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

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

在得知自己被留下之後,姜維一開始並未察覺到什麼異常。

對於心有大志的姜維來說,他並不怕冒險,甚至他還樂於冒險。

駐守固山,在當下看來是一件危險的事,可危險往往也代表着機遇。

因此剛開始時,姜維心中不僅對被留下不感到排斥,反而還隱隱有些期待。

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姜維還是發現了一些異常。

郭淮考慮的很周到,但他卻遺忘了一點,那就是姜維與常雕二人的智慧,並不在一個維度上。

或許郭淮有想到這一點,可對於這一點,他也是沒辦法的。

總不可能將自己的智慧,借給常雕吧。

在姜維與常雕二人智慧不處於同一層次的情況下,常雕的一些在他看來不會出問題的佈置,在姜維看來卻都是問題。

當初馬超從固山撤退時,曾在大營中放了一把火用來阻礙魏軍追擊。

那把火在成功阻礙魏軍的同時,也將固山的大營燒的乾乾淨淨。

在這種情況下,常雕在郭淮率軍離開的當日,就組織士卒重建大營。

而往往這件事,一般都要交給姜維這個副將負責。

可常雕不僅沒主動交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姜維,甚至在姜維主動請纓時,還婉拒了姜維。

說實話常雕的理由並不高明,不高明的理由遇上本就異常的安排,成功引起了姜維的懷疑。

以姜維的智慧不難看出,常雕是在防備他!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姜維曾仔細回憶過,他及他背後的家族曾經是否得罪過常雕。

只是在細細思量之下,這一可能很快被姜維排除。

常雕當年是曹仁的大將,一直駐守在宛城,是去年剛剛調至郭淮軍中的。

郭淮的駐地又不在天水,姜維及他的族人,怎麼可能會得罪千里之外的常雕?

況且常雕出身不高,在曹魏以出身論高低的政治環境中,常雕一介寒門,有什麼底氣敢貿然與出身名門的自己不對付?

在排除掉這一點可能後,另一個可能性很快在心中產生。

那就是不是常雕對他有意見,而是郭淮!

畢竟在整支大軍中,能夠影響常雕對自己態度的,能夠給予常雕與自己不對付底氣的,只有郭淮!

姜維能一瞬間聯想到郭淮的身上,除去以上的原因之外,更大的原因在於當初糜暘寫給他的那封信。

從小失去父親的姜維,自小就懂得察言觀色。

或許郭淮那日覺得自己隱藏的很好,可姜維那日還是察覺到郭淮對糜暘寫信給他一事,是心有不喜的。

或者說是懷疑更爲妥當。

姜維原本以爲只要他在攻打陰平的戰役中奮不顧身,便能打消郭淮的懷疑。

姜維原本以爲這並不算一件大事,因爲只要等來日魏軍大獲全勝,那麼郭淮心中的懷疑,自然就會打消。

可天下間卻有着糜暘的存在。

或者說這顆懷疑的種子,原本就是糜暘的刻意爲之。

當日糜暘播下的那顆懷疑的種子,不僅只存在郭淮的心中。

在時間的澆灌及曹真大敗的催化下,這顆種子不但在姜維與郭淮二人的心中深種,甚至今日已經到達結果的時刻。

在推斷出常雕背後的指使者是郭淮後,郭淮想要做什麼,自然再也瞞不住姜維。

想到郭淮的目的,姜維不禁自嘲的笑了幾聲。

沒想到他一年以來,數次爲郭淮出生入死,可僅僅只因爲糜暘的一封信,卻讓郭淮如此對他!

一時間,委屈,憤懣,不堪,種種難受的心情瀰漫在姜維的心間。

年輕人嘛,情感總是很豐富的。

但在平復下心中的思緒之後,姜維才反應過來,到了這時候一味的難受是無用的,最重要的是儘快洗清自己身上的嫌隙。

姜維立刻就想給楊阜寫信,可剛剛舉起毛筆,姜維卻怎麼也沒辦法寫下一個字。

在曹真、曹洪大敗的消息接連傳開後,郭淮的大軍軍心不斷受到劇烈震盪,同時還有一種責怪的情緒在大軍中悄然的蔓延着。

人一旦遇到恥辱或者失敗時,總是自然的想找個背鍋者。

這個背鍋者是誰呢?

自然不可是曹真與曹洪,這二人乃是曹魏宗親。

在下意識地“原諒”這二位後,自然而然的大軍將責怪的情緒,盡數傾瀉到當初率先提出南征之策的楊阜身上。

當初楊阜提出的南征之策有多敞亮,預期有多美好,現在集中在楊阜一個人身上的怨氣就有多大。

這還只是郭淮這部大軍的,若將目光放到整個大魏呢?

