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敏銳的嗅覺是新聞記者所必需的,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戰爭還沒有開始,許多記者就依依不捨的和家人告別,跑到中國東北,現在終於等來了戰爭的爆發,中國是朝鮮的鄰邦,又與北朝鮮有特殊的關係,不能不讓記者們“關心”。可自臺海戰爭,尤其是朝鮮開戰之後,中朝邊境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備戰活動。在這一地區設置了大量檢查站,檢查過往的車輛與人員,禁止外國人,以及新聞記者的進入,當地的新聞媒體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港澳地區的記者也被禁止進入,因爲港澳新聞媒介對於內地的軍事機密非常的“熱心”,尤其是最近的調查表明,臺灣正利用港澳新聞媒體從事間諜活動。爲了得到了更詳實更精確的報道的西方記者們,並沒有因禁令的存在而止步。戰爭的突然爆發,讓這些記者們狂熱了起來。尤其是當中國國內要求出兵朝鮮的呼聲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紛紛利用各種機會進入禁區,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間諜。越靠近邊界的地區,檢查越嚴格,也是這些記者越想去的地區,可惜嚴格的保密措施,使這些記者收穫太少,每天都有不少記者被發現,遣送回去,以至於某些記者將自己的如何躲避檢查,如何收集信息等經歷寫成報道發表,結果反應還不錯。

除了敏銳的嗅覺之外,誇大的言辭、見風說雨的預言能力是西方新聞媒體最不缺少的東西,實地“採訪”沒有什麼可報道,但記者們是不會就此收手的,於是無中生有的假消息、誇大的真消息,大量產生,並充斥在西方的各媒體之上。這些消息中有不少還是解放軍情報部門編撰的,所以一時間什麼樣的消息都有了,亂七八糟的,讓人分不出真假。《華盛頓郵報》15日就報道,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讓美國人緊張的不得了,結果最後發現這是一個假消息。美國情報部門明知許多報道是假的,可是還是儘可能的收集這些消息,並一個個的判斷其真假。

當17日晚,美國紐約某小報的一位記者將有關解放軍部隊正在過江的真消息發回,報社立即將此消息通知美國情報部門,可惜,這份報告並沒有引起注意,類似的消息也太多了,直到解放軍工兵在鴨綠江上架設了多座浮橋,坦克、裝甲車、運送士兵與物資的汽車源源不斷的通過浮橋進入朝鮮的衛星照片出來時,美國情報部門才第一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中央情報局局長尼韋爾急忙就此向總統布什會報,不過這是第一名解放軍戰士越過邊境數小時之後的事了。

“你說什麼?中國出兵朝鮮,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我需要你,中央情報局局長,拿出確實可靠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總統先生,我找不到中國不出兵的理由,而且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準備與我們在朝鮮再打一仗,數小時前,解放軍的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中朝邊境。”

“中國人真的想我們打一仗嗎?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嗎?”

“是的,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中國人正在調動,第16、23、38、39、40、54、64集團軍,以及第15空降軍,同時,第1集團軍等幾支部隊也有北調的跡象---幾乎是中國陸軍的全部精銳,我是說全部精銳。在過去的48小時內,在中國東北的中國軍隊連續3次更換通信密碼,目前我們還無法破譯,18小時前,他們進入無線電靜默。這都表明,中國人正在準備進攻!”

“我們該怎麼辦?立即從韓國撤兵嗎?”

“是的,中國人將自己的全部賭注都壓上了。”

“從韓國撤兵?如果還沒有與中國軍隊見面,我們就撤退了,那美國政府的信譽就沒有了,其結果你知道嗎?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的美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後退!”

