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3

旭日東昇、露珠晶瑩剔透,微風徐徐,青草此起彼伏,一顆顆露珠如水晶般拋灑起舞,空氣清新溼潤,充足的陰離子、負離子從鼻孔歡快地通過氣管,沁入肺葉,親吻心臟,跳動着全身的神經。

迎親隊伍吮吸着仲秋黎明的仙氣,激昂亢奮,他們就像遠征軍一樣,懷着必勝的信心,從龍王山出發了。

前面是銅鑼開道,中間花轎一頂,小巧靈秀,專爲江南女子打造。兩個轎伕擡着空轎子故意讓它上下顛簸,逗樂圍觀的孩子們。後面是喇叭嗩吶,吹得人搖頭擺尾、洋相百出。

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熱鬧,恰似縣太爺視察,那氣氛真是“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全仗你擡聲價……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小腳的媒婆和肥壯的周公,各自手腕挎着個大布袋,大布袋裡彷彿是個百寶箱,又如諸葛亮的錦囊,要寶有寶、要計出計。孩子們追在後面,邊跑邊踮起腳,想窺探裡面究竟,可是媒婆和周公捂得嚴嚴實實,跟在隊伍最後,神情嚴肅,目不斜視,一言不發,彷彿馬上要進高考考場,在揣摩會出什麼題目,自己怎麼解答。

口饞的小孩子,一直把迎親隊伍送出龍王山口,也沒嚐到一粒水果糖的甜味。而大孩子們早有經驗:要吃糖果,只能等到新娘子迎回來纔有哦!他們在家裡摩拳擦掌,提前練練功夫,看準路線,妄想獨吞那些好吃的東西。

望着越走越遠的迎親隊伍,酒鬼們開始渾身躁動不安,互相切磋酒藝,大家合縱連橫,目標對外,研究如何把別村的酒仙幹趴下……

家長們開始挑選吃酒的隨從,要麼輪流坐莊,要麼抓鬮碰運氣,還有的家長總是帶最喜歡的孩子,但都有一個交代:今天在家吃飯不要再像往常撐爆了肚子,現在開始就要餓着肚子參加婚宴,到時放開胃口海吃一頓。唉,選中的孩子喜氣洋洋,落選的孩子那是愁斷肝腸,盼望下一次酒宴給自己一個機會!

爲了減少被女方家折磨的時間,迎親隊伍慢吞吞、晃悠悠,平常只需半小時的路程,今天走了一個多小時。嘿,少到一時,就少受點罪哦!

閒話少說,我們帶着四清迫切的心情,省略了沿途一些小小的插曲,來到新娘村子入口處。

氣氛突然熱鬧起來,大炮小炮齊鳴、鑼鼓喇叭喧天,村口老槐樹下站滿了人,迎親隊伍剛開始見人遞煙,隨後突然把幾包香菸向天空撒去,男人們蜂蛹而上。

與此同時,大把的糖果如雨而降,孩子們滿地找糖——迎親隊伍奪路而逃,過了第一關。

到了新娘家門口,只聽一聲“搶啊”,望穿秋水、早已等候多時的村民如離弦的箭射向迎親隊伍,迎親隊伍迅速土崩瓦解,裝備被一搶而空,只剩下一頂孤零零的空轎子。

唉,這就是江南風俗哦!接親的隊伍只准繳械投降,不能還手,這就是先人制定的規矩,誰也不能破壞,再強壯的勞動力也只能假裝失敗。

此時此刻,最慘的周公袒胸露背、光着腳被縛,鼻子還被摸上白白的麪粉,就像京劇裡的丑角,江南花鼓戲的三花臉。唉,那真是醜態百出!

周公被押在揚稻穀的風車口,大人小孩瘋狂地搖着風車,恨不得把周公吹上天。周公凍得面紫皮僵,苦苦求饒:“饒命啊!救命啊!”

周公喊得越淒厲,起鬨的人們整得越歡。嘿嘿!要得就是這個效果。

媒婆因爲是女人,好男不跟女鬥,江南的男人們很有點紳士風度,那就擱置一邊吧!

擡嫁妝的扁擔繩子全被沒收,不知去向。

新娘家的大門從裡面拴住,迎親的人姑且不管各種裝備,一門心思試圖從後門混進去,實施裡應外合,妄圖從內部攻破堡壘。

可憐哦,被發現後的迎親人猶如間諜,又被從後門驅趕出來。迎親的人垂頭喪氣、黔驢技窮。

好在媒婆八面玲瓏,她成了迎親隊伍裡的救世主,只見她不斷髮號施令,迎親的人們彷彿是勇敢的爆破手,就用小鞭炮往門縫裡亂炸,一心要炸燬敵人的堡壘、炸開新娘子的大門。

門裡面“噼裡啪啦”以炸鞭炮迴應,猶如機關槍掃射,雙方互相比拼着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