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暗室陰謀

“啓稟殿下、王爺,此次只是試驗,發射藥並未按最大量使用。”錢邦宸生怕有人小瞧了他的炮兵,趕忙補充道:“目前最大射程當在二百三十步左右,若是炮筒再加厚,發射藥量再加大,卑職覺得能打到三百步。”

三百步嗎?應該還能更遠一些吧?朱永興暗暗計算,這個轟天炮不是用汽油桶改裝的,筒壁要厚,炮筒也長,炮彈也是特意加工的,氣密性比磨盤式的炸藥包要輕要好……

“三百步,很好。”李定國輕輕一合掌,眼中閃過精光,“攻堅破寨,摧敵戰陣,依城固守,此皆可大用也。”說着,他轉向朱永興,微微躬身拱手,“本王在此代衆將士多謝岷殿下,我軍能有此利器,不知會減少多少傷亡,皆是殿下之功,殿下之恩。”

“不敢當,不敢當,王爺謬讚了。”朱永興趕忙回禮,連連謙遜。

現在算是言談甚歡了吧?朱永興與李定國一邊下山,一邊談天說地,倒象是兩個老朋友在敘家常。

“犬子頑劣,還請殿下嚴加管束,多加教誨。”

李嗣業偷偷翻了翻眼睛,但想到父親昨夜的長談教導,繼續做出一副恭謹的模樣。

“世子還年輕,多加琢磨,定成大器。”

年輕啊,你比我大嗎?李嗣業忍住撇嘴的衝動,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

“殿下與珠公主患難生情,給她個名分也不爲過。只是賞賜珠公主神火之器,這似有不妥吧?”

“那只是個小玩物,倒不要緊。嗯,說到名分,明年如果諸事順遂,吾準備迎娶阿珠,並立爲正室。”

“正妃?”李定國這才吃了一驚,愕然望向朱永興,搖頭道:“不可,不可。殿下立一異族女子爲正室,這皇上,這朝廷百官,還有這民間物議——萬萬不可。”

“各民族皆是華夏子民,何來異族一說?”朱永興並不在意地說道:“韃虜有滿漢之分,難道我們也無這廣闊胸懷,對各族不能一視同仁嗎?”

“只是——”李定國還是搖頭,“這正妃名分,總還需朝廷應允,怕是難遂殿下之意。”

若是永曆聰明的話,肯定會答應下來,絕了自己奪位的可能。嘿嘿,可惜啊,爭天下難道是由一個女人決定的?我欲鼎革,又豈能依靠那些迂腐酸儒,又豈怕那些流言誹謗。

傳統的思維,傳統的規矩,傳統的爭霸道路,該改一改了。朱永興心中這樣想着,嘴上卻說道:“晉王所言甚是,這立正妃之事,還需皇上和朝廷應允。唉,吾總要言辭懇切地去爭一爭,方不負珠公主患難相隨。”

率性真情,仁厚且不負恩,卻是少了那份帝王該有的狠厲無情。李定國對朱永興作出此等評價,又放心了不少。他與朱永興想得也差不多,只要朱永興把立阿珠爲正室的事情上奏朝廷,多半便會得到批准。要說是太平年代,這絕對是不行的。但時候不同了,按文人所說,就是禮樂崩壞。異性親王都封了,爲了自己的皇位,永曆多半是不會對此事作梗。

阿珠真情對我,我終不負她殷殷之心。朱永興似笑非笑,目光清澈,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你們不懂,真的不懂,爭霸天下最終靠的是實力,而不是我媳婦是什麼民族。那些七拐八繞的陰謀詭計,在強橫的實力面前,就如同小兒把戲一般可笑。

…………..

朱永興如此看待那些陰謀詭計,自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穩住形勢,如何發展壯大上。但有的人卻不是這麼想的,一場策劃陰謀的小會議就在磨乃城外秘密進行着。

如果朱永興看到有哪些人聚在一起,肯定會大吃一驚。猛山克族族長思威,大巫,鄭氏族長鄭硯北,長史易成,還有軍情司的鄭昭仁。

“殿下有神器助陣,此去安南立基,當無太大困難。”鄭昭仁是最熟悉現在部隊情況的,正做着詳細的泄密,“殿下由騰衝出發時,軍隊有八千多。現磨乃各土司已向殿下輸民三千,並要出兵兩千,沿途參軍人數也有一千多人。照這個速度發展,到得安南邊境時,估計兵丁人數會有近兩萬。”

“安南小邦,內戰不休,怎能抵擋殿下大軍。”思威輕捋鬍鬚,得意而笑。

猛山克族這下可是押中了大寶,雖然死傷了不少族人,但與即將到手的收益相比,簡直算不了什麼。再有阿珠在殿下身邊倍受恩寵,振興祖業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一想到此,思威怎壓得住心中的高興。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巫突然潑了盆冷水,面無表情地說道:“若無掣肘,則殿下大有可爲。”

鄭硯北躬身拱手,恭恭敬敬地說道:“大哥可是擔心在緬地的皇上?”

易成本不想說話,但見大巫的眼光轉向了自己,只是暗歎一聲,開口說道:“大爺所言極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殿下現貴爲朝廷留守,可行監國之權;他日一道旨意,也不過是個閒散宗室。”

鄭硯北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想過此事,卻無解決之法,真是令人愁悶。”

“族長。”大巫轉向思威,開口說道:“猛山克族雖然脫離了緬甸,在緬地也總有些交好之人可以聯絡吧?”

思威點了點頭,說道:“幾十年了,倒也與一些緬人,還有些部族關係不錯。”

“二弟,鄭家行商走貨,在緬甸也有些耳目吧?”大巫又轉向鄭硯北詢問。

“大哥的意思是——”鄭硯北臉色一變,心中浮起了一個可怕的念頭,難道要刺王殺駕?

“用錢收買緬人緬官,繼續發展緬甸耳目。”大巫似乎沒有看到鄭硯北的臉色突變,低沉地說道:“先封鎖朝廷與外面的聯絡,然後——再伺機而動。”

鄭硯北輕輕吐出一口氣,總算沒提到那個大逆不道的話題。

接下來,衆人紛紛獻策,把這個暫時的辦法完善起來。等到商議完畢,易成、鄭昭仁便告辭而退,只剩下了鄭氏兄弟和族長思威。

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69章 譏諷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章 鬥熊救美第188章 大調整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22章 水利部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7章 接戰(二)第73章 人心散第21章 登陸山東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67章 梆子腔第102章 轟擊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67章 排除萬難第78章 破路第82章 燧發槍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54章 赴廣東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83章 北望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12章 兵潰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42章 會晉王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45章 險地——灰坡第88章 毒蘑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73章 潰敗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61章 縝密分析第80章 特殊人才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66章 無題第201章 總攻(一)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30章 輕取永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91章 軍隊建設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71章 慘烈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96章 死地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