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蕭嘉音

不過這連城璧既然是永曆朝封的官,而且還是兩廣總督這樣的大官,那肯定就有人知道他,永曆朝封的晉王殿下就坐在這兒呢。

“將軍可識得這連城璧?”李元利向李定國問道。

定國拱手道:“當然識得!永曆七年、八年,末將率部兩伐廣東,廣東義師便是由連城璧聯絡統帥的。”

“那將軍覺得此人品行才幹如何?可否勝任布政使一職?”

李定國沉吟了一會才道:“連城璧在崇禎年間便任順德知縣,其後遷陝西道御史。隆武二年巡按廣東,永曆朝歷任太僕少卿、副都御史、兩廣總督,官聲頗佳,而且這些年來奔走聯絡各地義師抗擊韃子,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忠臣。”

“至於才幹方面,末將與他相識便是在軍中,其時各路義師以及糧草輜重的調度全是由他操辦,倒是辦得井井有條。奇策和電輝與他都是熟識,這些事情他們應該更清楚。”

“不過他治理地方的本事末將卻不甚知曉!能不能勝任布政使一職,還需殿下自行決斷。”

李定國這麼一說,李元利心中就有了底,首先這人應該有些領導能力和拉攏人的本事,要不然也不能把陳奇策、王興等義師都聚集起來響應李定國,其次辦事能力應該也不差,李定國攻伐廣東之時,明軍加各地義師共十多萬人,這需要的糧草輜重可不是一點點。

別說將這些事情弄得井井有條,能夠籌集到這許多糧草,這本事就算是不錯了。

“電輝,你既舉薦連城璧爲福建布政使,那定然知曉他在何處,可否讓他前來和我先見上一面?”

“王爺,連大人現在廣東汶村,王爺要見他,末將這就令人回去請他來!”

李元利奇道:“你這一年來都沒在家中,他怎麼會在汶村?”

“王爺,其實連大人這些年來都是與末將在一起的。說起來末將與連大人相識已近十年,連大人實對末將有再造之恩!要不是他,末將也就是恩平一盜匪罷了!”

“聽你這麼說來,你們倆人其中還有些故事?且說來我聽聽!”李元利輕笑一聲,衆將也起了好奇之心,全都看向王興準備聽他講故事。

王興又拱了拱手,道:“王爺,其實末將既不姓王,也不姓黃,如今王興這名字,便因連大人而起。”

李元利笑道:“電輝,坐下慢慢說。”

王興應聲坐了下來,繼續說道:“我本姓蕭名嘉音,祖籍福建漳州人氏,家中原也是讀書人家,年少時我父便教我讀書,所以也識得幾個大字。無奈我父早亡,鄉中豪強便和官府勾結強佔了我家宅院田土。”

“我那時年僅十三,和我母親相依爲命,後來輾轉投親到廣東恩平,寄籍於東安藍坑,然而官府稅賦沉重、豪強盤剝,我母子二人仍舊是吃不飽飯,無奈之下就帶着母親進山落了草!”

“又過了幾年,山寨田大哥帶人去城中打劫富戶中了圈套,被官府抓去砍了腦袋,弟兄們便推舉我做了首領。到永曆元年的時候,我山寨中的兄弟已經多達數千人!”

“那時連大人正巡按廣東,他聽聞我在恩平爲盜,便單騎上山說降於我,我當時執刀架其脖頸威脅於他,然而連大人毫無所懼,與我陳述忠義,要我起兵共抗韃虜,言語甚是懇切!”

“我感其言,便改名王興,爲助王復興之意,授恩平總兵。”

“韃子入寇,我與連大人共守恩平,韃子攻半年不下,僞虜廣東總督佟養甲以利誘降與我,我將此事告知大人,大人曰:‘刨腹納印,死亦不降!’”