於是,這場談話結束,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人勇敢的選擇了戰鬥!中國政府關於出兵朝鮮的正式外交照會不久就送到布什手中,軍事行動已經開始,沒有必要再保密了。

中國出兵的消息,讓美國民衆都張大了嘴巴,剛開始還以爲播報員們說錯了,但是,在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里卻都在以同樣晦澀的字眼報道着這一事實——中國軍隊越過中朝邊境。美國的民衆們沸騰了,他們認爲,中國人瘋了,美國是不可戰勝的,樂觀的情緒和高昂的愛國熱情蔓延了整個美國。

相比之下,美國的政府官員要清醒多了。中國擁有極爲廣闊的領土和十三億的人口,中國人平時雖不關心政治或者說對政治麻木不仁,但這不表示中國人軟弱,相反,戰爭將激發出中國人的“戰爭激情”,一旦中國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戰爭中去,那絕非美國能夠承受的。中國不同以往的對手,歷史上與中國人有關的“韓戰”和“越戰”都是美國人的“心中永遠的痛”。美國人能夠忍受巨大犧牲的,但美國人絕不會打一場遙遙無期甚至是毫無勝利希望的戰爭,美國不想成爲第二個英國,英國雖取得了一戰、二戰的勝利,但勝利並不沒有保證英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今天的中國就是一個能夠動搖美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之一。

美國人無心打一場全面戰爭,同樣中國人也不想,一場全面戰爭的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誰也沒有好果子可吃。所以一個打着是聯合國軍的旗號,另一個則以志願軍爲外衣,將朝鮮戰爭限制爲一場局部戰爭成爲雙方的共同心願,一份“君子協定”由此產生,雙方都保證不攻擊對方的本土(好像中國當時無法攻擊美國本土),作戰區域僅限於北朝鮮與韓國的陸地領土,以及自海岸線各向東向西60公里的海域,及其上空。

同一時刻的中國,人們顧不得吃早飯,收看國家主席胡思考的特別演說,及演說後的特別報道:由於朝鮮停戰協定被破壞,中國的國家利益受到威脅,中國政府決定再次派遣志願軍入朝支援朝鮮人民。人們不禁爲此拍手、高聲吶喊。

“這纔是中國人應乾的事!”一位當年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人是這樣說的,人們再次回想起當年的“抗美援朝”。經過幾天的戰時生活,還沒有體驗過被轟炸的感覺的人們,已經體驗出戰爭給普通中國人帶來的是什麼?鉅額軍需訂單刺激了內需,許多本已停產半停產的企業紛紛開工,加班加點的企業越來越多,下崗工人有工作了。戰爭也讓愛國主義成爲時尚,在“用國貨就是愛國”的口號下,國產的東西銷路大開,更刺激了內需。股票市場上,所有與戰爭有關的股票上漲,甚至於一個未受證實的小道消息也能讓一支股票上漲。人們開始懂得什麼叫“發戰爭財”。

中國出兵朝鮮的消息也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反應,西方國家的股市都受到不小的衝擊,東南亞國家的股票市場再也經受不了壓力了,全面崩潰,東南亞金融危機再次上演。等等,影響力遠遠超過了臺海戰爭爆發時的情景。

“解放軍已經進入朝鮮,我們下一步應如何行動?”提知中國出兵的消息之後,金大中將樸正富找來,急切的問道。

“只有我們行動快一點,解放軍就將無功而還。”樸正富回答道,並進一步解釋,“最新情報表明,解放軍的確在向中朝邊境地區運動,但主力還沒有到邊,大部分部隊還停留在距離邊境地區還有一段距離。96年我到中國東北地區實地考查就發現當地的交通並不發達。同時解放軍的運輸工具不足,要讓數十萬大軍在了一短時間趕到前線,根本不可能。我完全可以在解放軍主力入朝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中國軍隊不可小看!”金大中提醒樸正富,“不要輕敵。”

“解放軍沒什麼可怕的!中國的第39集團軍是精銳部隊,但該軍是重裝部隊,並不適合於朝鮮的地形,第40集團軍剛剛擴編不久,裝備不足,機動能力有限。第16集團軍是乙類部隊,戰鬥力不強。第23集團軍不僅是乙類部隊,而且駐紮於黑龍江省,不可能馬上到過一線。其它多爲由預備役部隊升級,戰鬥力不強。第64集團軍則是十幾天前才成立的部隊。第38、54集團軍等部隊還遠在中國內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來,等他們趕來,戰鬥也該結束了。”

