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捉襟見肘下

現在開始衝榜,

——————————————————————————

難怪聽到突厥十萬大軍,大部分朝臣馬上同意突厥人的和議,因爲若是不同意,單靠沿途的鎮戍兵、州郡兵,絕對無法擋住突厥人,打到長安只是時間問題,根本沒有什麼懸念。

見到兒子發呆的神色,楊堅嘲弄的道:“現在你還想到前線去嗎?”

楊天內心掙扎不已,單靠玄龍軍二千人,即使玄龍軍能以一擋十,面對突厥十萬大軍也是懷水車薪,如果與突厥人硬碰,幾乎是必死的結局,要自己小小年紀去送死,楊天沒有那麼傻,可是失去這次與突厥人交手的機會,楊天卻不知以後會不會後悔?

見楊天沉吟,獨孤氏有點不安:“睍地伐,不要做傻事,當今太后是突厥可汗的公主,突厥人不會對大周太過苛刻,他們無非是想要點財物,給了他們自然會退兵。”

獨孤氏一勸,楊天反而堅定了決心,風險越大,收益就越大,有些事自己必須趁現在去做,積累自己的威望,否則等到自己成爲太子,只能困在京中,動彈不得。

“父親,我想通了,朝庭要議和,那是朝庭的事,只得我身爲大周的將領,卻不能不負起抵禦敵人的責任,請允許孩兒帶着玄龍軍上戰場,只調動二千人,既可以顯示朝庭對前線的救援,又不會削弱長安多少防禦力量,孩兒想只要父親提出,皇上一定會同意。”

獨孤氏大驚:“睍地伐,你瘋了,你這是送死,那羅廷,你絕不可以答應睍地伐的要求。”

楊天連忙道:“娘,你放心,孩兒不是莽撞之徒,一定會平安歸來。”

獨孤氏氣急敗壞的道:“放心,你讓爲娘如何放心,你從沒有上過戰場,又只有二千人,如何迎戰突厥十萬大軍。”

“娘,突厥人的十萬大軍又不可能總聚在一起,孩兒不是要與突厥人死嗑,遇到突厥人的小部隊打得過就打,如果是大部隊,打不過孩兒自然會跑,朝庭總不會想讓孩兒二千人就將突厥十萬大軍擋住吧,有了孩兒的騷擾,不但可以減輕各地州郡兵的壓力,也可以增強他們抵抗的勇氣,突厥人向長安推進的速度也會慢下來,一舉數得,於國於家都是好事,何樂而不爲?”

獨孤氏還要說什麼,楊堅已經擺了擺手,看着楊天:“好,不虧是楊家的長子,既然你一定要去,爲父可以答應你,不過,記住你自己說的話,千萬不要魯莽行事,活着回來。”

楊天心中一喜,連忙拜了拜:“謝謝父親大人成全。”

獨孤氏大怒:“你們父子是不是要把我氣死?”

“夫人,爲夫十四歲纔剛從尼庵出來不久,可是睍地伐已可以帶二千大軍上戰場,難道你不爲他高興,大周十多歲就上戰場的貴族不在少數,又何必爲睍地伐擔心?”

獨孤氏的怒容緩和了下來,泛起的更多是愁容:“這怎麼相同?那些十多歲從軍的貴族,多半隻是隨軍而已,而睍地伐卻是要獨立領軍,而且面對的是數十倍的突厥大軍,我怎能不擔心。”

“夫人但請放心,睍地伐雖然是初次領軍,可是軍中卻不泛宿將,史萬歲智勇雙全,李詮心思細膩,李綱更是玄龍軍中的老人,曾做過齊王的參贊軍務,現在玄龍軍上下又都對睍地伐心服,有他們相助,爲夫纔會答應睍地伐的要求。”

楊天聽得冷汗直冒,原來父親對自己營中之事瞭如指掌,好在還不知道羅藝,史濤等人的出身,否則自己就不用玩了,以後只能縮起頭乖乖做個老實太子。

第二天,天元皇帝難得連續上朝,只是朝政討論的依舊是推舉哪家的女兒下嫁給突厥人,至於前線之事卻無人提起,大家都當起了鴕鳥,彷彿突厥人根本沒有進攻大周的城池。

這次大家早有準備,連續推舉了十幾名官員的女兒,這些官員的女兒要麼級別太低,要麼女兒還太小,不然就是長得不怎麼樣,用這樣的女子嫁給突厥沙鉢略小汗,恐怕對方不但不會停兵,還會激起怒火。

