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

?????江南重要!連清廷都知道“江南爲財賦之區。江南安,天下皆安;江南危,天下皆危”。

江南文人士子也多,更是所謂的東林黨和清流的大本營。這些已經固化了的富豪和官僚家族,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只要制定的政策稍微觸動了他們的利益,都換來他們象瘋狗一樣謾罵。正是鋪天蓋地的謾罵,以及只顧私利的抵制,明朝亡了,人民也迷失了方向。

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屠刀讓他們閉嘴,但卻是朱永興最後的選擇。他意動於招攬名士碩儒,便是想用另外的方法來解決。修史,昭黑白善惡,將被聖明化的東林黨和清流打下神壇,千夫所指,羣相唾棄,也與清修《明史》所抗衡。

沒錯,話語權、輿論權要操在自己手中,而名士碩儒的影響力則至關重要。而這名士碩儒也不是隨便請來的,還要經過甄選,頑固不化、讀死書的千萬不能要,家族背景深厚,在江南勢力較大的也不在考慮之內。

葉虎在提出建議時之所以有些猶豫,是因爲他多少了解一點朱永興的心理。對於不能經世濟用的文士,朱永興有一種異樣的厭惡。

Www▪тт kán▪¢O

就象那些鼓動脣舌,極力將錢謙益描寫成爲人猥瑣的白鼻子小丑而後快,可實際上相形之下,他們的生平行爲也不見得如何的光彩的文人。在錢謙益九死一生,拼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以往的過失時,這些“高人義士”也如魯迅所說的那樣,終於優遊林下以盡天年,再過幾年,他們的子孫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出仕於新朝了。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這番落魄的自嘲倒與朱永興對很多所謂文人的印象不謀而合,誇誇其談,而無一策;下筆千言。卻無可行之實。手無縛雞之力,空有嘴炮誤國,這樣的文人不要也罷。

而招攬名士碩儒重立新儒家,弘揚新儒法,則是放眼未來,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千秋大事。

其實也不能全稱之爲新,很多儒家理論本來是樸素的真理,可在歷朝歷代,經過統治者和御用文人的不斷“淨身”和篡改曲解。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面目。

比如孟子,發揮孔子仁義思想的“亞聖”,便因爲有“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等言,便被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差點剝奪配享孔廟的資格,最後刪去《孟子》全書八十五處。編成《孟子節文》了事。

從更層次來講,歷朝歷代統治者或多或少都鉗制言論。根本原因還是代表世俗權力的“治統”與代表意識形態的“道統”兩者之間的爭奪和矛盾。朱元璋“刪孟”,是要將“治統”和“道統”合二爲一,建立一個新道統。這個“新道統”的要害便在於,哪怕惡法,也是法,即使暴君。也是君,“法”和“君”的絕對權威不容絲毫置疑,更不允許反抗。

和儒者爭奪道統的話語權,朱元璋們肯定是會成功的,因爲他背靠國家機器、手握生殺大權。到了清朝的康熙。就更牛了,他徑直宣告:“道統在是,治統亦在是”。從此只有皇帝纔是最大的理論家、思想家,只有聖旨纔是判斷一切是非曲直的標準,傳統儒家在君權之上的道統至此被徹底顛覆。

沒有約束的權力勢必濫用,與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是一個道理。朱永興想得很深,絕不是簡單的復古和刪改。有糾正,有繼承,有發展,一種思想理論如果不能依時代而進步,被歷史的快車所拋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錢謙益,雖有污點,但學問是好的,是當時文壇領袖,又有幡然醒悟之舉,可用;呂留良,雖應試清廷得諸生,但一直與堅持抗清的張煌言等保持聯繫,且對應考經歷表示了深深的反悔與自責,可用;黃宗羲,變賣家產,多次抗清,後隱居著書,可用;顧炎武,嗯,可用……

朱永興先粗略地將中意的名士大儒挑選出來,又命人儘量找來這些人所著的書籍,由段琬兒翻譯唸誦,以期有更深入的瞭解。爲了能加快時間,他還請來了張煌言,直接向他請教諮詢,獲益匪淺。

顧炎武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爲“善爲國者,藏之於民”。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啓蒙思想色彩的“衆治”的主張。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爲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黃宗羲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天文、算術、樂律以及釋、道無不研究,尤其在史學上成就很大。而在哲學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君主專制制度者,堪稱是中國思想啓蒙第一人,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

令朱永興感到驚訝的是,黃宗羲對經濟也很有研究。其總結的“積累莫返之害”,被稱爲“黃宗羲定律”。說的是歷史上的稅費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費改革後,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侷限性,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這個定律進行深入研究,引申到工業社會企業稅費負擔中去,也是可行的。

這一下子,相比於顧炎武和黃宗羲,錢謙益、呂留良等人在朱永興心目中的地位瞬間低落,雖然還有可用之列,但重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二人才是自己所需要的思想理論的柱石。朱永興讚歎感慨,立時便給情報局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延請二人南下,不惜一切代價保證二人安全。

至於錢謙益、呂留良等人,願來則來,不願來便在家中著書。朱永興既然動了心思,便禮賢下士一回,親筆寫了書信,蓋上印章,以示重視。

……(未完待續……)

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楔子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47章 初勝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章 鬥熊救美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46章 火箭列裝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6章 無題第33章 無題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4章 攻城第203章 總攻(三)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1章 祖上榮光第200章 佔優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69章 軟實力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87章 潛入襲城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65章 佈署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章 攻城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00章 佔優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58章 新晉郡王第82章 燧發槍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7章 梆子腔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章 陌生之地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00章 佔優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89章 勝利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201章 總攻(一)第18章 緊急商議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06章 法陣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3章 召見羣將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117章 斷臂?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67章 梆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