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

鍾進衛在海州城待了不到三天,便回京師了。這一次回牛莊驛的路上,沒有建虜護送,顯得“孤單”了點,速度就快了不少。

不過鍾進衛在回到京師之前,去錦州拐了一趟,看望遼東巡撫袁可立。

這時,袁可立的風寒在御醫的調養下,已好了。見到中興侯前來拜訪,連忙出府相迎。

對於中興侯,他是神交已久。不但是因爲中興侯被傳言說是神仙下凡,對於信道的他有非常吸引力,而且鍾進衛對上建虜的戰績,也讓袁可立佩服不已。

不過,當他見到鍾進衛時,卻稍微有點失望。沒有看出鍾進衛的仙風道骨,感覺就和普通人差不多。

不過他很快也發現了鍾進衛身上許多與衆不同之處,比如他對別人的稱呼,他對下屬的態度,以及他對一些事情的見解,都讓袁可立感到很意外。

但鍾進衛來找袁可立,並不是來和他聊天的。他道明來意之後,讓袁可立大吃一驚。

但鍾進衛給他細細分析了一番之後,便支持了中興侯的決定。

鍾進衛在袁可立這邊得到確認之後,便告別了熱情異常的遼東巡撫,匆匆回京師了。

他一到京師,就向崇禎皇帝繳旨,同時彙報了此行的經過。

崇禎皇帝聽着這次遼東之行的順利,聽到建虜已逃離海州,感到非常的高興,他對鍾進衛感慨道:“鍾師傅,現在建虜終於怕了。”

鍾進衛一笑,然後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大明目前的局勢必須加快藩王封建北美。而要加快這個步伐,最好是要儘快解決建虜,還遼東一個安寧。這樣遼東的道路就可以儘快修起來,海參威也可以儘快建起來。”

“朕知道啊,但新軍不是人數不夠麼,打遼陽都要擴建到兩萬人。”崇禎皇帝聽了,一下又變得有點急,稍微有點抱怨地說道。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這個不淡定的樣子,馬上笑着道:“陛下,臣有個計劃,用一年的時間準備,在明年和建虜大決戰,至少要奪取建虜的僞都瀋陽。”

崇禎皇帝一聽,立刻坐直了身體,精神抖擻地問道:“鍾師傅,當真能行?”

話問出之後,馬上想起之前的事,不由得稍微有點氣餒地問道:“但朝廷一下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改編足夠的新軍啊!”

鍾進衛笑着搖搖手,連聲道:“陛下,臣知道,不用那麼多錢,還是計劃中兩萬整編新軍的錢糧就可以了。”

崇禎皇帝一聽,眼睛一亮,馬上追問道:“真得?建虜人數不少啊!”

鍾進衛也不和崇禎皇帝兜圈子了,直接解釋道:“陛下,臣的想法是這樣的。兩萬新軍整編改爲一萬,剩下一萬新軍的成本,用來裝備邊軍。”

崇禎皇帝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他有點疑惑地問道:“鍾師傅,這京營都還沒改編完成,就去改編邊軍,這和原定計劃不符吧?”

鍾進衛一聽,有點無語,他只好加重語氣道:“陛下,臣說的是裝備邊軍,不是改編邊軍。”

崇禎皇帝愣了下,稍微有點不好意思,他看着鍾進衛問道:“鍾師傅,朕聽你把計劃說完吧。”

早該這樣,鍾進衛在心中暗自說了句,然後給崇禎皇帝解釋他的計劃道:“新軍的成本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待遇,另外一個是裝備。爲了有足夠的數量能對付建虜,臣想到的主意就是把燧發槍下發給邊軍。”

“主要是給登萊明軍和關寧軍,讓他們各自在軍中挑選敢戰之士,各一萬人左右,裝備燧發槍,但不漲他們的待遇以節約成本。這麼一來,加上京營改編完成的一萬五千人,人數就差不多了。”

“再由新軍派出老卒前往關寧和登萊兩地訓練邊軍,用一年的時間來訓練,應該足夠形成一支強軍了。也就是明年之後,新軍主力從海州出發,登萊明軍從丹東地區出發,而關寧軍從錦州出發,三路大軍以火器部隊爲主力,冷兵器部隊爲輔,直攻建虜僞都,迫使建虜與我大明決戰。”

崇禎皇帝聽着鍾進衛的講解,一邊在腦海中想象三路大軍分左中右進攻建虜的情況。

等鍾進衛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帶着一絲疑慮問道:“鍾師傅,爲什麼不集結三路一起進攻,避免重蹈當年薩爾滸之戰的覆轍不更好麼?”

鍾進衛一聽,笑着搖搖頭道:“陛下,這那會和薩爾滸之戰一樣呢!當年那一戰,不但事先通知建虜,讓建虜有了防備,而且本身又糧餉不齊,將士不盡心,太多的無語了。”

“但現在,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之下。這個,陛下,臣是真心這麼想的。糧餉齊備,軍械精良,將士一心,加上有多次對虜戰事的勝利打底,必然會重創建虜。”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這番話,心中不禁暗暗感嘆:只要是稍微明眼的人,就能看出大明能出現如此良性的局面,完全是鍾進衛在這裡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如果沒有鍾進衛憑空穿越而來,大明要想出現這樣的局面,真比做夢還不可能。

“好,鍾師傅,就依你所言。朕也會傳旨給關寧、登萊兩路邊軍,只要軍士能在這一戰中立下大功,就抽調到京營,享受京營的待遇。”崇禎皇帝沒有猶豫,當場同意了鍾進衛的提議。

當然,他說得這個抽調的士卒,是指那些裝備了燧發槍,但待遇還是邊軍待遇的這批人。

現在對虜兵事上,鍾進衛的建議,崇禎皇帝的首肯,其他人就基本不會唱反調了。而且這次鍾進衛還是基於撥給新軍改編的錢糧基礎上做得調整,讓內閣和戶部尚書等人都沒話可說。

於是,鍾進衛很快開始實施這個想法。他派曹變蛟領着一千新軍老卒前往登萊,訓練盧象升挑選出來的一萬登萊明軍。

另派左良玉領一千新軍老卒向薊遼督師孫承宗報到,訓練孫承宗和袁可立挑選出來的一萬關寧軍。

而京營新軍的改編,則由曹文詔負責,鍾進衛自己卻撲到了藩王封建北美的事情上。

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87章 漱口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248章 鳥銃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34章 閻應芳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7章 漱口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26章 再坑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34章 鼠疫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60章 冰棍第38章 兩策之論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78章 思念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385章 開封府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88章 年夜飯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30章 餉銀(2)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116章 陶瓷廠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4章 相逢而泣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16章 面聖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843章 回京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588章 偷城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715章 追債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81章 廢墟新棚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728章 三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