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福安長公主

張太太笑出了聲,“你可真敢想!狀元我真沒敢想過,我就想着,怎麼着也得進個一甲吧。”

李信被兩人說的笑起來,這還叫沒敢想?

“文二爺政務上極通,”李信接着說起文二爺的事,“上科春闈,考了常平倉,前年在外遊歷時,我專程看了幾處常平倉,尋咱們家幾個掌櫃仔細請教過,自認爲有點通了,可剛剛文二爺幾句話,就聽的我後背都是冷汗。”

“聽人說,這春闈策論一場要緊的很,策論不光文章寫得好,政務上也要看的明白,有見解,你文章上沒話說,就缺實務,看來,這位文先生,咱們請對了!”張太太是個極其明白的人。

李信連連點頭,站起來衝李桐長揖到底,“多謝妹妹替我如此費心,信日後若有……”

“大哥,咱們是一家人,你好了,我和阿孃才能好呢,我們都是要靠你的。”李桐打斷了李信的話,她對他的感激和愧疚,無法言表。

“桐桐說得對,你去跟先生學習去,只管好好學習,別的,有母親和你妹妹呢,不用你操心!”張太太示意李信。

李信站起來笑道:“對了,還有件事,五天後,寶林寺有一場祈福法會,二爺說,寶林寺的祈福法會常有貴人光臨,到時候要帶我去見識見識。”

“寶林寺的祈福法會?好象聽說過一回兩回,既然是先生要帶你去,那就該去,就算沒有貴人,也該多出去走動走動,你放心,我讓人替你和先生準備。”張太太滿口答應。

李桐心裡卻咯噔一聲,她知道寶林寺的祈福法會。

寶林寺的祈福法會,源於福安長公主。

ωwш ▲ttκa n ▲℃o

福安長公主林念真,是周太后的老生女兒,也是先帝最小的孩子,比皇上足足小了十八歲。

福安長公主出生前幾個月,天下大旱,先帝性子衝動,祈雨祈的上火,腦子一熱,對天立誓,一天不下雨,他就一天不吃飯。

一連餓了三天,天上睛空萬里,連片雲都沒有,皇帝絕食祈雨,文武百官誰敢吃飯?都只好跟着先帝餓的兩眼發花。

到第三天傍晚,急的團團轉的周太后,那時候還是周皇后,急大勁兒了,肚子一陣劇痛,本來應該半個月後出生的福安長公主,發動了。

就在周太后肚子劇痛、開始發動的時候,天邊一陣翻卷,起了烏雲,到福安長公主出生時,瓢潑大雨傾瀉而下,足足下了一天一夜,解了這一場大旱。

不光先皇,連文武百官,都覺得這位小公主簡直就是福星臨世,要不是她帶來了雨,百官中間,說不定真要餓死一個兩個了。

因爲這個機緣,對這個小女兒,先皇極其另眼相看。

偏偏福安長公主生的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出奇,先皇從另眼相看到愛不釋手,再到不錯眼的捧在手心裡。

一直到先皇去世,福安長公主的飲食起居,都是先皇親自看護照料,到現在,經歷過前朝的老臣還記得當年先皇一邊和他們議事,一邊給福安長公主餵飯,或是拍着福安長公主哄睡的情形。

福安長公主八歲那年,先皇一病不起,臨大行前,唯一不放心的,不是家國基業,而是這個小女兒。

先皇當年並不喜歡皇上,在福安長公主出生前,先皇十分喜歡皇上的異母弟弟皇三子,差不多已經決定了要讓皇三子繼位。

福安長公主出生、漸漸長大,先皇開始在皇三子和皇上之間猶豫不定,畢竟,皇上纔是福安長公主嫡親的哥哥,先皇那時常常和大臣感慨,說福安要是個男孩子,必定是千古一帝。

先皇一病不起時,下了決斷,傳位給皇上,只是因爲皇上是福安長公主一個孃的嫡親哥哥,皇上繼位,對福安肯定更好一些。

先皇臨大行前,死死揪着皇上的手,讓他對天發誓,要守護福安一輩子,讓福安一輩子順心遂意。

皇上對福安這個唯一的同母手足,本來就十分疼愛,因爲這些事,這份疼愛中又多了一份感激。

皇上極寵周貴妃,周貴妃不管跟誰鬧彆扭,皇上必定責備對方,只有跟福安,皇上必定責備周貴妃,必定讓她去給福安陪禮道歉,不管誰的錯。

好在福安雖然這樣萬千寵愛於一身,卻是個真正有大智慧的,自從先皇走後,特別是這些年,一年比一年低調,不光對被皇上放在心尖上的周貴妃退避三舍,就連諸皇子公主,也從來都是主動退讓。