楊堅見爭下來恐怕又得擔擱一天,只得出列道:“臣聞趙王尚有一女待字閨中,天尊不如將趙王之女冊封爲公主,送至突厥和親,這樣邊陲無事,天下自安。”

衆人聽的都是一驚,趙王招確有一女名芳,宇文芳的母親是漢人,她受母親影響,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容貌更是身兼鮮卑和漢人之長,大眼高鼻,體態豐滿欣長,既有鮮卑人的輪廓分明、皮膚又有漢女的白晰細膩,被趙王視爲掌上明珠,宇文芳在京城時,不知多少世家公子想求娶,趙王都捨不得下嫁。

只是趙王被天元皇帝趕到了襄陽居住,羣臣都在京中各家打轉,一時沒有想起來,或想起來了也不想得罪趙王,聽到楊堅提起,羣臣都是大喜:“大前疑言之有理,當得宗室女妻之,方能保我大周平安。”

至於把宇文芳嫁給突厥人,趙王會不會氣得發瘋,誰也不管了,若是不嫁趙王的女兒,難道嫁自己的女兒,反正這個提議是普六茹堅說起的,趙王要恨也該恨普六茹堅。

楊堅的話也正合宇文贇心意,爲保江山,財物儘可以給,只是美女皇帝自己還嫌少,自然不願給突厥人,趙王女兒再漂亮,是他的宗親,他不可能將宗親也招入後宮,用來和親最好不過,見衆臣也都同意,連忙道:“準,封趙王女爲千金公主,馬上派人前往襄國郡傳詔,讓趙王接詔後立即將女兒送至長安,擇日下嫁。”

解決了這件大事,天元皇帝馬上就想退朝,楊堅連忙道:“啓稟天尊,還有一事,微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天元皇帝心情好了起來:“愛卿有話請講。”

楊堅道:“回稟天尊,突厥使者揚言一月之後大軍將到達長安城下,微臣擔心即使我朝答應了突厥的要求,突厥也不會馬上收兵。”

第23章 危險上第64章 線索第36章 破城第99章 咫尺第50章 疑鄰盜斧第56章 慕容第64章 摸不着頭腦第99章 咫尺第113章 羅罪第50章 捉襟見肘下第25章 宣詔第30章 登門下第47章 冬至第4章 分歧第29章 登門上第98章 破鏡第35章 各逞心機第14章 迎擊第47章 戰議上第47章 刀尖上跳舞第40章 冤家路窄下第91章 兄弟第74章 女人第58章 密議第12章 妒忌第58章 遠行下第12章 拜師下第9章 琴音第56章 敵影下第88章 教訓第22章 突厥人的反擊(三)第61章 穿行上第51章 朝堂上第六十五章第44章 大丞相第8章 盯梢下第83章 請旨第63章 暗流上第34章 憤怒下第36章 誤會下第3章 初戰失利第108章 憤怒第68章 一線生機第42章 辯解第52章 朝堂下第67章 出京第37章 動盪上第93章 巧匠第7章 回京第67章 營州第51章 誘降樑默第92章 談判第81章 暗箭第31章 入城第10章 秘密第43章 封賞第36章 破城第40章 錢財第9章 洛陽行第27章 殿前爭論第21章 突厥人的反擊(二)第94章 挾持第23章 一隻風箏第10章 秘密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29章 調任第5章 左右爲難第74章 回京第六十 叛軍四起第42章 正主下第81章 懸賞第95章 天意第32章 名滿京城第19章 蜀公府第45章 突厥上第54章 焚琴煮鶴第39章 冤家路窄上第82章 援軍第62章 穿行下第83章 逃命第1章 借刀殺人上第60章 夜戰襲營第82章 貓妖第79章 樑主進京第10章 劣幣驅良幣第59章 急趕第44章 大丞相第18章 軍心下第71章 再無顧忌第43章 明悟上第44章 林中伏擊第1章 隨公國府上第25章 大醮會上第23章 一隻風箏第53章 賜名上第97章 大富大貴第100章 誓言第82章 援軍第35章 軟硬兼施第52章 羅十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