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形式逆轉

對處羅侯懇切的詢問,長孫晟正要回答,營帳突然被都嚇了一跳,處羅侯正想大罵掀帳入內之人,看到正是自己的一名心腹才強忍怒火道:“什麼事?”

那名附離連忙道:“葉護大人,又有緊急軍情。”

“講。”

那名附離看着長孫晟,嚥了一下口水,有點不知所措:“葉護大人,是緊急軍情,這……”言下之意自然是不能讓外人聽到。

外羅侯此時正要討好長孫晟,見那名附離吞吞吐吐,連忙喝道:“長孫使者不是外人,快講!”

附離不解的看了一眼長孫晟,這些天一直軟禁的人什麼時候又變得不是外人了,只是見到外羅侯生氣,心中再疑惑也不敢耽擱,連忙道:“回大人,前方傳來消息,達頭可汗不願隨軍南征,帶着自家十萬騎兵返回西方。”

“什麼?”處羅侯大吃一驚,心中隱隱有幾分高興,達頭可汗十萬大軍一去,隋軍的壓力應當會減輕不少,那名附離重新說了一遍,處羅侯才揮手讓他退去。

長孫晟知道另一路使者已經起作用了,輕易讓達頭可汗撤軍,達頭與沙鉢略本來就有裂隙,達頭這一撤軍,雙方的決裂已必不可免,長孫可以預見,很快草原上就會燃起戰火,離突厥人自相殘殺的日子不遠,眼下應當是他再加一把火的時候,讓沙鉢略也不得不撤軍。

“葉護大人,達頭深知養虎遺患的道理,這一釜底抽薪,頗有遠見!”

處羅侯咀嚼長孫晟的話,達頭這一舉動讓處羅侯感覺到暫時擺脫了危機。他當然不會爲隋朝着想,巴不得沙鉢略和隋軍拼得越慘越好,神色輕鬆下來。

看到處羅侯的神色,長孫晟就知道他打着什麼念頭,呲笑了一聲:“葉護大人難道就以爲危機已經過去?”

“難道不是嗎?”處羅侯反問道:“達頭可汗帶走十萬大軍,莫非你們隋軍還抵擋不住?”

外羅侯這一反問凌厲之極,長孫晟即不能自承大隋太弱,也不能反駁,長孫晟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處羅侯摸不着頭腦:“長孫大使,剛纔本汗有說錯?”

“葉護大人當然錯了。達頭突然撤軍,沙鉢略大汗肯定會惱羞成怒,他若勝了大隋,葉護大人的處境絲毫沒有改變,若是他敗了,恐怕頭一個就是要拿葉護大人開刀。”

“長孫使此話差矣,沙鉢略要恨也該恨達頭纔對。爲何會拿本汗開刀?”

“葉護大人不信,那好,葉護大人與達頭孰強孰弱?”

“本汗不如達頭。”

“沙鉢略與達頭孰強孰弱?”

“沙鉢略強!”

“那如果葉護大人與達頭聯合,再與沙鉢略相比,孰強孰弱?”

“當然是本汗和達頭合兵要強。”

長孫晟微笑起來:“這不就結了,若沙鉢略失敗,威望必定大跌,他必須將達頭擊敗才能重拾威望,可是他若帶兵與達頭作戰。又怕葉護大人會在後面撿便宜,必然會先害了葉護大人,將葉護大人地兵馬吞併,他才能放心與達頭交戰。葉護大人的處境豈不更是危險?”

“他敢,若真如此,本汗就與達頭聯合。”

長孫晟搖了搖頭,冷笑道:“真到了那時,恐怕葉護大人就沒有與達頭聯合的機會,沙鉢略豈不知各個擊破的道理。”

處羅侯頓時慌神,對於沙鉢略,處羅侯一直有一種畏懼心裡,沙鉢略無論是實力還是戰略戰術都不是他能相比:“那本汗該如何?”

長孫晟目光一亮,他所等待的正是處羅侯此言:“葉護大人。沙鉢略之所以要你鎮守這裡,怕的就是鐵勒人趁着突厥大軍南下襲擊,倘若你派人到前線告之沙體略。就說鐵勒族和契丹人聯合陳兵漠北,準備襲擊都斤鎮大本營……”

長孫晟還沒有說完,處羅侯已經搖動:“那怎麼行,鐵勒人一點異動也沒有,至於契丹人更是可笑,就憑契丹人也敢和我突厥爲敵,沙鉢略班師回來,發現沒有敵情,一定把我砍了!”

