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朝堂上

離前十五還差不到二百票,老茅緊急求援了,兄弟們,用票把老茅砸上去,拜託大家了。

——————————————————————————————————————

天元皇帝又頭痛起來,他當然不願意看到突厥人殺到長安,那樣會讓他顏面大損:“那依愛卿之見,該如何處理?”

“啓稟天尊,微臣以爲應當向前線增派援軍。”

天元皇帝的眉頭緊皺,這個丈人一向懂得察顏觀色,今天爲何會明知自己不想減少長安的兵力還會提出向前線派遣援軍,只是楊堅剛剛解決了一件他頭痛之事,只得勉強道:“長安兵力頗緊,愛卿還是另想他法吧。”

鄭譯連忙向楊堅使眼色,皇帝若是願意派兵,也不用等到現在。

楊堅彷彿沒有看到鄭譯的眼色:“啓稟天尊,長安兵力雖緊,但抽調一府人馬還是可行,微臣以爲,援軍不在多而在精,只要前線將士得知朝庭派出了援軍,必定會奮力殺敵,突厥急切難下,又知我朝願意答應他們的條件,自會退兵。”

天元皇帝緊皺的眉頭頓時鬆開,長安除了禁軍,府兵,還有州兵三萬,二千兵馬他不怎麼在意,如果能達到楊堅所說的效果當然好:“大前凝所說有理,不知哪位愛卿願意統領兵馬出征。”

州兵只是比農民每年多三個月的訓練,守城還可以,根本不能派上前線,禁軍不能動,能派出去的唯有四府精兵,這四府兵馬玄龍軍佔了一府,尉遲家佔了一府,大柱國於翼佔了一府,還有一府兵馬握在申國公李穆手中。

衆人頓時神色緊張,不知隨國公這是何意,派兩千兵馬抗拒突厥,分明是讓人送死,難道隨國公是想趁機削弱政敵,只是這個敵人是誰?於翼在西魏時就是八柱國之一,可以說德高望衆,做人又是中規中矩,隨國公沒有理由對付他,李穆一向和隨國公過往甚密,又有以前李虎留下的關係,也不會當成隨國公的敵人,唯有蜀國公尉遲家和隨國公好象不怎麼友好。

當初先帝留下四輔臣,以越王盛爲首,蜀國公尉遲迥次之,申國公李穆排第三,隨國公爲最末,越王盛被天元皇帝放出京城之後,隨國公一下躍居四輔臣之首,反而在蜀國公和申國公之上,李穆可以不在意,尉遲迥卻是忿忿不平,無論是軍功還是資質,尉遲迥都在普六茹堅之上,只是普六茹堅女兒是皇后才沾了便宜。

如今尉遲家與普六茹家都有一個皇后,蜀國公一門三上柱國、二柱國大將軍、四郡公,實在是尊寵到了極點,莫非是隨國公感到了壓力,想借機打壓蜀國公府,將蜀國公掌握在京的一府精兵葬送到突厥人手中。

羣臣很快以爲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都向尉遲家在京城的代表人物上柱國尉遲順看去,尉遲順心中也是格噔一下,他反應極快,連忙向天元皇帝道:“啓稟天尊,微臣推薦驃騎大將軍普六茹勇率軍出征,普六茹勇少年英才,統領的又是昔日齊王帳下最精銳的玄龍軍,微臣相信,普六茹勇必不負天尊所望。”

尉遲順暗暗得意,隨國公啊,隨國公,饒你聰明一世,這次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皇上最討厭齊王,你想害我蜀國公府,反而要害到你自己。

果然,聽到齊王兩字,天元皇帝想也不想:“準。”這支玄龍軍是齊王舊部,死了也好。

尉遲順聽到天元皇帝的這個準字,宛如大熱天喝下了一碗冰鎮酸梅湯,渾身舒暢,得意的向楊堅看去,楊堅臉上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哀樂。

李穆忍不住站了出來:“啓稟天尊,微臣有話回稟,普六茹勇只得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如何能擔當大任,還請天尊三思。”

尉遲順冷冷的反駁:“自古英雄出少年,本朝十四五歲建功立業之人不在少數,普六茹勇身爲隨國公的長子,家學淵博,如何不能擔當大任,難道申國公認爲李家兒郎就一定勝過別人不成。”