因爲這些,皇上對她越發疼愛無比。

周太后從福安十七歲那年起,就滿天下給她挑駙馬,可挑來挑去,不是這兒不好,就是那兒不合適,一直挑到福安十九歲那年,太后受了寒,一病不起,這一病,纏纏綿綿病了將近兩年。

這兩年裡,福安搬到太后宮中,衣不解帶侍候母親,這親事,自然就擱到了一邊,兩年後,太后撒手走了,福安長公主哭的暈過去好幾回,將太后送進皇陵,就沒再進城,在太后常去的寶林庵住下來,一定要替太后守滿三年孝。

福安雖說脾氣好,可打定了主意,連太后活着時,也只能隨着她,皇上心疼妹妹,就讓人擴建了寶林庵不遠的一處皇家別院,給福安長公主居住。

三年孝期滿,福安長公主除了服,卻換上了緇衣,並且遞上了一道求皇上允可她落髮的摺子,說是要替先皇和太后,以及皇上哥哥祈福修行。

皇上駁回了摺子,福安再遞,一連幾個來回,皇上沒辦法,折了箇中,修行可以,不許落髮,也不許天天穿那些粗布衣服,吃那些沒油的飯菜,日常起居,還是要按照皇家長公主的規制,一應供奉,要和從前一樣。

福安長公主勉強答應了,就這樣,福安長公主就長住在了寶寺庵旁邊的別院裡,日常除了去寶林庵聽經修行,也經常在寶林寺做一些祈福法事,替皇上兄長,和天下萬民祈福。

第一百二五章 恍然1第四百八十九章 機會第六百四三章 親自出馬第三百六四章 才子們和敗家子們第三百一九章 打死打死第二十九章 挑事3第五百九三章 意難平第二十一章 總是踏錯的陳夫人第454章 寶籙宮第六百八七章 探病第二百零四章 欽命祈福第七十六章 教導第七百十章 作死的節奏第一百一六章 憂慮的福伯第二百二八章 真性情的楊舅爺第454章 寶籙宮第449章 父子第六百六九章 求救第一百六二章 雨中閒話2第二十章 搶先機第六百八四章 把家鄉拿出來第二百一二章 下手處第七十七章 調銀第三百一五章 人財兩得第二百四八章 打起來了第五百四一章 春風與煎熬第十章 廚娘的閒話第三章 血淋淋的悔第六百四一章 掉下去了第二百一二章 下手處第一百九三章 樂與痛第三百七三章 也就是鬧一鬧第一百七十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六百三八章 該下手的趕緊下手第三百六一章 二爺的段位第三百零六章 曲大姑娘到了第一百七八章 圍觀與入局第一百四二章 福安長公主的難題2第二百二五章 哭出風情第三百六八章 週六的好運氣第二百三八章 關節第五十六章 金明池畔1第六百六一章 迅速第一百九五章 養歪了的長公主第二百二六章 入局第一百五四章 顧姨娘的好意2第十七章 從前的印象第六十八章 宿州城第七百一三章 娘第一百三六章 問罪1第二百八一章 秋風起第五百九七章 目中無他第一百四章 寶林寺2第二百零九章 燈紅酒綠第444章 不堪一推的投豆大法第七章 起心算計第466章 放話第五百五零章 八卦第三百三五章 憶往第461章 懶散第九十八章 福安長公主第一百八三章 高人出手第三百五九章 氣勢變化第二百八八章 欽差第四百九零章 女婿和兒媳婦第391章 逼嫁第三百二九章 二爺回來了第419章 濫用激將法第二百八二章 過去未來第三百二七章 閒聊第402章 四個媳婦兒第一百四九章 皆在凡俗中第六百八三章 彼此看着都不好第五百零三章 一份厚禮第六百七九章 畢竟是外家第六百八一章 坑爹坑子第五百九三章 意難平第六十七章 紫藤山莊第五百九零章 怪事第二百二五章 哭出風情第二百六九章 心裡有譜特淡定第六百零六章 福壽雙全第六百五九章 看好第五百二七章 想多了第453章 丁旺第404章 倒黴的霍氏第六百四三章 親自出馬第五十九章 楊舅爺其事第五百七零章 寶籙宮裡的當家人第二百四五章 江南風情第五百二四章 看熱鬧第二百四八章 打起來了第四百九一章 託付大事第二百三四章 蹲守第三百二七章 閒聊第五十七章 金明池畔2第四百七八章 臨危不懼第六百七一章 大事不拘小命第六百九三章 最難的題第426章 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