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組

從總督行轅領了官服頂戴,任命官文,李明峰便返回了洋槍隊駐地。

第二天,李明峰召集洋槍隊所有頭目,韋志俊及麾下衆將,另外還有洋人派的軍事顧問團成員和何桂清派來的兩名都司開會。

李明峰宣佈了朝廷的決定,先,洋槍隊改名爲常勝軍,劃歸兩江總督衙門管理。朝廷允許常勝軍保持一鎮的兵力,糧餉由朝廷出四成,兩江出四成,剩餘的常勝軍自己籌措。

當然這些銀子實際遠遠不夠用,一直以來李明峰給的糧餉都要比綠營的高三倍,所以實際上,兩江和朝廷給的銀子只能滿足常勝軍的三成需要。

韋志俊投降有功,加封正四品都司,允許在常勝軍任職。何桂清從負責的督標中調出兩名都司,也進入常勝軍任職,又從親兵中調出四百人,進入常勝軍,美其名曰加強常勝軍戰鬥力,實際上是想掌握底層的士兵思想動向。

英國人派出的軍事教官和原有的洋槍隊洋兵共同組成教官隊,專職負責全軍的軍事訓練和戰術講解。英國顧問則組成顧問團,他們有權力參加一切高層會議,並提出自己的軍事見解。

宣佈完朝廷和總督衙門的決定,李明峰就集合了衆軍。剛收降韋志俊的時候,洋槍隊有士兵兩萬五千多,經過景德鎮城下的幾場大戰,到上海時,洋槍隊只剩下不滿兩萬人。這次要改編成常勝軍,朝廷只允許保留一鎮兵力。

一鎮應擁兵一萬兩千五百人,所以現在實際上是多出了七千人馬。經過多次篩選,將年老多病,身有傷殘的士卒全部銀遣散。經過挑選,仍然多了三千人馬,李明峰考慮許久,最終還是沒有繼續遣散。

不是李明峰想裁軍,而是朝廷和何桂清都在盯着他,如果他的所作所爲稍有不妥,引起朝廷猜忌,那常勝軍恐怕就無法生存了。

多出來三千人,李明峰實在是捨不得遣散了,就命令擇日進行測試,選出體力不強,對西洋武器使用不精的士卒三千人,讓他們一部分到吳廷手下做後勤工作,另一部分則進入新成立的海關,擔任海關護衛隊。

李明峰又下令,打散原洋槍隊隊員,韋志俊降軍,總督衙門親兵,將這三股勢力交叉分配組成六個營。由蔡宜羣任‘宜’字營統領,陳星翰任‘瀚’字營統領,韋志俊任‘忠’字營統領,周景通任‘景’字營統領,姜紹祖任‘捷’字營統領,丘國霖任‘勇’字營統領。

蔡宜羣,陳星翰是洋槍隊的老班底,曾經是綠營的小頭目,和龔橙交情不錯,是他介紹來的。以前雖然在何桂清的部隊中當差,不過由於級別太低,連總督的面都沒見過,而李明峰對他倆真可謂是仁至義盡,所以李明峰對他倆的忠誠度還是信任的。

韋志俊不用說了,必須統領一營。周景通是他手下頭號將領,當初景德鎮大戰之時,就是由他鎮守浮樑,浮樑當初是洋槍隊的後方,十分重要,由此可見韋志俊對此人信任至極。現在的常勝軍,九成兵力是韋志俊舊部,爲了安撫底層士兵,所以李明峰將此人提拔成統領。

姜紹祖和丘國霖兩人是何桂清的心腹將領,擔任一營統領也是理所應當。

每營兩千士卒,六營共計一萬二,李明峰又親自挑選精壯忠心的五百士卒擔任親衛,至此一鎮兵力全部湊齊。

蔡宜羣,陳星翰原任把總,周景通無官職,此次任命之後,李明峰替他們請封。何桂清上奏朝廷之後,三人全部被任命爲正五品守備官。

教官隊由原來六百洋兵和新到的兩百英國兵組成,安德魯任隊長,帕蘭德任副隊長。

顧問團由十名英**官組成,李明峰下令不讓他們插手日常管理,以防他們手伸的過長。

從今日開始,常勝軍算是正式成立。李明峰將任命結果送到英國公使館和兩江總督行轅,得到雙方的認可。

李明峰趁機又向何桂清請求換新軍裝,因爲使用新式武器的原因,原來的綠營士兵的服裝並不適合常勝軍穿。何桂清準了這個請求,特從府庫中撥出銀子,趕製出一萬五千件達到李明峰要求的軍服。

李明峰自然不敢挑戰底線,他只是要求將原來的布鞋改成實底的,增強耐磨性。並且將原本寬鬆肥大的褲子加緊,以便於行動。

到了公使館,李明峰也不客氣了,既然你們英國人要插手,那就要在得到權利的同時,承擔義務。李明峰把軍費問題說了,無非就是朝廷只能負責三成糧餉,要想讓洋槍隊正常運作,英國人要掏銀子。

英國人靠着販賣鴉片,所得暴利無數,也不在乎每個月多撥個幾千兩銀子。所以威妥瑪一口應下,英國以後每月負責常勝軍三成糧餉。剩下的,還得靠老李自己籌措。

所幸的是李明峰從池州帶回來的物資雖然送與了普魯士人,但是手中的金銀起碼還有五六十萬兩,即使再也沒有進項,常勝軍靠着庫存就完全可以維持個三年五載。

自此之後,常勝軍走上正軌,每天操練不停。

李明峰空閒時間也多了起來。每日裡除了在常勝軍管理日常事務,就是跑跑英國公使館,再有就是去龔橙家看看各方面的情報。

時間如流水一般,過的飛快,轉眼兩個月就已經過去。

一件在李明峰預料之中,但是李明峰又不希望生的事情終於逐漸顯現出來。

第241章 太平門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52章 擒獲第17章 黴運連連第79章 刑部第132章 獎賞第197章 麻煩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54章 夜談(下)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54章 夜談(下)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88章 北巡木蘭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97章 反叛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41章 迴鑾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43章 乾清宮第20章 啓程第57章 大戰前夕第125章 慈安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46章 巷戰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359章 遇襲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95章 犯險第140章 請罪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24章 小宮女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95章 婚慶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43章 洪宣嬌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60章 俘虜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22章 大院君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360章 俘虜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89章 誅殺第243章 洪宣嬌第268章 閱兵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43章 交易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66章 翻臉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362章 來使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20章 啓程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