在如此大的怨氣集中之下,楊阜這次很可能自身都難保,或許他的人脈會保住他一命,但貶官是肯定的。

這種情況下,自己寫信給楊阜,哪怕他願意幫自己,他又能幫助多少呢?

甚至他可能因爲自己的這封信,再度被引入不必要的麻煩之中。

這層顧慮讓姜維久久無法動筆。

姜維是一位信義爲先的人,楊阜對他有舉薦提拔之恩,算是他的故主。

以姜維的性格,是不可能會爲了個人的安危,去進一步置故主於險境的。

一聲嘆息後,姜維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心中煩悶的他,緩緩起身走到帳外,望着烏雲密佈的天空,姜維覺得有些透不過氣來。

好似暗中有一張巨大的網,在朝着他包裹而來,他很想掙扎出這張網。

可惜編網的那人手段太過高超,幾乎將他的每條出路都堵死。

姜維不知道這是不是他的一種錯覺。

不說世上有幾人有這番手段,就說有這番手段的人,無一當世的頂尖人物,他們又何必如此對自己呢?

想到此,姜維又自嘲的笑了一聲。

他看了一眼周圍林立的營帳,往常看倒是覺得尋常,但是在推斷出郭淮與常雕的意圖後,姜維才發現常雕安排營帳的不尋常之處。

在設立各位將率的營帳時,常雕將姜維的營帳安排在固山後方。

最重要的是,這處地方除去姜維的本部兵馬之外,還有着許多常雕部衆的營帳。

常雕部衆的營帳初看似衆星拱月,實際上看又何嘗不是一種圈地爲牢呢?

常雕的佈置越發讓姜維寒心。

但到了這一刻,姜維心中還是未曾浮現叛離曹魏的念頭。

因爲姜維捫心自問,他從未有與糜暘溝通的實際行動,沒有行動就不會產生罪證。

在沒有罪證的情況下,無論郭淮與常雕如何懷疑,由於父輩遺留下的恩澤,他們都無法定下自己的罪。

既然如此,他又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大不了掛印回鄉侍奉老母,來日擇機東山再起就是。

這一自恃讓姜維的心情陡然好了些。

不管是否有高人爲他佈下了一張網,但那位高人還是技藝不精,竟將這最重要的一環遺漏。

在未有這一環的補充下,他這頭幼麟勢必能掙扎出這張巨網。

可惜姜維不知道的是,的確是有人專門爲他編織了一張巨網。

那人是糜暘呀。

最擅長網羅衆生的糜暘,數十萬魏軍都逃不出他的巨網,又何況一區區幼麟呢?

就在姜維想着要安分守己,靜待局勢變化的時候,一根繩索恰似從千里之外的陰平投來,將這場巨網的最後一個漏洞給補足。

這根繩索便是糜暘派出的丁奉。

糜暘特地將大將派至魏延身邊,怎麼可能是僅僅爲了讓丁奉傳信呢?

丁奉此番來至武都,並未帶大軍。

但丁奉身上卻有種東西,那便是丁奉的威望。

丁奉在離開陰平之前,正是陰平羌氐首領聚集的前夕。

而就在魏延在固山外安營紮寨,積極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最新的消息從陰平傳到武都。

陰平武都兩郡內的一衆羌氐首領,都願意接受糜暘的調派。

並且爲了完成糜暘的要求,本人無法離開陰平的諸位羌氐首領,皆派了使者返回武都召集部衆。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丁奉當下以糜暘使者的身份,召集諸位剛剛返回武都的首領使者,讓他們派兵協助自己。

丁奉可謂是糜暘帳下最有聲望的大將,加之糜暘使者的身份,諸位首領使者皆表示願意協助丁奉。

而在得知丁奉的目的是想攻破固山的魏軍大營後,很快便有羌氐使者提出一個策略:

那便是可以派人繞過山林,前往固山後部的諸部落中,召集那些部落中的羌氐大軍,從背後夾擊囤聚在固山的魏軍。

這個也是當初郭淮擊退馬超的策略。

郭淮想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阻擋漢軍進一步追擊他的步伐。

但郭淮沒想到的是,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漢軍也可如此做。

丁奉一聽到這個策略,便眼睛一亮同意了。

至於繞過山林的路好找不,那自然是好找的。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駐守固山已有一段時間,常雕一直在等着漢軍攻打,可出乎常雕意料之外的是,漢軍遲遲未有攻城的舉動。

就在常雕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道驚人的消息從大營後方傳來——數千羌氐軍士,正朝着固山大營前來!

