去也……”

“你不坑蒙拐騙樣樣皆精的麼?只要能弄來糧食,不管你有什麼法子,都可以拿出來說道說道……”

“得了吧,我的都帥大人,你以爲這是一個錢兒兩鬥米的事情?一百多萬張嘴哩,能把泰山都吃平了,能把長江都喝乾嘍。”老神棍無奈的說道:“我是真的一點方兒都沒有?這是應該你着急的事情,就別指望我了,我是真沒法子。走了,走了,你一路走的這麼順風順水兒,也該你着急着急了,哈哈……”

老神棍唯恐李四再拽住他問籌集錢糧的方略,小跑帶顛兒跑的沒了影子。

以赴死軍所剩無幾的家底兒,再加上今年的收成,再養活十來萬人問題不是特別的大。如果再以繩子加刀子的手段把淮西內部的士紳大戶,尤其是淮西南邊那些還沒有碰過的大戶梳理一遍,可以再堵二十萬人的嘴吧?

可這都不是關鍵,杯水車薪的法子而已,眼前就有一百多萬人急需糧食,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已經相當於整個南都的人口總量了。

如何安排?如何佈置?

江南是有不少的糧食,可能要過來多少?

李四想的還真是入了神,半趴在簡陋的書桌上,盯着面前的如豆一燈。

外面就是昏昏沉沉的無邊夜色,蟲鳴風拂,正是捧一卷書飲一杯茶的絕好時光。

忽然。

門框處露出個小腦袋兒,怯生生的問道:“四叔,沒有別人兒了吧?”

是娥子。

看到這個丫頭,李四心裡忽然就是一暖:“怎麼?外面的蚊子不咬你還是怎的?別喂蚊子了,趕緊進來吧。”

娥子很歡喜,嘿嘿笑着跑進來。

因爲和李四已經熟的如自家人一般,娥子這丫頭又是個心眼兒直的,說話也不講究什麼技巧,劈頭就問:“四叔,這幾個月你光顧着做大英雄了,想俺了沒有?”

“哈哈,想了,有時候還真的想那麼一個小角角兒。”

“夠了夠了,能讓四叔這樣的大英雄想俺,哪怕是一個小角角也夠了。”娥子笑嘻嘻的直面李四:“三年呦,怎麼這麼長哩,這纔過去幾個月呢,到三年之後還早着哩……”

李四也不是什麼都不懂,都這把年紀了,娥子又說的這麼直白,還不知道小丫頭想的是什麼?喜歡歸喜歡,可終究是娥子太小了,不適合說這樣的話題,趕緊把話茬拿開:“我就奇怪了,你是怎麼偷跑過來的?”

外面可有好幾個孩兒兵呢。

別看這些孩兒兵平時也看不到影子,可都如夜貓子一般的死死盯着呢,娥子是怎麼不驚動他們就跑過來的?

要說是鎮南或者七斤,和娥子早就熟了,也多少知道一點她和李四之間的那點關係,不聲不響的放她進來還有可能。可外頭當值的是死狗他們那一幫子孩兒兵啊……

“你是說死狗吧?哈哈……”娥子笑的直打跌:“死狗他們正打人呢?”

“打誰?哦,你不必說了,我知道了。”

捱揍的肯定是鎮南那個倒黴蛋兒。

按說鎮南也是孩兒兵的總頭目,並且是李四最看重的。可在南都城外,讓人把刀子架在忠誠伯的脖子上,這是孩兒兵們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除了叫囂要報復之外,就是肥揍鎮南這個不稱職的孩兒兵頭目。

每有一波孩兒兵過來,肯定先要把鎮南修理一回。鎮南自己知道做了對不住大夥兒更對不住親爹的事情,根本就不敢還手,即使是被揍的口鼻流水也不敢說挨力量同伴兒的打,只說是自己不小心跌倒摔的。

捱揍和摔傷李四還能分辨不出來?何況哪有天天晚上摔傷的?

李四也知道是鎮南捱打了,可就不點破。

這幫孩子自然有他們行事的方法,只不過是鎮南就有點倒黴罷了。

這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兒?

