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有不諧者吾擊之

春香城,葉氏祖宅。

慕容萱在大門前駐足而立,擡頭望着那個筆力雄厚的“葉”字,輕聲道:“這葉家老宅,我有好些年沒來了。”

李清羽笑道:“夫人既要協助掌教真人,又要打理慕容氏,有所疏漏也在情理之中。”

慕容萱回頭看了他一眼,笑罵道:“你這小子挖苦我。”

李清羽笑着連道不敢。

一直未曾說話的葉道奇開口道:“伯母……”

慕容萱似乎知道他要說什麼,打斷道:“我知道你心中有所猶疑,可秋葉是你大伯,這葉家本就該是他的,再者說了,難道堂堂道門掌教還會算計你這個晚輩?”

葉道奇點了點頭。

慕容萱接着說道:“此事之後,葉氏交由你全權做主,不過在某些關係到天下大勢的大事上,還要你這位葉氏家主配合,這不僅僅是我這個婦道人家的意思,也是你那位大伯的意思。”

葉道奇滿面凝重之色。

慕容萱邁步走進了葉家的大門,無人可擋。

在一行人馬上靠近萱瑞堂的時候,塵葉憑空出現在慕容萱的身側。

慕容萱問道:“有變數?”

塵葉臉色凝重道:“影響不大,佛門四人已經退走,只是徐北遊被陳公魚救走了。”

“陳公魚?”慕容萱微微蹙眉,“他來做什麼。”

塵葉搖了搖頭,“不好說,可能是針對李清羽,也有可能是其他別的什麼原因。”

李清羽輕笑道:“陳公魚曾與徐北遊有舊,此時出手倒也勉強算是在情理之中。”

慕容萱微微搖頭,“徐北遊是死是活,無關乎魏國大局,現在當務之急是魏王那邊。”

塵葉問道:“孫世吾?”

慕容萱道:“這個老書生還真是不讓人省心啊,已經是垂暮之年卻還滿腔書生意氣,竟是拼卻性命不要也要跟蕭懷瑜講一講他的道理,若是真讓他把蕭懷瑜的人頭帶走,我們在魏國的多年謀劃也就全部付之東流。”

塵葉點點頭,身形再度消失不見。

慕容萱再度前行,來到葉夏所居的萱瑞堂。

此時葉夏已經拄着柺杖立在堂前,看到慕容萱一行人之後,將視線轉到葉道奇的身上,怒斥道:“孽障!”

葉道奇以袖遮面,不敢與母親對視。

慕容萱淡然道:“葉夏,你有什麼怒氣盡管對我來,別衝着孩子發火。”

葉夏望向慕容萱,冷笑道:“慕容萱,莫要得志猖狂。”

慕容萱輕聲道:“秋葉一共寫了三封信給你,可你都不曾回覆,所以他讓我回家一趟,臨行前他親口對我說,道奇年紀不小了,也該出來做些事情。”

葉夏勃然大怒,“這裡是葉氏,不是你的家。”

慕容萱平靜道:“這裡是不是我的家,你說了不算,秋葉說了纔算,至於你,既然不願意出來做些事情,那就安心養老吧,交給年輕人去做。”

葉夏陰沉道:“這些年來葉秋對你言聽計從,我都懷疑他是不是被你迷惑了心智,這次的幾家聯手更是可笑至極,說白了不過是爲你們慕容氏做嫁衣而已,可偏偏葉秋還答應了,他的腦子進水了嗎?”

慕容萱笑道:“一味求全等同是固步自封,秋葉的宏圖大志又豈是你能明白的?”

葉夏死死握住手中柺杖,一字一句道:“難道你忘了張氏和公孫氏的前車之鑑了嗎?”

慕容萱輕輕搖頭:“不一樣啊。”

……

魏國“東都”城,一波又一波的鐵騎衝鋒就沒有停歇過,朝着那名老儒生瘋狂涌去。

但是始終近不得老儒生身前三丈,那面由赤紅色浩然之氣構成的銅牆鐵壁根本無法逾越,任憑這些重騎如何奮不顧身和視死如歸,始終不動分毫。

不過也並非毫無影響,老儒生的腳步重了幾分,每前行一步都在地面上踩踏出一圈圈裂紋,彷彿身負萬鈞之重。

地面上的裂痕不斷向外延伸,擴展到街道兩旁。

牆壁裂開了,房屋的屋檐粉碎了,就連垂柳的枝條上也寸寸碎裂。

魏王宮方向驟然響起蕭瑾的聲音,“孫世吾,孤勸你一句,百年苦修來之不易,苦海無涯,回頭是岸,若是你現在就此退去,孤可以不計較你闖城之事,若是你仍是執迷不悟,那就別怪孤不講情面。”

蕭瑾的聲音不算大,但卻字字清晰,字字入耳。

孫世吾臉色平靜,道:“蕭瑾,人生在世,總要有所堅持,不是誰都願意做一棵風往哪邊吹便往哪邊倒的牆頭蘆葦。論年紀輩分,老夫都長於你,今日便倚老賣老一回,也勸你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蕭瑾的笑聲隱隱傳來,“當年張載同樣是以民心二字相勸家兄,可到頭來卻是家兄得了天下,反倒是張載在絕島一戰中身死道消,老先生如今又言民心二字,當真是可笑至極,殊不知百姓愚昧,民智未開,哪裡有心可言,有意可說!”