長孫晟輕鬆起來,處羅侯已經完全鑽進了他佈置的羅網,如此重大之事,處羅侯考慮的不是對突厥是否有利,只是擔心事情敗露自己惹麻煩而已。

“這有何難,葉護大人只需派一個親信組成的偵察小組遠出北疆,然後回來當着都斤鎮大本營所有特勒、伯克以及俟斤之面稟告鐵勒犯邊之事,各人得到稟報自然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葉護大人隨後即可率師出境,擺出應敵姿態,鐵勒人擔心大人要入侵,自然也會調集兵馬嚴陣以待。

至於契丹人,那更簡單,契丹八部已接受我大隋領護東夷校尉統領,只要我回去一說,數萬契丹大軍真的衝到都斤鎮大本營也是可能,沙鉢略回師之後,看到兩軍對壘地情形,還能疑心你謊報敵情?有了鐵勒和契丹大兵壓境,沙鉢略威望未失,他自然不會先挑起與達頭的戰爭,大人的安全自然無憂。”

“契丹已投靠大隋?”處羅侯吃了一驚,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好,此策絕妙,就依大人所言。”

兩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若沒有大隋在旁邊挑撥離奸,長孫此話原也沒錯,但加入了大隋的因素,突厥人處處充滿了變數,沙鉢略再想維持突厥不分裂,簡直是癡人說夢。

關隴大地,到處是一片烽火,突厥近四十萬大軍越過長城,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數的城鎮在突厥人的鐵蹄下化爲一片灰咫,中原邊境地民衆在突厥鐵蹄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面對着突厥人四十萬大軍,隋軍只能緊守城池,眼睜睜的看着突厥人在城外肆虐。

楊弘鎮守靈州已經二十多天了,開始突厥大軍毫無進攻的意思。不過,後來突厥人彷彿突然之間受到了什麼刺激,發瘋似的對靈州進行攻擊,數天時間投入不下五萬大軍,死在城下地突厥人至少有萬人以上,

樣是損失慘重。

今天突厥人卻停止了攻擊,太僕元暉帶着大批金銀珠寶和絲綢進入突厥人的帳中,楊弘站在城上死死的盯着突厥人的大營,突厥人野蠻成性,不知禮儀。楊弘生怕一會兒太僕元暉的頭顱就被掛到帳外,那至少一個保護欽差不利地罪名就要落到他頭上,何況元暉還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折在他手中,此戰過後,就是回到朝中恐怕也會有不少責難。

突厥人佔盡優勢,仗打到現在。楊弘可不相信單憑一點金銀財寶就能收賣,突厥人隨便攻下一座城池所取得的財物也遠遠超過這一點金銀,只是太僕元暉說什麼也不聽,執意要到突厥人營中,楊弘無奈,心中只得恨恨咒罵,據說這個主意是長孫晟出的,若是太僕有事,長孫。我楊弘跟你沒完。

楊弘只是楊堅地遠親,藉着楊堅大封同宗地機會,也得到了一個河間王的封號,比起元暉這樣的老臣來。他雖然貴爲王爺,也不敢有所指責。

“王爺,快看,太僕大人回來了。”就在楊弘胡思亂想之時,他旁邊的一名親兵叫了起來。

楊弘睜大眼睛看去,元暉騎着馬上,身邊兩名隨衆護着,他帶去的數大車財物已經沒了,楊弘心中鬆了一口氣,謝天謝地。太僕總算還活着。

元暉進到城中,楊弘親自到城門迎接,元暉滿臉笑容。見到楊弘發出爽朗的大笑:“王爺,老臣幸不辱命,已說服達頭可汗退兵。”

這大出楊弘意外,他有點不相信:“當真?”

“王爺若不信,何妨再登城一看。”

在城下已經可以看到前面突厥大營有煙塵飛起,只是看不清突厥人的具體動作,楊弘顧不得客套,甩下元暉,噔,噔,噔地重新上了城牆,放眼一望,果然見到突厥大軍正在撥營。

這樣的事在寧州又發生了一遍,有了高穎地援軍,寧州城同樣堅固無比,在死傷慘重下,阿波可汗大邏便同樣接受了隋軍一筆金銀,將軍隊撤走。

沙鉢略自領大軍正在與虞慶則交戰,達奚長儒受創太重,已送到後方休養,虞慶則背靠着六盤山,雖然沒有城池,卻硬是將沙鉢略十幾萬大軍擋住,虞慶則手上有十萬大軍,雖然精銳募兵不過萬餘人,其餘都是臨時召集的州府兵,但是依靠堅固的營寨,突厥人始終對虞慶則地大營無可奈何。

不能打破虞慶則的大營,沙鉢略就不能與達頭和阿波兩路大軍匯合,共同向長安進攻,沙鉢略已派出信使催促達頭和阿波兩人數次,讓他們一起出兵攻破隋軍大營,可惜兩人都以種種藉口推遲。

對於達頭和阿波兩人來講,此番出兵只得爲了劫掠,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滅亡大隋,當然如果有機會攻破長安,他們還是樂意效力,畢竟長安是大隋京城,裡面的富裕不是其他城市能比,但要他們進攻一座兵營,對不起,他們沒有興趣,他們現在已經搶夠了,巴不得沙鉢略在隋軍面前損兵折將,當然是能推就推。