最重要的是,那數千羌氐軍士,乃是糜暘大將丁奉親自統率!

這一刻,常雕如遭雷擊。

可常雕第一反應不是想着如何應敵,而是勃然大怒。

固山一直被他守着,漢軍是怎麼聯絡到後方的羌氐軍士的?

丁奉在沒有確切情報的情況下,又怎麼輕易找到山道,來到大營的後方的?

要知道當初他爲了找出一條路繞過固山,可是花了許久的時間的。

常雕目前可不知道,陰平武都兩郡的羌氐首領,絕大部分都已經臣服糜暘的事。

在不知道這一點的情況下,一個合理的推測在他的腦海中產生。

大軍中有人透露了他當初的路線!

當這個猜測得出後,姜維的人名頃刻間浮現在常雕的心中。

當初知道這條路線,且目前還在大營中的,只有他與姜維二人,不是姜維,難不成是他自己透露的?

常雕又想到,姜維目前的軍帳,就駐紮在固山大營後方,在想到這點後,常雕不禁冷汗直流。

若是在數千羌氐軍士到達大營後方的時候,姜維突然作亂,那麼大營是守不住的。

而姜維將情報透露出去,很可能就是這麼打算的!

想到這常雕當機立斷,馬上召集軍士朝着姜維的軍帳前去。

本在看書的姜維很快就得知了常雕率軍到來的事,他不解地從軍帳中走出。

在看到常雕一臉惡相且一衆魏軍持刀逼近的態勢後,姜維忍不住大喝道:

“常將軍,你意欲何爲!”

“意欲何爲?”

常雕見姜維現在還一副裝無辜的樣子,他直接被氣笑了。

但現在情勢緊急,他也懶得與姜維廢話。

在一聲命令發出後,周圍的上千魏軍齊齊朝着姜維衝去。

看見常雕不顧一切要斬殺自己的樣子,姜維覺得常雕真是有病!

可姜維可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本來這段時間以來,姜維心中就積攢着許多怨氣,而今日常雕的舉動,更是直接讓姜維心中的怨氣全部爆發!

姜維是有數百本部兵馬的,數百本部兵馬以姜維的死士爲核心組成,他們在見到常雕要率軍到來前,察覺到不對的他們,早就聚攏在姜維的身邊。

現在怨氣爆發的姜維,再也顧不上其他,他指揮着周圍的數百本部兵馬,結成圓陣抵抗着常雕兵士的進攻。

於是很快一陣陣喊殺聲在魏軍的大營中響起。

這一陣陣喊殺聲,不出意外的傳到了不遠處的漢軍大營中。

魏延:???

魏軍這麼喜歡內訌嗎?

以前也不這樣呀。

與魏軍作戰數十年,魏延對魏軍有了新的認識。

但魏延的反應是極快的。

這是老天要成全大將軍的喜好呀!

天予不取,會遭天譴的。

不久之後,上萬漢軍對魏軍大營發動了猛攻。

魏軍的大營是牢固的,可再牢固的大營,也需要士兵來守。

大營內魏軍本就因爲內部發生動亂而軍心渙散,於是漢軍一發起猛烈的進攻,沒有主將指揮的許多魏軍就不做抵抗的投降了。

魏延率領漢軍,一路上很輕鬆的就突破至常雕與姜維混戰的地帶。

常雕對魏延的到來並不意外,當他得知後方出現丁奉率領的大軍後,就知道大營很可能守不住了。

想着快速擊潰姜維的“內奸魏軍”,也只是他無奈之下的唯一出路而已。

畢竟要是能快速擊潰姜維的部衆,那麼縱算大營不保,他的後路還在。

但可惜姜維兵士人數雖少,戰鬥力卻十分頑強,這才讓常雕失去了這唯一的機會。

而魏延在看到兩方魏軍在混亂後,他真的是一頭霧水。

可這並不影響他下一步的舉動。

不久後遍佈周圍山坡的漢軍,便齊齊高喊起“投降不殺”的口號。

在一陣陣響亮的勸降的口號聲中,越來越多的魏軍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可還是有一部分魏軍,在一位年輕將領的指揮下,堅持着不肯放下手中的武器。

哪怕他已經渾身浴血,哪怕他已經步入絕路。

看着那位年輕將領後的將旗,認出他正是大將軍要的人後,魏延親自來到兩軍陣前,對着他大喊道:

“姜維,你軍大勢已去,降了吧!”

幼麟如何?

一網縛之而已。

今日還有2章!

我多多更新,可我想要月票~

(本章完)

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3章 先斬後奏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8章 關羽之憂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章 父子對質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章 先斬後奏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5章 糜暘獻策第4章 父子對質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0章 夜襲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