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旗花火炮

良心炮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

彈着點誤差大,而且因爲發射藥是用導火索來引燃,速度更是慢得讓人心焦!在有準備的前提下,碰上衝鋒的馬軍也只能發射一次炮彈。

韃子馬軍所乘俱爲關外良馬,全力奔跑起來恍若奔雷,埋在土中固定角度的良心炮要想擊中他們,不但時間上要把握得極準,還需要很好的運氣才行。

它本來就是大興軍基本上全面淘汰的東西,只是這一次敵軍太多,迫擊炮數量大大不足,才又把它們翻出來增加一些火力。

就算轟不死多少韃子,起碼也能將他們衝鋒的陣形打亂一會兒。

大興軍將士覺得三輪炮擊殺死殺傷的韃子太少,但賴塔心頭卻在滴血,而且心中滿是憂慮!

這次出京,達素帶來了兩千重甲馬軍,這是京營四千重甲馬軍的一半,而在剛纔短短數十息的時間內,兩千人馬就損失了近半!

如果是在前幾年,這點損失他肯定不會這麼心痛,兵沒了可以再招,反正蒙古人多的是。但現在他心裡很清楚,大清已經承受不住這種損失了!

隨着李元利的崛起,清軍節節敗退,這幾年來數十萬清軍死於大興軍之手,雖說其中大半是歸順漢人,但滿蒙精兵也死得不少。

最關鍵的是,韃子在未入關前通過征伐與和親征服拉攏的蒙古諸部,在清軍從江南撤退之後,竟然隱隱又起了分庭抗禮之心。

雖說現在他們表現還不明顯,但賴塔相信,只要這次南京一戰再度失利,前幾年剛歸附的漠北、漠西、甘青蒙古諸部,一定會脫離朝廷自立。

也就是說,只要這次南京失利,蒙古兵源將會大幅度減少甚至沒有!女真人如果沒有強橫的武力,根本不足以讓馳騁大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落首領屈服。

一身白鎧的賴塔暗暗捏緊了拳頭。

他是高貴的那穆都魯氏,他是天子親統的滿洲正白旗人,今日一戰決不能輸!

爲自己,爲皇上,也爲大清!今日必將盡全力一搏!

此時,重甲馬軍已經損失了一半,但卻衝近了大興軍軍陣百步以內,而且後面的輕甲馬軍基本沒有傷亡,戰力猶在。

近兩萬馬軍,而且還有兩千重甲,如果衝不破萬把步卒結成的軍陣,今日就全部戰死在這兒算了!

鼓點更急!

韃子戰馬越催越快!

大興軍沒有弓,沒有弩,但他們有比弓弩更可怕的武器。

一百步內已經進入擊針槍的有效射程,“呯呯呯”的槍聲自從響起就沒有停歇過,縱馬疾馳的韃子將身子緊貼在馬背上,大大減少了中彈的機率。

人可以躲藏,馬卻不能躲藏,成片成片的戰馬在狂奔疾馳中摔倒在地,身後呼嘯而至的同袍這個時候根本來不及避讓也不可能避讓,摔倒的騎士轉瞬間便被踩成了肉泥。

但韃子這次出動的人馬實在是太多,被射殺倒地的不少,卻有更多的韃子衝近大興軍軍陣。

快的已經靠近軍陣三十步內!

馬背上的韃子突然全部直起身來,拉開早就搭好箭的弓弦,“嘣嘣嘣”的聲音此起彼伏,無數箭矢撲向大興軍陣中。

一輪箭雨過後,大興軍至少有數百人傷亡。

多數箭矢被大盾擋住,但盾陣並不是鐵板一塊,它一樣有縫隙,而且後面的韃子馬軍採用的是拋射,從天而降的箭雨確實不好提防。

大興軍還擊他們的,是密密麻麻的彈雨——手榴彈形成的彈雨!這比箭矢的殺傷力強了太多,眨眼之間,衝在前面的韃子被清理一空。

離軍陣三十步處,倖存的數百重甲馬軍和後面的輕甲馬軍仍然捨死忘生地向前衝鋒,還有一部分則跳下馬來,迅速將倒在前面的人屍和馬屍拉來堆成一堵屍牆,躲藏在後面用步弓和燧石槍向大興軍軍陣射擊。