自從回來以後,分散在舒城的孩兒兵也召集回來集訓,死狗也是頭一天過來當值,肯定也要想拿鎮南這個以前是現在還是頂頭上司的同伴撒撒氣兒……

“四叔,我看鎮南捱打挨的不輕,你要不要過去罵他們一回,你一罵他們肯定就不打了。”娥子的思維裡頭沒有那麼多的功利,還是很單純的孩子想法。

“讓他們打吧,鎮南扛的住。”李四看看娥子,微笑道:“這麼晚了,你還過來幹啥?要不我讓鎮南送你回去,也少讓他挨幾下揍……”

“那還是算了,繼續讓鎮南捱打吧,”娥子哈哈大笑着說道:“我過來也不幹啥,就是想看看俺這個大英雄四叔在做啥事情哩。”

“也沒有做啥,就是想點事兒。”一想起這麼多人的口糧問題李四還真是犯愁:“興許你看到了一些,咱們這裡過來了不少人,可咱們的糧食不夠吃,我一下子去哪裡弄這麼多糧食去?這事情緊急着呢,緩不得……”

“習習,其實吧……要我說吧,這事兒也沒有四叔想的那麼着急,也不是沒有辦法……”娥子歪着腦袋說道:“這和家裡過日子其實就是一個理兒,當年我家裡的糧食也不夠吃,還不是就這麼過來了?法子還是有的……”

“你有法子?”李四大爲驚喜,只要能緩解這個天大的問題,不管什麼幼稚可笑的小孩子都可以考慮,至多在這個基礎上覆雜化而已:“趕緊給我說說,你的法子是什麼?”

“嘿嘿,”娥子小臉蛋兒漲的通紅,憋了半天才說道:“那四叔得先喊我一聲好娥子……”

第89章 這纔是扭轉乾坤的力量第121章 破局首戰第37章 騎兵不是那麼簡單的第182章 搬家第93章 冬瓜蘸黑醬,殺器呀第129章 金玉碎而溝壑平(1)第190章 定乾坤第2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192章 無路可走第198章 掩蓋的目的第163章 恨滔天血滿地第28章 我也想是真的第112章 從這一刻起,我們要去死第1章 崇禎年間的菸民第209章 兵威促變第135章 羣醜跳梁一幟獨出第14章 早就想賭了第98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別第154章頹局大振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177章 直抒胸意第55章 這回可是真的發了第114章 車輪比天高第176章 偷看底牌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7章 牛鬼蛇神蘊真蓮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141章亂起亂平看血光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33章 山寨版戰略家第40章 什麼叫做強呢?第169章 底牌第188章 其實早就註定了第45章 我們是來發財的你們逃命去吧第149章 大問題其實好解決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搶劫的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120章 逆風扛大旗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122章 大幕拉開第150章 有名爲七殺第5章 共同致富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217章 戰戰和和第120章 逆風扛大旗第195章 大帥的真本事第131章金玉碎而溝壑平(3)第141章亂起亂平看血光第118章 必先奪其器第186章 過去不過去?第118章 必先奪其器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第187章 都談利益第87章 小蘿莉的婚嫁事第166章 都在想一鳴驚人第54章 搶劫之王被搶劫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兩片第121章 破局首戰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04章 最後一塊籌碼第41章 天要塌了嗎?第一次親密接觸第65章 殺奴第127章 何謂英雄?看這裡第226章 民風在變第56章 他不是大善人第46章 小小逆流第121章 破局首戰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第32章 你是來毀我的吧第134章勢力勢力,就是勢和力第141章亂起亂平看血光第59章 大火無溼柴第79章 求人賑濟有用嗎?第32章 你是來毀我的吧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79章 求人賑濟有用嗎?第143章 以後不胡來第115章 騾子不瞎第205章 生機和轉機第163章 恨滔天血滿地第41章 天要塌了嗎?第216章 不如人意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第172章 變數第215章 連環炮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59章 大火無溼柴第20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25章 並不美好第135章 羣醜跳梁一幟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