樸正富所說並非毫無道理,可惜他忘記了中國人的軍事思想更注重謀略或者說“狡詐”,這些都是俞登故意的,他要讓對手相信解放軍主力不會很快投入戰鬥,誘使對方加快推進速度。他的這一目的,的確達到了,美韓聯軍或者說聯合國軍立即加快了行動,準備在志願軍主力入朝之前,完成對北朝鮮的佔領或者重創志願軍。計劃的的確不錯,只是這正合俞登的心意,志願軍主力正在前面等候他們的到來。隨着瀋陽至丹東、瀋陽至北京、盤錦到大石橋等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多項公路改擴建工程的完工,東北地區已擁有非常發達的公路網,加上鐵路運輸網,東北地區的交通狀態遠遠超過了對手的想象。

同時,爲提高參戰部隊的機動能力,除部原有的運輸工具外,還臨時配備大量運輸工具,還準備在戰時大量徵用民用車輛。第39、40集團軍則將人員減少到5萬人,不僅可適應朝鮮半島的情況,而且機動能力提高不少。再加上,此前數天的準備工作,解放軍的數十萬大軍,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前進。

局勢對朝鮮越來越不利了,人民軍已經失去了指揮,並且正在潰退,“聯合國軍”則正加快北進速度。18日早晨,美82空降師的一個團空降到平壤,意想不到的是,人民軍的抵抗相當頑強,很快將這支缺少重武器的美軍部隊包圍,但人民軍部隊已無力消滅這支部隊,而且聯合國軍的增援部隊正在趕來,平壤的失守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平壤的得失對於雙方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7日與18日的夜間,志願軍先遣部隊入朝之後,立即快速南下,其它部隊緊隨其後入朝。真可謂“救兵如救火!”

當志願軍陸軍部隊的車輛排成一眼看不到頭的長隊在公路上急行軍之時,志願軍空軍已經投入戰鬥了。志願軍空軍部隊的數量與質量都足以與對手抗衡,除了新調來的空3師外,還有空1師,這兩支部隊可都是中國空軍的精銳之師,在當年的朝鮮戰爭中都有出色表現。此外的其它空軍部隊也非弱者,空2師與空4師的部分部隊也趕來了,只是由於剛到,沒有馬上投入戰鬥。

志願軍空軍的最高指揮部被設於大連市,18日是開戰的第一天,劉文強親臨指揮,如果不是由於年齡太大了,他早就親自帶隊出擊了。對於這場戰鬥,無論是操作飛機直接參戰的飛行員,還是地面指揮部的指揮員,都有着一種急切的心情,臺灣那邊的戰鬥讓他們羨慕的不得了,現在有機會來了。

這場空中戰役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任何一方都不佔有決定性的優勢,誰也佔不了便宜。聯合國一方,裝備較好,有實戰經驗,經過幾天的戰鬥後,人員較疲勞,戰機的出勤率下降,物資消耗較多。志願軍則佔有數量上的優勢,人員士氣很高,精神與體能狀態不錯,裝備的完好率高。

出擊命令一下達,早已等候多時的志願軍戰鬥機就迫不及待的起飛了,飛行員都急着“打一仗”,其中空3師飛行員高翔可以說是其中最急切的人。高翔是空3師最優勢的飛行員之一,可惜運氣太差,還沒等在臺海的空戰中得得一點戰果,就被從調到東北,看着戰友們的座機上增添的一個個代表戰果的紅星星,尤其是做爲長機,看着他的僚機擊落兩架F-16之後,他能不急嗎?

