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乾清宮

不過李元利轉念一想,這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

他這幾日正在爲登基時祭祀宗廟和詔告天下的事情發愁,現在有了這個藉口,便有幾分把握說服高夫人,只在宗廟之中立李自成的牌位,卻不必在登極詔書之中提及了。

說句實在話,他是真不想將自己新建立的國家與李自成的大順國和農民軍扯上什麼關係的,吃不起飯聚衆起義還說得過去,可胡亂燒殺擄掠、裹挾百姓,這要是碰到春秋時那種秉筆直書的史官,這明史修出來可就不怎麼好看了!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姜光給相國崔杼戴了頂綠帽,崔杼設計殺害了姜光,另立景公爲帝,自立爲相,操攬大權,他怕史官據實記載留下弒君惡名,便傳來史官太史伯以劍相逼,令其將弒君改爲“莊公患病而亡”,但史官寧死不從,崔杼怒而殺之。

其時史官爲世襲,崔杼殺了太史伯,又傳來其弟太史仲以死威脅,太史仲毫不畏懼,在竹簡上寫下:“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

崔杼大怒,殺之,又命太史伯三弟太史叔再記,太史叔不畏死,言道:“與其失職,不如赴死!”言罷照直而書,崔杼氣得七竅生煙,將太史叔殺死。

最後輪到太史伯的幼弟太史季,然而,竹簡上留下的還是那幾個字,崔杼無可奈何,只得令其退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此時,另一個史官南史氏也抱着竹簡匆匆趕了過來,準備接替被殺害的太史兄弟將崔杼弒君的事記載於史,太史季如實以告後,他還不相信,親自去翻閱史書確認之後方纔返回。

於是,《春秋》《左傳》等史書纔會留下“周靈王二十四年,齊莊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弒齊莊公光於其府”的記載。

滿清修《明史》的時候,那些文人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選擇:一是按滿清朝廷的授意篡改史實,而且大量焚燬明朝留下來的真實史料,掩蓋真相;二是堅辭不就,誓不仕清。

但絕對沒有人明知會被砍頭也要秉筆直書!

就連顧炎武等還算是有氣節的大儒,也只能做到後一點。

像太史兄弟那樣鐵骨錚錚的文人,在中國已經絕了種。

李元利沒默不作聲,一時間氣氛更顯壓抑,衆將士很快就到了皇極門前,李元利擡頭一看,上面寫的卻是“太和門”三字。這不用問,肯定是韃子進紫禁城之後才改的。

皇極殿也被改成了太和殿,中極殿被改成了中和殿,建極殿被改成了保和殿。

李元利面無表情,在衆親兵侍衛的簇擁下穿過這三間大殿,來到了乾清門前。他突然開口問道:“以往崇禎帝居何處?”

“回爺爺!歷代皇爺都是居住在乾清宮的,進乾清門就是了。”盧九德連忙躬身回話。

“那太后和娘娘們呢?”

“太皇太后居東面慈慶宮,太后娘娘居西面慈寧宮,皇后娘娘居坤寧宮,東、西六宮皆是皇妃娘娘居住的宮殿。”

“哪座宮殿最大?”李元利沒有那麼多皇妃,他也沒想過要娶這麼多女人,現在問的目的,是準備先歇息了。走了大半日,就算自己和將士們不累,高夫人和黃氏、秀娘他們肯定已經睏倦了。

“回爺爺!當然是皇爺住的乾清宮最大,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穿堂可通交泰殿和坤寧宮,統稱爲內廷後三宮。”

“那就行了!今日天色已經不早,咱們就在乾清宮住下,歇息一晚,有事明日再說。”李元利一揮手,衆人從乾清門魚貫而入,很快就到了乾清宮門前。

崇禎帝住的乾清宮已經被焚燬,現在的宮殿是韃子入京以後重新修建的,雖然又過了十來年,但看起來卻一點也不陳舊,只是灰塵遍地,屋檐下那塊用滿漢兩種文字寫就的“乾清宮”匾額也無可避免地沾上了很多污跡。

三元金彪帶了人進去打掃。李元利見高夫人和黃氏、秀娘、梅娘幾人的馬車也擡到門前,便上前去攙扶兩位老夫人下轎。

高太后下得車來,看着眼前這座雄偉的宮殿,喃喃地向李元利問道:“當年你皇爺爺就是住這兒?”

這不用說,她問的肯定是李自成。

李自成只在燕京停留了三四十天便逃了出去,他身邊的人死的死降的降,沒死沒降的也是不知所蹤,誰知道他在紫禁城裡住的是哪座宮殿?

不過估計還是在乾清宮居多。李元利回道:“應該是住這兒吧……今日天色已經不早,奶奶,咱們今晚就在乾清宮將就一宿,等明日再作打算!”

“元利,聽說這兒是皇帝處理國事的地方,咱們這些婦人住在這兒……合適嗎?還是換一個地方吧?”高夫人猶豫地問道。

“有什麼不合適的?裡面寬敞着呢,皇帝不但在這兒處理國事,也要在這兒就寢……再說咱們只是今天將就一晚,等明日將其他宮殿整理出來,就可以搬過去了。”說到這兒,李元利頓了頓,又道:“要我說住在這兒也行,咱們一家才幾口人啊,也用不了多大地方。”

“現在人少,過不了多久就會多起來了!”高夫人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黃氏這時終於插上了話:“元利,你奶奶說得對!哪有皇帝只娶一個婆姨的?不是都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嘛!多娶幾個,咱們家養得起!”

李元利拍了拍腦門,他是真不想娶那麼多后妃,兩個三個都還好說,要是真的多了,非得出問題不可,沒見後世那麼多宮鬥劇?

就是普通老百姓家裡,女人多了也是麻煩不斷,嚴重的害得家破人亡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不想接這個話題,於是假裝向秀娘懷中的李瑾斥道:“十五,你都三歲多了,怎麼還賴着你娘抱啊?下來,到爹這兒來,別讓你娘累着了!”

“王爺,妾身不累呢!”秀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卻還是將兒子放下地來,示意他到爹爹身邊去。

她可不是千金大小姐,以前大醫護營中做護士的時候,她也是要跟着將部隊一起走的,人手不夠的時候,還得幫忙擡傷員,現在有馬車坐,又哪會累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月牙島剿匪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一百四十八章異想天開第三百八十六章天南鎖鑰第二百六十三章初入湘楚第三百九十四章陳近南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三十二章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有德無威 國勢不張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一百四十一章火力壓制第八十三章驚天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擒第二百一十二章周勉的真面目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八十九章拜年第四百二十三章炮戰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不保夕第三百九十四章陳近南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三百零一章夜取炮臺第一百七十四章口供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四百六十九章傅青主第二十三章立軍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一百四十五章擒獲國賊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四百九十章喪家之犬第二百七十九章月夜奔襲(一)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四百五十五章鎖國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三百三十三章鹽浴淬火 麻油潤滑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四十二章豐收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五十一章古剎第四百一十二章鎮江綠營第三十二章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三百零三章反攻炮臺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五百零八章六部改組第四百三十五章兵行險着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不保夕第四十六章紛爭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三百一十六章是降?是戰?還是走?第二百一十二章周勉的真面目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四百四十四章一舉兩得第五百四十四章處置俘虜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五十六章玉牌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一百章暗訪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二百一十七章瘋狂第一百一十一章擊針槍(二)第四百二十章京師城 十三門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三百六十二章逃脫第二百五十二章反戈一擊第四百五十八章黑水溝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三章親情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四百四十章內家拳法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二十八章焦炭第二十三章立軍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六十四章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