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

歷史上,清朝末期是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封閉的國門,從此使中國進入了屈辱的歷程。

如今,明軍的艦船進逼各沿海要地,火炮轟鳴,讓清朝提前見識了海防的重要性。

閩江下游,從福州東南烏龍江與南臺江匯合處,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稱馬江,又名馬尾。古代從海上進攻福州均由此溯江而上直抵城下,歷來爲兵家防守要地。

清軍水師在明軍與鄭軍的聯手打擊下,已無海戰之力。耿精忠收縮兵力於福州,堅守待援,對於海上門戶馬尾也做了防禦佈署。僅有的艦船都集結於馬江和閩江進行攔截,又倉促地拉起了三道攔江鐵索,以圖阻擋明軍的水路進攻。

對於攔江鐵索,明軍是有準備的,因爲組建長江水師後,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便根據以往的戰例情況,以及刺探的情報考慮到了這種阻礙,並制定了應對之策。

火燒,這是最原始的,三國時期便曾用過,只是比較耗時;用火炮,或者派兵攻上岸去,摧毀拴鐵索的樁子或絞盤,鄭成功率軍入長江時曾在瓜洲用過,比較考驗炮兵的射擊水平,以及登陸作戰的兵力和戰力;用火藥炸,經試驗是可行的,只不過要特製的爆破裝置,但對於取得突破和勝利來說,還是值得的。

當然,明軍對這幾種方法都進行了研究和演練,以便在不同的情況下有選擇地使用。而面對馬江上的鐵索,鑑於岸上的清軍不多,明軍水師使用的是登陸破壞法。在艦船上火炮的掩護和支援下,海軍陸戰隊駕駛小船搶灘登陸,以嚴整的戰陣和猛烈的火槍攢射擊潰了防守的清軍。摧毀了絞盤。船隊魚貫通過,繼續溯流而上。

烽煙起來了!總指揮鄧耀收起了望遠鏡,嘴角上翹,似是嘲笑。這其實便是他要達到的目的。讓福州的清軍感到壓力。起到牽制的作用。水師固然能夠強行衝至福州城下,但此次隨艦隊前來的陸戰隊只有四千人。經不起太大的損失。

“侯爺,前方發現敵船。”一個參謀軍官傳達着桅杆上觀察員發來的信號。

“哦,清軍還有水戰的能力?”鄧耀皺了皺眉,旋即冷冷一笑。“傳令,前鋒艦隊進攻,第二艦隊支援,陸戰隊沿岸前進,第三艦隊靠岸行駛,隨時提供炮火支援。”

自信源於實力,源於勝利。從水師組建到現在。投入可以說是沒間斷過。連賒帶買,再加繳獲和製造,明軍水師的船隻數量還比不上亞洲最大的鄭家,但在大型艦隻和擁有火炮的數量上。卻幾乎旗鼓相當。而且很多火炮是新近從英法兩國賒購的長炮和加農炮,在總體質量上已經超過了鄭家。

馬尾還是馬尾,可還沒被定爲軍港,也沒有建成清末那完整的防禦體系。炮臺有,卻是極少,火炮數量也不多,在射程和威力上更不敵明軍新裝備的火炮。倉促前來迎擊的幾十條清軍艦船體小力弱,板薄炮少,更難以抵擋明軍的堅船利炮。

敵陣中,激起的水柱一個接着一個,明軍依仗射程優勢,第二艦隊率先用加農炮開火,炮彈劃過水面,掠過前鋒艦隊,落在敵人的軍艦上,或者砸進江水中。濃煙四起,敵艦上被炸飛了的旗幟和炸斷的桅杆,被拋進了水中。

前鋒艦隊都是快船,相當靈活,既適近海作戰,也適在這江河中衝殺。趁着敵艦被披頭蓋臉的炮火打得有些混亂,快船勇猛前衝,在射程內用佛朗機炮猛烈開火,然後是火槍,火箭的招呼。

火光中,桅杆的開裂聲、鼓聲、吶喊聲、慘嚎聲、戰艦的碰撞聲、炮聲、槍聲,壓過了江水的喧囂。

………

夜幕降臨,吳淞口楊家嘴口卻是炮聲隆隆,火光四射。

吳淞口,地形險要,爲東南國防門戶。從清順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將張名振、張煌言的艦隊曾四次進攻吳淞,三次攻入長江。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順治十七年,江南總督郎廷佐奉命在黃埔江西岸吳淞楊家嘴口修築炮臺。

時間不到兩年,清軍在楊家嘴建起炮臺兩座,共安火炮三十二門,其中萬斤炮八門,五千斤炮四門,千斤炮二十門。炮臺周圍築堤牆,堤牆之外挖壕溝,豎立木樁。

雖然建有炮臺,但炮臺卻是露天,這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缺陷。再有便是清軍炮兵的射擊技術,實在是不敢恭維。