這回高翔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越過中朝邊境不久,美國的空中預警機就發現了他的雙機編隊,並給他“找來”兩架F-15。“無論是F-16,還是F-15,只要是敵機就行!”當接到指揮部的通知,得知對方是F-15之後,高翔在心中說道。

“閃電4,注意,跟上,準備攻擊!”高翔提醒他的僚機,閃電4是僚機的代號,他的代號則是閃電3。

“閃電4,說明,”僚機飛行員華正鋒回答道,他的臉上早顯露出一種笑容,“再打下2架敵機,我就可以是全師的第一。”已有2架戰果的他,正想着如何當第一了,根本就沒想過自己的長機是什麼感覺。

擊落對手的想法,布爾與道尼爾也有,作爲自認第二,沒有人勇稱第一的美國空軍的成員,他們不免會有一種自豪感。他們認爲,這羣毫無教養的中國人,竟敢向美國人攻擊,這簡直是“大逆不道”,他們有理由、也負責好好“教育”他們一下。

F-15與蘇-27及其武器的性能差不多,對於發現和跟蹤飛行高度超過1000米的飛機,中國的地面雷達系統並不比美軍的空中預警機差,所以決戰勝負的關鍵是飛行員。

布爾與道尼爾的F-15雙機編隊首先發射AIM-120D,接着高翔與華正鋒各先“回敬”1枚R-129,接着是2枚PL-10,經過改進之後的蘇-27具備同時引導多枚導彈的能力。

等高翔與華正鋒成功躲避開AIM-120D的攻擊之後,布爾與道尼爾的F-15都陷入了困境,R-129剛剛發射他們兩個就接到空中預警機的報警,R-129並沒有對他們構成威脅,可是接着趕到的PL-10引起了大麻煩。實際上,高翔與華正鋒的計劃是用R-129干涉一下對手,然後由PL-10解決問題。布爾與道尼爾被R-129弄得手忙腳亂,還沒等清醒過來,PL-10就到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結果道尼爾的飛機被擊落,布爾則被彈片擊傷,不得不返航。

高翔終於如願的擊落一架敵機,還有一架受傷的,他也不想放過,可最後他還是眼眼睜睜的看着“到口的鴨子”飛了,幾架美國海軍的F-18及時的爲布爾解了圍。

由於雙方派出越來越的戰鬥機投入空戰,很快空中就陷入了混亂,尤其是當雙方的戰鬥機混在一起之後。混亂的局面使返航的布爾差一點被當成敵機擊落。

布爾的大隊長邁克,今天剛剛參加空戰返回就發現,布爾正與幾個人爭吵。

“你們不能動我的寶貝!她還能飛,我還要與她一起參加戰鬥!”布爾大叫着。

“出了什什麼事?我可愛的布爾。”邁克問道

“他們不想讓我飛了,說要拆我的飛機。你看,我的寶貝還能飛。”布爾說着用手指向座機,的確傷並不重,可以修復。

“我知道你想參加戰鬥,可其它人也想,你知道嗎?我們從本土裝來的備件都用光了,新的還沒有運來,因爲沒有備件我們一半的飛機都停飛了,所以你的飛機必須拆,好讓其它飛機有備件可用。”

“不!”

“放心吧!只要新的備件一到,馬上把你的寶貝修好!”

布爾最終並沒有被拆,楊縝“幫了”布爾,借憑空中的混亂,楊縝所率領的編隊被美國人當成韓國飛機,直到他們“光臨”了,布爾所在機場爲止,他們臨走時,留下了數件“禮物”,用火焰將機場“裝璜”了一下,包括布爾的座機在內的數十架戰鬥機再也不能飛了。

當天志願軍空軍對“聯合國軍”的多處靠近38線的機場以及38線以北的地面部隊發動了多次空襲,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經過激戰之後,科舍爾下令,限制在清川江以北地區的飛行,轟炸機也不得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這說明美國人不得不承認,他們在空中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自二戰結束以來,美軍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面,不僅數量少,性能差,而且絕大多數飛機都是戰鬥機,美軍的地面部隊除了受到己方飛機“誤炸”之外,幾乎沒“品嚐”過敵人的炸彈。而這次遇到的志願軍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它所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而且從一開始就不惜一切代價的硬拼,除爭奪制空權外,還不斷出擊攻擊機實施轟炸。面對志願軍空軍的空襲,美國人才發現美軍地面部隊的野戰防空能力太弱了,尤其是面對象強-5這樣,依靠低空、超低空飛行實施突破的飛機。

