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兵書

第二日早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剛到衙門,昨日那百戶已等候多時,一見他就急忙上前稟告:“大人,人犯已招認,可證明高捷有行賄之意。另外還招認御史袁弘勳有受賄之舉。”

駱養性一聽大喜,連忙問道:“供狀可有畫押?”

“已畫押。”

“可有刑訊逼供之痕跡?”駱養性想了想,又問道,他不想再讓文官抓住可能的漏洞。

“大人請放心,那人進了獄裡,看了刑具,稍微一嚇,就自個兒全招了。”錦衣衛百戶笑着彙報道。

駱養性聽了,輕蔑地一笑,然後道:“如此甚好。去,召集相關人等來我處商議此事,一定要讓那些人看看錦衣衛的手段。”

“遵命!”百戶答應一聲,急忙去通知相關人員。

此時,鍾進衛還在和徐光啓一道巡視各類新式窯,自然不知道一場京師反腐大風暴即將來臨。

之前舊的水泥實驗新式窯並沒有停工,一直在不停地燒製水泥。所得的水泥用於建築新水泥廠,一方面是積累水泥的使用經驗,另外一方面是水泥建築比較快速,符合眼下趕進度的要求。

沿着水泥廠的範圍已建起圍牆,從難民營中選出來的身強力壯之士都在圍牆兩邊勞作。

鍊鋼和玻璃的實驗窯比當初實驗水泥的窯,規模還要小,目的是爲了儘快出結果。而且都落在水泥廠內。等實驗結果成功後,玻璃廠也會建在水泥廠邊上,方便保密。

原來的廠衛已不夠用了,因此派了五城兵馬司的兵丁作爲主體警戒,廠衛監督。

巡視完熱火朝天的工地,鍾進衛和徐光啓回到水泥廠辦公大廳休息,顧百川和王鵬就在廳門那守着。

“中興伯,您說有各種類型水泥,這該如何燒製出來?”徐光啓喝了口熱茶,然後向鍾進衛請教。

坐在下首的安貴義聽了也看向鍾進衛,他在那日聽了鍾進衛的話之後,一心撲在了這些新式物品的燒製上。

“這個我也不知道,應該是加入各類不同原料的結果吧。”鍾進衛在後世沒接觸過水泥生產,自然不可能記得。

徐光啓微微有點失望,看來中興伯也不是無所不知的。

鍾進衛想了下又補充道:“其實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只要不停的實驗和研究,總會搞出來的。”

徐光啓點點頭,不過暫時還顧不過來搞這研究,要全力以赴地提高產量爲先。而且,就憑目前的工匠,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能力搞。

“皇上那邊已答應推行各類研究院,不過不是現在,到時候可以建些相關學堂,然後選拔人員出來搞這些創新。”鍾進衛給徐光啓出主意。

鍾進衛緊接着又補充道:“回頭我寫一些各類水泥特性的說明文檔出來,有目的性的研究,會比較好。”

“中興伯,您寫的這些都能燒製出來,不會白費功夫吧?”徐光啓想到一種可能性就問道。

“不會,我寫的這些水泥,當然都是已經燒製出來過的。”鍾進衛非常肯定地答道。

“莫非您的家鄉已有這些水泥?”徐光啓對鍾進衛那神秘的家鄉充滿了好奇。

“沒錯,所以我寫的就肯定能燒製出來。對了,回頭我把玻璃的也寫下。”鍾進衛想起來,其他的一些自己見過的玻璃製品也可以畫出來,然後讓工匠去試製。

徐光啓沒理鍾進衛這句話,看看在邊上認真聽着的安貴義,心裡掂量了下,然後問鍾進衛道:“中興伯,在皇上的那副地圖上,您的家鄉位於什麼地方?”

鍾進衛聽的一愣,不好,自己要隨便指一個地方,有地圖可以指導,說不定哪天有人特意跑去看,就戳穿了。徐光啓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想到這裡,鍾進衛有點懵了。

沒地圖的時候,自己隨便說都沒問題,反正不會有人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自己說的地方到底在世界的哪裡。現在有地圖了,還是那麼精確的地圖,就不好亂說,帶着地圖穿越,真是作繭自縛啊。

鍾進衛腦子急轉,看怎麼搪塞掉這個問題。

正在這時,顧百川在門口聽一個進來的番役說話,然後進得廳來,稟告有天使過來找中興伯。

鍾進衛一聽,救星啊,連忙對顧百川道:“天使在那裡,快帶我過去。”

被天使這麼一打擾,徐光啓也不再問了。不一會,鍾進衛拿着本書進來,對徐光啓道:“原來是皇上給我送來一本兵書,讓我平時有空好好看看?”

