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九章 進軍周村(之二)

這些天高玉香心裡微起波瀾。自從認識劉詩文之後,她發現劉詩文有女人的細膩,也有男人的大氣,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人,又是心胸廣闊包容性很強的男人。劉詩文白天泡在工地上,晚上到高玉香那裡爲她做飯,從工地到菜場,再從菜場到高玉香的單身宿舍裡,幾乎天天如此,不厭其煩。本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女人,在劉詩文的呵護下,竟然變成了小女人。

生活的嬗變,會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高玉香對周村基層班子建設的認識似乎在一夜之間有了拔高提升,醍醐灌頂,偶有心念,之前從來沒有的認識和想法,涌上心頭。

以前在周村,她雖然投入滿腔熱情,盡力把自己融入周村,試圖留下難忘的足印和美好的回憶,但在心念上始終認爲自己只是一個過客,匆匆而來又匆匆去。她時時刻刻在等待上級的召喚,身心沒有合二爲一。

而現在,一年多的掛職鍛鍊,她回憶在周村的日日夜夜和點點滴滴,她和新老班子一起調研、開會、解決糾紛,每一個村民的形象,每一張或喜悅或痛苦的臉,都像影像在她腦海裡浮現。周村在她的心裡就是一首歌曲,她知道從填詞到譜曲,再全身心投入到演繹之中,自己永遠只是一個配角,一個很不起眼的配角而已。要把周村這首大歌編好唱好,必須要有一個懂得踏着春天旋律的指揮家,她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指揮的角色。在氣質、在神韻、在激情、在思維、在智慧上,她都不是站在最前沿,拿着指揮棒,在各種樂器的交響聲中,盡情揮灑自如的指揮者。自己頂多算個交響樂中的舞者,從指揮家的眼神中和奔放的豪情中,踏着節律舞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始終不能像指揮家那樣控制全場。

所有的年輕人都在她眼裡一一呈現,她發現這些年輕人和她一樣,在旋律中共舞。這個領舞者是誰呢?朱一筐?好像不太明朗。他是一個有責任心、工作積極上進的人,有許多小點子和小主意,也會隨機應變,主觀能動性也很強,但就是有一點,不知道自己看法對不對,離一首歌曲的指揮還有很多不符的地方。比如對周村未來願景的展望、謀劃、外聯與內控,好像一個沒有準心的鳥槍,打出去一盤散沙,看似多方出擊,沒有一個重點突破。爲此,高玉香一直壓抑着心中的不悅,每次佈置任務時,朱一筐都會主動請纓,但每次完成任務的結果總是不盡人意,過程粗糙、結果最多夠合格而已。

朱光明呢,你要他往東,他絕不會往西。你要他爬上五樓他絕不會只爬到四樓。記得有一次,集體討論對口支援的問題,村委會議上,定下找相關對口支援企業要10000尾魚苗分給養魚專業戶,要50斤白菜籽兒、50斤南瓜種籽兒分給菜農。按照這個數字與企業洽談。沒想到企業十分慷慨,答應捐助20000尾魚苗、100斤白菜籽兒、100斤南瓜籽兒、20斤西紅柿籽兒、300斤玉米籽兒。這個朱光明偏偏只按照村委會的計劃,接收了10000尾魚苗和50斤白菜種子籽兒和50斤南瓜種籽兒,剩下的竟然退回去了。這件事兒,在村委會反響強烈,同事們給朱光明取了一個不雅的綽號——一根筋!

那朱光春呢,在高玉香的眼裡,是一個特別精明的年輕人。每次斗酒時,她都會利用她的一雙巧手,騙過在場的一些酒肉朋友,看似自己百杯不醉,實際自己喝的都是冷開水。在領導面前從不遮掩自己多麼虛僞,快人快語,直來直去,爲此經常跟領導拌嘴擡槓。

還有朱勝利,把村裡的賬務做得絲絲入扣,在業務上屬於慢動作那一類人。遇到急性子,會被朱勝利急死。每次開會,他會抱着帳本木然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朱光大,每天嘻嘻哈哈,好像永遠沒有長大一樣。這幾個人在她腦海裡不停地晃盪着,不知爲什麼,她覺得主宰周村的王者,都缺乏王者風範。

