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

李續宜剛走一日,朝廷的封賞詔書就下達了。這次封賞是針對數月之前安徽大捷有功之臣的。

李續宜活捉李秀成,另外斬殺長毛十三個一等王,殲滅長毛三萬多人馬,立功頗大。進封一等勇毅伯,賜號巴圖魯。李續宜的夢想總算實現了,如果這次不是因爲丁憂,而是繼續在天京城下作戰的話,估計半年以後,他就能由伯爵升爲侯爵了。

其次就是李明峰,李明峰殺苗沛霖,徹底擊潰苗沛霖十萬人馬,爲朝廷解決了心腹大患,穩定了淮北、蘇北的局勢,他的功勞還在李續宜之上。朝廷這次總算大方了一次,進封李明峰爲正一品太師。並賞賜常勝軍白銀五十萬兩。

除了老李和李續宜之外,立功最大的就是袁保慶,袁保慶率領袁家軍剿滅捻子,捻軍領袖張琢、張宗禹、龔得樹、侯仕維等人,或者被殺,或者被俘,六萬捻軍也灰飛煙滅。朝廷封袁保慶爲河南布政使,並賞帶花翎。

剩下的就是曾國華和李鴻章了,兩人也立有功勞,但是還不夠升官進爵的,所以只是賞賜給了兩人一人一盤朝珠。等到下次立有大功,再一同封賞。

封賞詔書唸完以後,曾國藩望着李明峰的眼神都充滿了嫉妒,更別提其他官僚了。

太師!這可是當朝正一品!三公之一!當朝正一品總人數只有五人!除了祁雋藻、周祖培、翁心存這三大太傅之外,只剩下武英殿大學士賈楨、文淵閣大學士倭仁兩人了。

太師雖然沒有任何實權,但是榮耀卻高。以前李明峰和曾國藩還能勉強的說都是平起平坐的總督,只不過排位有些細微差別罷了。但是從現在起,李明峰就徹徹底底的壓了曾國藩一頭!

不過,曾國藩卻也不着急。只要天京城破,他就能憑藉此功,穩坐大學士的交椅。一年的時間內,桂良和文祥一個病死一個戰死,而且肅順死後,他的位置也一直沒有人補上,大學士空缺了三個,曾國藩正好得一個坐坐。

接下來的幾日裡,衆人都抱着看戲的想法,等着韋志俊和左宗棠比試的最終結果出來。但是長毛不會放任清妖阻截楊輔清的部隊不管,蒙時雍親自率領五萬精兵開了城門,殺出天京,接應楊輔清。

曾國藩派曾國荃、曾國華兩人,各帶五萬兵馬戰蒙時雍。但是曾國藩這次卻大意了。天京城內的長毛,是最精銳的長毛,而且都被洪秀全給洗了腦,悍然不懼死。五萬抱着必死心態的士兵,在冷兵器的戰鬥中,其爆發出的戰鬥力是非常恐怖的。

曾國荃和曾國華,也輕視了蒙時雍,認爲此人不過是承襲了父親的官爵罷了,並沒有真本事。結果兩軍一對陣,廝殺了兩個時辰,十萬湘軍就被悍勇的蒙時雍殺的大敗虧輸。

蒙時雍率軍趁勢進攻,連破湘軍七座大營,殺湘軍將士過萬人,最終直到曾國藩親自帶領十萬人馬救援,這才止住了潰敗之勢。

看到蒙時雍建功,魏超成又帶三萬兵馬出城進攻,想要扭轉被動防守的趨勢。只要能轉守爲攻,天京就能暫時保全。曾氏三兄弟這次不敢再大意,盡起湘軍全部二十餘萬人馬,和蒙時雍、魏超成兩軍戰在一起。

雙方廝殺了兩日,將天京南門外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殺的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長毛拼死不退,魏超成被流矢擊中,身負重傷,被護送回城,城外大軍由蒙時雍引領,繼續苦戰。

長毛是做困獸之鬥,個個玩命,八萬人馬死了四萬仍然不撤。最終湘軍死傷突破三萬,湘軍防線從天京城牆之下十里處被推出到四十里處,若不是李鴻章的淮軍和袁保慶的袁家軍、馮子材和馬新貽的綠營軍及時投入戰鬥,控制住戰場局勢,恐怕曾國藩就要飲恨於此。

南邊左宗棠攔截楊義清,大戰了三場,互有損傷,楚軍並沒有明顯優勢,恐怕短期內也難以吃掉楊義清。

韋志俊帶領一萬常勝軍去戰楊輔清,楊輔清也是不知火槍的厲害,竟然在曠野上排成陣勢和韋志俊打。結果就一戰,三萬人馬就被打死一萬多人。

楊輔清被火器嚇住了,不敢戀戰,帶兵繞過韋志俊的防線,直奔天京逃去。韋志俊率軍在後面又擊斃了數千長毛,最終楊輔清和蒙時雍會兵一處,長毛有六七萬之衆,韋志俊不敢輕動,帶兵返回常勝軍大營。

