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大祭禪讓(三)

祭奠完忠烈之後,緊接着就是祭宗廟了,這也是今日的一大事。向大明列祖列宗宣告大明成功復國,驅逐韃虜,延綿國祚。

這場祭祀的主角,就由白明修換成了朱由榔。儘管這天下是白明修打下來的,朱由榔只是一個看客,但名義上他還是大明的皇帝,這個工作得由他來做。

永曆皇帝乘坐禮輿金輦,有法駕鹵簿引導,一路有擂鼓軍樂,萬千官民隨行。白明修則是徒步,祭禮不能騎馬,白明修也不合適乘轎子,實際上白明修從來就沒有坐過轎子。

負責祭禮的官員們,將歷代大明先帝的神位陳列於前殿寶座,按照儀程,永曆皇帝朱由榔進行盥洗,完成後由左門入殿就位。在此之前,朱由榔和白明修都按照極爲複雜的儀軌進行齋戒,也就是常說的散齋三日、致齋二日,不近葷腥不近女色(太子殿下表示也沒有女色他能近),不飲酒,不接觸刺激性的食物飲品等。

永曆皇帝就拜位而北立,等待儀式開始。

比起之前更多是白明修參照後世緬懷先烈方式搞的國士祠之祭,宗廟大祭就正式許多了。中華文明繁雜的文化程度由此可以展現,許多祭禮的內容都是周代傳下來的東西,經過一代代地增加或者修改,成爲了今天這個樣子。對於許多的外國人來講,很難想象來自三千年前的儀式,仍舊在現代採用着。

宗廟大祭雖然隨祭觀禮者衆多,不過真正的活動基本上都發生在主祭人和其他祭官身上。只不過參與祭禮的官民們,儀表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絕不可能大聲喧譁之類的無禮之事。

朱由榔向大明的列祖列宗上香行禮,禮畢之後,再返拜位。

包括白明修在內的文武百官、參禮人員和百姓,盡皆下拜,向先帝們行三跪九叩之大禮。

白明修穿越這麼久,也沒有行過幾次這般大禮。實際上隨着他推動的新禮儀運動,不僅是他,就連普通的明人也不會動不動就行跪拜禮了。要讓一個民族精神上站起來,身體上膝蓋就不能老跪下去。

明顯地,祭拜祖宗這樣的事情是符合跪拜規定的,在場人員不下數千,都隨着祭祀官的口唱而下拜。對於很多參與的百姓來說,這種體驗也是史無前例的,能夠參與祭拜大明先帝,這本身就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沒有身份地位根本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他們都沒有祭拜的資格。但白明修卻開發了這次的大祭給普通百姓,只要符合祭禮的規定,就同意進行祭拜。白明修還想着以後這種國家級的祭祀活動,網絡時代後可以網上開闢申請入口,符合條件的人進行審查之後准許代表普通人進行祭祀。

儀程規定接下來的步驟便是三獻禮,所謂三獻禮,即初獻、亞獻和終獻,過程上大同小異,獻上的是酒爵、素帛這類東西。獻禮之時,要進行奏樂,祭祀人要在獻官的左側讀祝,而其餘人仍舊是跪着的。

白明修在一旁聽着永曆唸的的祝詞,心中平靜。這祝詞自然是極爲華麗的文言,永曆是不可能寫出來,白明修也不具備這個能力。朝中的書生那麼多,這個本領是肯定有的。祝的大體內容無非是回顧大明的衰弱,遭受天災、人禍乃至外來入侵,導致國家瀕臨滅亡、生靈塗炭。有賴於大明仁人志士和人心,大明終究成功消滅了建奴,恢復江山社稷,在這裡感恩列祖列宗的照拂和保佑,並且希望列祖列宗繼續保佑大明國祚延綿。無能子孫朱由榔在這裡獻上牲牢,發誓保護國家和百姓,不墮列祖列宗的聲望。

