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故人復東來

咸豐九年初春,英國使團再度來華,這次他們帶回來了女王簽字批准後的《天津條約》。按國際慣例和先前約定,英國公使應該攜條約面呈大清皇帝,請大清皇帝簽字,然後互相換約。

但是,咸豐皇帝和羣臣放不下面子,無法接受英法的要求。因爲自大清立國以來,蠻夷只需朝貢,中央帝國從沒有和別的國家平起平坐過,咸豐帝也不想開這個先例。按朝廷的意思,在滬換約便可,由欽差大臣桂良代表簽字。

這麼一來,英法非但不怒,反倒暗自高興。因爲兩國公使回國之後,覺國內對《天津條約》取得的權利並不滿意,如此一來,英法又有了新的藉口,可以動戰爭,奪取更大更多的權利。

李明峰通過公使館得知,兩方都是堅守原則,互不相讓,在最近的談判中,火藥味漸漸濃烈。

看來英法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的戰役要打響了這是李明峰意料之中的事情。

龔橙曾經說過,要想獨善其身,那就要低調行事,遠離爭端。如今大戰一觸即,李明峰不得不考慮是否應該離這場戰爭遠一些。

這天,李明峰正在考慮該如何避開這場麻煩的時候,有親衛來報,說是有洋人求見。

李明峰命令將人請進來,進來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普魯士朋友——埃洛斯。

“哦,我當是誰,原來是我的債主來討債來啦”李明峰站起來迎了上去。

埃洛斯沒好氣的說到:“我們將一船軍火從歐洲運了過來,以成本價賣給你,誰知道你竟然賴掉最後的尾款,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

“哦,是的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但您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啊,埃洛斯大人。”李明峰打趣到。實際上雙方都知道,李明峰確實不是真正的將軍,同樣,埃洛斯也不是什麼軍火商人。

埃洛斯有些尷尬的說到:“我確實不是個商人,我是普魯士王國的一名將軍。”

李明峰聽了這話感到十分驚奇,心道,上次自己已經猜測出了埃洛斯的身份,他卻死活不肯承認,這次爲何又主動坦白呢?

“看來你這次是真的有事情找我了,我的普魯士將軍大人。”李明峰說到。

“是的,短短几個月不見,生了許多事情,讓我不得不來見你。”埃洛斯說到。

李明峰將埃洛斯請進自己的房,讓親衛全部退了出去,這才問到:“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你這個將軍短短几個月內兩度來到東方?”

埃洛斯聽到李明峰詢問,也不再遮掩,直接將兩次來華的原因講述了一遍。

工業革命之後,世界格局迅變化,國際視角從原本的地區性變成了全球性,要想成爲強國,就不能侷限在自己國家所屬的地區內。

展最快的英國和法國幾乎瓜分完了全部的殖民地,這讓剛剛強大起來的普魯士惱怒不已。

工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也需要產品的銷售地,普魯士無法插手英法的殖民地,也就無法繼續壯大,這就讓普魯士和英法有了潛在的矛盾。

另外,普魯士強大之後,德意志聯邦的統一問題就被擺上了桌面。日耳曼人追求統一,也就必然會和歐洲大陸的霸主法蘭西生爭端,英法兩國結盟日久,向來同進同退,普魯士想要對付法蘭西,那就必須也要把大英帝國考慮進去。所以現在的普魯士王國高層都在想辦法尋找盟友來對抗英法。

盟友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有龐大的領土和巨大的市場。這樣才能滿足普魯士的原材料和市場要求,而且只有這樣的國家纔有資格和普魯士聯盟。

第二,需要和英法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放眼全球,沙俄和美國是最佳選擇,美俄的領土和市場完全滿足第一條,而且沙俄在幾年前剛剛和英法在克里米亞死戰過一場,吃了大虧。至於美國,也是在獨立戰爭中和英國多次交鋒,就是現在,大英帝國仍然想將美國變成殖民地。

因此,普魯士派出了大量高層人員前往這兩個國家進行同盟遊說。遊說結果是沙俄對聯盟很感興趣,不過因爲普魯士和沙俄之間也互相猜忌,聯盟的作用就十分有限,美國因爲西部尚未開,南北關係緊張等國內問題太多,所以對聯盟一事十分冷淡。

除了俄美之外,普魯士的第三個選擇就是大清。大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領土和最多的人口,而且多次和英法生戰爭,所以普魯士希望能聯合大清對抗英法。

但是事與願違,普魯士人帶着軍火來到東方,希望大賺一筆的同時也能和大清政府高層接觸上,哪知大清皇朝不但一子彈都不需要,甚至埃洛斯連一個像樣的官吏都沒有見到。

接待他的是理藩院的一個七品官員,這位老爺還以爲埃洛斯是來朝貢的。普魯士?在哪裡?比當年漢朝時期的夜郎大嗎?這是老爺們的想法。

理藩院的老爺們收下了普魯士人帶來的禮物,並且給普魯士人公文。宣佈承認普魯士國王地位,希望仰慕天朝的普王能好好的教化自己的國民。

面對自大的近乎白癡的理藩院官員,埃洛斯在北京待了一個多月無功而返。又去天京,希望能有個意外的驚喜。哪知道天王他老人家也沒見普魯士人,就是賞下了聖旨一張。

內容埃洛斯已經記不清了,全都是什麼“同頂爺哥滅臭蟲”“爺哥朕幼下凡來”之類的話語。爺就是指洪秀全的父親——上帝耶和華,哥就是指洪秀全的大哥——救世主耶穌,朕就是他自己,幼就是他的兒子——幼天王洪天福貴,臭蟲自然就是清朝了。

埃洛斯從天京返回之後,對從東方尋找盟友已經失去了信心,後來在上海經傳教士介紹,可算將一船軍火甩賣了出去,也就是這次的事情讓他認識了李明峰。

從安慶運送完洋槍隊之後,埃洛斯返回了普魯士,只留下了幾個下屬負責收債。回到普魯士之後,埃洛斯將東方的所見所聞彙報給了攝政王威廉,威廉也認爲與東方大國已經沒有希望結盟了。

直到後來,接受尾款的人員也返回了柏林,將李明峰的現狀告知了埃洛斯。這些人員得到的情報是,李明峰的洋槍隊已經壯大到擁有兩萬士兵,並且李明峰本人也已經擔任了將軍的職務。

埃洛斯將情報轉達給攝政王之後,威廉的心又不安穩了起來。因爲普魯士實在是太需要一個原材料產地了。

第9章 貪得無厭第169章 毒計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234章 朝陽門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131章 謀劃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63章 入京第249章 遇刺第50章 渡江第15章 逃命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53章 柏葰案第305章 回家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296章 挑撥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68章 閱兵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46章 廝殺第306章 內宅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253章 洪仁玕第249章 遇刺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21章 再遇秦誠第97章 回京第83章 老熟人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55章 池州密議第242章 奪門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43章 洪宣嬌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268章 閱兵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22章 廣州城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97章 回京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10章 劉銘傳第325章 內亂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166章 大敗第83章 老熟人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360章 俘虜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30章 意外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53章 洪仁玕第42章 淘汰品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27章 破綻第43章 交易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204章 圍殺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51章 韋志俊第183章 初戰(下)第43章 交易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4章 探子秦誠第34章 約成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