對於兩人的陰奉陽違,沙鉢略也是無法,不過,只要兩人肯繼續攻大隋就會牽制隋朝地軍力,沙鉢略只得強忍,自己獨立承擔着攻破大隋軍營的任務。

這天,沙鉢略正指揮着大軍攻打隋軍大營,雙方在營口前激戰成一團,突厥人仗着騎兵優勢,不時對軍營發出輪番衝擊,隋軍的軍營雖然堅固,只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營寨許多地方都是漏洞,陷井被突厥人填平,木樁被突厥人撥除,只得憑藉着士兵組成地血肉之軀來抵抗突厥人的進攻。

正當沙鉢略看到自己的隊伍一步步突入隋軍軍營時,一個聲音在沙鉢略身邊響起:“報,大可汗,達頭可汗已經停止進攻隋軍,率軍返回草原了。”

“當真?”沙鉢略睜大着眼睛,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達頭沒有自己的命令公然撤軍,這和造反無異。

“回可汗,此事千真萬確。”

“知道了,你下去吧?”

旁邊幾名心腹連忙問道:“大汗,是不是要停止進攻?”

“繼續進攻,待本汗攻破長安,會讓我那親愛的叔叔後悔的。”沙鉢略惡狠狠的道。

“殺!殺!”在沙鉢略的嚴厲下,突厥人對隋軍大營的進攻更加瘋狂起來,每時每刻都有無數地人命倒下去。

“報,大可汗,阿波可汗已經收兵,向草原回軍。”

“什麼?”沙鉢略再也沒有第一次聽到達頭可汗撤軍時的從容,翻身下馬,將跪在地上的信使提了起來:“你若敢說謊,本可汗砍了你地腦袋。”

“小的不敢欺騙大可汗,阿波可汗大軍已撤走一天了,小的奉可汗之命到阿波可汗營帳傳達命令,才發現阿波可汗已經不在,小人差點被隋軍捉住,好不容易纔回來給可汗報信。”

沙鉢略頹然的放下信使,哈哈大笑:“好,好的很,這就是本汗的叔叔和堂兄,鼠目寸光,一點也不顧及大突厥的利益,若是當初讓他們做了大可汗,我突厥早晚要衰弱的不堪一擊。”

“大汗,是否要停止進攻?”

沙鉢略惡狠狠的道:“不,先擊破隋軍大營,然後回師找這兩個笨蛋算帳。”眼下隋軍大營攻破在即,若是退兵,前番努力等於白費,還會讓他的威望大挫,他已不去想攻打長安之事了,只要攻破眼下隋軍大營,他挾得勝之師回去,突厥人依然會視他會英雄,將失掉攻破長安機會的責任推到達頭與阿波兩人頭上。

第8章 盯梢下第50章 疑鄰盜斧第98章 年豬第21章 巧遇上第83章 逃命第8章 卜卦之說第66章 篡旨第36章 天生麗質下第22章 臥虎藏龍下第56章 鋌而走險第68章 一線生機第56章 敵影下第74章 回京第49章 捉襟見肘上第96章 暗衣衛第66章 爭分奪秒下第六十五章第25章 差點錯過第7章 回京第25章 攔路第14章 大運河(一)第45章 魯仲連第31章 入城第49章 重圍第42章 進城第70章 涿郡第66章 篡旨第2章 烽煙再起第31章 天賜橫財第36章 天生麗質下第45章 突厥上第62章 半渡而擊第11章 佛道二門第52章 朝堂下第40章 錢財第95章 洛陽宮第32章 不速之客第21章 準備回京第81章 暗箭第25章 攔路第35章 遼東城第2章 米價第37章 戰果與善後第34章 憤怒下第21章 突厥人的反擊(二)第39章 新羅使者第89章 物是人非第93章 蜀王第17章 軍心上第11章 佛道二門第1章 借刀殺人上第70章 追兇第31章 表弟叔德上第64章 尉遲自盡第41章 末日逞威第113章 羅罪第63章 刺客第3章 援軍第63章 攻心爲上第18章 四惡下第69章 內訌第32章 招攬下第50章 自貶第47章 攻城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29章 府兵第70章 意外第12章 拜師下第47章 戰議上第57章 潛伏上第34章 憤怒下第13章 禍因上第97章 大富大貴第56章 敵影下第29章 親事上第29章 送別第49章 重圍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41章 跋扈第4章 苦戰第4章 班底下第四十六突氏第83章 逃命第32章 招攬下第78章 射鹿第78章 射鹿第32章 招攬下第109章 壯漢第59章 婚禮喋血第92章 教子第65章 巡視邊關第2章 付之流水第62章 轟動下第15章 民心軍心第5章 形式逆轉第90章 重回舊地第31章 表弟叔德上第98章 年豬第43章 誰在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