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奇襲(下)

三十萬步兵浩浩蕩蕩地在尺帶領行進,沿路爲領主放牧的牧民和騎手都嚇得騎馬亡命狂奔逃走,留下犛牛、羊、馬不管了。東方天賜自然是全部笑納,當行軍到一處山林處時,已繳獲犛牛三千多頭,馬千餘匹,羊八百多隻,然後軍隊就在山林處停下了。那些逃走的牧民和騎手必定有人會去給尺帶領的軍隊報信,而吐蕃軍隊一般都是騎兵,當然他們下馬作戰時會是很勇猛的步兵,要和騎兵作戰的話就不能選在空曠地帶,,那樣對敵人有利對自己卻大大的不利。而這處山林就不錯,山雖是丘陵但連綿起伏,足有近兩千米長,山上林木粗大提拔極其茂盛,這是典型的不適合騎兵衝鋒的地形,自然也就是適合步兵迎戰騎兵的地帶。

大多數士兵藏身在樹後和草叢下,或山坡後,只有少數士兵站在山坡前,而站在他們前面的則是那三千多頭犛牛。犛牛的尾巴上已捆紮着松枝和布條,上面還被灑了一點點酒。牛身後的士兵手上舉着用剛砍下的松樹劈削成的大木棍子,棍子上纏着布,布上也澆灑了酒,這些大木棍是準備用來做火把用的。進入吐蕃之前天賜就讓士兵們用皮囊、葫蘆、小陶瓶裝酒尤其是烈酒,爲的是禦寒之用,沒想到在這派上用場了。

天賜站在山坡上的一塊大岩石上,舉着望遠筒向四周的遠方眺望,過了半盞茶的時間,正西方一大片塵土飛揚,尺帶領的大部隊終於來了。

傳令兵迅速傳達了天賜的命令,然後士兵們把犛牛趕到正西方,再然後用火摺子點燃了手中的火把。近了,還有大約六百米更近了,還有約四百米已只距離不過三百米了,已可清楚看到尺帶領騎兵們的盔甲、軍旗。“點火!”天賜大吼着下令,“點火!點火!點火!“傳令兵們一個一個扯開嗓子傳令。

士兵們把火把往牛尾巴上一湊,牛尾巴上綁着的松枝和布條立即被點燃。犛牛的尾巴被火一燒奇痛鑽心,於是個個驚慌無比地拔腿就往前跑,火一直燒着尾巴,所以它們的奔跑狂衝也就一直沒停下。

尺帶領的士兵們在駐守地得到逃來的牧民和騎手的報信,當時就快要怒髮衝冠了,膽小如鼠的神洲軍竟然敢大張旗鼓地進入尺帶領,這是不把吐蕃的勇士們放在眼裡呀,真是活得不耐煩了!士兵們紛紛上馬向出事地狂奔而去,他們要讓那羣不知天高地厚的神洲步兵們見識見識吐蕃騎兵的厲害。等他們快接近神洲步兵,已能清楚看見神洲兵和搶來的犛牛時,犛牛卻突然發了瘋似的向他們衝過來。駿馬一路奔馳已累了,倒是好停下來,一勒繮繩就停了,可尾巴着火的犛牛已陷入瘋狂狀態哪停得下來,對着目瞪口呆、手足無措(掉轉馬頭已來不及了,用箭射也來不及了,三百米的距離對瘋了的奔牛來說眨眼就到)的騎兵狠狠衝了過去,並狠狠衝進了騎兵羣中。

這一通狂衝亂撞,把騎兵們撞得人仰馬翻,沒幾個騎士被撞死,但撞傷摔死踩傷的卻很多。最嚴重的是戰馬,被牛角頂死和牛頭撞傷的戰馬,加上被倒下的戰馬和騎士壓傷的戰馬,總數竟有六、七千之多,也就是說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戰馬還能作戰,也就意味着只有三千左右的騎兵能作戰了。

一萬騎兵,儘管只有一萬,但對三十萬步兵仍是有一定威脅的,可三千騎兵就威脅不了三十萬步兵了,一百個步兵弓箭手收拾一個騎兵跟玩似的。

“包圍他們!圍而殲之!”天賜仗着自己人數多的優勢下了圍攻令,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躲在山林中等敵人來攻那是傻子。

三十萬奔跑的步兵像一張張開了的大網向三千騎兵網去,那麼這三千騎兵就是要落入網中的魚了。不過有句話說了:“魚死網破”,意思就是魚兒不甘心被網住縛住,拼了命地也要從網中掙開逃脫,就算最終把自己弄死了也要把網弄破,很有同歸於盡的意思。此時,這三千騎兵就是要拼個魚死網破,他們瘋狂地抽打戰馬,戰馬受痛則瘋狂地向前奔跑。

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射向戰馬,戰馬一倒騎兵便摔在地,有的摔斷了脖子、有的把腦漿都摔出來了,但只要沒死的,不論摔斷了手還是腳,都掙扎着要爬起來,對着西蜀兵們大喊大罵。又是一波又一波的箭雨,然後便安靜了,人和馬都已成了“刺蝟”。

收拾完三千騎兵,另七千敵人的傷兵就有點麻煩了,他們聚集在一起圍成個大圈,都張弓搭箭就等着西蜀兵過來。

短短的時間內還是在受突然的重創的情況下,還能如此快速的做出反應擺好對他們有利的陣型,誰說馬背上的民族只有勇沒有謀、只會橫衝蠻打不會結陣巧攻?

