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殺與不殺

徐秋澗在旁邊看的真切,常荀這一刀雖劈中了也先,然而並未劈在也先頭上,經過於謙剛纔的一推,刀刃正好偏離了頭部位置,貼着也先的左臉而過,但卻將也先左邊的整隻耳朵切了下來。

也先被腳手捆綁,大概是劇烈的疼痛讓他發出慘叫的同時,也不停的在地上打滾起來。

于謙發現情況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也先雖被割掉了一隻耳朵,但人算是保住了,好在剛纔自己的那一推。

可一旁的常荀就更是不耐煩的看向于謙了,怒聲道:“于謙!你還要攔我?身爲大明命官,卻縷縷爲要保這番邦奸人,你到底想幹嘛?”

于謙自認一身正氣,所做之事沒錯,雖被常荀誤解加以怒斥,但他爲人大度並未放在心上,反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道:“常將軍息怒,這也先辱我大明,甚至害我大明百姓和將士死傷無數,你以爲於某就不想將其除之而後快麼,可諸事應以大局爲重,將軍今日萬不可只圖一時之快殺了此人,鑄成大錯啊!”

“又是以大局爲重!常某隻是一介武夫,不懂你們朝廷文官的那套大局不大局的!”常荀很是不爽的道,隨即似乎想起了什麼,下意識側頭看向了徐秋澗,道:“徐大人對此一言未發,莫非也贊同這于謙所說?”

見常荀問向徐秋澗,于謙也趕緊將目光投向了徐秋澗,在他看來,徐秋澗畢竟和他有結拜之義,且兩人政見多有相同,相信對方也是全力支持自己的這一觀點的。

看到兩人投來目光,徐秋澗這才怔然一笑,道:“兩位就不要再爭執了,既然常將軍詢問起我的意見,那我也不妨直言了!”說話間直接看向了常荀,接着道:“若常將軍非要問我這也先到底是殺還是留,徐某打心底裡是贊同你的觀點,直接將其就地正法最爲穩妥!畢竟我之前就說過,此人年紀輕輕,頗有謀略,若到最後真將其放回瓦刺,無異於放虎歸山……”

“既然連你都這般說了,這也先留着遲早都是個禍患,還留他做甚,今日必當殺之!”常荀聞言,面色更爲堅定,不禁提刀便想將也先活劈了。

徐秋澗眼神微微一跳,這常荀當真是雷厲風行,不禁出言制止道:“常將軍且慢!請容我把話講完?”

常荀聞言這才緩緩放下了刀。

徐秋澗接着道:“正如我剛纔所說,這也先謀略膽識超羣,而且對我大明覬覦之心已久,殺了他對我大明只會是百利而無一害!不過於大人剛纔得分析也亦有道理,殺了此人,瓦刺太師必然會藉此對我大明用兵!因此我大明和瓦刺遲早是有一場戰爭的!”說話間,徐秋澗微微將目光投向了于謙。“換言之,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就地將也先殺了,和瓦刺決裂,再對瓦刺用兵,徹底將瓦刺擊敗,讓他們不敢再南下擾我北疆,二便是放了也先,可以換來北境十數年短暫的安寧,但以後卻要長期受瓦刺南下侵擾!於兄,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抉擇呢?”顯然徐秋澗的話是對於謙說的,而且還略帶一絲針對性!

“徐兄……這……”于謙對徐秋澗的一番話大感意外,難得徐秋澗此次和他意見相左,這不禁令他多少有些失望,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常荀雖是武將,但智商也不差,顯然也看出徐秋澗是支持他的,見兩人都不說話,隨即開口道:“如此還等什麼,先殺了這番邦混賬小子再說,就算他老爹要找我們算賬又如何?難道我堂堂天朝還怕他們不成。”說着,便又想舉刀砍也先了。

也先當真怕了,顧不上失去耳朵的疼痛,不禁大聲道:“你們不能殺我,你們若是殺了我,我父王絕不會善罷甘休,到時他會領兵再次兵臨你們大明,要知道我父王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只要他攻破的城池,幾乎是屠城的,別說一個開平成,到時你們宣府城甚至京城他都不會放過的!你們大明朝不是最在乎百姓性命了麼,只要你肯放過我,我保證我們瓦刺不會在南下入侵你們大明朝了!”