“你……。”李穆指着尉遲順說不出話來。

“好了,本尊意已決,這次由玄龍軍出征。”

“天尊英明。”尉遲順恭敬的退了下去。李穆搖頭一嘆,暗暗替楊堅着急,隨國公,是你自己搞砸了,可不是老夫不幫你。

“啓稟天尊,微臣有事啓奏。”楊堅總算出來了。

尉遲順看着楊堅,心中盼望楊堅會愚蠢的拒絕,到時天元皇帝下不了臺,楊堅再受寵也會被皇帝厭惡。

“愛卿請講。”想起普六茹勇到底是自己的小舅子,這次的出征危險較大,天元皇帝心中有點愧疚,分外和顏悅色。 Www ⊙Tтkā n ⊙¢ o

“微臣代犬子謝天尊信任,也謝過尉遲柱國推薦,只是二千兵馬和突厥十萬大軍相比,太過單薄,請天尊下旨,允許犬子調動沿途各州郡兵,方能力擋突厥不失。”

若是楊堅自請調動各州兵馬,天元皇帝必定會疑神疑鬼,普六茹勇則根本不在意,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已,兵馬掌握在他手上又有何懼,天元皇帝馬上答道:“準!”

尉遲順心頭大振,心中驚疑不定,這樣一來,普六茹勇馬上有了欽差大臣的身份,手中實力大增,沿途聚起數萬大軍並不困難,對突厥不再是一面倒的形式,他懷疑的看着楊堅,莫非隨國公早有預謀,本來就想讓自己兒子領兵出征。

他搖了搖頭,州兵與府兵相差太遠,即使聚起數萬州兵也不是突厥人的對手,應當是隨國公措手不及,才儘量爲兒子增強實力而已,想到此,尉遲順頓時安心。

楊堅老謀深算,早已料到各人的反應,故意讓尉遲順提出來,自然可以爲楊天爭取到最有利的條件。他走一步看三步,如果楊天只是想騷擾突厥人,州兵非但沒用,還有可能拖累府兵的行動,但一旦入城就不一樣,有了這條命令,楊天可以接管前線任意一州一府的兵權。

第64章 孤守第32章 表弟叔德下第21章 突厥人的反擊(二)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89章 水軍第49章 重圍第78章 十日第51章 準備上第25章 困獸上第52章 飲鳩止渴第60章 太子妃下第71章 燙手的黃金第39章 鬧賊上第69章 勇將上第43章 明悟上第13章 洛陽第4章 血汗工廠第94章 挾持第91章 戰起第6章 勝負難定第49章 新羅與百濟的分歧第95章 洛陽宮第17章 頡利可汗第36章 東夷城第44章 赤騎回京第82章 貓妖第56章 慕容第47章 冬至第40章 冤家路窄下第65章 巡視邊關第59章 覆滅第43章 親兵上第59章 急趕第29章 登門上第51章 大戰開啓第17章 四惡上第78章 爭吵第10章 秘密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93章 蜀王第91章 戰起第37章 發泄上第51章 股掌之間第30章 殺雞駭猴第15章 大運河(二)第24章 彩絲院第56章 敵影下第58章 潛伏下第24章 幢主之爭下第110章 怪物第14章 奏章第36章 誤會下第58章 反擊第26章 大醮會下第46章 登陸第39章 鬧賊上第80章 樑國之變第13章 修律第20章 突厥人的反擊(一)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1章 親赴前線第20章 賣鏡人第12章 拜師下第40章 殺伐決斷第2章 付之流水第4章 血汗工廠第41章 帝心上第57章 劫糧(二)第7章 回京第六十五章第31章 天賜橫財第61章 兄弟相見第94章 恢復漢姓第26章 大醮會下第83章 仙術第14章 奏章第99章 直斥第63章 武帝崩上第39章 逃脫第80章 來客第88章 觸動第82章 流言第69章 伏擊成空第56章 敵影下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章 米價第25章 攔路第32章 三人組第43章 親兵上第93章 回到洛陽第73章 血染京城(上)第36章 破城第53章 議戰第49章 疑慮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37章 戰果與善後第9章 馴馬上第22章 巧遇下第56章 劫糧第26章 得賜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