尺帶領的騎兵不少人用的不是小巧的騎兵弓,而是步兵用的大弓硬弓,這是有原因的,和騎兵的作戰方式有密切關係。騎兵並不光是在馬背上射箭,他們往往還會在離敵人四、五十步的距離下馬,然後用步兵的大弓射殺敵人,由於大弓的有效殺傷射程最遠就是四到五十步,因此敵軍往往會被射殺、射傷。然後騎兵再上馬趁敵軍被射陣型大亂、人心大亂時,衝入敵陣揮刀猛砍,這種方式在北面的草原、西北的西域和西面的吐蕃都十分流行。

既然敵人也有大弓,那往前進是會吃虧的。當然,憑三十萬士兵滅了這六千多傷兵不成問題,是必勝之役,可天賜仍不願看到自己的士兵有過大傷亡,所以他下令停止前進。

將士們熱情高漲地要去滅了這六、七千殘兵,可突然之間卻傳來了金鳴之聲,“鳴金便收兵”這是規矩,可這時收兵未免太荒唐了吧,三十萬士氣高昂毫髮無傷的將士還奈何不了幾千傷殘之兵嗎?可軍規如山,主帥既然不許再前進、不許再進攻,那將士們只好遵從。

“少主,大好機會爲何不攻?”兀烈猛顯然不能理解,瞪大了疑惑的雙眼向天賜問道。

“因爲我要放他們走。”天賜壞笑着答道。

“放放了他們?!爲何呀!這麼點殘兵敗將,我們三十萬將士收拾他們如砍瓜切菜一般,爲何還要放?”兀烈猛疑惑的雙眼瞪得更大了。

“放長線纔好釣大魚嘛,這幾千殘兵不過是小魚而已,塞不了我三十萬大軍的牙更填不飽肚子。放了他們,則他們會帶來更多敵軍,我們這次進入吐蕃不是爲佔地搶土,而是爲了儘可能多的殺敵,所以就不要在乎這麼點小菜了,真正的大菜還在後面。”天賜這時已不是壞笑,而是笑得有些高深莫測,連番大戰與連番的勝利已經磨礪了他,現在的他已是個頗爲合格的將領了。

尺帶領的傷兵們還能騎馬的騎馬走了,又因爲馬不多,那些已重傷逃不了的士兵們全都拔刀自盡了,寧死不做俘虜,吐蕃的士兵果然是烈性的勇士。

第十一章 等到一年後第二十四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七)第四章 南安王的信五十七章 西蜀將要面對的第二十章 載入史冊的戰役(下)第一章 天賜第三十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章 天下議論紛紛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二十三章 天賜面前無絕對四十三章 火燒東方天賜第四章 一個意義非凡的夢五十五章 無不可破之關,有不可屈之人第十章 狼王之死第十七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三)第十八章 在載入史冊的戰役之前第四章 南安王的信第九章 虎鬥狼(上)第三十一章 斂財奇才(六)第八章 新兵制、招新兵(上)第十一章 等到一年後第七章 惡少的主意第六章 神武大將軍炮第五章 狼,來了第四章 一個意義非凡的夢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絕對第五章 少年兒童的教育問題第四十九章 血戰盤虎關(一)第二十五章 吐蕃行省與龍華王朝第十四章 狼王落草(下)第二十六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九)四十三章 火燒東方天賜第八章 新兵制、招新兵(上)第二章 一戰定西北(中)第二十三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六)第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十二章 百姓苦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九章 忠孝仁義第十三章 當關羽遇見張飛第二十三章 天賜面前無絕對第十二章 百姓苦第十一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上)第五十二章 血戰盤虎關(四)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絕對第十二章 鎮西王府的陰謀(上)請假四十二章 深山大宅第三十二章 捐個功名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八)第三十六章 刺王第二十章 載入史冊的戰役(下)第十二章 百姓苦第十七章 奇襲(下)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十八章 在載入史冊的戰役之前第十三章 當關羽遇見張飛第十一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上)第五章 狼,來了第三十二章 捐個功名第三十五章 計謀彩雲(下)第三十九章 夜語第六章 天下議論紛紛請假四十二章 深山大宅第四章 第一步(三)第三十九章 相見(下)第四十九章 血戰盤虎關(一)第三十五章 計謀彩雲(下)第十六章 無助的烽煙第二十四章 馬車裡的對話第十六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二)第三章 兩歲那年的大事件(二)第二十九章 斂財奇才(四)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三十五章 賭場風雲(下)第十九章 載入史冊的戰役(上)第八章 揍狼(下)第十三章 當關羽遇見張飛第四十五章 天水滅地火第十章 定雲州(下)第三十章 斂財奇才(五)第三十五章 計謀彩雲(下)第三十四章 計謀彩雲(上)第十三章 鎮西王府的陰謀(下)第四章 南安王的信第十六章 無助的烽煙第七章 火炮、石油——虎之雙翼第三章 一戰定西北(下)第二章 第一步(一)第二十六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九)第十三章 紅葉莊的勝利(二)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五章 東方天賜的對策和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