是不是在高玉香的眼裡,就沒有能夠主宰周村未來的人呢?原來是沒有,但劉詩文的出現,他覺得周村未來的命運主宰着,就應該是劉詩文這種類型的人。

高玉香的第六感,停留在對劉詩文的認識上。絕不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的那種感覺,而是一種客觀的、理性的心裡裁決。

高玉香的這種想法馬上又被自己否定和推倒。劉詩文不是周村的村民,是一個企業的高管,他會丟下身段,拋棄自己豐厚優越的待遇和福利到一個村子安心工作嗎?再說,如果劉詩文真的當了第一村支書,那村民和上級領導,不認爲這是開夫妻檔嗎?這是她否定自己的理由。

這幾天朱一筐也對高玉香大獻殷勤。送牛奶送水果送大米,時不時到高玉香的單身宿舍來,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高玉香能感受得到,爲爭奪周村第一村支書的事情,朱一筐是在巴結討好自己。

在高玉香的眼裡,朱一筐將來一定有另謀高就的潛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機靈、情商大於智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誇完了還要別人表態的厚臉皮,這種人儘管有時很可愛,但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想到這裡,高玉香決定迴避朱一筐。怎麼迴避呀?天天在一起開會、一起走村串戶,早不看見晚看見,簡直可以用朝夕相處來形容。要想真正擺脫他,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申請調回街道。

當她把想法告訴劉詩文時,劉詩文覺得高玉香有一雙難得的慧眼。劉詩文自己在揣摸,高玉香的想法與作態都是爲了周村,爲了周村的未來而被迫退讓。

有一天晚上,劉詩文對高玉香說:“換作我,我不喜歡一個人或者不喜歡一個人做出的一件事,我都會大聲地說出來,絕不會悶在心裡讓它成爲一塊心病。”

“這就是領導的格局,這種格局的人需要氣魄和魅力。你有這種格局和膽識,可我沒有。我不想得罪人也沒有理由一定要得罪人。”高玉香說。

“我在公司十幾年的拼搏養成了敢做敢當的風格,這種性格恐怕改變不了啦。”劉詩文說。

“也許,正是這種性格,我想向街道推薦你擔任周村第一黨支部書記。”高玉香說。

“你這種想法很冒險,萬一街道幹部說你這是把個人感情與集體利益混爲一談,你還背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划得來嗎?再說,你沒有徵求我的意見,也沒有把想法告訴老支書和我的上司水總潘總,他們都是什麼想法?會同意嗎?”劉詩文說。

“我相信領導的眼光是雪亮了,更相信周村老幹部們的慧眼識才。至於你們公司那裡,就憑潘總和水總的戰略眼光,我相信他們會同意你留在周村的。”高玉香說。

“還有最關鍵的一環,你完全忽略了。”劉詩文說。

“那一環,還是最關鍵的?”高玉香問。

“你沒問問我自己是不是願意留下來。”劉詩文說。

“如果你們公司繼續給你發工資,我想你會答應的。”高玉香說。

“你就這麼肯定?假若我不願意呢?”劉詩文說。

“看看,就憑這語氣和語調,你是想找一個平臺幹一番事業的人,我說的沒錯吧?”高玉香似乎讀懂了劉詩文的眼神,用一雙瞪得圓圓的大眼睛,望着他,使他無法逃避。這種抓心的眼神既是鼓勵也是鞭策,他深刻體會到做人的價值,被人賞識和信任的價值。劉詩文沒再爭辯,只是微微一笑,這一笑就是對高玉香請求的迴應。

高玉香主意已定,於是就拿起筆寫申請調回街道。她在申請中字數不多,只寥寥幾句,但暗藏玄機——

周保宮書記及白雲區街道辦黨工委:

我來周村掛職已經一年有餘,自從大鵬東盛進駐之後,我就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餘的旁觀者了,很多事情,因爲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勝任工作。長期下去,對周村的發展不利,希望得到領導的批准。另外,村級黨支部第一書記,我推薦大鵬東盛集團公司的項目經理劉詩文,我認爲他適合紮根基層,周村的發展由他掌舵,前景可期。