徐秋澗對也先一直冷眼而視,任也先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在他看來都無非是謊話連篇,畢竟大明朝二十餘年後的土木堡之變是這也先一手造成的,他此時的承諾如何能信?

然而一旁的于謙聽到也先的一番言語後,頓時如夢初醒般,趕緊一把推開了想殺也先的常荀,急聲道:“此人不能殺!”

常荀再三被于謙阻攔,不由得怒髮衝冠,虎目圓瞪的盯着于謙斥聲道:“于謙,你一而再再而三阻攔我殺這廝,莫非心裡另有盤算?再說連徐大人都說了,此人當殺,你卻還要橫加阻撓,你究竟是何居心?”

于謙似乎也被常荀的話激到了,不禁大聲道:“我于謙光明磊落,昭昭之心,日月可鑑!有何居心?”于謙說着,隨即有些痛惜的望向了徐秋澗,顯然對徐秋澗沒有站在他這一邊感到惋惜,“徐兄,你剛纔分析的固然有道理,然你真覺得此時殺了也先合適麼?此時若殺了也先,瓦刺太師脫歡必然與我大明反目,帶兵南下,再者韃靼此時尚未退兵,且又反覆無常,萬一瓦刺再次串通韃靼對我大明不利,又當如何?所以此人此時萬不可殺啊!”

徐秋澗聞言,只能不住的搖頭嘆息,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徐秋澗之所以這麼主張此刻殺了也先,那是他對未來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無非是個旁觀的見證者,而反觀于謙,根本不可能料到眼前的這階下囚將來會攻破紫荊關,活捉大明的皇帝,可謂是身在迷局中的當局者罷了,可自己能直接了當的提醒于謙,說這也先將來是威脅大明存亡的關鍵人物麼?答案當然是不行?

第六十九章 十二金釵第四十七章 抉擇第六十二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癟的龐德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封第三百一十五章 邊關之急(二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年第三百二十四章 殺與不殺第一百八十六章 達成一致第十五章 美人恩難消第一百一十六章 撅墳驗屍(二)第九十六章 鬼船殺人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撅墳驗屍(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賽哈智的用意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監最合適第一百九十一章 賽哈智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十二章 無奈的酷刑第二百一十四章 活口第一百一十章 猜測第六章 誰的寶貝第一百三十五章 紅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王振第六十九章 十二金釵第二百九十四章 邊關之急(七)第三百零九章 邊關之急(二十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說服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百零七章 邊關之急(二十)第二百六十九章 夜捕第三百二十章 邊關之急(三十三)第三百零一章 邊關之急(十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六十八章 拒絕白銀第一百零九章 好男人與壞男人第十三章 開棺驗屍第九十一章 聖旨第六章 誰的寶貝第一百九十七章 王振第一百零四章 鬼船第三百零五章 邊關之急(十八)第二百五十四章 鬧事(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邊境之急(五)第三章 錢穀師爺第九十二章 遲來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王振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場(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客到來第十章 梁氏母女第三百零九章 邊關之急(二十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家有賢妻第十章 梁氏母女第二百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人物第二十一章 說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德帝的煩惱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辯第一百五十二章 挑撥第七十三章 撤職第一百三十三章 ru頭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判決第二百八十二章 君怒(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十三章 開棺驗屍第二百七十一章 救場(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秘密第二百九十三章 邊關之急(六)第四十章 詠梅詩第九十七章 女鬼殺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罪第二百五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一百六十四章 紅娘死因第四十八章 誤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賽哈智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是白如鳳第二百四十二章 畏首畏尾的劉勉第一百一十三章 透露消息第十六章 誰是兇手第五章 開堂問案第六十八章 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第六十四章 質問羣民第二百九十三章 邊關之急(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ru頭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挑撥第二百一十九章 推測第二十章 竟有一個娘第一百零二章 多愁善感的女子第一百零八章 懷虛之死第六十八章 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八十六章 達成一致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算盤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殺與不殺第二百四十章 陰險第八十二章 扇幫第二百二十章 交換條件第九十三章 誰比誰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