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早在今年孫權採納了呂蒙奇襲荊州的建議後,他便命呂蒙暗中籌集大軍。

與關羽治下的荊州最接近的東吳軍事要點有兩個,一爲陸口,一爲夏口。

這兩個據點本就是魯肅在世時,爲了防備荊州所主持修建的兩個軍事要鎮。

本來籌集大軍到這兩個軍事要鎮中,乃是最方便的,也能最快速地對荊州發起突襲。

但這兩個江東的軍事要鎮距離荊州太近了。

呂蒙爲了保險起見,他先前暗中將大軍的集結地放在了廬江郡的尋陽城中。

尋陽雖相比之下離荊州較遠,但其城址亦是處在江邊。

呂蒙之前將此處選做江東大軍的出發點,屆時,他亦可以藉助水運之力讓大軍起到奇襲的效果。

而且尋陽城與建業城隔江相對,距離江東腹心更爲接近,在尋陽城中集結大軍更方便快捷,更能掩人耳目。

呂蒙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因爲糜暘的計策,他們江東浪費的時間已經太多了。

所以爲了把握時間,當日呂蒙在得到孫權委任其爲大都督的命令後,在他還沒動身前往尋陽時,

他便命令時鎮建業的武衛都尉孫桓,率本部兵馬以爲大軍先鋒,先期出發前往公安。

孫氏宗親大多性格驍勇,擅長快攻速戰。

將孫桓委任爲大軍先鋒,足以起到一往無前提振己方士氣的作用。

況且依呂蒙所料,糜暘在公安城中的兵馬絕不會多。

這樣的條件下,他大概率不會選擇出城與孫桓率領的先鋒軍直面相對。

所以呂蒙任命孫桓爲先鋒,也有着讓孫桓白白立功的意思。

而在得到呂蒙委任後,一直就想通過立功來證明自己的孫桓大喜。

在被呂蒙任命爲先鋒的當日,孫桓就緊急召集了建業城外的數百艘戰船,而後他率領着本部兵馬駕駛着這數百艘戰船朝着公安城急速而來。

現在雖在冬季,長江的水量並不多。

但由於孫桓軍中這次採用的戰船大多是艨艟,走舸這種體積小,速度快的戰船。

所以長江水量稀少,對孫桓的行軍速度的影響並不大。

而從建業出發一路向公安而去,一路上就勢必要經過關羽之前在沿江設下的烽火臺。

在孫桓從建業出發時,呂蒙就向其授計:

“可暗藏精兵於艨艟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可迷惑敵軍,出其不意拿下烽火臺。”

呂蒙想的是,雖然關羽一方早就知道他這方要進攻荊州。

但只要能順利拿下那些烽火臺,不說能起到讓關羽毫無防備的效果。

但至少也能讓關羽一方,大大降低知道他們具體出兵日期的概率,這也有利於他接下來的出征。

而孫桓在剛聽到呂蒙的這個計策時,頓時在心中將呂蒙贊爲天人。

在他出發之後,一開始他的確是老老實實按呂蒙的計策去做的。

他命軍中的部分先驅部隊,身着便服,未穿甲冑。

並且將他們駕駛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而後再命令一部分兵士躲在船艙裡。

原本一開始還頗爲順利。

但豈料他的先驅部隊,在進入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範圍內後,烽火臺中的關羽士卒,在看到他的先驅部隊那副裝扮後,當即就燃起了狼煙。

並且烽火臺中的士卒,還早有準備般的對他的先驅部隊放起了火箭。

猝不及防之下,孫桓的先驅部隊損失慘重。

當這一變故報到孫桓這裡時,他瞬間就目瞪口呆住了。

事情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令麾下士卒強攻烽火臺。

幸虧關羽在烽火臺中放置的士卒並不多。

雖一開始有所挫折,但在人數的壓制下,孫桓在往公安的一路上來,總算是有驚無險。

一路上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也一一被他拔掉。

經過晝夜兼程數日的急行軍,現在孫桓已經站在了,關羽在沿江設置的最後一座烽火臺前。

孫桓繼承了孫氏家族優良的相貌基因,年紀剛二十許的他,身穿精甲,相貌堂堂。

這時他手持長劍,用一雙狹長的眼睛,盯着被他的士卒壓得跪倒在地的關羽士卒。

他用威脅的語氣問這名士卒道,“爾降是不降!”

在問出這句話後,孫桓便已經將自己的佩劍,架在了這名士卒的脖子上。

但不料孫桓在問出這句話,這名荊州士卒竟然大笑起來,他對着孫桓大罵道,

“吳狗,你等無故犯我疆土,我乃關公親兵,豈會降你這等卑鄙小人。”

這名士卒不止對孫桓口出辱罵之語,語氣中還充滿了對孫桓的鄙夷不屑。

孫桓自小養尊處優,高位者的羞辱他都沒受過,何況如今是一小兵口出狂言羞辱他。

孫桓一怒之下,就揮劍朝那名荊州小卒砍去。

一道碧血濺起,噴灑在了孫桓那充滿戾氣的臉上。

熱血映照在冷酷的臉上,顯得這時的孫桓更是煞人的很。

在砍殺完這名荊州小卒後,孫桓舉起手中長劍又朝着下一位走去。

他將劍架在了另一個荊州士卒的頭上,又問了同樣的一個問題。

但就算是面對這利劍懸頸的威脅,就算是面對着同袍就剛剛死在自己身邊的警示,這名荊州士卒面對着孫桓的勸降,依然是表示了明確的拒絕。

但這次孫桓沒給這名士卒辱罵他的機會,果斷的一刀斬下。

而後孫桓命令己方士卒,將俘虜的這些荊州士卒押起來,縛手成列。

孫桓接下來每斬一人,就會勸降一人。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將這十數位荊州士卒都殺完後,到了最後也沒有一人願意投降。

而更讓孫桓無法理解的是,這一路往公安而來,他至少擒獲了上百位荊州士卒。

而後那上百位荊州士卒,皆如今日他所斬的這些人一般,皆寧死不降!

這一幕,令就算是處於敵對立場的孫桓,心中都不禁起了些佩服之色。

這就是那個關公的魅力嗎?

只不過儘管對關羽有些敬佩之情,但出身不凡的孫桓,對躺在地上的這些軍中底層之人,卻絲毫沒有同情愧疚之情。

孫桓從腰間抽出一張布帛,而後細細擦拭起他的佩劍來。

剛纔被他親手所結束的十數人的性命在他心裡,還沒他的佩劍是否乾淨重要。

今日他之所以會親自勸降,並非是有多看重這些荊州士卒。

這些人在他眼裡,只是他任意踩在腳下的泥濘而已。

只不過孫桓見快到公安了,之前所俘虜的那些人,無一人投降,他便想着親自來勸降,沒準會有用。

後續在修改,馬上就發。

(本章完)

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番外:亡國之恨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7章 懾服徐詳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蠻?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33章 誰敢殺我?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