“其後隆武帝薨,李成棟反正保明,我與連大人奉永曆帝,移兵駐守新寧(今台山),永曆六年,尚賊可喜攻陷廣州,附近府縣皆告陷落,尚幸新寧得以保全。”

“永曆八年,定國將軍兩伐廣東,連大人四處奔波聯絡陳奇策、李常榮、羅全斌、練復等部義師助攻新會,兵敗後連大人與我退回汶村固守,再之後,便是我與奇策、雪竇先生、翁山、元孝等入湘之事,這些王爺都是知道的,我就不說了!”

李元利見王興說完了這些往事,便開口道:“蕭嘉音?這名字取得很好啊,看來令尊確實是有學問的!不過王興這名字也不錯,跟隨本王興旺發達,哈哈……”

陳奇策與王興相交數年,卻也不知道他原本姓蕭,這時聽李元利這樣一說,也是打趣道:“莫非電輝在數年之前,便已算準了日後要跟隨漢王殿下建功立業!竟然有這番先見之明,佩服佩服!”

“哈哈……”衆人也是大笑,李元利等笑過之後,又說道:“連大人既然這些年來都和你在一起,爲何我在廣東時他不來見我?”

王興尷尬地笑了笑,卻沒有作答。

這其實還是連城璧犯了讀書人的臭脾氣,總覺得自己送上門去投靠有失臉面,但王興可不能說出來,這兒的顧炎武、陳恭尹等人,人家也是名士,還不照樣自己走進了漢王府的大門。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有什麼好矜持的?趁現在漢王還沒登基稱帝,趕緊來投效纔是正理!

看這連城璧的經歷故事,便知道他也不是個愚忠之人,崇禎年間是縣令,崇禎死了奉隆武,隆武一死又奉永曆,但卻寧死都不願降清,說白了他忠的是明漢,但現在大明已經不復存在,大興軍現在就是漢人正統,他不主動來投只是放不下面子罷了。

想通了這個問題,李元利便笑道:“照電輝這樣說來,連大人也是一位忠貞之士,稍後我寫封書信,請他來廈門一會!”

王興大喜道:“末將代連大人多謝王爺!”

後世歷史上,王興與連城璧固守汶村,永曆十三年尚可喜趁台山大饑荒,率兵十萬圍攻王興,同年八月汶村城中糧盡,軍民剝掘樹皮、草根爲食,卻無一人叛逃。

王興見大勢已去,便召集所有將士發給回鄉川資,然後命家人簇擁老母離去,自己在室中堆置火藥,與十五名妻妾一同點火自盡殉節!

其時城璧在外招兵籌糧,聞知此事大哭不已,隨後隱居山中。尚可喜、李率泰再三請他出山,城璧寧死不從!二人之忠貞氣節,實是令人欽佩!

第二百五十章昆明來人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一百章暗訪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存僥倖第四百零一章勞軍 請願第六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諸部第二百五十七章關刀槳第三百九十九章海警局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鼓而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五百五十四章西南策略第一百四十五章擒獲國賊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五百三十七章兵近漢城第四百七十二章治粟院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五百四十四章處置俘虜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七十二章顯露家底第六十章艱苦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六十一章設伏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二百二十三章追擊第五百一十六章軍費開支第五百六十章 大結局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一百四十八章異想天開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一百六十六章鋪房第四百三十二章計劃周詳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一百零四章震驚虜廷第三百零五章沿街伏擊第四百五十四章梟雄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四十章回家第三十章起步第三百零三章反攻炮臺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五百二十二章欲圖染指巴西第十一章任務(一)第四百六十四章河道治理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七十六章再傳捷報第四百四十四章一舉兩得第一百零九章謀石砫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不保夕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三百零六章狹路相逢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四百九十章喪家之犬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六十四章圍城第八十九章拜年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四百一十二章鎮江綠營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戰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二百五十五章得勝回府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諸部第一章憂心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二百零六章仇不隔夜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十一章道理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鼓而下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一百一十九章南下廣東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三百八十二章海戰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黑水溝第二章入夢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七十二章顯露家底第四百四十章內家拳法第三十五章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