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寧海的閒話1

五天後的寶林寺祈福法會,就是福安長公主做的法事。

李桐還記得福安長公主的模樣,只是有些模糊,晉王即位第二年,剛剛出正月,福安長公主就死了。

那一年的春節,十一月裡皇上駕崩,正月裡,剛剛升位做了太后的寧皇后,暴病而亡,剛剛出了正月,福安長公主又沒了……

今年,福安長公主應該是……二十七歲。

後來,她聽楊太后說過無數回,關於福安長公主在修行和親事上是如何如何的不孝。

楊太后提起福安長公主,唯一的話題就是她的親事,她的沒嫁人,她的親事當年如何是周太后最大的心事,就連周太后的病故,漸漸也成了因爲她這親事總不能成,周太后心情鬱結,才病起來的。當然,因爲福安長公主的婚事和修行,最難過、傷害最大的,是先皇,她要修行,先皇是如何如何的難過,她不嫁人,先皇又是如何如何的痛心……

聽的多了,恍恍惚惚中,彷彿楊太后纔是被先皇寵愛了一輩子的那個人,而不是一回之幸後,再也不記得她是誰了。

後來,很久之後,她知道了一些事,包括寧太后是被楊太后強灌了一碗毒酒死的,包括福安長公主是自己吞金死的,福安長公主之所以吞金,是因爲楊太后強行替她挑了一個夫婿,連出嫁的日子都定好了……

她只遠遠看見過幾次福安長公主,和她連話都沒說過,可不知道爲什麼,在聽說她是因爲抗婚吞金而死那天,她一夜沒睡着,頭一回,她覺得楊太后的嘴臉是那麼可惡。

頭一次看到福安長公主,就是在寶林寺的祈福法會上,那是晉王剛剛冊封了太子那年,作爲晉王府舊人,姜煥璋頓時炙手可熱,綏寧伯府和她,也晉升爲京城的紅人。那一次,是安遠侯夫人墨氏請的她,請她和她一起,去參加寶林寺的祈福法會。

在那次祈福法會上,她認識了墨夫人的母親、墨相夫人錢氏,認識了先季皇后的母親白老夫人,認識了呂相長媳袁夫人……

那次祈福法會之後,她真正踏進了京城權貴人家的圈子,在之後的十幾、幾十年裡,和她們周旋交際,有些,相交莫逆……

五天後的寶林寺祈福法會,她想去看看。

寶林寺的祈福法會開始的早,天還沒亮,文二爺就催李信趕緊走,李信帶着剛到他身邊當差沒兩天的寧海,以及自小跟在身邊的小廝清平、隨喜,和文二爺一起,騎馬往寶林寺去。

李桐和張太太比他們晚出發了兩刻來鍾,坐了車,慢慢悠悠往寶林寺去。

寶林寺離紫藤山莊不算遠,李信和文二爺等人縱馬,也就一口氣,就到了寶林寺山門外。

寶林寺隱在一座景色清幽的小山半山,山門外是一條不大不小、很是熱鬧的長街,寧海指着和寶林寺山門斜對,一座樸拙闊大的石木二層樓介紹,“那就是福音閣,和城裡凌雲樓一樣,都是陳家的本錢。”

寧海邊說邊瞄着李信,見他聽到陳家的本錢,卻沒什麼反應,忙接着解釋,“就是廣德陳家,最早是做茶山起家的,咱們家從老太爺那時候起,就跟陳家在生意上常來常往,如今陳家的當家人叫陳斌,跟咱們太太差不多年紀。”

文二爺上上下下打量着寧海。

李信身邊多個長隨管事,這是零碎瑣事,他懶得理會,可這會兒看,這個寧海,好象有點不一般。

“從前咱們還在湖州時,和陳家常來常往,這位陳斌陳爺,認過咱們老太太做乾孃。”

李家上下所稱的老太太,是指張太太的生母,已經故去的嚴老太太,當年張太太開始和整個李氏族人打那場爭產的生死之戰時,嚴老太太就捲包袱搬進女兒家裡,給女兒定心壓陣,後來張太太帶着女兒搬到京城,嚴老太太自然也跟着進了京城。

“當年咱們家從湖州進京城,這事不用細說,大爺最清楚,那時候咱們家生意上很艱難了一陣子,陳家也趁機難爲咱們,想要咱們家在杭州的那幾座茶山,這個陳斌,當年才二十出頭,因爲這事,跟他爹大吵了一架,雖說沒幫上忙,可老太太和太太一直記着他這份人情。”

文二爺的眉梢開始往上擡,擡的老高,十幾年前,陳家家主和兒子大吵了一架這樣的事,這個寧海都知道,他怎麼知道的?這小子有幾分門道!

