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

卻說盧俊義使轉神威,收了二將,遂道:“今日我等借這些酒肉相識,又因這三場比試,結下了半世兄弟之緣。不如就以這兵器爲焚香,篝火爲祭壇,祭拜天地,義結金蘭吧!”孫安、卞祥點頭稱讚。於是三人將兵器插入雪地之中,就着那堆篝火,拜了八拜,結成了異姓兄弟,起下了不願同生,但願同死的誓言。當時盧俊義三十七歲、孫安三十四歲、卞祥三十一歲,遂以盧俊義爲兄、孫安次之、卞祥爲弟。

孫安此時已對盧俊義心悅誠服,愧道:“時才小弟提議以二敵一,實是在故意爲難大哥,還望大哥見諒。”卞祥道:“不過大哥能勝俺兩個,才能讓俺和二哥死心塌地的服了大哥,這豈不更好!”三人都開懷大笑。

盧俊義道:“既然我做了哥哥,便不得不問問二位兄弟,三晉近況何如?”孫安道:“前日,我大晉敗於雲天彪,失了澤州。晉王見南進不成,只好北圖,我和三弟率軍,連奪了太原府、遼州和平定軍的土地。我見這樂平山一帶險阻頗多,遂與三弟率了一軍,來此勘探地理,以便來日在這一帶增設碉堡、營寨,好防範太行山東面的宋軍。”盧俊義道:“那二位兄弟如何單獨在此烤肉?”卞祥道:“今日天冷,我便讓兵士們都在山下的大營裡休息。二哥見雪景不錯,就拉上我一同來到山上打獵取樂。”盧俊義道:“雪中烤肉吃酒,倒獨有一番味道。”孫安道:“非是如此,又怎能遇見大哥?”

盧俊義道:“容做哥哥的再問一句,兩位兄弟看三晉前景何如?”卞祥不語,卻嘆了一口氣。孫安道:“晉王昔日對弟兄們還算慷慨仁義。可自從奪了五座軍州,稱王建號以來,便沉迷女色,寵信鄔梨、範權兩個小人,與衆位弟兄也漸漸疏遠了。前日雲天彪攻打澤州,晉王遲遲不搬救兵,以致澤州失陷,鈕文忠將軍陣亡。”卞祥嘆道:“我看如此下去,終免不了如同哥哥梁山泊一般的下場。”

盧俊義聽了此言,道:“那二位兄弟時才爲何還勸哥哥投靠晉王?”孫安道:“我終是晉王部將,爲他招攬英雄,也是分內之事。可如今我等已經義結金蘭,做兄弟的便不敢再勸哥哥跳入那火坑裡去了,一切還是請哥哥自己決斷。”盧俊義道:“若做哥哥的反勸兩位兄弟離開那火坑,你們意下如何?”孫安、卞祥都面露難色,一言不發。盧俊義道:“兩位兄弟不願對不起晉王的知遇之恩,是也不是?”孫安道:“儘管我大晉危在旦夕,做兄弟還是想放手一博,或許能力挽狂瀾,也未可知。”盧俊義道:“那做哥哥便義不容辭,也去投入晉王帳下。到時你我兄弟並肩廝殺,豈不美哉?”孫安、卞祥大喜。

盧俊義道:“話雖如此,但當下還不是時候。”孫安道:“大哥莫非在等待時機?”盧俊義點了點頭,道:“據你等所說,晉王輕信小人,冷落兄弟。我若此時前去投奔,必然不受重用。據我所知,此山以北直到宋遼邊境,險山惡寨連綿不絕。不如我留在此處,打通這些險要之地,連成一片,順便再招些人馬。一來,可防禦太行山以東的官軍來襲;二來,一旦三晉有失,我等也不必玉石俱焚,藉此處爲根基,或東山再起,或逃離宋境。兩位兄弟看如何?”卞祥道:“大哥高見。”孫安道:“狡兔三窟,大哥這計劃着實高明。”盧俊義道:“兩位兄弟可有些親信人馬借我一用?”卞祥道:“大哥要多少?”盧俊義道:“三千足矣。”孫安道:“我留兩員偏將,三千人馬給大哥。名義上讓那兩個偏將做這樂平山的正副知寨,實則歸大哥調配。若晉王問起,我也好有話應對。”盧俊義道:“如此更妙。”

盧俊義又道:“我還有一言,想對兩位兄弟說說。”孫安、卞祥道:“大哥請講。”盧俊義道:“兩位兄弟若盡了全力,仍不能保住那晉王的江山。能留條性命,跟做哥哥的去開天闢地嗎?”卞祥道:“到時生死難測,若真能留的性命,小弟自然願追隨大哥。”孫安道:“如此便是忠義兩全了,有何不可。”盧俊義道:“如若三晉之地果不能保。兩位兄弟便和我北上遼邦去幹一番大事業,如何?”遂將樊瑞之計全盤托出。又道:“如此一來,我等能爲天下黎民蒼生盡些綿力,此生又有何憾?”孫安道:“大哥與大宋朝廷有如此般深仇大恨,仍能不計前嫌,小弟自愧不如。既然大哥願意成全小弟與晉王的一場君臣緣分,三晉之事一了,水裡火裡,小弟這條命就是大哥的了。”卞祥道:“俺也一樣。”

於是三人下山,到了孫安、卞祥在山下的大營。孫安指了兩員偏將對盧俊義道:“這兩個,都是我的心腹。一名梅玉,一名金禎。今後便由大哥調遣。”又撥了三千人馬,與盧俊義一同屯在這樂平山裡。名義上自然是梅玉爲首、金禎爲副了。

