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襲擾

朱永興擺手打斷了易成,說道:“什麼英明、睿智,這種恭維話日後不必老是掛在嘴上。吾年輕,見識短淺,正需要長史這樣老成持重之人拾遺補缺。日後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或是長史覺得不妥,儘可明言,沒有什麼謬誤之說。”

“是,殿下——”易成趕緊收了口,把什麼英明睿智之類的詞語嚥進了肚裡,眼珠轉了轉,開口建議道:“如果這個查如龍可靠,我們可以僞造書信,離間清軍,使其互不信任。比如吳三桂,滿洲兵將都在昆明,正是治治這條奴狗的時候。”

“嘿嘿,易長史之言甚合吾意。”朱永興臉上露出奸詐的笑容,“吳三桂賴在昆明就是一個可以發揮的理由,還有那些投降清廷的叛徒,象狄三品之流,咱們也別放過,弄不死他們,也給他們添點堵。當然,最好是讓清廷中計殺了他,讓後面有意投降的犯難猶豫。嗯,咱們得好好謀劃一番。”

“殿下指點得是,下官先弄出名單和計劃,再請殿下決定。”易成壞笑了兩聲,又是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呆了一會兒便告辭而出。

這個傢伙,原來還是個搞陰謀詭計的材料,腹黑得很哪!不過,我喜歡。朱永興看着易成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離間計,反間計啊,書上看得多了,不知道咱能不能玩過古人呢?

…………

濃霧狀的細雨把幾十米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暗的外殼。遠遠地望去,就象是浮在半空中的蜃樓,蒙着暈狀的怪異。

“嗖,嗖,嗖……”幾支黑色的弩箭衝破雨霧,從路旁的林子裡射了出來,給行進的清軍帶來了幾聲慘叫和一陣混亂。

“進林子,搜殺敵人。”一個清軍將領的馬被射中,在泥濘中滾成了泥猴一樣,爬起身便急怒交加地吼叫連連。

“殺,搜殺敵軍。”清軍在下級軍官的指揮督促下,喊叫着揮舞刀槍殺進了路旁的叢林。

“嗖,嗖,嗖……”衝進叢林的清軍還沒看清敵人,迎面便飛來一排梭鏢,伴着幾聲慘叫,清軍趕忙隱蔽,只看見幾個人影飛快逃進叢林深處。

“追,追上去。”清軍嚎叫着,在叢林中逶迤而行,濃密的草叢和枝葉使他們想快也快不起來。

“啊——”拉長的痛苦叫聲響了起來,一個清軍坐到了泥草地裡,抱着被竹籤子扎得鮮血直流的腳慘叫呼痛。

另一個清軍忽然覺得腳下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一支弩箭從草叢中突然射出,射進了他的大腿。

呼,一個竹木架子突然從樹上落了下來,將幾名清軍拍在下面,尖銳的竹尖立時扎進了他們的身體,響起了一片不似人聲的慘叫。

一個清軍倉惶躲閃,卻突然驚呼一聲,舉着刀從地面一下子消失,然後是淒厲得令人毛髮直豎的哀嚎。

竹籤子、伏地弩、懸空弩、陷阱、竹排、獸夾、梭鏢發射器……衝進叢林中的清軍象闖進狩獵區的野獸,遭到了防不勝防的陰險打擊。

不斷的傷亡,卻看不到敵人的影子,在濃密的叢林中,在如霧的細雨下,清軍心驚膽戰,不敢多做停留,收拾了傷兵和屍體,小心翼翼地退回到大道。

清軍將領聽了報告,倒吸了一口冷氣,擡頭看着雨霧籠罩下的叢林,那裡面似乎藏着千軍萬馬,又似乎有着無數雙陰冷狠毒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好半天,他才無奈地下令,披甲戒備,緩慢行進。

披甲,意味着消耗體力,而這又溼又熱的平地氣候,則更是一種折磨。但這種身體上的折磨倒還能忍受,可心理上的卻令人痛苦難耐。

其實清軍想快速推進也快不起來,道路被破壞,再加上下雨泥濘,更增添了困難。這種被挖得坑窪不平的水路對馬來說傷害更大,特別是奔跑的馬匹,極容易被撅折馬腿。

走了沒有多遠的距離,叢林中又有弩箭和梭鏢射出來,人影在叢林中晃動,引得一羣清軍又追殺了過去。如同上一次的翻版,追進叢林的清軍又遭到了陰險狠毒的暗算,幸虧有了教訓,清軍丟下幾具屍體很快地逃了出來。

“這他娘×的叫什麼仗?”清軍將領氣得要吐血,恨得牙根癢,卻又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雲南氣候溼熱,叢林密佈,對大多由北方人組成的清軍來說,確實不容易適應。再加上被明軍堵在高黎貢山裡的那段時間,飽受了暴雨和低溫的折磨,長時間的露營也使清軍體力消耗極大,傷病員劇增,已經完全沒有了初期進攻時的精神和勁頭兒。

穿着沉重的盔甲,頭上要麼是毒辣辣的太陽,要麼是暴雨傾盆,要麼是細雨如霧;腳下又是泥,又是水,還有陷坑和低窪;路旁叢林中又不時射出弩箭或梭鏢,給清軍帶來傷亡的同時,還引誘着清軍踏進死亡陷阱,弄得清軍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放箭,別讓敵人有靠近的機會。”清軍將領已經不管受潮的弓體是不是會損壞,以及箭羽被打溼後的射程和準頭兒,只要能把這些令人討厭的小股敵人驅趕掉就是勝利。至於後面的部隊,他是管不了了,只能是誰碰上誰倒黴了。

不斷被騷擾襲擊的情況很快便報告上去,清軍的兩位主將張勇和線國安不禁又犯起了躊躇,坐在一起商議辦法。

“這是搞的什麼鬼?”線國安不停地撫着額頭,疑惑地說道:“棄險不守,我還擔心是誘我軍深入,可又把路挖得坑坑窪窪,還派出了騷擾部隊。這,這到底是想讓我軍深入呢,還是想讓我軍知難而退?”

張勇雖然暗恨線國安,但卻一直沒有表現出來,看着這個傢伙苦惱煩悶,他心裡倒有些暢快,暗罵草包不止。

又看了會兒線國安的草包樣兒,張勇才輕咳一聲,緩緩說道:“在吾看來,僞明殘軍想是已經做好了逃離的準備,破路襲擾不過是拖慢我軍的前進步伐,爭取時間而已。”

……

;

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86章 疍家女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8章 依城挫敵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33章 立威第230章 暗戰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03章 總攻(三)第91章 川滇呼應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73章 小朝會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59章 無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77章 突破,崩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74章 貪心不足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42章 北伐新策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78章 破路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142章 會晉王第57章 接駕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66章 棄險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7章 攻城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95章 無題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78章 破路第126章 無題第51章 死地則戰第9章 世子殿下?第72章 廝殺第83章 棄城之議第50章 伏擊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04章 報應第90章 援助水西第88章 毒蘑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6章 暹羅來使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45章 大包圍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89章 進退兩難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3章 召見羣將第172章 無題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42章 會晉王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48章 黯然收兵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9章 破城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95章 無題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72章 廝殺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7章 元江宣慰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44章 講武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