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

鮮卑騎兵由祁弘、劉琨二人統領。

橫穿半個洛水河谷之後,折向北,慢吞吞地通過了山道,再一路奔行,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纔到弘農,幾乎與北路前後腳抵達。

豫西山區,騎兵奔襲個蛋!

排着隊在山路上小心翼翼走路的時候,尤爲滑稽可笑。摔落山谷的馬兒沒有兩百匹也有百餘匹,鮮卑人還未打仗,就已經虧了。

他們沒有在弘農過多停留,甚至連都督糜晃的宴請都拒絕了。

祁弘是王浚幕府的主簿,和洛陽這幫將官不是一路人,他就是個來助拳的“客將”而已,壓根沒打算給糜晃面子。

劉琨是范陽王幕府司馬。

他倒是想見見一位叫邵勳的殿中將軍,因爲這人在范陽王幕府之中的名聲“如雷貫耳”——不是什麼好名聲。

許昌武庫案,是范陽王這麼多年吃的最大的一個啞巴虧。

若被劉喬父子攻破許昌,掠走甲仗也就罷了,偏偏許昌武庫被“友軍”給搶了,如何不讓人生氣!

范陽王私下裡摔了花瓶,詢問有沒有辦法弄死這個人。

這話一出,大家就明白了,明面上動不了邵勳,只能想些暗殺之類的腌臢手段。

劉琨着實不想摻和這事,他只對邵勳長途奔襲,陣斬劉祐的事情感興趣。

中原諸州,用騎兵用得如此得心應手的人,卻不多見,偏偏此人當時才十八歲,讓人震驚。

坊間傳聞,邵勳曾得神人傳授諸般技藝。

對此,信的人還不少,劉琨就認識一個專門寫志怪錄的人,甚至把這種傳聞記錄了進去,並且寫了洋洋灑灑千餘字的批註,引經據典,煞有介事。

也有人說邵勳是天上人下凡,遊歷一世紅塵,便回到天上。

劉琨對此將信將疑,同時也愈發好奇了,想見他一面,看看傳聞真假。

這樣一個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年輕將領,對於素來喜好兵戈之事的劉琨而言,若錯失結交機會,就真的太可惜了。

無奈他不是主將。

五千鮮卑騎兵只聽祁弘的,連都督糜晃的軍令都不會搭理的。於是,在稍稍補給之後,他也只能遺憾地放棄面見邵勳的機會,繼續行軍,直奔湖縣、潼關方向而去。

司馬顒在此部署了兵馬:弘農太守彭隨、北地太守刁默合兵兩萬餘,共拒東兵。

是的,司馬顒帳下也有弘農太守,蓋因湖縣、潼關、華陰在地理上都屬於弘農郡,數年來一直被關中兵控制着。

但守軍士氣低落,戰意不足。

不用懷疑,這就是殺了張方的後遺症。

司馬越來得太快,根本不給司馬顒重整軍心的時間。五千鮮卑騎兵晝夜兼程,在弘農郡城時都不想停留,直接衝殺了過來。

離譜的是,司馬顒還給守軍加了點料:司馬越拒絕議和之後,他後悔了,遷怒畢垣、郅輔,但畢垣是“河間冠族”,即便殺張方的主意是他出的,卻也不能加罪,於是只能把沒跟腳的郅輔給斬了,以泄心頭之恨。

這樣一來,西軍本就不高的士氣頓時雪上加霜。

潼關岌岌可危矣。

******

六月初一,主力大軍分批離開弘農。

糜晃、邵勳二人並轡而行。

“司空在蕭縣一敗,陳敏便藉口募兵,回去後割據江東作亂,至今未能平定。”糜晃說道。

驛道兩側的山塬鬱鬱蔥蔥,繁花似錦,一如司馬越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局勢。但一片大好之中也有隱憂,那就是青州劉伯根、揚州陳敏之亂。

劉伯根掀起的天師道叛亂已被王浚所遣之鮮卑騎兵討平。

陳敏之亂卻愈演愈烈。

說起來,這還是司馬越的鍋。

張昌部將石冰竄到揚州時,掀起偌大動亂,最後就是陳敏率兵討平的。

徐州封雲作亂,陳敏復率兵討平,積功升爲廣陵相。

司馬越自徐州出師,將陳敏召到身邊,爲前鋒都督。

蕭縣敗於劉喬之後,陳敏看透了司馬越的草包本質,藉口回去幫他募兵,一去不返。

接着便是割據作亂了。

其實,江南大族不介意再出現一個孫策。

無奈如今大晉朝還有點威望,實力也沒衰弱到極點,陳敏家世又一般,願意與他合作的士人並不多,孫策卻是做不了了。

但不打仗是不可能討平的了,而今只能由大晉忠臣、荊州都督劉弘出師。

“四方多事啊。”糜晃嘆了口氣。

老實說,他對主公司馬越也有點腹誹。

陳敏之亂本可以避免的。若在蕭縣擊敗劉喬父子,陳敏能回江東嗎?回不了!