南邊的左宗棠和楊義清廝殺了多日,最終楊義清看到局勢不對,若不盡快進城,恐怕就要被源源不絕的清軍殺盡,於是就捨棄數千人斷後,他自己則率領大軍和楊輔清、蒙時雍兩軍會合。

左宗棠殺了斷後的長毛之後,這才發覺,三支長毛已經會合了,此刻的長毛兵力還在他的楚軍之上,左宗棠自然不敢主動進攻。蒙時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督率大軍和楊輔清、楊義清返回了天京。

這一場廝殺,長毛折損人數在六萬以上,清軍折損更多,至少有八萬人失去戰鬥力,其中七成是湘軍,一成是楚軍,還有兩成是袁家軍和淮軍、綠營軍,其中還包括數百人的常勝軍。

雖然雙方損失人數差距不懸殊,但是長毛卻成功的實行了匯合,城內兵馬幾乎沒有任何減少,而清軍的整體戰鬥力卻大幅下滑。

原本的二十五萬湘軍,經過最近一系列的戰鬥,只剩下十八萬人馬了。淮軍、楚軍也各自損傷萬人,袁保慶也將十萬袁家軍帶到只剩下七萬人了,馮子材和馬新貽也各自損失數千人馬。就屬常勝軍減員較少,但是常勝軍總兵力本來也不多,對整體兵力對比不產生根本性影響。

此刻,城內有長毛十七八萬,城外有清軍四十多萬,清軍雖然遭受重挫,但還是佔據絕對優勢。

這一戰,雖然長毛略佔優勢,但是洪天王卻對戰果極不滿意。對洪秀全來說,沒有大的勝利,就代表着失敗!

經此一戰,曾國藩暴怒之下,竟然決定對城池發起攻城戰。馮子材、馬新貽兩軍很不幸的被指派爲攻城先鋒,在常勝軍的炮火掩護之下,馮子材和馬新貽兩人身先士卒,率領大軍對朝陽門發起猛攻。

從早上殺到晚上,又從晚上殺到早上,朝陽門附近長達十里長的城牆上都被染成了血色,清軍損失三萬人馬,連帶着長毛也損失了上萬人,曾國藩這才宣佈罷兵。

第二日,又換上曾國荃和曾國華帶領湘軍攻城;第三日是袁家軍,第四日是淮軍和楚軍。每天都是用這種我死三萬,你死一萬的策略來攻城。有幾次已經有大批的清軍都登上了城頭,但是奈何城內長毛太過頑強,最終也沒能徹底的殺進城去。

老李正琢磨呢,若是逼着常勝軍去攻城可該如何是好?反正無論是直接拒絕也好,還是找個藉口推脫也好,老李都是不會答應的,老李最多就是派司馬平的鋒銳營去,若要動老李的常勝軍五鎮,那是絕對不成的!

幸虧曾國藩也明白事理,知道老李不一定給他面子,所以也沒有讓老李的部隊上去。這麼連續攻打了數日,清軍陣亡超過十萬人馬,長毛也死傷三四萬。

清軍不怕死,反正背後有四萬萬老百姓當作兵源,死了十萬,還能再補充十萬,而太平天國不同,太平天國就只剩下一個城池了,城內百姓只有二十幾萬,而且凡是身強力壯的,也都當兵了,太平天國的士兵,死一個就少一個。

按照這種速度,只需一兩個月,清軍就能把長毛消耗乾淨。

洪秀全在城內得知戰況之後,日夜焦慮。他一焦慮,就錯招迭出。本來太平天國的王爵就已經封濫,這次洪秀全爲了激勵將士,更是大舉封王,最高一日竟然連封上百個王。其餘的總裁,掌率,天將、朝將、主將更是無可勝數。

基本上凡是個連級以上的小軍官,都是王了。

另外,因爲洪秀全心情不好,導致他經常殺戮宮女、大臣。在湘軍攻城的幾天裡,有數百人因爲觸怒天王而被殺。

城外湘軍攻城甚急,城內還有個暴虐無常的君主,一時之間,天京城內人人自危。但是,這個局面沒有持續幾天。

同治三年,六月初一日,天王在太陽宮駕崩了!

PS:推薦歷史頻道新書《混跡在嘉慶初年》,作者瘋癲道男,書號,31165,YY流架空歷史。

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306章 內宅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322章 大院君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90章 受降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5章 兵進廣州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31章 全才第189章 誅殺第35章 初臨滬上第250章 聖庫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43章 交易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53章 柏葰案第268章 閱兵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82章 初戰(中)第47章 攻營第231章 全才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186章 喪命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88章 投誠第22章 廣州城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189章 誅殺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68章 閱兵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23章 落難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45章 抵達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34章 朝陽門第25章 北上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83章 老熟人第76章 密談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52章 陳年舊事第12章 大成國第21章 再遇秦誠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89章 輸血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97章 回京第251章 女營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41章 太平門第14章 探子秦誠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1章 夜宴第52章 陳年舊事第216章 反覆第80章 探監第83章 老熟人第229章 逃了!第19章 家法第48章 赴死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97章 回京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15章 逃命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306章 內宅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45章 抵達第295章 犯險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14章 貝爾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