而陳上川所率領的長江水師,則有從英國人軍艦上買來的長炮四十餘門。長炮口徑較加農炮小,重量也輕,但炮管卻長,發射十七磅炮彈,射程能達到兩千五百米以外。

這樣一來,與清軍楊家嘴要塞的炮戰便等於“明軍可以隨意打你而你無法還手了”。

數艘中型戰艦在水面上往復來回,用側弦的火炮輪番轟擊清軍炮臺,而清軍的炮彈則只能在水中激起一個個的水柱。

明軍的炮彈越打越準,清軍炮臺上碎石橫飛,煙霧瀰漫。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過後,一座炮臺的火藥發生了殉爆,火光耀花了人眼,濃重的黑煙升騰而起。不到一個小時,清軍炮臺上便啞然無聲,再也沒有炮彈飛來。十幾艘舢板載着陸戰隊士兵向岸灘駛去,明軍開始登陸,準備佔領炮臺並將其徹底摧毀。

“用快船給舟山傳信兒,讓楊副指揮時不時地派軍艦過來看看,不能讓清軍輕鬆地再建起炮臺。”陳上川放下望遠鏡,對身旁的參謀人員命令道。

雖然清軍的炮臺並沒有給長江水師帶來多大的威脅,但這個阻遏卻不能不重視。畢竟這裡是入長江,出大海的必經之路,如果沒有裝備長炮的軍艦護航,其他船隻想通過卻是個麻煩。

“如果能派兵佔領這裡,或者是崇明島的話——”已經晉升爲長江水師副指揮的段智英欲言又止,苦笑着搖了搖頭。

“是啊,可暫時卻實現不了。”陳上川也很無奈,“如果鄭家能聽從調遣,並且專心作戰的話,戰船如雲,再來一次南京戰役,興許整個江南便會傳檄而定。如今呢,也只能耐下心來,一步一步地走了。”

“不知道十三家的水師有多少實力?”段智英有些期待,“如果兩相聯手,能夠縱橫長江、所向無敵的話,倒也不錯。”

“呵呵。”陳上川笑了兩聲,調侃道:“怕是要讓你失望了。十三家偏處一隅,哪有許多財力和物力建大船,造火炮?”

段智英訕訕一笑,強辯道:“就算十三家水師不濟,憑咱們的實力,也不是清軍所能抵擋的。”

“這話倒是不錯。”陳上川聞聽此話也是生出豪氣,轉頭看了看海面上已經點起星星點點航燈的船隊,說道:“光憑這上百艘戰艦,以及犀利火炮,就算是清軍把全長江各地的船隻都集中起來,也未必是咱們的對手。”

彷彿是迴應着陳上川的自信豪言,岸上的炮臺響起了槍聲和爆炸聲,但很快便平靜下來。抵抗輕微,清軍非死即傷,大半已經逃跑,明軍陸戰隊輕鬆佔領了清廷花費巨資,歷時一年多建成的楊家嘴炮臺。

長江啊,那裡將是自己戰鬥的新戰場,馳騁的新天地。段智英的目光已經移向西面,微眯起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寧波和長江三角洲遼闊腹地,具有較強的地緣優勢,踞中國南北沿海航線與長江水道交匯樞紐,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的海上門戶和通道。

而清廷的沿海遷界不僅僅是在陸地實施,連沿海島嶼上的百姓也被迫遷移於內地。這使得楊彥迪所率的這支艦隊很輕鬆地登陸舟山,並加以佔領。

回來了,參軍羅綸幾步走過跳板,跳上了舟山的土地,不禁眼眶發潮,使勁眨了眨眼睛,方纔止住要落入的淚珠。

作爲原魯王系的浙東武裝人員,回到這熟悉的曾數番浴血戰鬥過的根據地,心情的激盪是可以理解的。羅綸還能控制,有的浙東籍士兵已經哭出聲來。

浙東系的人馬本已在明軍中混雜安置,被吸收消化。但此番以水師爲主的戰略全部展開,又使一些人被挑選出來,分別派給了長江水師和楊彥迪的分艦隊。

很簡單,張名振和張煌言曾三入長江,所部有很多兵將有入江作戰的經驗,葉金、王發等便是長江水師的前鋒將領;浙東武裝戰鬥經年,曾牽制住浙江清軍不能南入福建,對浙江沿海的情況也極熟悉,羅綸等人便在楊彥迪所部擔任贊畫嚮導。

等看到幾乎被拆得成爲一片廢墟的舟山城的時候,羅綸終於忍不住淚水直落,他想起了清軍圍攻時,無數袍澤英勇作戰,灑血壯烈;還有文人學士不甘受辱,自殺殉國的悲壯。

……

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13章 窮追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33章 立威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66章 無題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7章 李晉王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69章 勳章,土地第47章 齊集元江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33章 無題第30章 無題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72章 廝殺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9章 世子殿下?第48章 黯然收兵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99章 軍歌第2章 高平莫氏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94章 思考方法第77章 意外之功第5章 琉球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37章 緬局有變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201章 總攻(一)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9章 決戰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7章 梆子腔第68章 慷慨秦腔第30章 輕取永昌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128章 扶弱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