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

(求收藏求推薦)

棋下到一半,沈耽推枰嘆息,“大丈夫在世,當以天下爲棋盤,運籌推演,平亂誅奸,怎可終生鬱郁,泯然衆人?”

“沈五哥沒喝酒,怎麼就醉了?”

“哈哈,想起江山如畫,如飲滿罈老酒。”沈耽隨手拿起一枚棋子,放在棋枰上,“我與十七公子一見如故,這裡沒有外人,不妨暢所欲言。當今天子名爲至尊,其實不過是名險刻小吏,以爲憑自己的聰明,能夠玩弄羣臣於股掌之間。皇帝登基已十餘年來,百官束手,朝廷荒蕪,奸佞之徒上躥下跳,專門迎合皇帝所好,頻頻興師動衆,又在無用之地大興土木,天成開國不過二十幾年,已有衰亡之相。”

“換一個皇帝,和換一個朝代,沈五哥以爲哪個更好?”

沈耽大笑,“十七公子果然與我是同道中人,你能問出這句話,就比朝中那些屍餐素位的大臣強上百倍。”沈耽收起笑容,神情一下子認真起來,“如果能換皇帝,就不如直接改朝。”

樓礎不吱聲,手拈棋子來回翻弄。

沈耽趁勝追擊,繼續道:“張氏篡樑才四十多年,定號天成二十六年,真正一統天下不到二十年,對五國實行苛政,四方人心不穩,西京長安爲羣盜所圍,便是這東都洛陽,又有多少人忠於張氏?”

“有一些。”樓礎想起洛陽長公主等人,他們是真心效忠皇帝。

“足夠統治天下?”

樓礎搖頭,“沈五哥說的沒錯,但是——時機不到。”

沈耽點頭,“的確不到,但我有預感,皇帝要做大事,不成,立即天下大亂,成了,晚一些天下大亂。請十七公子記得我今天這些話,等你覺得時機已到的時候,可以找我。”

“謹記於心。”

沈耽微笑道:“樓、沈兩家同氣連枝,家父常說,大將軍雄韜偉略,千古一人而已,論盡天下英雄,唯有大將軍值得追隨。”

兩人又聊一會,沈耽似有說不盡的話,可廳裡的沈聰、樓硬喝得酩酊大醉,沈耽只得帶兄長回府,樓礎也回自家,不讓老僕服侍,獨坐室中回想沈耽的每一句話。

沈耽與馬維很像,高門之子,年紀相仿,爲人豪爽,喜歡結交各類朋友,願意的話,總能與初相識者“一見如故”,但也有明顯區別,沈耽更隨和些,讓人感覺不到家世的影響,馬維則總是有意無間地強調“帝胄”的身份。

分析過這兩人,樓礎又琢磨皇帝,還是一團混亂,沈耽說得對,皇帝必然要做大事,可是沒人能猜出走向。

等樓礎再度清醒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伏案睡了一會,夜色已深,樓礎脫衣上牀,反而睡不着,一會嘀咕一句“循名責實”,當時聽聞人學究說的時候,自覺醍醐灌頂,待到實際運用的時候,卻如披荊斬棘,奮鬥多時也沒見到路徑。

他需要指點,可是聞人學究已經回鄉,一時半會找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府裡有人來請,說是大將軍回府,要立刻見他。

樓硬已經趕到,見到父親頗爲激動,“竟然有人聲稱父親被軟禁在宮中,結果父親毫髮未傷地出來了,哈哈,這回能讓所有人閉嘴了吧。”

樓溫全不像在宮中時暴躁,坐在椅子上默默喘息,聽三子胡說八道,樓礎到來,他也不開口,還要再等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樓溫的兒孫。

劉有終以相術聞名天下,拒絕做官,遊走於達官顯貴之間,自從十多年前來過樓家之後,與大將軍來往頻繁,參決機密,雖不掛名,卻是最受大將軍信任的幕僚。

樓礎還記得這名相士,劉有終竟然也記得這個當時只有七八歲的孩子,先是一愣,馬上笑道:“這是……‘不言公子’吧?”

“劉先生還記得,兒時無知,多年前就已經開口了。”樓礎拱手道。

樓硬在一邊笑道:“老劉,你當時說我這個弟弟‘閉嘴沒事,張嘴惹禍’,他張嘴這麼多年了,好像也沒啥事。”

“‘閉嘴則爲治世之賢良,張嘴必成亂世之梟雄’,嗯,是我說的。”劉有終重新端詳。

“你現在再看,十七弟哪裡像是梟雄?”樓硬問道。

“他還沒張嘴呢,自然不是梟雄。”劉有終露出高深莫測的神情。

樓硬一愣,“他沒張嘴,這些年來是誰在說話?”

坐在主位上的樓溫道:“張嘴、閉嘴,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找你們來,不是爲了說這些閒話。”

樓硬害怕父親,自己先“閉嘴”,樓礎自然也不吱聲,劉有終走上前,略一拱手,坐在旁邊,樓家兩子仍然侍立。

樓溫陰沉着臉,“難道是因爲我當年殺戮太多?樓家子孫滿堂,居然沒有一個像樣的。讓他們出城從軍,是指望有人安撫衆將,平穩軍心。這幫蠢貨居然當成避難,躲在軍營裡無所作爲,聽說還有人想要逃亡,真他孃的……”

樓溫罵起人花樣百出,對自家子孫也無避諱,樓硬、樓礎只能老實聽着,劉有終笑着勸道:“大將軍平時很少帶兒孫進軍營,突然卻要他們安撫衆將,就是神仙也難做到啊。”

“又不是讓他們帶兵打仗,只是與將校喝喝酒、聊聊天,很難嗎?現在倒好,給樓家露怯去了。”樓溫重重地嘆息一聲,“可惜我那幾個還有點用的兒子都不在身邊。”

樓硬忍不住插口道:“父親,不是還有我和十七弟嘛。”

樓溫掃視兩個兒子,毫不掩飾臉上的鄙夷,目光最後落在樓礎身上,“說說這是怎麼回事,你一個小白人兒,怎麼躥到陛下身邊的?”

