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擊針槍(二)

材料都已準備好,現在要先把低碳鋼和銅合起來衝壓成覆銅鋼板,然後用模具衝壓出彈頭外殼,最後再把成型的鉛子放進去壓實就行,有了水力機械,做這些一點難度都沒有,就是做兩個模具需要時間。

老楊帶着鐵匠們忙到下午,連午飯都沒有吃,終於在未時前把模具弄了出來,幾名工匠把把模具安裝到水力衝牀上,調整好距離和位置,隨着水輪機開始運轉,“咔嚓”一聲響過後,十枚彈頭外殼一次性衝壓了出來,連續衝了一百枚才停止。

緊接着衝壓鉛彈、裝填、壓緊,再用紙殼定裝,一個時辰功夫,一百枚覆銅鋼子彈便生產了出來。李元利又在幾十個人前呼後擁下去了訓練場。

解決了掛鉛問題,擊針槍的好處就顯現了出來,李元利連續打了十槍,終於找到了上輩子打槍的那種感覺。

“都試下!看有沒有什麼能夠改進的地方。”教導旅總教官吳子正等一幫將領正眼巴巴地看着李元利,聽他一發話,連忙把另外四支槍也拿了出來,瞄準靶子就開始射擊。

不大功夫,一百枚子彈就被消耗乾淨,其間只清理了一次槍膛,這是因爲紙殼燃燒不完全留下的渣滓,但比起原來用黑火藥的燧發槍來,已經要好了許多。

“感覺怎麼樣?”李元利笑呵呵地問道。

“大帥,這槍太好了!”吳子正愛不釋手地拿着那槍,“就這速度和射程,碰到東虜的精騎咱們也能把他們打出屁來!”

“除了速度和射程,這槍還有什麼好處?”李元利又問道。

“裝子彈快,打得遠而且準,這就夠了啊!其他的我倒沒有看得出來。”吳子正摸了摸腦袋傻笑道。

“元帥,槍要的就是這些啊,難道其他還有什麼用處?”其他將領也開口問道。

“射程、精確度和裝填子彈的速度當然是這種槍的長處,但它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不用站起來裝子彈!”李元利伸手從吳子正手裡接過那支槍,一邊比劃一邊說道。

“原來咱們的槍必須站起來裝子彈,這就更容易暴露在敵人的火槍和弓箭之下,但現在咱們完全可以趴在地上裝子彈,一場戰鬥從始至終都不用跟敵人照面,你們說這是不是它最大的好處?”

“還真是如此!”衆將領恍然大悟,“元帥,什麼時候才能裝備下來啊?有了這槍,咱們完全能夠橫掃天下了!”

“想憑一支槍就橫掃天下?你還真是天真!打仗首先看的是戰士的勇猛和素質!至於什麼時候能裝備上,這可得問問楊老爺子他們的槍炮局,什麼時候生產出來就什麼時候裝備。”

“大帥,教導旅現在沒有訓練任務,一兩千人都在白吃乾飯,我把他們全都安排到槍炮局來給老爺子幫忙,到時出了新槍能不能優先裝備咱們教導旅?”吳子正搓着雙手,滿臉希冀地看着李元利問道。

換了新槍士兵們還得重新訓練新戰法,肯定得先裝備教導旅,李元利正要答應,其餘幾名師長也紛紛叫道:“元帥,咱們手下的兄弟也能抽出一些來幫忙,早點把槍造出來纔是正經。”

李元利道:“你們以爲人多造槍就能快?那槍炮局的師傅們那麼高的餉銀豈不是白拿了?人家那是靠手藝吃飯的!不過你們要來幫忙也行,先把槍炮局的廠房再擴大一倍再說。”

“老爺子,以你們現在的速度,一天能夠造多少支槍?”李元利轉頭對老楊問道。

“帥爺,其他零件都是用模具鑄造出來的,只是稍微打磨一下就能用,快得很!就是鑽這槍管麻煩,咱們只有一臺鑽牀一臺鏜牀,一個時辰能夠鑽六根槍管,就算日夜不停,一天也只能出七十支槍。再加上敘州那邊還有兩臺機器,一天能出一百四十支!”

李元利默算了一下,一個月下來最快也只能造出四千支槍,這還是不考慮水力機械出問題的前提下。要是照這個速度,把十幾萬大軍全部裝備起來,那豈不是要等到三年五載之後?

“要不然咱們再製幾臺鑽牀鏜牀?”李元利看向老楊問道。

“帥爺!再製鑽牀鏜牀當然得行,但肯定沒有那麼快造得出來。這東西精細得很,要靠技術好的師傅來一點點的打磨,稍不留意尺寸就對不上,鑽出來的槍管肯定就和開始的不一樣。”

這一點李元利自然知道,現在的槍炮局就是這個水平,要造精細一點的東西,全都要用人工來慢慢做,那速度肯定是快不起來。

“那就一邊鑽槍管一邊造鏜牀!”這也是李元利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帥爺,咱們能不能先造一臺專門的機械出來,然後再用它來造鑽牀鏜牀,這樣全部都是一個機械造出來的,就肯定不會有差異。”一旁的孩兒兵學生李化小聲對李元利道。

製造鑽牀鏜牀的機械?工業母機?虧這小子想得出來!以現在這些鐵匠的技術,三年能夠造得出來李元利都得給他們磕頭!

不過這個思路確實沒錯,李元利讚許地對李化道:“這個想法很好,但你得先去問問楊老爺子他們能不能夠造得出來。”

李化大受鼓舞,連忙把老楊拉到一旁小聲地嘀咕起來,過了好一會,老楊纔過來對李元利道:“帥爺,小李化說得很有道理,雖然咱們現在造不出來,但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去慢慢試驗,總有造得出來那天,要是造出來了,您說那得省多少事?”

“想法是沒問題,可是要造這種機械,還是使用水力肯定不行!那首先就得解決動力問題。這樣吧,你再抽幾個人出來和李化一起,合併到蒸汽機攻關小組中去共同研究。我前兩天去看過,他們的蒸汽機應該很快就能成功,正好可以拿來作爲動力。”

現在大興軍家大業大,工務司光槍炮局下面的師傅和學徒就有一兩千號人,這還不算那些打雜的和各廠礦的工人,抽幾個人出來完全是小事一樁。

李化樂滋滋地跟在老楊後面,等他閒下來後好安排人一起去蒸汽機攻關小組。

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四百八十九章乾清宮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六章火藥(一)第二百五十八章鐵殼船第二十二章開會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師?退教!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三百七十八章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科學與傳教第四百一十九章游擊戰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三百五十九章心狠手辣 虎口奪食第一百一十九章南下廣東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九十二章良田萬頃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四十八章出征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六章火藥(一)第六十六章鶴蚌相爭第三百零五章沿街伏擊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五百四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五百二十三章租借提議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二百八十三章擂鼓!助威!第九十章民心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二百一十二章周勉的真面目第二百六十章平生惟願殺盡韃子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三百一十二章三水規劃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鼓而下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議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二百二十一章突圍第二百九十五章前有埋伏 後有追兵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一百三十一章攻城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一百七十五章逼宮第二百三十一章長沙大學堂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三十九章奸商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三十八章激昂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四百七十七章賜姓第八十九章拜年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二十五章陰謀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二百一十四章兩條魚引出的線索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一百零六章試驗第一百八十四章鰲拜授首第三百九十九章海警局第五百一十五章窮兵黷武?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三百零五章沿街伏擊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二百六十章平生惟願殺盡韃子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五百零五章國王的表弟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