三獻禮完畢之後,就是飲福受胙,福指的是獻禮上的福酒,胙指的是之前祭祀用的肉,字面意思就是將祭酒喝掉,接受福胙,獲取來自宗廟的祝福和保佑。

最後,就是撤饌,永曆象徵性地動一下酒爵,自然有白明修和其他的祭禮官將供奉給先帝們的祭品給撤掉。下一步是辭神,祭祀本來就是將逝去的祖宗們請過來享受子孫後人的祭拜,禮畢之後就要請他們回去了,這裡體現的是中國傳統祭祀的一個主軸精神,即事死如事生。

最後是望瘞,就是焚燒祝禱文和帛,燒掉就等於天地和祖先都知道了。

整個宗廟大祭的過程異常的複雜,到處都是細節和令人捉摸不透的講究。不要說白明修這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就算是古人都不會那麼熟悉,所以纔有專門的人來負責這些東西。哪怕是孔子也是一樣,論語中有言“子入廟,每事問”,都要一點點弄清楚祭祀中的條條框框。

整個祭祀的過程冗長而令人疲憊,一些皇帝年事已高之後,很難完成這樣的祭祀,只能讓親王或者皇子來代行。

當祭禮結束之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站在皇帝身邊不遠處的太子殿下。

白明修一身典服,看上去真是丰神俊朗,他的容情淡定,看起來如淵似海。

就在今天晚上,紫禁城將舉行一場並不盛大的禪位儀式,完成了向先帝告慰的大祭的朱由榔,將正式地將皇位傳給自己的日子,太子監國朱慈煊將成爲大明第二十任皇帝陛下。

一個嶄新時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而且所有人都已經看到了這個未來。

不論是前明的勳臣們,還是來自系統的人才們,所有人都明白,這位新的皇帝將會把大明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明將不再安於中華祖地,而將會將視野投向更廣闊的世界。從今天開始,大明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區性國家,不僅僅是在東亞享有重要歷史定位的錨文明,大明將成爲全球性國家,一個日不落帝國。

臣子們、百姓們,胸中似乎都在燃燒一團烈火,他們渴望看到一個新的盛世,一個前所未有有的龐大帝國,並與有榮焉。

而白明修本人,卻並沒有太多的波瀾。

他的任務,其實才剛剛要開始。

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535 光復二十三年262 奪寨498 破土重生330 大祭禪讓(一)017 沿海建城767 戰事接近739 文明與人142 決戰黔西南(二)404 捕獵大師242 基建起步007 接應073 守城618 古巴225 蠻夷之行156 潛力軍官232 泉州夜襲371 北海別動隊145 決戰黔西南(五)050 兩張告示590 西清的鐵甲洪流307 新來的總督275 大軍壓城下京城145 決戰黔西南(五)523 百船來航(上)559 西清萌動391 琉球逐日(中)292 漏網之魚479 現在才怕了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012 破阿瓦(上)353 入京開會532 身合國覲見610 傳武392 琉球逐日(下)432 由大變小743 開局一條艦390 琉球逐日(上)069 進入副本609 錦衣衛的眼453 藩軍炮兵的表現482 帕維亞戰役240 辦工廠711 爲您劈波斬浪141 決戰黔西南(一)628 丘吉爾739 文明與人060 晉王誅賊之戰(六)719 耶夢加得539 關於歐洲的會議(上)112 匠戶148 決戰黔西南(八)327 太子接駕690 大明人看戰爭149 入川178 舟山海戰(上)481 鬧鐘還是喪鐘003 咒水之難744 海上追殺278 怒殺野豬皮075 北望130 破城計225 蠻夷之行373 痛宰哥薩克756 寄存箱234 南方平定168 鐵甲艦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343 微服下鄉273 通州之戰(下)798 對宿主513 倫敦的黑死病214 長江物流070 野生敵人455 治理的挑戰575 村鎮採購528 東歐的風(下)180 杭州福晉(一)363 逐走657 德意志軍營312 華埠的槍聲311 輕取西班牙艦隊564 委婉的死刑022 遲疑的吳三桂209 太子殿下的日常(六)621 緊缺的巴黎285 北洋水師?322 報警了077 船上談判028 緬北會戰(下)040 潘明巖294 人口普查368 奪寨716 撤軍之旅012 破阿瓦(上)524 百船來航(中)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409 阻攔的父親434 再招募點649 工業創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