這個離職申請書,前六句是寫自己才疏學淺沒有能力。七到九句,是希望得到批准。後幾句是向街道辦推薦一個適合基層工作的人才。

高玉香把申請傳真過去了,還不放心,於是撥通了周保宮的電話。在電話裡她是從自己初到周村、融入周村、現在想離開周村的原因一一作了彙報,同時推薦劉詩文擔任第一黨支部書記。儘管她知道這和當時街道黨工委的決定完全不符,但並不妨礙她的推薦。

周保宮感到很突然,對高玉香推薦劉詩文也感到意外,於是兩件事都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我們要研究要集體討論。”

一週後,針對高玉香的申請,街道辦下發了正式批覆。批覆說:建議周村目前的形式,高玉香同志的申請暫不批准。

這件事情在周村鬧得沸沸揚揚,周村新老集體都知道了,尤其是朱一筐反應很激烈,在大會上甚至放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老支書朱道德知道後,找高玉香交心談心。

朱道德問:“小高,你是不是對朱一筐有什麼偏見?”

“沒有,絕對沒有。朱一筐有自己的優點,也有一些能力和想法,但我總是覺得要勝任第一支書的重任,還差火候。”高玉香說。

“你也這麼認爲?”朱道德說。

“是啊,原來大鵬東盛公司那一般人沒有進駐周村時,我始終認爲朱一筐是不二人選,但這個公司的建設團隊和指揮團隊一來,我發現從他們公司的項目經理隨便挑一個人,都比朱一筐有戰略眼光、有氣魄膽量。”高玉香說。

“原來我們都有這種感受啊,他們公司一來,帶來了新氣象和新風尚。領導說話和氣、始終和員工打成一片,遇到問題不迴避,敢於面對現實,連我都佩服他們。”朱道德說。

這事兒也就是朱道德和高玉香像說閒話一樣,議論議論而已,在朱道德的干預下,周村村委也風平浪靜。只是朱一筐耿耿於懷,做啥事都沒有以前主動了。

花城連日大雨傾盆,城市內澇嚴重。周村由於到處都在改造,這裡挖開了,那裡鑿斷了,一時間,魚塘倒灌,狹窄的街道管涌奔流,許多民房都淹沒在水中,尤其是農民的菜地都泡在水裡了。上班的人出不去,下班的人回不來,一時間,周村村委傻眼了,幾個年輕人束手無策。

朱道德胸有成竹地告訴大家,你們不要慌,我已經和大鵬東盛公司的管理層通電話了,他們正在想辦法。等了一會兒,劉詩文打電話來了,他說:公司成立了臨時排澇指揮部,劉詩文任指揮長,其它幾個項目經理任副指揮長。他們從公司已經搬來了一大批水泵和抽水機,正在日夜不停的排水,接下來看水勢上漲情況,再定預案。

持續抽水一天之後,內澇還是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劉詩文帶着幾個項目經理和一幫工人,到各巷道查找原因,當時的水齊腰深,他們就抱着救生圈一個巷道一個巷道搜索,當他們躺過一個巷道,看到河沿時,眼前亮了。原來有一個河道,從周村東西橫貫而過,由於下水道年久失修,堵塞嚴重,積水和管涌疊加奔涌,目前唯一的辦法是從地面上架設管道排向河道。

劉詩文的想法得到集團總公司的批准,從公司拖來大批大口徑膠管,劉詩文指揮工人們把膠管放在一個一個巷道里,然後連接起來排水。這個決定很快見效,不到半天,馬路上和巷道內的積水全部消失了,只有部分管涌口還在肆虐奔流。

疏通管涌是公司的看家本領,工人們一個管道一個管道查詢,逐一攻破。

在周村抗洪排澇總結會上,劉詩文總結說:“這次洪澇災害,看似損失不小,但管涌暴露的問題,爲我們改造周村找到了突破口,要把周村的排澇基礎設施工程納入改造工程之中,這是原來沒有想到的。我們決定以報告的形式呈送集團公司和市政部門。”