敵機的空襲減少了,可志願軍部隊的推進速度依然無法加快,因爲朝鮮的交通系統建設水平比中國差遠了,再說中國這次是出兵數十萬,遠遠超過了道路的通過能力。不過各路大軍正千方百計的加快行軍速度,爭先恐後的南下,準備與敵決一死戰。

樸霖率領部隊越過邊境之後,一支由徵用的公共汽車組成的車隊就運載則全營南下,增援平壤,真可謂“救兵如救火!”

樸霖發現蔣振學將高潔派來的確有好處,通過高潔與俞登的師生關係,他的營才得以成爲第一批入朝的部隊之一,這可是讓其它部隊“眼紅”的任務,可惜這個任務是靠一個女人才得來的,不過這總比當後繼部隊強。

高潔則有另一番感受,作爲一個女人,要在軍隊這個男人的世界中闖出一番事業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惜她自小就對戰爭產生了興趣,到今天她已經適應了男軍官們的那種“懷疑”的目光。“絕不能讓老師失望!”她告誡自己,她是俞登的第一名,也是唯一的一名女學生,她所在的營之所以爭取到首先入朝的機會,多半是因爲俞登想給她一個表現的機會。這幾天來樸霖沒有給她安排什麼工作,樸霖的指示爲:“多走走,多看看,先熟悉一下環境,能幹什麼就乾點什麼。”經過幾天的接觸,她已經被這個營的人接受了,只是她教導員的身份還沒有被接受,這可非不是一般的部隊,實際上這是一支試驗性的部隊。中國陸軍的數量經過多次裁減之後,數量依然過多,但陸軍又必須保持一定的戰鬥力,畢竟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而且國土面積大,邊境線長。組建這個營的目的,是對建立新式預備部隊的一種嘗試,既是一塊試驗田,那就有許多不同之處。

這支部隊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有一個外號,外號可謂“五花八門”,至於這些外號是誰起的,就無從查找了,可人們還是很樂意使用的,即將有人不喜歡自己的外號。2連1排排長蕭風,這個原特種部隊狙擊手,因爲不愛笑,總給人一種“冷”的感覺,所以他的外號是“冷血”。炊事班班長叫“甘蔗林”,某城大飯店的大廚,最初的外號叫“甘蔗”,可他不喜歡,因爲他姓林,所以他的外號就被改爲“甘蔗林”。偵察排排長韓柏的外號是“屋頂上的騎兵”,這是他自己取的,因爲他當年爲了追求情人而爬上屋頂,又自認英俊有騎士風度,所以取此外號,可惜他的情人最後放棄了他。高潔雖然剛到沒幾天,可外號也有了,只是這個外號她不喜歡,因爲叫“麻雀”,這與她美麗的外表不相配的。當然也有沒有外號,如迫擊炮指揮員司馬將邪,因爲他以“強有力的手段”制止了給他加外號的行動。還有一個就是3連2排2班長項少龍,因爲他的名子本身就與黃易的小說中的人物同名,沒有再起外號的必要。最讓高潔感興趣的是,營長樸霖與吳濤的外號,可大家都不想告訴她,只告訴她,他們都有外號,而且很特別。她只打聽出吳濤與樸霖的外號都只有一個字,至於是什麼大家說什麼也不說,這不僅讓她感到很“神秘”,最後“甘蔗林”承受不起她的追問,說出了實話,原來吳濤的外號是“鬼”,樸霖的外號是“賊”,這個結果是她如何也想不出來的,怪不得誰也不想說出來。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夢中的臺海之戰》第31章由星月書吧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