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翹首以盼

鍾進衛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想了半天也沒想出特別好的辦法。就只好坐直了身子,同時睜開眼睛對曹文詔道:“實行糧食配給制吧,瀋陽城內所有人每天的口糧都定量統一分配。至於建虜,餓不死就成了。”

“是,侯爺。”曹文詔答應一聲,但仍看着中興侯。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只能暫時緩解一下危機而已。

見曹文詔的樣子,鍾進衛知道他還在期待自己有更好的辦法,就對他說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有等各路大軍返回,遼東戰事真正結束,凱旋迴京後解決這個問題。”

他見曹文詔想說話的樣子,就先一步又說道:“我在捷報中已經提及過需要運一批糧食物資過來,多少應該會有一些的。這樣吧,我再給山海關孫大人也寫一封信,讓他那邊也支援一點糧食過來。”

這麼幾個手段用出來,也是目前狀況下的極致了。曹文詔有點佩服得點點頭,便出去做事了。

再說皮島,自從大軍出征之後,東江鎮總兵陳繼盛每天都會去碼頭逛一圈。有的時候,雖然他知道就算一切順利,也不可能這麼早就有消息返回。但他還是會去碼頭,反正不去碼頭,他就睡不好覺。

雖然皮島上的軍隊大部分都已被中丞帶走了,按理來說會比較冷清,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碼頭上經常有朝鮮船隻靠近,然後將他們的特產賣給島上的明軍傷殘商會。

這個商會是由張獻忠牽頭組織的,因爲其本身就是戰鬥英雄,又是登萊巡撫的標營親信,再加上他那四個乾兒子,牽扯上中興侯的關係,因此,沒有任何人會找這個商會的麻煩。

皮島上和朝鮮人的貿易,在這個商會的帶動下,頗爲紅火。朝鮮國內的經濟一塌糊塗,導致其本國通貨膨脹。因此,不管朝鮮百姓,還是其官員,都喜歡上了大明九思寶鈔這種硬通貨。

通過和商會的貿易,獲得大明九思寶鈔,再流通到朝鮮國內去,這種貨幣的流通趨勢正在慢慢地擴散中。

朝鮮的特產,特別是高麗人蔘之類的高級滋補品,在大明京師頗爲受歡迎。張獻忠定的價格又實惠,常常剛進過去就被銷售一空。因此,他這段時間回來了皮島上,準備多收購一些去京師。

這日,他正和一些朝鮮商人在碼頭做買賣,忽然看到陳繼盛又溜達到碼頭來了。剛好交易完成了一筆,張獻忠就笑着和陳繼盛打招呼道:“陳大帥,又來散步了啊!”

對於張獻忠,陳繼盛可不敢拿架子,他笑着回道:“是啊,消消食麼!怎麼樣,生意還好吧?”

“也還可以,軍中退下來的同袍又加進來一批,大家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張獻忠說着,臉上露出了頗爲自豪的神情。

說起來,陳繼盛也是蠻佩服張獻忠的。按理來說,張獻忠歷次立功的獎賞,就夠他養老了。更何況他收的四個義子,都不是一般人物,更是中興侯的幹侄兒。有這個關係在,張獻忠的生活會更好一層。

但張獻忠卻沒有在家閒着,和軍中傷殘同袍一起搞起了這個商會。最終還做得紅紅火火,以致不少軍中傷殘士卒還成了家中的頂樑柱。這種情況在以前,可是沒有過的。

張獻忠和陳繼盛閒扯了幾句之後,就對他說道:“大帥,您說這遼東戰事會打到何種程度?”

他雖然已殘廢,可一顆心卻也牽掛着遼東戰場的局勢。甚至可以說,他比陳繼盛更爲關心。

因爲一是他爲之戰鬥和爲之改變了後半生的對虜戰事,到底會有個什麼樣的結果,他很關心;

二是他的四個乾兒子都參加了這次戰事,還有他的那些老鄉,他的恩主登萊巡撫盧象升和中興侯,這些因素使得他份外的掛念。

但因爲他從軍中退下來,對這戰事的詳細情況就不甚瞭解,因此才問陳繼盛。

陳繼盛聽了,心中還是有點擔心的,否則也不會每天都來碼頭溜達。但他在表面卻還是笑着對張獻忠道:“這場戰事,贏是一定的。但至於會贏到什麼程度,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建虜都是有腿的,打不贏跑了也是容易的。”

對於這點,張獻忠也同意。他和陳繼盛都是多次和建虜交手過,深知建虜不能小覷。雖然建虜現在對上明軍,十有九敗,可其強軍的底蘊還是有的。戰場上的事,不到最後一刻還真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張獻忠想了下,問陳繼盛道:“大帥以爲現在登萊軍打下鳳凰城沒有?”

陳繼盛一聽,根據正常的戰事進度估計了下,然後對張獻忠道:“估計剛打下鳳凰城,正往瀋陽進發。”

張獻忠想想,正想附和時,卻發現海面上有一艏船正飛速往碼頭駛來。

他眼力好,又是軍中出身,一下就看出是傳令用的快船。

“大帥,快看,好像有消息返回了。”張獻忠連忙用手指着陳繼盛的背面,有點驚喜地道。

陳繼盛一聽,“霍”地一下轉過身子,往碼頭方向望去。

果然是傳令快船,他看得分明,便馬上撇下張獻忠,快步往碼頭上走去。

張獻忠一顆心也記掛着遼東戰事,當即緊跟在陳繼盛身後而去。

剛纔聽他們兩人交談的路人,都不由得把這消息八卦了開來。這個消息其實是島上每個人都關注的,因此消息傳開的速度非常快。傳令船還沒靠岸,碼頭上已經圍了一堆人,帶着忐忑的心情注視着那傳令船的到來。

當陳繼盛看清傳令兵臉上的笑容時,提着的一顆心徹底放了下來。戰事應該沒有意外,肯定贏了,只是不知道是否如自己所料,已經打下鳳凰城了。

“中丞有令,島上無須太多留守兵力,請大帥再組織一支軍隊前往遼東和中丞匯合。”傳令兵看到陳繼盛竟然在碼頭等他,連忙一邊傳令一邊把手中的軍令遞給陳繼盛。

陳繼盛和他身後的張獻忠聽了嚇了一跳,難道是打了敗仗,損失了人馬,因此需要增援?

傳令兵見他們兩人的表情,便知道他們誤會了,就連忙解釋道:“三路大軍已攻下瀋陽,建虜主力被圍殲,奴酋除多爾袞之外,全部梟首。”

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84章 相逢而泣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53章 集中供應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32章 反腐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92章 瀕臨絕境第731章 哥薩克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594章 陷阱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588章 偷城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93章 以一敵四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819章 陳子壯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43章 早朝第40章 軍需官第457章 殺神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226章 宋應星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367章 洪承疇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17章 漢奸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62章 義捐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122章 溫育仁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622章 全功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68章 老少合謀第64章 輿論之論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75章 汰兵完成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49章 扁人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