報告很快得到公司和市政部門的批覆。通過周村村委和街道的協調,集團公司和市政各出50%的基礎建設資金,把周村的排澇排水工程納入改造之中。

這件事情過後,周村老村委對高玉香的建議有了重新認識的共識,以朱道德爲首的老村委班子聯名申請街道辦,建議把劉詩文從大鵬東盛挖出來擔任周村第一黨支部書記,他們一致認定,周村的未來就需要焦裕祿式的基層幹部。

周村挖公司的牆角,這是公司歷史上從來沒有的事情,這對公司來說,是榮譽是驕傲,證明公司培養人才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爲此,公司決定放人不停薪,劉詩文仍然破格在公司拿工資,條件是兼任周村第一聯社改造工程項目經理直至工程驗收。

劉詩文用行動證明了一個好乾部的責任擔當,迎難而上是本色,甘於奉獻是精神、關鍵決斷是能力,他的這些表現被周村老村委一致認同,得到街道辦的研判和批准,擔任周村第一黨支部書記。走馬上任時,我和潘小婉、李凰芹等公司領導親自送他到周村,勉勵他紮根周村,爲建設周村多做貢獻。這正是——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三十五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二第二十四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一第四十一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八第九十一章 董小婉憤然辭職第七十章 大鵬開辦影樓和茶館第十五章 一紙休書成單身第三十九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六第四十一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八第八十四章 鄒豔背後的一號男人第六十八章 趙媛媛首次出山第六十五章 難忘的年終評比第十一章 喜結連理第一0四章 新老班子齊心重建村委會第五十五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六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八十二章 結識鄭新都第十章 良辰吉日第四十五章 大鵬收購東盛傳媒第四十九章 心病還要心藥醫第四十七章 一老一少重歸於好第八十九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二第八章 大鵬向三妹表白第八十七章 劉大拿出逃之二第二十六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三第七十二章 王東盛叫苦不迭第二十五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二第五十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一第二十一章 大鵬喜得龍鳳胎第三十八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五第四十四章 未婚先孕轉幕後第五十五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六第五十九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十第一0九章 進軍周村(之二)第一0六章 難忘的酒會第一一0章 劉詩文初見丈母孃第八十六章 劉大拿出逃之一第四十四章 未婚先孕轉幕後第九十三章 雙重收穫第三十四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一第七十七章 大鵬和東盛樹起來的樣板工程第八十九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二第八十一章 認識劉大拿第二十九章 電視臺改制第八十五章 鄒豔背後的二號男人第八十六章 劉大拿出逃之一第十一章 喜結連理第九十五章 一花引來萬花開第八十六章 劉大拿出逃之一第四十五章 大鵬收購東盛傳媒第六十五章 難忘的年終評比第五十二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三第十三章 杏兒嶄然見頭角第十二章 草兒堂妹來了第二十四章 劫匪幕後的劫匪之一第十一章 喜結連理第六十一章 潘小婉兌現承諾第三十七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四第八十七章 劉大拿出逃之二第四十四章 未婚先孕轉幕後第六十七章 王東盛再添新喜第二十章 明升暗降成閒人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七十二章 王東盛叫苦不迭第三章 接受新任務第十章 良辰吉日第八十二章 結識鄭新都第一0九章 進軍周村(之二)第三章 接受新任務第九章 爲了愛情第七章 認識破爛王老高第六十六章 喜事和喪事第四章 五兄妹金蘭結義第九十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三第九十二章 董小婉瘋狂報復第七十二章 王東盛叫苦不迭追夢花城上卷(長篇小說•譚家堯著)第四十八章 大鵬物業開業面市第三章 接受新任務第六十五章 難忘的年終評比第六章 三妹痛說家史第八十七章 劉大拿出逃之二第二十九章 電視臺改制第一0八章 董小婉初見水生第六十九章 大鵬和三妹分道揚鑣第八十四章 鄒豔背後的一號男人第一百章 臥底地下賭場第一0四章 新老班子齊心重建村委會第八十二章 結識鄭新都第六十一章 潘小婉兌現承諾第一0六章 難忘的酒會第八十九章 打造J市經濟圈之二第七十一章 潘小婉未婚再生一胎第九章 爲了愛情第八十四章 鄒豔背後的一號男人第二十九章 電視臺改制第八章 大鵬向三妹表白第三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暗戰之三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八十四章 鄒豔背後的一號男人第五十章 後勤服務聯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