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朝鮮局勢

“你猜?”

鍾進衛依舊用出了無敵賴皮大殺招,秒殺一切問類似這種問題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這招除了不能對付崇禎皇帝之外,其他人都是無解的,而崇禎皇帝則絕對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崇禎皇帝在聽到鍾進衛所提出的有關出使歐洲的建議後,連連稱善,如果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可以拿來用,那是最好的。還有工匠什麼的,如果能來大明,也就不會受制於那些傳教士,受制於澳門那些佛郎機人了。

他招來首輔溫體仁、工部尚書徐光啓、禮部尚書何如寵來商議此事,並對徐霞客進行了面試,一切覺得可以後便馬上開始啓動這一計劃。

西洋離大明太遠了,這事早做早好。等以後要是和西洋人交惡了,基本就沒法做這事了。

因爲鍾進衛的建議,使大明對西方宗教進行打壓,再加上大明對西方的步步壓迫和最終的全面開戰,以致在鍾進衛死後若干年,他在東方被神話,但在西方卻被妖魔化了。

京師的傳教士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突然被告知要禁止他們傳教並遣送出境,一下就懵了。

他們連忙去求助他們可能會得到幫助的一切力量,企圖改變皇帝的決定。這些反應都在朝廷的預估之內,事情沿着計劃往前走。

而在朝鮮半島,建虜也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被神出鬼沒地明軍連連襲擊。

原本建虜還不是親自上陣收糧,都是在各大城市壓迫朝鮮官員交足糧食。

可先前收集起來的糧食卻被盧象升中途打劫,根本就沒能運回遼東建虜窩裡。

在奴酋皇太極傳話給朝鮮的莽古爾泰後,他雖對皇太極推卸責任大爲不滿,卻也不得不加重了收刮朝鮮糧食的手段,派出了自己的軍隊隨同朝鮮軍一起去地方上徵收糧食。

這建虜一放出來,哪會文明執法!

“請問,你家糧食有多麼,能不能勻一點出來給我們大金救救命啊?”

“按照大金和你們朝鮮的協議,你們應該擠出一些糧食進貢給大金國的,請務必遵守。”

類似這樣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有,他們直接監督着朝鮮軍隊一到地方上,就打砸搶,順帶着不只是糧食,只要有點值錢的,統統撈走。

甚至是女人,只要看中的,不是當場解決,就是搶回去享受一把。誰要是敢反對,直接殺了了事。

有的朝鮮軍隊在這個過程中,爲非作歹,趁機發泄着他們心中的陰暗一面。

當然,也有的朝鮮軍隊,對此敢怒不敢言。雖是乖乖地執行建虜的命令,卻也沒有再多禍害自己的同胞。

只有很少一部分朝鮮軍隊,無法忍受這種對付自己同胞的手段,拒絕配合。這些人不被建虜屠殺,就只能逃亡了。

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逃到山上當起了義軍,開始反抗建虜和朝鮮官府。

但到後來,這類人更多的則和朝鮮老百姓一起,逃亡到大明控制的各個海島,以尋求庇護。

因爲被盧象升放回的那些押送糧食的朝鮮軍隊,把明軍如摧枯拉朽般打敗建虜的消息傳回了朝鮮國內。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又誇大了明軍的力量,使得朝鮮軍民對曾經的宗主**隊一下又充滿了信心。

這些朝鮮軍民逃到登萊明軍控制的海島上後,也把有關建虜的情報都報告給了各處明軍統領,消息就因此彙總到了登萊巡撫盧象升處。

盧象升當即大喜,決定出兵打擊分散了力量的建虜,順便可以練練軍隊,鼓舞士氣,揚我大明軍威。

這日午後,三四百建虜監督着朝鮮軍隊剛從各村莊收集了糧食,在回鐵山的路上。

他們一點都沒意識到,前面路邊的山上早已埋伏着明軍,等候他們多時了。

現在的明軍在朝鮮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基本上所有的朝鮮人看到明軍,那是彷彿小孩被別人欺負,看到自家大人回來的那個感覺。

他們把自己家裡藏起來剩餘不多的糧食拿出來犒勞明軍,冒着生命危險刺探建虜的行蹤,彙報給明軍。

因此,大明軍隊的耳目可以說遍及朝鮮境內,彷彿長了千里眼、順風耳。而建虜和那些甘願爲建虜幫兇的朝鮮軍隊則如瞎子、聾子一般,絲毫不知外面的情況。

埋伏着的明軍首領,就是盧象升的標營把總張獻忠,看着建虜和朝鮮軍隊進入了伏擊圈,當即下令攻擊。

弓箭、火槍突然招呼了出去,一下放倒了一大批敵人。趁着建虜和朝鮮軍隊被打懵之際,張獻忠帶頭髮起了衝鋒。

農民軍出身的這批人在張獻忠的帶頭下,衝在最前面。他們在追擊戰後,朝廷的嘉獎一下來,使他們嚐到了立功的甜頭,同時也明白了巡撫並沒有歧視他們出身,打壓他們的意思,因此使得他們在作戰中更是勇敢。

那些朝鮮軍隊一見四面八方都冒出了大量的明軍和朝鮮服飾的人,喊殺着衝向他們,早就嚇得腿軟了,紛紛棄了兵器跪下投降。

而那些建虜,在朝鮮境內當大爺當慣了,只知道享福,缺了一股抵抗之心。有福可享,誰願意拿自己的命去拼明顯打不贏的仗。

這樣的戰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明軍必勝。結果也基本沒有出乎意料,經過一次遠程打擊還活下來的建虜,一般都調轉馬頭,拼命逃跑。

這些建虜知道逃出去才能活命,因此也是拼了命的逃,他們的武勇此時體現得淋漓盡致,往往也能讓他們成功逃脫。

伏擊戰的最後,一般就是這樣的結果。大部分建虜逃走,大部分朝鮮軍隊當了俘虜。

而後明軍執行盧象升下達的命令,把他們繳械後丟給朝鮮人,自己押着糧食等戰利品迴歸海島。

一次、兩次、三次之後,莽古爾泰察覺到不對了。不再派小部隊出去徵集糧食,更多的是把收糧的壓力移到了朝鮮官府身上。

朝鮮境內的局勢一天比一天的亂起來,這一切既在奴酋皇太極的意料之中,卻又在他的意料之外。

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82章 突變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5章 監軍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315章 立威第576章 大灰狼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50章 死人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829章 嚴打第769章 關注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29章 餉銀(1)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3章 相信(1)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1章 京師之戰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713章 燈下黑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15章 偷雞不着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826章 兩份銀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806章 執着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63章 榮譽榜第9章 指點江山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83章 喜從天降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93章 以一敵四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10章 吃西瓜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29章 餉銀(1)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314章 賭約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794章 鋼鐵廠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865章 電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章 擔憂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594章 陷阱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66章 看稀奇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48章 教育部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