樓礎也不隱瞞,從借文章一直說到長公主,只是不提馬維,也不提張釋端家中的情形,他承諾過要守密。

樓溫臉色稍稍緩和,扭頭向劉有終道:“誰能想到,我們樓家居然出來一位能寫文章的小子。”

“我看過那篇文章,的確是好,怪不得長公主看重你。”劉有終道。

“文章寫得再好也沒用,真刀真槍方顯真本事。”樓溫對文章不感興趣,“夫人與公主受你攛掇,進宮迄今未還,我與老三回家之後連個伴兒都沒有。”

“父親,有母親和公主陪在皇太后身邊,對咱們樓家有利無害。”樓硬倒不着急見自己的妻子。

樓溫瞪三子一眼,又向樓礎道:“你這麼愛出主意,看來是個謀士的命,來吧,大謀士,給我說說眼下形勢,再出幾條奇計。”

樓溫明顯是在譏諷,樓礎拱手道:“大將軍與劉先生議事,孩兒正該多聽多學,哪有亂說的份兒。”

“嘿,你還懂點規矩。”樓溫轉向劉有終,“找來找去,也就這兩個兒子勉強有點人樣,讓他們在一邊聽着吧。”

劉有終點點頭,看了樓礎一眼,似乎在說“你現在還沒開口”,樓礎挪開目光,與三哥站到邊上恭聽。

樓溫最在意城外的大軍,自有忠誠的部下向他提供消息,“朝廷更換營中一多半文吏,將校倒是沒怎麼調整,如今臨時掌軍的是蕭國公曹神洗,對我則不清不楚,只說是回家休息,這算什麼?”

樓硬已經向父親說過邵君倩的事情,正要開口提醒,被大將軍一眼瞪了回去。

劉有終沉吟片刻,“觀陛下之所爲,是個講道理的人。”

“哈!”

劉有終不在意嘲笑,“大將軍仔細想想,陛下所廢、所立、所殺、所存之人,哪一次沒有明確理由?哪一次不是說得羣臣啞口無言?”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陛下無論要怎麼對付我,都得師出有名。”

“正是,大將軍再仔細想想,自己可有被抓住的把柄?”

樓溫想了一會,“沒有,我這一家子廢物,倒有一個好處,不給我惹麻煩。”

樓礎的心突地跳了一下。

“那大將軍不必擔心,陛下所爲,無非是在試探。”

“試探什麼?”

“御臣之術,有賞有罰,有升有黜。一賞一罰,令羣臣效力,一升一黜,見羣臣真心。”

“你說明白些。”

劉有終指向樓硬、樓礎,笑道:“大將軍對待子女,向來慈愛吧?”

“嘿,沒打死他們,算我心軟。”

“然則可缺衣食?”

“當然不缺,男男女女快二百口,每年花掉的錢足夠養一萬大軍了。”

“既已供衣供食,爲何不給和顏悅色?”

“什麼都給,不把他們慣上天啦?管教子女跟治兵一樣,必須有張有弛……啊,我明白了,陛下這是拿我們這些老臣當兒子對待啊。”

劉有終笑道:“意思一樣,畢竟不同。大將軍乃開國功臣,受先帝遺命輔佐新君,新君地位日漸穩固,自然不想再‘慣着’老臣,必須顯露嚴厲的一面,試探你們的反應……”

“看誰忠心,看誰不滿。我是忠臣,但我該怎麼做才能讓陛下相信?”

“嗯,爲大將軍計,明天就上書,交出西征帥印,專心宿衛宮廷。”

“真交?”樓溫吃了一驚,掌軍多年,讓他交出兵權,心裡極不踏實。

“呵呵,陛下試探大將軍,大將軍就不能試探陛下嗎?文吏可打不了仗,軍中將領皆是大將軍舊部,朝廷若是真收帥印,他們也不會同意吧?”

樓溫恍然大悟,向兩個兒子道:“這纔是真正的謀士,你們加在一起,能比得上劉先生的一根腳趾頭嗎?”

樓硬嘀咕道:“腳趾頭又不會出主意。”

樓礎道:“差之遠矣。”

劉有終笑道:“大將軍別誇得太甚,萬一說錯,我可負不起責任。”

“錯不了,就是你說的意思,老三,把邵君倩的話再說一遍。”

樓硬馬上覆述,劉有終認真聽完,點頭道:“如此說來,陛下想試探的人不只大將軍一個。”

樓溫長出一口氣,“只是試探,那我就踏實了。”

樓礎在心裡大喊:“不對頭,這不只是試探。”可他什麼也沒說,反而跟着樓硬一塊點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八章 新榜單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動搖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計第二章 聽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五十章 無險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車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斷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二章 聽事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三章 吹笛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門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棧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