兩軍相遇僅半個時辰,大興軍已傷亡數百,韃子損失更是多達三千。

但他們這點傷亡跟兩萬的龐大基數比起來還不到兩成,韃子完全承受得起。

此時給韃子造成巨大的殺傷的還是手榴彈。但韃子的兇悍仍然令人心驚:只要沒有落馬的,無論受了多重的傷,都仍然在拼死催馬向前衝擊。

三十步的距離對於戰馬來說也就是縱躍四五步的事,只幾息功夫,上千匹重達千多斤的戰馬轟然撞擊到大興軍的車陣和盾陣之上,喊殺聲盈野!

“發射旗花火炮!”王加玉向身後的傳令士卒高聲呼喊,生怕他們聽不見耽誤了時間。每一息功夫都有自己麾下的將士倒下,援軍來得越快越好。

以一萬人的步卒對抗兩萬人的馬軍衝鋒,而且還有兩千重甲馬軍,大興軍雖然有擊針槍迫擊炮,將士也多是百戰老卒,但慘重的傷亡仍然難以避免。

現在的韃子戰力和入關前比起來差了不少,即便如此,其悍勇善戰仍然讓大興軍將士側目。

就連後面輕甲馬軍中的綠營騎兵,似乎也是悍不畏死,他們和滿蒙韃子一樣厲聲高喝,血紅着眼睛奮力向大興軍陣中衝殺。

王加玉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綠營兵在沒有投降韃子之前,一個個都膽小如鼠,一旦降清,卻全都像換了個人一般,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現在兩軍已經陷入膠着狀態,韃子就是想撤退也沒那麼容易,更何況他們死了那麼多人,哪兒會甘心就此逃跑?

只要援軍來到,韃子這兩萬人馬一個也別想跑脫!

“咻咻咻……”,連續幾聲刺耳的尖嘯,四枚拳頭粗的沖天炮直衝半空,又猛地炸了開來,形成一團團絢麗的煙花,二十里之外仍清晰可見。

周圍的大興軍各部無一例外全都看到了這個信號。

“是老王那邊!”五師、六師與王加玉同屬馬騰雲麾下,他們三個師之間每師相隔十里,馬騰雲與胡君貴的五師爲中軍,與王加玉部離得最近。

此時他們正緩慢地向朝陽門挺進,偵騎出五里都沒發現韃子的蹤跡,卻原來都去了四師正陽門方向。

“目標左側,十里急行軍!偵騎先行!”

第三百四十四章講武堂第三百八十一章廈門海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對策第三十三章軍議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二百五十章昆明來人第五百五十七章除瘴之策第一百八十四章鰲拜授首第二百四十七章排槍第六十章艱苦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六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二十一章捕魚第四百四十四章一舉兩得第二百五十四章弄璋之喜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擒第六章火藥(一)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猶鬥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四百六十九章傅青主第四百九十二章寧賊獻計第三百八十九章張蒼水第三百九十一章遠循倭國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九十八章石砫土司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二百一十二章周勉的真面目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十五章試射第一百一十二章爆炸事故第三百六十三章兵進澄海第三百六十四章兩屠歐汀第四百一十章江東顧氏第十四章土司第四百五十四章梟雄第三百五十一章三個臭皮匠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二百五十四章弄璋之喜第四百三十七章簞食壺漿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三十八章激昂第五百四十八章蘇祿國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四百四十六章秦淮河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二百七十八章老賊小賊第四百四十四章一舉兩得第三百五十二章投河明志 誓不仕清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網成擒第二百一十五章大刑伺候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四百七十一章歸心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五百零六章震驚第一百三十七章升旗聚將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三百零三章反攻炮臺第一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第四百七十七章賜姓第二十九章虛驚第二百零二章設局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二十七章規劃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五百二十六章正旦大典第三百六十三章兵進澄海第十五章試射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三百五十章琉球之痛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一百五十八章徵收田地第三百八十六章天南鎖鑰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三百六十八章南澳海戰(二)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議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三十七章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