“十二年前,陳爺的爹一不小心,惹了不該惹的人,橫死在外,陳家其它幾支趁機發難,是老太太和太太出手,幫陳斌穩住陳家,接下了這家主之位,因爲這個,陳爺面上不顯,心裡感激得很,城裡的凌雲樓,還有這福音閣,咱們要去,差不多想怎麼着就怎麼着,比陳爺自己去,還多幾分面子。”

“陳家當年惹了什麼人?”文二爺問了一句,寧海急忙轉向文二爺答道:“聽說是當時的兩江安撫使樊伯韜樊帥司。”

“嗯,樊家現在還有什麼人嗎?”文二爺看着寧海問道。

“沒聽說有出色的子弟,京城的宅子也早就賣了。”

文二爺露出幾分滿意的神情,這個寧海,相當聰明。

“開國以來,一品大員中,象樊伯韜運氣這麼好,卻蠢成這樣的,不多。”文二爺一邊和李信說話,一邊勾勾手指,示意寧海跟上聽着。

“樊伯韜是皇上開府那年,點進王府的侍衛,福安長公主出生前幾年,皇上極其艱難,那時候,王府裡頭,但凡能找到點門路的,都找門路走了,樊伯韜半點門路沒有,人又笨,只好老老實實在王府呆着,沒想到,後來皇上做了皇上,樊伯韜就走了大運,先是做了京衙府尹,後來又做了殿前都指揮使,樊伯韜這個人,沒本事有脾氣,貪婪,睚眥必報,做府尹時,官聲就極差,後來做了殿前都指揮使,就更招人厭惡,朝廷裡幾乎沒有跟他通氣連聲的官員,可至少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想把他弄下去,可就是這樣,樊伯韜還是穩如泰山。”

第六百五零章 最笨的法子第七百一四章 兔子急了第五百四七章 心之所想第五百九二章 改命之人第444章 不堪一推的投豆大法第五百章 從前的媳婦兒第四百八六章 一點兒慈悲第七百章 進門第一百一二章 遠道而來的禍害3第417章 栽死人頭上第八十四章 當家姨娘第一百四六章 宴賓客3第一百三一章 過往已往第五百三五章 紫藤餅第十三章 天道有變第四百九八章 賀家娘子第五百八零章 幫忙的來了第二百七五章 莫逆之交他是誰第一百九四章 心有餘第一百三二章 皇子的八卦第一百一六章 憂慮的福伯第451章 長子第一百二五章 恍然1第二百零三章 好兄弟第五百三六章 解家二姝第四百九一章 託付大事第392章 直面第一百五二章 求助第五百八三章 有話第六百三三章 調貔貅離屋第五十五章 鬧大了第一百三八章 抽薪第六章 又一個寵妾第四十二章 孤注一擲2第三十四章 頑固的舊日印象1第三百六一章 二爺的段位第二百三十章 種刺第二百九二章 姜伯爺的感想第三百二六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五九章 晉王那隻舅舅第六百六三章 冰雪涼水第五百五三章 押解出府第三百六五章 不可說第四十四章 十萬銀1第五百四零章 餘波第一百六三章 雨中閒話3第五百六六章 腿疼第462章 巧第六百九九章 道不同差太遠第三百零一章 會審第二百六九章 心裡有譜特淡定第一百五六章 美人燭臺第一百五五章 渾不吝第五百三九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零六章 一頓素齋第379章 夢裡夢外第444章 不堪一推的投豆大法第三百三三章 阿蘿的危機第六百四四章 一齊下手第六百四八章 看景的來了第三章 血淋淋的悔第一百一七章 變數第三百七三章 也就是鬧一鬧第五百三零章 願賭服輸第三百七零章 不死不行第448章 小毛賊第二百零九章 燈紅酒綠第六百五五章 不忍第二百三九章 明白第六百八五章 我心不安第七十章 頓悟第二百一二章 下手處第二百六三章 統統扯進來(爲了北辰和魚寶的加更)第五百八八章 小兒女的小心思第452章 不認可不行第三十八章 頭號敵人第六百零六章 福壽雙全第九章 兩隻姨娘第六百四八章 看景的來了第二百三四章 蹲守第一百三四章 清修的公主2第448章 小毛賊第一百五九章 一篇文章的推論1第五百二九章 春日菡萏第四百九二章 別找藉口第二百一一章 蘇家的心思第五百五三章 押解出府第412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三五章 憶往第六十四章 治理1第三百四二章 動作第五百八三章 有話第七百二六章 聚與散第六百九二章 認知第四百七十一章 玲瓏心竅第五百七五章 高牆內第六百七三章 偶遇第五百零七章 找個幫手第六百九七章 一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