“既然如此,那便無話可說了。”孫世吾輕輕搖頭,繼續披風破浪地向前而行。

很快,這條街道變得徹底破碎不堪。

茫茫多的鐵甲重騎也終於開始顯露頹勢,孫世吾不再環顧左右,也不曾去望前路,只是低頭看着手中竹簡,輕聲自語道:“當年張載相勸先帝蕭煜,惹得先帝勃然大怒,聲稱要敲斷讀書人的脊樑,打折士子文人的膝蓋,看看所謂的風骨,到底有幾斤幾兩。雖說只是一時氣話,但這些年來,讀書人的風骨的確輕了許多啊。”

一部春秋,道盡了讀書人的鼎盛時代。

老人輕吸一口氣之後再吐一氣,整個人以一線之勢前行。

剩餘騎兵被一衝而散,已經支離破碎的街道地面上同樣出現一條直線狀裂痕。

剎那之間,老人來到魏王宮的不遠處。

他腳下的地面砰然一聲,徹底化爲粉末。

老儒生終於不再盯着手中竹簡,擡起頭來望着魏王宮,“蕭瑾,老朽來了。”

聲音不大,卻讓天空中雲捲雲舒。

h酷√0匠q=網永@h久免-`費-看。小3l說}

身在魏王宮中的蕭瑾未曾說話。

只是站在魏王宮前的四人各自向前一步。

爲首虯髯之人冷然,“鎮魔殿,閻羅王。”

儒雅中年男子淡然,“中央鬼帝。”

道裝女子肅然,“東方鬼帝。”

最後的年輕男子笑道:“西方鬼帝。”

閻羅王沉聲道:“奉殿主大人之令,護衛魏王,送老先生登天。”

孫世吾點點頭,“原來是鎮魔殿中人,不過想要老朽的性命,還要看你們的手段如何了。”

話音落下,他的手中出現一柄玉尺。

儒者,教化百姓萬民,爲萬世之師。

有不聽教誨者,有不諧者,當以戒尺懲之。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十六劍不相同第六百三十九章 白雲深處蓮花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劍摧陣當如何第三十七章 指叩棋盤篤篤篤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劍挑落都天印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指之後復一指第五十二章 久別重逢再相見第五百六十章 養劍之意衝鬥牛第十八章 藏污納垢腌臢地第三百零一章 有兩人白衣相殺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人腰間繫白雪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指之後復一指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小方再至中都第五百二十四章 生前人言身後事第六十八章 小年夜一杯熱茶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六百三十章 朝會議定登基禮第一百三十章 腳下是錦繡江山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樓俯首看第四百八十四章 此生未敗真無敵第十四章 四百人之大筵席第八十一章 張三李四當年事第五十六章 所謂龍王臺論道第五百六十八章 替天行道天雷落第六十一章 摩輪寺不動金身第五百五十四章 大力鬼王驚現世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祝宮中相顧言第三十一章 聊發疏狂圖一醉第四十六章 隔江南北相對峙第四十八章 延州軍鎮天機閣第四百五十八章 道觀之內藏大陣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內落小雪第九十六章 堂前飛燕去又歸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戲詞有誤慕容顧第五百一十章 完顏老子徐小子第九十九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第十七章 女子錦繡納采禮第五百七十一章 涿鹿大戰攻守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聖堂佛門辯高低第四百九十章 劍氣可入骨三分第九十三章 謀兩人神來之筆第二章 姑娘喊一聲老徐第五百八十五章 道理在口亦在劍第一百三十一章 父女和山中南歸第八章 百萬陰兵張海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手持雙劍一前後第七十五章 西北老卒剩六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涿鹿大戰攻守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少年郎揹負巨劍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劍之南漓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珠一碎化雷霆第九十八章 欲聯手火中取粟第三百六十六章 佛母孔雀大明王第三十六章 神魂出竅求飛昇第四十九章 轉眼間遲暮之年第一百六十章 金帳已至小丘嶺第五百七十章 紫氣浩然返青絲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五十八章 拳勢如雷震虛空第三十四章 猛龍過江西涼州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五百七十二章 彭老遭逢亂戰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鬼王七術妙無窮第三十九章 談笑殺人得太平第五百八十二章 證道艱難斷道易第五十章 一指斷江藏玄奇第四百一十九章 螢火與皓月爭輝第四十四章 鎮魔殿傾巢而出第九章 一劍即是我道理第五十四章 無名劍客殺馬賊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三十二章 瞑瞳魔功再現世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七十二章 小未央宮說古今第五百零八章 騎兵如潮相對撞第三百二十九章 九天上以一敵二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三百一十章 一道符含沙射影第一百章 太平二十年的冬第一百章 陳年之風今朝起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九十三章 江南軍統領白玉第五十一章 有佛掌手託佛寺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事之秋亂將起第四百一十一章 笑問夫君美不美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是東家臣掌櫃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定能否勝蒼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肩扛天下何其難第三百二十章 趙青藍玉呂心蓮第七十五章 粉墨登臺獨角戲第五十二章 一輩人終是老去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四十八章 呂祖傳道指玄功第十四章 視死如歸守陵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身爲舟渡苦海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