三人自此暫別。孫安、卞祥回到威勝向田虎報捷,說是打破了太原府、遼州和平定軍三座軍州。於是鄔梨、範權勸田虎遷都太原,以避官軍鋒芒。孫安道:“太原在威勝之北,倘若遷都太原,勢必拉長南線補給,得不償失。”鄔梨道:“壺關險峻,若官軍破不得壺關,我大晉自然無事;若官軍破了壺關,必直搗威勝,則我大晉危矣。晉王若遷都太原,一旦失了壺關,萬事仍有緩和的餘地。何況太原舊爲北漢都城,豈是威勝能比?”田虎遂不聽孫安之言,決計遷都太原。

時有孫安的同鄉,軍師左丞相國師喬道清私下謂之曰:“晉王自取其敗,我等做臣下的,盡力而爲即可,又何必事事計較。”孫安道:“我大晉得山川之險,本可做下一番事業。誰知大王如此不思進取,着實可悲可嘆。”一時鬱悶,竟將盧俊義之事對喬道清說出。喬道清道:“盧員外天下聞名,吾一向敬重,不想兄竟得此機緣。說句不好聽的話,若由盧員外來統領三晉,實勝過當今大王百倍。既然如此,我等何不相時而動?如當今大王可保,我等則盡力保他,如不可保,便擁立盧員外爲三晉之主。那時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孫安見大勢所趨,嗟嘆不已。於是喬道清暗中結連統軍大將馬靈、壺關守將山士奇、抱犢山寨主唐斌,再加上孫安、卞祥,一共是六個田虎的文武重臣,相約見機行事,棄暗投明。

再說盧俊義屯兵樂平山,趁官軍無備,北上接連打破了靜陽、百井、承天軍三個寨子。那承天軍寨便是今日之娘子關,險峻異常。一日,盧俊義問梅玉、金禎道:“我聞太行一帶,頗多山賊,若能一一收服,爲我所用。人馬、錢糧、地盤一舉三得。”梅玉道:“此去東面百里,真定府境內,有一座封龍山,山上有樑興一支賊兵,約有萬餘人,一向爲太行山北麓羣賊之首。此前我大晉勢力不及此處,故與封龍山未有來往。”盧俊義道:“擒賊先擒王,我帶些弟兄,趁他無備,先拿下樑興,收降此山。如若成功,則太行山北麓盡爲我所有矣。”遂留梅玉、金禎守本寨,自己親率五百壯士,前往封龍山去招降樑興。

那封龍山寨主樑興不知好歹,不去堅守山寨,卻仗着人多,下山與盧俊義交鋒。兩軍剛列成陣勢,盧俊義大喝一聲,單槍匹馬衝入敵陣,瀝泉神矛如靈蛇般舞動,賊軍陣勢大亂,被盧俊義搶入中軍,只一合便將樑興揪下馬來,衆賊土崩瓦解。樑興得知了對方名頭,情願歸降,盧俊義遂得封龍山。

於是太行山北麓山賊都望風而降,到了宣和四年春暖花開之時,盧俊義已經坐擁半個太行山,手下山賊五萬有餘,號太行軍,威震河北。盧俊義見承天軍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遂將自己主寨遷於此處,梅玉、金禎仍守樂平山。

盧俊義反遣梅玉、金禎,回稟田虎道:“去年,梁山盧俊義匹馬取了封龍山,誰料一冬工夫,被他把勢力做的大了。樂平山一帶只得三千守軍,難保盧俊義不起吞併之心。”田虎已遷都太原,聚齊羣臣商議此事,喬道清道:“冤家宜解不宜結,盧俊義既已做大,不如講和。”便自告奮勇,親往承天軍寨去見盧俊義。看官意料之中,田虎意料之外,盧俊義竟同意講和,願尊田虎爲主,太行軍永爲三晉東面屏藩。田虎大喜,記了喬道清一功,封盧俊義爲一字並肩王,聽調不聽宣。

卻有一日,金禎領了一個人上了承天軍寨,盧俊義見那人衣衫襤褸,鬚髮凌亂,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仔細看時,卻發現此人竟然是梁山泊好漢打虎將李忠!盧俊義想起樊瑞當時的話語,問道:“兄弟不是和史大郎、朱軍師一道去了關西嗎?卻如何弄成這般模樣?”李忠嘆道:“一言難盡,員外聽我細細道來。”

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四回(下) 女諸葛智布天羅網八、又見招安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四回(下) 女諸葛智布天羅網一、開篇氣勢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十四、三打兗州第四回(下) 女諸葛智布天羅網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十三、臂膀盡失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十四、回光一擊二十六、英雄末路第九回(下) 鳳翔府九紋龍除名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十四回(上) 承遺訓柯引掌明教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八、又見招安二十五、氣憤填膺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八、又見招安十三、沂蒙條約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二十三、臂膀盡失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二十三、臂膀盡失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二十六、英雄末路一、開篇氣勢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十一、勝敗無憑十九、虎入羊羣十七、逆轉良機七、武聖傳人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十八、神來一筆二十、如鯁在喉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二十一、冷箭天火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十八、神來一筆十五、另類戰爭十六、賣友求生二十、如鯁在喉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二十四、回光一擊八、又見招安第十四回(上) 承遺訓柯引掌明教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十八、神來一筆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十七、逆轉良機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六、萬年永清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二十三、臂膀盡失十、仙道民團二十、如鯁在喉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九、快意恩仇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十二、雷將統領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陳氏父女十七、逆轉良機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第十一回(上) 混江龍智取洞庭山二、陳氏父女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四、奸寇勾結七、武聖傳人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十七、逆轉良機三、天生死敵第七回(下) 鐵臂膀遺書三篇九、快意恩仇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三、天生死敵一、開篇氣勢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