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

在幾十米寬的山坡上,在青草野花的掩映下,雙方士兵捨生忘死的廝殺着,血肉橫飛,殺聲震天,演繹着你死我活的殘忍爭鬥。

鼓聲還在咚咚地敲着,但已經分不清敵我,只是瘋狂的響着。士兵們也無暇去聽,只是盯着眼前的敵人,吼叫着提升勇氣,機械地刺,砍。

王進寶大吼一聲,拔開刺向自己的長槍,反手一刀,砍翻一個明軍。他左右的親兵也都個個武藝不俗,且悍不畏死,忠心爲主。在這支強兵的猛烈攻擊下,明軍戰陣被逼得步步後退,面對王進寶及親兵亡命攻擊的中間戰陣被衝擊得凹陷了進去。

“衝,殺!”王進寶吼叫如狂,揮舞着手中的鋒利長刀,只要擊穿明軍戰陣,明軍必然軍心大亂,潰敗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陳奕耀眯起了眼睛,伸手抓過一杆長槍,率領着將旗下的一支明軍向前支援。這個時候絕不能被清軍翻盤,論人數,明軍還佔着優勢,清軍不過是憑着一腔絕死的悍勇。

一片黑壓壓的東西再次從明軍戰陣後升起,向着清軍砸將過去。只是,細瞅的話,這些東西還冒着絲絲的煙霧。

啪,啪,啪……王進寶的親兵早有了準備,或舉起盾牌遮擋,或跳開躲閃。拋來的東西砸在盾牌上啪啪作響,然後滾落在地,從力量上看卻不象是沉重的石頭。

“轟!”王進寶腳下猛然炸響了一聲霹靂,他只覺得耳朵嗡嗡作響,小腿上傳來一陣劇痛。

轟,轟,轟……一連串的爆炸聲在清軍陣列中響了起來,從明軍陣後拋來的並不是石頭,而是裝填着火藥和碎石的土炸彈。

這些土炸彈是朱永興早就讓鄭硯北找人制造的,由於時間倉促,製造出來的土炸彈五花八門,有的是用瓶瓶罐罐作容器,有的是用牛皮紙牢牢捆紮。威力嗎,自然也不敢恭維,炸死人不太容易,但碎石迸射,打傷人卻也不難。更主要的是使用具有突然性,有強烈的聲光效果,對於清軍來說,混亂和恐慌也就不可避免。

一些瓶瓶罐罐製造的土炸彈落地便摔碎了,火藥隨之被引線點燃,呼呼地冒出火焰。有的土炸彈較輕,飛行時間較長,在空中便轟然爆炸,耀眼的火光中碎石激射,倒更顯威力。

煙霧瀰漫,火光迸現,巨響震耳。清軍的悍勇象被劈頭澆了一盆冷水,頓時從高峰落至谷底。上百顆土炸彈帶着火星不斷地飛過來,幾乎覆蓋了王進寶所率親兵攻擊而出的凹陷部。在不斷升騰的黑煙和塵土中,慘叫和驚呼聲此起彼伏,也不知道炸死炸傷了多少清軍。

陳奕耀親率增援部隊已經趕到,和戰陣中的明軍一起目瞪口呆地望着陷入煙火之海的清軍。戰場上除了爆炸和慘叫驚呼竟然聽不到了雄渾狠厲的喊殺之聲,所有人幾乎都被這幅從沒看到過的場景所驚呆了。

土炸彈用完了,但拋石機還在工作,這回是真正的石頭,一顆顆地砸進煙霧之中,發出沉悶的響聲。

“清軍敗了,準備突擊。”陳奕耀終於合上了張了半天的嘴巴,揮舞大槍,作出了準確的判斷。

“清軍敗了,大明萬歲!”陳奕耀的親兵跟着大聲呼喝。

“清軍敗了,明軍萬勝!”另一個親兵舉起長槍,奮力喊叫。

“萬歲,萬勝!”喊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整齊,充滿了血戰得勝後的振奮和激動。

一而盛,再而衰,再而竭,清軍憑着絕死的悍勇發起衝擊,一度取得了進展,卻在關鍵時刻遭受了挫敗,現在連主將所率的親兵隊都生死不知,他們如何還有擊敗明軍,逃出生天的信心?信心一失,不過是垂死掙扎,殘敗清軍已不足畏也。

朱永興見把土炸彈都拋射完畢,便帶着五十名火槍護衛趕來陣前。雖然是頭一次使用,但他多了個心眼,事先把土炸彈的引線幾顆或十幾顆擰到一起,然後再點火發射。這樣便減少了發射次數,也降低了操作不當反炸了自己的危險。現在只剩下石頭可拋了,也就無需他指點監督,他便急切地想看到轟炸的效果。

煙霧在山風的吹拂下逐漸散去,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狼狽但並不十分悽慘的場景清晰地呈現在衆人面前。

土炸彈的致死效果不大,但殺傷作用卻不小。主要是清軍腿腳部的防護不夠,或者說根本沒有。激飛的利石造成了很多的瘸拐或倒地不起的傷員。而大多數的死亡,卻是拋來的石頭造成的。

王進寶用刀拄地,勉強站立而起,一塊飛石擊破了他的額頭,血在流淌,再加上煙燻的黑臉,顯得猙獰而又狼狽。而他手下最能戰的親兵隊伍也死傷慘重,奮勇衝殺的銳氣已經蕩然無存。他們的身後還有一陣清軍,臉上都露出了恐懼和絕望的表情,腳在向後磨蹭。

敗了,終於還是敗了,敗在了敵人亂七八糟的手段下。王進寶有些不甘,惡狠狠地盯着前面士氣高漲,嚴陣以待的明軍。血流進了他的眼睛,人和物變得發紅,然後是一片鮮紅。

“吾乃大清經略右標中營遊擊王進寶,鼠輩,誰敢與吾一戰?”滿腔的忿恨使得王進寶象受傷的狼一樣發出了嚎叫。

這絕死而淒厲的嚎叫使得明軍爲之一靜,陳奕耀哼了一聲,陣斬大將,這個功勞非己莫屬,他手握長槍,便要邁步出陣。

“爲虎作倀之徒,向同胞揮舞刀槍,用同胞的血染紅頂戴之屠夫,只有兩個字可名,漢奸!”趕到陣前的朱永興伸手拉住了陳奕耀,朗朗之聲在山林間竟帶着繚緲迴音,“剃髮易服,金錢鼠尾,華夏厚土,也無汝等葬身之地;地下祖宗,你更無面目去見。死到臨頭,還在此叫囂,真是不知廉恥。斬你,不過殺夷狄一狗耳!火槍手,列陣射擊,滅此漢奸。”

wωω ttкan c○

王進寶被罵得牙齒咬得咯咯作響,瞪着鮮衣怒甲、被團團保護的朱永興,吼叫道:“大清入主,天命所歸。爾等逆天抗命……”

“夷狄雖猖獗一時,但中國有必伸之理。”朱永興已懶得跟他廢話,見火槍手已經列陣完畢,猛地一揮手,“開火,射擊。”

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5章 定情第160章 大結局第185章 情動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06章 不負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00章 佔優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45章 天變第46章 合擊之前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67章 梆子腔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04章 報應第124章 隨想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1章 柔情蜜意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63章 求助他國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1章 祖上榮光第28章 離心之象第92章 舉棋不定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60章 大結局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56章 拒詔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9章 世子殿下?第45章 險地——灰坡楔子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01章 夜談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6章 火箭列裝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