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

跋山涉水,長途顛簸,長安城已在眼前晃動。

一路行來,袁盎的腦子裡根本就沒有閒過。

這次進京將是和晁錯的又一輪較量。劉恆在世是,晁錯還只是個小角色,當時自己稍佔優勢。而劉恆一死,就今非昔比了,晁錯是新皇劉啓身邊的紅人,而自己根本沒和劉啓打過照面,這種身份的變換,讓袁盎的心裡有些發虛。

但擺在袁盎面前的也沒多少可選擇的餘地,因爲一旦晁錯先行動手,那自己就等着玩完吧。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爲強。

然而,又該如何動手?這是袁盎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這的確是一道難題。

晁錯那個人性格不好,惹人討厭,但是不貪污不受賄,私生活也單調乏味,並且也沒有什麼罪大惡極的劣行。在一些不疼不癢的事情上做文章,不但扳不倒晁錯,還會惹得一身騷。因此,袁盎必須找一件“大事”來說。

可什麼是“大事”?這成了又一道難題。

實際上,袁盎心中有一個現成的“答案”——削藩。這的確是一件天大的事。袁盎在地方待的時間久了,他清楚那些諸侯王們的實力,他更清楚這個建議所隱藏着的風險。

但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爲晁錯第一次提出這個建議的時間是在文帝十三年,也就是賈誼病死的第二年,至今已有十年光景。這十年來,晁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一道奏章,闡述一番“削藩”的必要性。

晁錯年年提建議,當然也會年年遭反對,早已鬧的不可開交,可劉恆一直態度**,雖沒采納晁錯的建議,但對晁錯本人卻不斷提拔,越來越重視。在這個問題上,老皇帝還沒拿晁錯做反面教材,劉啓會憑此找晁錯的麻煩?

袁盎最終也放棄了這個念頭。

可人已近長安了,總不至於返回去吧?如果回去後,老劉濞一不小心真造起了反,那自己就跟着玩完了。因此,袁盎沒有多餘的路可選,只好硬着頭皮進京了。

管他孃的,死馬當活馬醫吧,既然來了,就和晁錯拼了。要是這傢伙真的削了藩,天下立馬大亂,劉濞也一定會造反,自己也就慘了,於公於私,都得去拼上這一把。

馬車終於駛進了長安。

就在袁盎一行人埋頭趕路時,丞相申屠嘉的車隊迎面而來。

這是一次巧遇,然而正是這此巧遇讓袁盎靈機一動,“何不借此人之手……”

沒給袁盎留多少暗自琢磨的時間,申屠嘉的馬車已經近前了。

該有的禮節還是應該有的。袁盎慌忙下車拜見。

而申屠嘉卻沒他那麼激動,只是坐在車上給他打了聲招呼就揚長而去。揚起的塵灰漸漸散去,留下袁盎立在路旁抓狂。

你也太不給面子了,讓老子在下屬跟前出醜。我千里迢迢跑回長安,還得下車和你打招呼,容易嗎我。你申屠嘉可好,大喇喇地坐在車上,屁股都沒挪窩。你是丞相,老子他媽也是丞相,只不過級別沒你高罷了,有什麼可擺譜的?

袁盎本準備請申屠嘉幫忙,聯手對付晁錯。這下可好,還沒張嘴,就被人家當傻子戲耍了一番。袁盎張嘴就要罵街,可剛開了頭,硬生生地把後半句給嚥了回去。

“這個人還是需要爭取的”,他心裡詛咒着申屠嘉,上了車,打馬向自己的府邸趕去。

袁盎到家後,洗了把臉,沒顧得上進宮,先行寫了份拜謁名帖,給丞相府送了過去,要求拜見申屠嘉。

可名帖送了過去後,泥沉大海。袁盎等了幾天後,沉不住氣了。一整衣衫,一口氣跑到丞相府,板着老臉在門口鬧了一陣,申屠嘉終於有動靜了。

一名小吏近前,很不屑地看了他兩眼,“哼”了一聲,陰陽怪氣地說唱道:“你進來吧。”

袁盎那個氣啊,按他以往的性格,早揍他去了。沒辦法,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家呢?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袁盎老臉一橫,“帶路!”

小吏帶着他七扭八歪地在丞相府轉了兩圈,把他領進客廳,然後退了出去。

袁盎在門口時候很生氣,到了客廳依然很生氣。因爲客廳裡空無一人,不但沒見到申屠嘉,連口水都沒給他倒。這的確夠讓他上火的。

袁盎邁着大步,怒匆匆地在客廳裡走來走去,在心裡暗自把申屠嘉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好幾遍。問候過申屠嘉全家後,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也不招人待見。

事實上,申屠嘉也的確不待見這位老兄。因爲袁盎和晁錯比起來,簡直天生一對,半斤八兩,說話難聽,得罪過的人成堆成堆。敬請相信,申屠嘉討厭之人的名單中,若晁錯位居第一,那他袁盎肯定會榮居第二,絕不會排在第三。如果今天站在客廳的是晁錯的話,相信也會享受這番待遇。司馬遷老爺子挺有意思,硬生生地把這對活寶放在一起列了個合傳,活的時候斗的不可開交,死了也讓他倆糾纏不清。

想明白這一層後,袁盎慢慢地坐了下來,開始饒有興致地撥弄案臺上的小物件。

申屠嘉終於來了。他不得不來,袁盎四平八穩地坐下來,擺開架勢準備在他家吃午飯。再不出來見他,難不成真給他加套餐具?

申屠嘉帶着幾個家人邁進門後,態度傲慢地問了一句,“袁丞相進京,不先面見聖上,來我府何事?”說完後,坐了下來,冷冷地看着袁盎。

袁盎心裡那個氣呀,恨不得蹦起來捶他兩拳頭。他咬着牙把申屠嘉暗罵了幾句。看了看周圍幾個下人,然後撩袍跪下,說了一句:“丞相可否屏退左右?”

申屠嘉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談公事,可到官署言於吏掾,我可奏陳上去;若是私事,我不受私言。”然後大手一揮就準備送客。

袁盎這輩子哪受過這等窩囊氣?早些年前,在皇帝面前張嘴閉嘴就是砍掉丞相、御史大夫的腦袋。現在可好,給人磕了頭,還不領情,真是風水輪流轉,今年不在自己家啊。。.。

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章 起點——(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1章 起點——(一)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