而且,挾此大勝之勢,陳敏的野心也會遭到壓制。

無奈一戰慘敗,不但陳敏跑回去造反,請來的鮮卑騎兵還大掠豫州,作了無數孽。

甚至於,糜晃懷疑青州劉伯根作亂,也與司空在軍事上的接連失敗有關。

說白了,威望太低了,有點壓不住場子。

“都督有何打算?西州軍心動盪,擊之不難。獲勝之後,可曾想過在關中爲官?”邵勳問道。

他察言觀色,發現糜晃有點失望。

當然,這點程度,並不會動搖糜晃對司馬越的忠心。

再失望,他也會盡心盡力。只不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點點的失望開始的,慢慢等吧。

“關中絕無可能。”糜晃搖了搖頭,道:“出了陳敏這檔子事,關中多半會給某位宗王。即便留人鎮守,也是短期的,釐定局勢之後,便會交給宗王出鎮。此戰若真能得勝,我多半會入朝爲官吧。司空在朝中乏人,不能什麼都靠王夷甫。”

入朝爲官?哪有割據一方痛快!但升官入朝,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擢升,況且糜晃本人並不牴觸,這就沒辦法了。

“別光問我,你呢?”糜晃看了眼邵勳,道。

“寸功未立,怎好談這些。”邵勳笑道。

糜晃亦笑:“看祁弘、劉琨等人一騎絕塵的樣子,你要立點功勞,怕是不容易。”

“總有機會的。”邵勳說道:“鮮卑人奔着長安去的,西軍只要不惹他們,多半無事。”

“唉。”糜晃嘆了口氣。

請來的兵,一個個桀驁難制,壓根指揮不了,如之奈何。

西軍的部署,現在摸清楚了。

一共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就在弘農境內,以彭隨、刁默的兩萬餘兵爲主。

第二道防線在華陰,多爲河北舊將,如牽秀、石超等,兵不多,區區萬餘罷了。

第三道防線在灞水一帶,由馬瞻、郭傳兩將統率,兵力不詳。

昨夜兩人飲宴,聊了聊。

邵勳認爲,如果第一道防線告破,後面就沒希望了。

過了潼關,一馬平川,不再有地利優勢。考慮到西兵普遍士氣低落,兵力上又處於絕對劣勢,這仗確實沒得打。

“你家那幾個塢堡如何了?”糜晃又問道。

說這話時,他的目光落在邵勳身後的一千軍士身上。

其中四百人牽馬步行。

馬背上馱着鎧甲、弩機,身上揹着重劍、環首刀。

看他們的樣子,兇悍難制,目中無人,唯緊緊跟在邵勳身後,亦步亦趨。

換個人來,怕是難以指揮這幫驕兵悍將。

另有六百士卒,似乎是洛陽守城戰裡曇花一現的銀槍軍,領頭之人名叫金三,糜晃甚至見過。

此六百人排着整齊的隊列,認真甩手甩腳地走路,與前面那四百人完全是兩個風格。

六百人裡新老夾雜,大概三分之一老兵、三分之二新兵的樣子。

老兵相對更從容鎮定,目不斜視。

新兵喜歡偷偷用餘光四處張望,顯得十分好奇,直到身背認旗的軍官拿刀鞘砸下去爲止。

這些人的器械放在後面的輜重車輛上。

糜晃注意到,人皆鐵鎧一副、長槍一根、環首刀一把、步弓一張,外有雜七雜八的器械若干。

說這些人是莊客部曲,誰信?

聯想到許昌武庫案,糜晃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雲中塢已經完備,金門塢入冬前大體能完成。檀山塢要等到明年了,錢糧實在匱乏。”邵勳回道。

糜晃點了點頭,片刻後說道:“擊敗司馬顒後,你想去哪裡,自和我說一聲。我將你派過去,別鬧出太大動靜就行。”

ωωω •тTkan •¢ ○

“謝了。”邵勳在馬背上作揖,表示感謝。

糜晃這個老好人,應該已經感受到平靜湖面下的暗流了。

他的內心之中,應該也很彷徨吧。

“都督。”邵勳又道:“裴家在陝縣東新修了個塢堡,你就沒想過嗎?”

糜晃聞言,微微有些茫然。

他是真沒想過以後該怎麼辦。

有些事情,真的不願去深想。在他心中,司空擊敗河間王,掃平關中,再剿滅揚州陳敏之亂,似乎就大體太平了。

從此以後,司空在朝中秉政,他們升官發財,名留青史,難道不好嗎?

但仔細想想,這種美好的願望更像是空中樓閣,不着實地。

都不是初出茅廬的新人了,早就過了愛幻想的年紀,何必自欺欺人呢?

邵勳的問話,讓糜晃心中微微活絡了起來。

裴家都在弘農建塢堡了,伱還在猶豫什麼呢?

六月初四,大軍抵達桃林塞,即秦函谷關舊址附近。

此時前方傳來消息,彭隨、刁默率軍至湖縣。

因軍士逃亡日衆,不得已之下,裹挾着全軍出戰,被鮮卑騎兵一戰沖垮,全軍覆沒。

祁弘等人趁勢進佔湖縣,入潼關,再奔至華陰,一路暢通無阻。

糜晃聽聞之後,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五日後,作爲中軍先鋒的邵勳率部進入潼關,正式踏上了關中的大地。

當天晚上,他遇到了從宜陽趕來的信使,一番交談後,頓時大怒:艹你大爺,哪部鮮卑踐踏我家禾苗?心中當即開始盤算,怎樣才能找着機會,擺人家一道。

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五章 弒君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十八章 崔公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三十章 勤王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二章 軍戶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三章 潘園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