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

“陛下,末將以前的時候,積累了一些錢。願捐出來作爲水師學堂的建設經費,這樣朝廷就可以省出建水師學堂的費用了。”鄭芝龍恭敬地奏道。

他主動捐款,其實並沒有犯傻。在當海盜和擔任海防遊擊期間,他通過或搶或走私,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正在家鄉建豪宅。

如果是以前,他手中還有龐大的水師,而朝廷並無像樣的水師,那麼鄭芝龍手中握有大量的財富,他也是不怕的,自然就不可能捐錢這事。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的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而朝廷又要大力發展水師。鄭芝龍完全能想象得出來,以大明的人力、物力、財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仿製出數量龐大的西洋戰艦。

而且,鄭芝龍這些天跟隨新軍南下打仗,已見識到了新軍的火器比西洋人還先進,不用點火就能發射的燧發槍,而西洋人還在用老式的火繩槍。一旦大明和西洋人打起來,光火槍一項就能佔很大的優勢。

鄭芝龍自然不會知道,西洋人其實也有燧發槍了。只不過遠在亞洲的西洋人尚未配備,就是在歐洲,也要再過十多年後才能普及。

鄭芝龍的眼光還是很毒的,雖然他這次只見過新軍的野戰炮兵部隊,但他能看出新軍的炮也要比西洋人的好,主要體現在重量和質量上面。

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來,以後西洋戰艦仿製出來後,配上大明的火炮,就算戰船上稍遜於西洋人,但也足夠在火炮上彌補了。

大明水師的強大,已是指日可待。

鄭芝龍要把錢捐出來的第二個理由是自己現在虎落平陽,生死都操控在朝廷手中。而且朝廷對自己的情況極爲熟悉,連自己遠在日本的正妻是日本人都知道。要是自己握有大量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的財物,卻只是自己享受的話,恐怕終有一日會招來禍患。

鄭芝龍捐錢的最後一個理由,就是他覺得,自己主動捐錢給朝廷,朝廷總不能虧待了他。換句話說,他這是明目張膽地向朝廷,向崇禎皇帝行賄,至於付出後的回報,自然是以後在大明水師中佔據一席之地,這點他還是有自信的。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以及畢自嚴聽了鄭芝龍的話,都是非常高興。現在大明百廢待興,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能節省一筆開支就少一份用錢的壓力。

崇禎皇帝當即表揚道:“鄭卿一心爲公,其心可嘉。等大明水師建成之後,還需要你再爲大明徵戰四方,你可願意?”

鄭芝龍自然聽明白了崇禎皇帝話裡的意思,就是以後也會給他帶一支大明水師,縱橫海上。

這就是鄭芝龍最大的期望了,一聽之下自然歡喜,連忙應承下來。

鍾進衛知道,朝廷也確實需要像鄭芝龍這樣有豐富海戰經驗的人,因此他並沒有反對。但對於鄭芝龍這個曾經的大海賊,多少還是有點不放心的。

他心中一動,就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我大明是要把新軍中的錦衣衛政委機制推廣到所有軍隊中,那麼這水師也不例外。現在大明水師重建,剛好可以實行錦衣衛政委機制,至少一艏大型戰艦上要有一個。可以讓他們也進水師學堂去學習,熟悉海戰事宜。”

溫體仁在邊上一聽,當即贊同道:“陛下,臣附議。”

其他文臣也跟着出列,贊同鍾進衛的提議。他們這些人,比起鍾進衛來說,更不放心鄭芝龍領着大明水師跑海上去。誰知道他出去後會幹啥,有自己人監督着才能放心。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聽得心中暗暗高興,因爲錦衣衛的勢力又要擴展一步了。

而王承恩在邊上瞅見他那眼角的笑意,暗暗鄙視了一把。你錦衣衛就是勢力再大,還不是在咱家東廠的監督之下。

崇禎皇帝見羣臣一致意見,很是高興,就對鍾進衛道:“就準鍾師傅所奏,不過如此一來,錦衣衛政委人手將更不夠用,鍾師傅就幫錦衣衛儘快成立你之前所說的錦衣衛政委高級領導機構吧!”

“是,陛下。”鍾進衛答應了下來。

他想着出戰遼東之前,多招了一批錦衣衛政委。這麼一段時間下來,也算是實習過了。之前老的那批抽調出來,應該是沒問題了。

鄭芝龍在邊上聽到要安插錦衣衛到每艏戰艦上去,他大概知道這應該是監軍。雖然他心裡有點不喜歡,但聽說要在大明所有軍中都推廣開來,也就釋然了。

“陛下,在大明水師有眉目之前,臣以爲最好還是不要讓各地藩王知道西班牙航線一事,免得他們打退堂鼓。”溫體仁向崇禎皇帝建議道。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能不強行逼迫那些藩王就最好了。當然,要是藩王最後不肯去的話,就只能用硬的了。關係大明江山社稷之事,就是親兒子,也沒得商量。

他想到這裡,轉向鍾進衛問道:“鍾師傅,各路藩王的培訓是否已準備好了?”

鍾進衛明白西班牙航線這事,讓崇禎皇帝有了緊迫感,不準備等去年派出去勘探的人回來,就想早點推動藩王封建北美一事了。

他想了一下,點頭回答道:“陛下,應該沒問題。可以讓藩王派人前來,到新軍中進行培訓,另外再來人學習如何與印第安人接觸,還有一些衛生等防疫工作的開展等等。”

鍾進衛說着說着忽然感覺自己要是有分身術就好了,太多事情要自己來安排了,別人還無法替代。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答覆後,就對內閣首輔溫體仁道:“此事的前期事宜就由內閣來安排吧。”

“是,陛下。”溫體仁應承道。

崇禎皇帝接着轉向一直在邊上打醬油的王承恩道:“各地藩王的情況,一定要小心在意。如有異常,須得馬上稟告。”

“陛下放心,奴婢看緊着的。”王承恩馬上表態道。

因爲江南的荷蘭人之亂,導致遼東大捷被忽視了。現在荷蘭人之亂平息,由此帶來的影響也一一商議完成,崇禎皇帝這纔想起遼東的事也要說一說了。

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380章 張縛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156章 劉興祚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618章 憂心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48章 吐血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34章 鼠疫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96章 滅口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260章 首勝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460章 冰棍第460章 冰棍第348章 要翻盤第547章 有喜了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79章 兵書第179章 兵書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649章 跳雷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49章 扁人第17章 漢奸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457章 殺神第315章 立威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588章 偷城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866章 看稀奇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843章 回京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63章 榮譽榜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25章 拖拖拖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179章 兵書第377章 叮囑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