這話一說出去,廳邊的顧百川和王鵬就看了過去。

徐光啓也好奇,問鍾進衛道:“莫非中興伯要領軍出戰?”

“現在不知道,只是皇上答應讓我練兵,我說現在軍隊中的情況不是很瞭解,皇上惦記着,就讓人給我送來一本孫承宗、孫大人的兵書。”

“中興伯是要練兵?那真好。下官對練兵之法也有心得,中興伯不妨也看看。”徐光啓一聽鍾進衛要練兵,連忙推薦起自己的練兵之法。

“哦,徐大人也寫了兵書,那也給我看看好了,我不嫌多。”鍾進衛笑着道。

安貴義見他們轉換話題開始討論帶兵一事,覺得有點無趣,就站起來向鍾進衛說道:“中興伯,咱家再去工地看看。”

“好,你去吧,有什麼事情過來叫我們好了。”鍾進衛答應道。

然後,他又轉向徐光啓問道:“徐大人,你不是搞技術的麼,哦,反正就是你怎麼也懂得練兵?”

鍾進衛見徐光啓對自己所說搞技術的話語聽得迷糊,就直接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顧百川和王鵬此時被話題所吸引,進了廳。

“下官曾在萬曆四十八年二月開始,督練過新軍,因此有所心得。另外,下官和西洋人打交道比較久,又有一些獨到的心得。正想向皇上建議編練新軍,沒想中興伯已經得皇上同意,正好可以用上了。”徐光啓解釋道,然後又露出一種急於推銷自己想法的表情。

“哦,有何心得?”鍾進衛一聽,也來了興趣,就問道。

徐光啓極力宣揚管仲“八無敵”(材料、工藝、武器、選兵、軍隊的政教素質、練兵、情報、指揮)和晁錯的“四預敵”(器械不利、選兵不當、將不知兵、君不擇將”)。說做到“八無敵”即可無敵於天下,如果是“四預敵”則兵無不敗。

鍾進衛聽不大明白,徐光啓就滔滔不絕地跟他解釋起來。

理論上都沒有錯,鍾進衛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升起一個念頭,是不是等練新軍的時候,把徐光啓聘爲軍事顧問得了。

徐光啓喝了三杯茶後,纔將就着講完,還意猶未盡的,最後向鍾進衛補充道:“中興伯,下官所言獨門心得,就是火炮的運用,下官相信火炮在將來的戰爭中,不管是對建虜還是對西洋人,都將是舉足輕重的。”

鍾進衛聽了點點頭,這點沒錯,他也知道,就引用了後世的一句話:“不錯,火炮將是未來的戰爭之神。”

徐光啓一聽鍾進衛和他的看法一樣,甚至還更高一步,提高到了神的地步,不禁有相逢知己的感覺。

於是,又開始就着火炮的話題,滔滔不絕的談起來。從火炮與城市防禦,火炮與攻城,火炮與步、騎兵種的配合等各個方面說開去。

等徐光啓興致勃勃地說地差不多的時候,嗓子差不多都快啞了,但他絲毫不覺得,因爲聊的太痛快了。

以前的時候,只有自己的門生、孫元化的面前,說起火器來的時候,才能說得痛快。其他人,都不是很喜歡聽。

鍾進衛聽了半天后,問徐光啓道:“那咱們大明的火炮技術,如今怎麼樣了?”

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42章 交易第68章 老少合謀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33章 驚變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45章 這一年第594章 陷阱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36章 袁可立第360章 災情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789章 睡吧乖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78章 一羣豬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23章 勤王詔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34章 閻應芳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8章 貨幣戰爭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16章 陶瓷廠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54章 競拍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16章 陶瓷廠第8章 擔憂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50章 死人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308章 要自救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48章 結賬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7章 胡正言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497章 藩王會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