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妥協

劉震暗自撇了撇嘴,試探着問道:“義父可要召那個老太監問話?只是他不在磨乃,隨着陳國公吳子聖在前面開路,爲殿下安排居所住處。”

李定國搖了搖頭,說道:“趙國維是王府內官,吾如何能輕易召其問話?對了,天賜神器,你可曾見過?”

“岷殿下只拿出過一張滇省的地圖,城鎮、道路、山川地形,十分地詳細,孩兒只是粗略看過兩眼,覺得不似凡品。聽說那個,那個異族公主,得殿下賜了一件神火之器,卻不輕易示人,只那個老太監見過。”劉震如實地回答道。

“天賜神器豈能輕賞婦人?真是,真是——哼!”李定國有些生氣,同時也表示他對那些傳聞已經信了幾成。否則,那岷殿下猶如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便無從解釋了。

劉震不敢隨便置評,苦笑了一下,卻不言語。

李定國搖了搖頭,甩開這件事情,陷入了思索。若岷殿下真能扭轉危局,絕地逢生,便暫且聽其號令,又能如何?只是這黃鋮,卻不能輕易交出。若是岷殿下胡亂指揮,也可有所倚仗,與其分庭抗禮。

而主上爲何要派宗室留守,李定國也有了自己的揣測。永曆及太子皆逃入緬甸,這對民心士氣是個沉重的打擊,而有朱姓宗室作旗幟,總算是有個交代。其次,岷世子是旁系宗親,就算有留守之名,相比於有爭位之行、且爲近宗的魯王,也是威脅最小。

這恐怕也是一種制衡,李定國想到這種可能,覺得心裡不太舒服。他自問對永曆是忠心耿耿,並沒有當曹操的野心。但是,身處緬甸的皇上和大臣怕是有此擔心吧?

罷了!李定國暗自長嘆,既是如此,只要岷殿下不是太過分,自己便退讓一步以釋君臣之疑,又有何妨?

……

雨過之後,樹葉比平時更加新綠,帶着雨水珠的樹葉,在風中搖晃,把水珠撒落地上。

沒想到會商如此順利?此時朱永興的心情也象那初晴的天空一樣,開朗而舒暢。

只一個上午,便把事情全部議定完成,李晉王真的沒有讓他失望。當然,朱永興也沒有特別過分的要求,甚至爲此鼓搗出一個參謀總部,以這個名義來統一各軍的行動,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攬地充任領導,發號施令。

另一個小意外則是李定國竟讓世子李嗣興跟隨自己,但朱永興只是稍有驚愕,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相反,他還覺得這對自己有利。老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兒子還年輕,這心思應該是能夠改變的吧?

心中舒暢,朱永興更顯得意氣風發,站在山坡上,給李定國等人講解着轟天炮的優缺點,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這轟天炮便於攜帶,威力也可,只是射程短,與敵人進行炮戰並不佔優,且需軍隊加以重點保護。”朱永興指着下面忙碌準備的炮兵,說道:“騰衝大戰時,準備得倉促,轟天炮更適合攻堅懾敵。現下已經進行了改進,有了對付敵軍集羣衝鋒的炮彈,殺傷力不錯。”

李定國含笑頜首,覺得自己的妥協和忍讓還算是物有所值,岷殿下沒有藏私,而是把騰衝大勝的關鍵武器授予其軍。

“殿下,王爺,諸位將軍,炮兵已經準備完畢,請下令發射。”炮兵隊長錢邦宸跑上來,行禮如儀,響亮地報告。

朱永興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李定國,進行禮貌性的徵詢。

“本王不懂,還是殿下下令爲好。”李定國輕輕搖了搖頭,笑着婉拒。

“那吾便不客氣了。”朱永興微微一笑,對錢邦宸說道:“先來兩發攻城炮彈,目標,那座土房。”

“遵命。”錢邦宸端正敬禮,從腰間抽出兩面小旗,向着山下揮動旗號。

片刻後,通,通,兩聲悶響,炮彈凌空飛起,飛向標靶。然後落地彈跳,轟然爆炸。

巨響讓李定國吃了一驚,耳朵有些嗡嗡作響,爆炸處煙塵滾滾,也看不清效果如何。

等到煙塵慢慢散去,李定國等人才驚訝得瞪圓了眼睛。土房已經成了廢墟,炸點處的大坑還在冒着縷縷清煙。

“果然厲害。”李定國不由得嘖舌讚歎,“如此犀利,難怪在騰衝能夠日破三寨,大敗清軍。若是初次遇到此種轟擊,即便是強軍,也難保不軍心搖動,士氣受創。”

“晉王一語中的。”朱永興故作矜持地說道:“清軍確未見識如此轟擊,與其說是被打敗的,倒不如說是被嚇潰的。”

“殿下謙虛了。”李定國笑着搖了搖頭,“吾對騰衝之戰也瞭解過,當時清軍在殿下的巧妙運籌下,已經疲敝異常,敗是肯定敗了。只不過用此大炮,更加省力罷了。”

呵呵,朱永興微微一笑,得此千古名將誇獎,心中得意更勝。他轉頭對錢邦宸又下達了命令,然後指點着向李定國等人示意,“這次轟擊的目標是那些草靶,看看散花彈有什麼效果。”

有了上回的經驗,李定國等人都凝定心神,準備接受第二次巨響爆炸的折磨。

通,通,又是接連的兩聲悶響,兩顆大炮彈飛出炮口,在空中突然散成多個小炮彈,紛雜地砸在密密麻麻立起的草靶當中。爆炸響起,一聲接着一聲,卻比剛纔要小點多。但效果卻依稀可見,亂草、木屑、泥土亂飛,等煙塵散去,密密的草靶就象癩痢頭一樣,出現了一塊一塊的空地。

“若是有二十門轟天炮,一顆大炮彈能散成十顆小炮彈,那便是兩百顆,就算每顆只炸死炸傷一個敵人,就能使二百敵兵喪失戰鬥力。”朱永興用最簡單的算術來描述轟天炮的威力,這樣明顯是留有餘地,算是一種謙遜。

“不可能只有二百,如果是敵陣衝鋒,至少會殺傷四五百敵軍。”李定國微微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地說道:“用來守城也很好,這應該能打到二百步吧?”

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43章 保寧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67章 排除萬難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38章 大海戰第166章 無題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81章 襲擾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86章 疍家女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87章 水西局勢第32章 賜名白族第89章 進退兩難第5章 琉球第69章 軟實力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6章 無題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28章 封官兒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47章 初勝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67章 梆子腔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81章 襲擾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35章 阻擊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36章 領悟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64章 計議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46章 火槍之威第83章 北望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66章 無題第131章 諸事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