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後金細作

之前,袁崇煥已經派遣謝尚政來過遵化,通報了後金可能會從大安口入寇的情況,王元雅還是不相信。之所以王元雅不相信,原因是袁崇煥根本沒說加強薊州防禦的糧餉誰出,而且這件事沒走過程序,皇帝根本不知道,王元雅承擔不起責任。

這一次李老二過來報警,而且還帶來了建奴人頭,王元雅就不得不重新審視此事。

那名千總帶着李老二和李宏二人穿過大安口關城,又走了很長一段路,進入遵化城內,最後來到巡撫府前:“王撫臺欲見二位好漢,還請二位交出兵器。”

交出兵器才能入府見巡撫,這也是規矩了,李老二和李宏交出兵器,隨後府內走出一名管家,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帶着兩人走進府內。

走進府內,穿過門廳,進入西房,穿過一條走廊,管家把兩人帶到位於西房的軍務廳內,巡撫王元雅已經坐在廳內等候了。

李老二見到大廳正中間坐着一名頭戴黑色烏紗帽,身穿緋色二品錦雞補子官袍,個子高大,丹鳳眼,面白少須,相貌堂堂的大明官員,雖然不認識此人,但看他的二品官袍,便猜到此人便是薊州巡撫王元雅了。於是李老二不得不按照當年沒有功名的草民見官必須下跪的規矩,跪地向王元雅行了個禮:“草民見過撫臺老爺。”

李宏也跪下行禮:“草民見過撫臺老爺。”

明朝這個時候,見了官還不叫大人的,都是尊稱,譬如說閣臺、本兵,相爺等稱呼,還是十分複雜,李老二也不是完全清楚,但巡撫那麼大的官員尊稱撫臺這一點還是知道的。

看着送來的那顆建奴人頭份上,王元雅笑吟吟的道:“兩位好漢快快請起!”

兩人站了起來,王元雅又繼續問:“兩位好漢何方人士?又是如何獲知建奴入寇消息?”

李老二定了定神,深呼吸一口,慎重的說道:“草民乃塞外漢人,祖輩因爲各種原因犯了錯逃出關外,如今無法回大明。但草民人雖在關外,卻心向大明,一直尋求報效朝廷的機會。前幾日,草民遭遇建奴斥候前來刺探軍情,草民殺了建奴斥候,方纔獲得虜酋皇太極將從大安口入寇的消息,草民不敢怠慢,特此前來稟報。”

李宏打開身邊包裹,取出另外一顆白甲兵的人頭:“撫臺老爺,這是另外一名建奴斥候的人頭,這兩名建奴都是嶽託麾下白甲巴牙喇兵,吾等兄弟集結了十多人奮力擊殺,方纔殺死這兩名建奴,自家兄弟也折損多人。”

李老二又道:“撫臺老爺,建奴欲攻打大安口,打下大安口之後,還要來攻遵化城。雖然遵化城池堅固,可是建奴早已派遣內應進入城內,還望撫臺老爺多加小心,對城內的陌生人多加排查,以免被建奴鑽了空子。”

王元雅聽得冷汗直冒,他點了點頭道:“以內應開城門,此乃老奴慣用伎倆。多謝二位好漢提醒,本官自然會對城內多加排查。”

隨後,王元雅喊來總兵朱國彥:“朱軍門,你火速帶人對這幾日進入城內的外人多加排查!本官懷疑其中有建奴細作!”

“諾!”朱國彥退了下去。

遵化城內,一隊隊官兵走上大街,或是闖入各客棧,檢查路引,並帶走不少可疑的人。有不少外地來的商戶都被官兵帶走。

“兀那漢子!站住,朱軍門奉命緝查建奴細作!還望配合檢查!”幾名明軍士卒見到前面一人鬼鬼祟祟的鑽入一條巷子內,立即加快步子追趕上去。

那人不但沒有停下腳步,卻加快步子往巷子裡面鑽,幾名士卒已經衝了上去。

卻見那條大漢猛然轉過頭來,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柄鋒利的短刀,還沒等一名明軍士卒反應過來,就被一刀扎入心窩。隨後這條大漢動作麻利的從被他殺死的明軍屍體上取下腰刀,拔出刀擋住另外一名明軍砍來的一刀。

這條大漢動作十分迅速,快得就像閃電一樣,另外一名明軍轉眼之間也被砍翻在血泊中。

朱國彥已經帶人堵住了巷口,身後五名明軍拿起三眼銃,對準這條大漢。

“打腿腳,留活口!”朱國彥喊了聲。

三眼銃手一手握住三眼銃,另一隻手拿住掛在脖子上的火繩,對準三眼銃尾部的火門捅了下去,只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爆裂聲,三眼銃噴出火光,十步之外的這條大漢腿上和胳膊上噴出血霧,手中的腰刀也掉在地上。

“上,抓住他!”朱國彥大喊了一聲。

十多名士卒撲了上去,誰知道這條大漢卻擡起胳膊,咬了一下袖口。

等到那些明軍士卒上前摁住這條大漢,卻見他已經開始口吐白沫,整個人抽搐不止,不一會兒,這條大漢兩腳一蹬,氣絕身亡。

一名士卒掀開了這條大漢的頭巾,發現他的頭上戴着假髮,去掉假髮套,露出那難看的金錢鼠尾辮。

“果然是建奴!”朱國彥恨恨的說道,“只可惜沒能抓住活口!”

因爲事關重大,李老二和李宏二人被王元雅扣留在巡撫府內,大約過去一個多時辰之後,朱國彥帶着手下的人回來了,還擡回了兩具屍體。

“末將稟報王撫臺,城內果然有建奴細作!只可惜未能抓住活口,這兩個建奴均已經自絕身亡。”朱國彥走上前,單膝跪地拱手道。

王元雅走到那兩具屍體跟前,看着光禿禿的腦袋後面垂着一條金錢鼠尾辮,大怒道:“果然是建奴!此等建奴細作,又是如何進城的?”

“末將已經搜過身了,他們身上有路引。”朱國彥回道。說完,他遞上了路引。

王元雅接過路引,只見這兩張路引都是張家口官府開出來的路引,證明這兩人是山西的客商。但王元雅也不敢多說什麼,畢竟這種事太大了,官府竟然能給建奴細作開出路引,這說明了什麼?那些晉商背後的勢力簡直是不可想象。

“沒想到,建奴細作都混入到遵化城內了。”王元雅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朱國彥又道:“審問了一批外來的漢人,其中也有建奴細作,他們招供了,是寧完我、范文程和李永芳等投靠建奴的遼東漢官所安排。城內還有一些商人也十分可疑,只是他們在朝中有人,末將不敢動他們。”

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474章 勸降孔胤植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1019章 收復京師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919章 伏擊何騰蛟(上)第762章 攻打行宮(下)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132章 京畿局勢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853章 火燒揚州(四)第183章 湖邊莊寨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672章 水師炮擊賊軍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163章 自生火銃第19章 情報換牧奴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138章 返回通州第320章 多爾袞渡河(上)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232章 柳隱如是第745章 皇家運輸隊第290章 八大福晉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160章 張獻忠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68章 遭遇哨騎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第354章 鰲拜夜襲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419章 便宜大舅子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249章 嶽託毒計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285章 楊府赴宴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831章 忠貞營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537章 可憐的窮皇帝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122章 壕溝陷阱(下)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46章 臨陣脫逃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365章 水師全滅第914章 離間計第221章 火燒歸化第349章 孫家三兄弟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492章 孫之獬降清(下)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889章 解決衛所問題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54章 爆破炸營第446章 銃刺第558章 籌劃船場第337章 大清國第839章 水騎配合(六)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100章 又是一場大捷第587章 福王之死第716章 賊軍追兵(下)第251章 商隊遇襲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1018章 福臨失蹤了第244章 被瘋狗咬了第48章 逃難災民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691章 湖廣爭奪戰(三)第767章 將計就計第30章 悲慘的民壯第629章 教訓闖賊(中)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643章 小額銀票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